
八个万里长征梦
梦想每个人都有,但真正去实现梦想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是在奔波忙碌、纠结坎坷中经历着自己的人生,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我的童年是在黑暗中度过的。因为妈妈身患重病,我只在农村小学读了三年级零两个月的书就休学回家,全身心地照顾妈妈。那时我只有10岁,不但学会了给妈妈打针喂药,负责给家里人做饭,为了能给家里增加收入,还学会了养猪、养鸡。我每天都盼望着妈妈的病能快点好起来,我能回到学校继续读书。可是三年后的一个寒冬的夜晚,妈妈还是离开了我,我扑倒在妈妈的怀里使劲摇晃着她,妈妈却再也没有醒来。妈妈的离世,给当时身体状况本来就不好的爸爸带来了巨大的精神打击。13岁的我强忍住失去母亲的痛苦又开始了照顾爸爸的日子。两年后,爸爸也撒手人寰,离开了这个世界,此时的我家徒四壁,身无分文,只好在本村赵大爷家里借了一套寿衣,在临村那大爷家里借了一口寿棺。当时只有15岁的我向两位大爷承诺:一定会还上寿衣寿棺的钱。那时我只有一个想法,让爸爸体面地离开这个世界。村民们帮助我把爸爸安葬的那一刻,我的心疼痛至极,世界上我最亲的爸爸妈妈都离开了我。擦干眼泪,我变卖了家里所有的粮食,还清了寿衣寿棺钱后只剩下了27元4角钱。背上父亲生前穿过的一套棉衣棉裤和一套破旧铺盖,1979年的深秋,我离开了那座30多平方米的土房,开始了浪迹天涯的生活。

作者在徒步十年零二十天的最后一天走出“死亡之海”罗布泊无人区
从给别人打工挣顿饭钱到卖鸡蛋、卖鱼、卖油条、卖服装,甚至自己学制洗衣粉批发销售,一天最多时能做400袋。我还在建筑工地从当小工到学瓦工、架子工及钢筋工。一路走来没有我不能吃的苦,只要不触犯法律道德的底线,我什么事都做。经过十年的打拼,在1990年前后我就存下近30万元的积蓄。解决了温饱,有了物质条件后我开始思考我的人生目标:今生我没有读过万卷书,但我一定要行万里路,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
有了目标,我就开始行动。从不会看地图直到把960万平方公里的泱泱大国的地形地貌、民族聚居区、名山大川、名胜古迹、边境线沿海线及无人区,都牢记在大脑里,我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1998年10月20日,农历九月初一,我从哈尔滨102国道零公里处迈开了实现理想的第一步。在这前一天我去理发店剪了头发,并在心中默默地许下了誓言,不走完中国不理发,让头发见证我的经历。出发前三天我去了父母坟前焚香叩首,告诉他们,我这次出行不是游山玩水,不是吃香的、喝辣的,而是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愿望。
到2008年11月8日结束整个行程,我徒步连续走了十年零二十天,行程81000公里,相当于绕了地球赤道两圈。在这十年中,我一个人完成了中国境内无人区穿越;走访了56个民族聚居区,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婚丧嫁娶、衣食住行;沿途考察生态环境,宣传环保;先后走掉了19个脚趾甲,双脚打了233个水泡或血泡;遭遇过40余次野兽;经历了数十次泥石流、雪崩及沙漠风暴,遭到过19次抢劫;为了求生,我吃过植物的叶子、昆虫、蛇、蚂蚁、蝎子、蜥蜴、老鼠,喝过自己的尿液,用刀割破手指吸自己的血液以润喉咙……

作者走在甘肃的祁连山上
在穿越“死亡之海”罗布泊前,我给姐姐写了遗嘱,因为我选择的这条路是中国有史以来还没有一个人活着走出来的。从甘肃省敦煌阳关西去,我用31天的时间走到新疆库尔勒地区境内营盘古城遗址结束。当从无人区走出来的那一刻,我很自然地转过身去向罗布荒原这片神秘的大地跪下,拜谢这片神秘的大地没有留下我的生命。从内心深处我敬畏自然,感恩那些我吃过的动植物及昆虫,是它们帮助了我,成就了我。更加感恩父母把我带到这个世界,并且给予我顽强的生命力,九泉之下的爸爸妈妈应该为他们的儿子感到骄傲,因此也会含笑九泉。当我起身从侧包里拿出陪伴我走完全程的中国国旗,双手高高举起的那一刹那我的泪水夺眶而出,十年啊,一路上的生生死死,磨难重重,最终我完成了走遍中国的梦想。
徒步十年期间,我沿途拍摄了4万张胶卷相片,写了100多万字的日记,收集了全国各地的资料、实物等重达两吨。在亲自接触了56个不同的民族文化后,我得到了身体上的磨炼和精神上的洗礼。我坚信,一个人有梦想、去行动、执着地坚持下去,所有你想要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慢慢地到来。我的人生格言就是梦想、行动、细节、专注、坚持。
2015年6月22日,我又踏上了古丝绸之路。目前,已经走到了中哈边境地区,我计划在未来的三年时间里走完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20个国家和地区,预计2018年从缅甸入境走到北京结束。我会继续用自己的脚步来丈量属于自己的人生。

傅潇霄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中国中心创始人
上海英国商会教育委员会副主席
曼彻斯特城市使节
未来商习院学员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中国中心(原曼彻斯特商学院中国中心)的创始人,曼彻斯特大学国际教育集团中国区总裁,全面负责曼彻斯特大学及其商学院在华的发展战略和管理运营,与国内一流大学、商学院及中外企业开展多方面的合作。曾获腾讯教育2015年度和2016年度“最具变革力商学院院长”及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商科教育领航人物”称号。她是语言学副教授、曼彻斯特大学商学院EMBA校友,曾就职于中国顶级商学院、澳门卫视、伦敦金融城、英中贸易协会等机构。曾任上海英国商会唯一华人执行董事(2012—2014年),现任该会教育委员会副主席、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英分会理事及曼大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曼彻斯特城市使节,积极推进中英文化教育及商业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