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国智能城市安全的建设需求分析
(一)智能城市安全面临的新形势
1.“城市病”问题凸显
近30年是我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期,与高速城市化如影随形的,不仅是美好的生活,同时也伴随着“城市病”。由城市发展研究院组织编纂的《中国城市“十二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中指出,“十二五”是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城市病”的多发时期。“城市病”是对城市问题的一种非常形象的说法,是指一国在城市化发展进程的某个阶段出现的各种社会、经济、生态发展问题,进而导致城市生存和发展的负面效应。“城市病”是智能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城市安全的重要威胁。
人口问题。城市通常具有很强的人口聚集能力,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农村释放出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剧增。根据专家估算,在今后10年内将有8.7亿中国人生活在城市中,约占人口总数的一半,人口结构的日益复杂和人员流动的不断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发展造成了安全隐患,也是交通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
交通拥堵。改革开放以后,交通行业不断发展,地铁、公交、飞机、火车等多种出行方式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这种改善仍然赶不上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再加之近年来机动车辆呈井喷式增长,某些城市布局不合理,导致城市交通形势严峻,很多大城市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堵城”。
资源匮乏。近年来,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重化产业投资过热、增长过快,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以致煤、油、电运营高度紧张,粗放型增长严重,经济发展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另外,由于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城市资源有限,城市承受力明显不足。
环境恶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GDP的增长,走上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发展之路。据统计,我国有大约2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95%以上的水资源遭受到严重破坏,很多地区雾霾严重,大气层中的氮氧化物和硫化物等不仅危害着市民的身心健康,同时形成酸雨后对土地和庄稼造成了大面积破坏。
2.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城市安全观
城市安全的内涵源自于国家安全的内涵。在古代,一个城市通常具有一个国家的所有特征,它是由城市安全所受到的威胁和各城市根据各自环境所制定的安全目标所决定的。从另一方面来看,城市是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国家安全是城市安全的结果,城市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保障。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城市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战略重点和关注焦点。
2014年4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并提出要“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以整体的、全面的、联系的、系统的观点来思考和把握国家安全问题。
城市安全是国家安全在城市中的缩影,从全球范围来看,当前城市土地面积只占全球土地面积的30%,却集中了超过一半的人口,创造了全球70%的产值和80%的基础设施。中国北京、上海,美国纽约、华盛顿,日本东京,英国伦敦等众多特大型城市形成了影响全球的金融中心、科技文化中心、经济中心、金融中心、交通枢纽,城市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为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和取得了卓越成就。
3.网络安全与信息化
信息化对社会的价值已经发生悄然的变化,从最初单纯地将数据信息存储到计算机里到如今对信息数据进行资源管理,从大量的手工作业到如今智能信息整合和信息搜索,从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辅助工具到全面支撑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信息化技术在各系统各业务间不断渗透融合,整个社会已经从信息化初步阶段向更高层次发展迈进。信息化1.0时代已经过去,“面向用户、注重服务”的信息化2.0时代已经来临。
在信息化1.0时代,信息孤岛比比皆是,信息化只是完成了简单的储存、搬运和计算的功能,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还没有更好地被挖掘。而在信息化2.0时代,信息更加融合、开放、协同,人类成为信息的驾驭者,更加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资源管理、物通物联和智能生活。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产生、储存、整合、传播和使用各种数据信息,并根据自身诉求提出对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需求。信息化2.0对社会经济、文化、民生、政治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国家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如今,信息化2.0时代已经全面来临,并贯穿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根据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其中,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年底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5.8%。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7.5%,规模达1.78亿,较2013年年底增加188万人。城镇网民增长幅度较大,相比2013年底增长2929万人。中国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网络应用持续快速增长,互联网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项基本工具(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5),见图1.4。
图1.4 2005—2014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变化图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广泛应用,其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也随之增加,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加重,黑客侵袭、突发访问、蠕虫传播,网站攻击和网络故障等安全隐患不断破坏着网络环境。调查显示,2014年,总体网民中有46.3%的网民遭遇过网络安全问题,在安全事件中,电脑或手机中病毒或木马、账号或密码被盗情况最为严重,分别达到26.7%和25.9%,在网上遭遇到消费欺诈比例为12.6%。本次调查显示,有48.6%的网民表示我国网络环境比较安全或非常安全,49.0%的网民表示互联网不太安全或非常不安全,因此增强网络信息安全的态势感知、监测预警、应急处理和执法能力,深化网络安全应急管理,实现可信、可靠、可控的网络安全服务体系迫在眉睫。
4.非传统安全
安全可以划分为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一般认为,传统安全主要是由某些经济、社会、自然等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威胁的一系列安全问题。近年来发生的汶川地震、印度洋海啸、天津“8·12”爆炸事件、深圳泥石流事件都属于此类。而随着城市现代化的不断迈进和高新技术的日益发展,伴随而来的新兴社会风险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威胁也在不断积累、加大,一些非传统安全问题随之显现。非传统安全是相对传统安全威胁而言的,又称为“非传统威胁”“非常规安全”和“新安全”。它是20世纪90年代的“舶来品”,是指除政治、军事和外交以外对人类社会发展和国家主权完整构成威胁的各种因素,如信息安全、金融安全、海洋安全、生态安全、科技安全、跨国犯罪、能源安全和恐怖主义等,涉及范围更广,影响程度更深。
信息安全。2011年5月,美国军火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遭受网络攻击,导致部分机密、武器资料泄露。2011年6月,花旗银行承认攻击者攻击其系统,并设法窃取约36万名感染客户的信用卡密码,花旗银行损失达到270万美元。
金融安全。1995年2月27日,英国投资银行——巴林银行因经营失误导致14亿美元的亏损而轰然倒下。始作俑者是其驻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总经理尼尔·理森(首席交易员)。一个人的失误,导致一个有着232年历史的银行瞬间消失。
海洋安全。2011年6月,中海油渤海湾一油田发生漏油事故,油田单日溢油最大分布面积158平方千米,使周围海域840平方千米的1类水质海水下降到劣4类。当地渔业养殖面积共23000多公顷,涉及160多户养殖户。据当地水产养殖协会初步估计,损失在3亿元左右。
生态安全。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历史上最强烈地震及最强烈海啸。9.0级的地震引发最高达10米的大海啸,造成福岛核电站核泄漏。3月25日,东电公司对外公布称,福岛核电站3号机组现场涡轮厂房地下积水中的放射性物质浓度高达普通反应堆积水的1万倍左右。日本政府连续扩大居民疏散范围至半径30千米。
与传统安全相比,非传统安全的防御难度更大、爆发方式更隐蔽、危害程度也更深。从安全的内涵和主体来讲,非传统安全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向上延伸至体系层次的国家安全和人类社会,向下扩展至微观地区和个人,包括集体安全、全球安全、地区安全、人类安全和个人安全等,且涵盖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环境等众多领域,是一种综合性安全问题。从治理难度和危害程度来讲,非传统安全一般扩散性非常强,一旦爆发就会形成很强的惯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更大的威胁,短期内难以化解消除。从爆发方式来讲,非传统安全的爆发一般呈渐进式发展且较隐蔽,在爆发临界点前一般不会表现出明显的迹象,很容易被人忽视,然而当其一旦冲破临界点就会转化成难以挽回的安全问题,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在当今社会,卫生安全、工业安全、自然灾害等依然不断威胁着人类生活和国家安全,而在以工业化、城市化为标志的智能城市,还要面对不断涌现出的能源匮乏、网络安全、环境污染和跨国犯罪等非传统风险,见表1.1。因此,智能城市安全正同时面临传统因素与非传统因素的交织影响,在多重风险共生的局面中不断探索城市安全的最佳路径。
表1.1 现代社会中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与类型
5.大数据的崛起
大数据时代数据无所不在,已经成为当下社会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大数据不仅是一种资源,更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和工具。英国学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库克耶在其编写的《大数据时代》一书中前瞻性地指出,大数据给我们的生活、思维、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开启了一个时代的重要转型。
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所有领域都开始了量化进程,也在城市安全治理、政府决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数据已成为城市社会治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开启了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智能城市公共安全建设的新阶段。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关技术手段对海量数据进行有效的采集、分析和利用,通过数据的开放和共享,打通城市内部的数据孤岛,为我们实时监测、科学预警、精准分析提供基础,给防控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构建及时、科学、有效、智能的城市安全管理运行体系提供新途径、新手段,使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更加科学化、精准化和智能化。
在城市公共安全领域,大数据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在安防领域,随着平安城市、智能交通、天眼工程等工程的推进,安防监控系统已深入各个领域和地区。依靠大数据分析既可以做到有效的“事前预警”,又可以为抓捕罪犯、打击犯罪提供帮助。美国波士顿爆炸案就是一个运用数据分析迅速查找犯罪嫌疑人的典型案例。在灾害预防方面,通过对地理、气象等自然环境历史数据分析和实时数据的监测、分析,可以及时发现人为或自然灾害,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安全防范能力等。2015年1月,纽约等美国东北部地区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暴风雪,美国国家气象局能够利用遍布全球各地的观测点和气象卫星进行数据计算,提供全球天气未来8天的天气精确预测和16天的趋势预测,避免了暴风雪带来的严重损失。在交通安全方面,通过对视频等数据的分析,对监测区域进行智能感知,抓拍逆行、闯红灯,车牌识别、车流统计、调节信号灯,使城市交通更加安全、通畅。在能源利用方面,利用移动互联网融合、泛在、互通互联的特点,以及家用电器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实现家用电器在线管理和用电量时段分析,自动获取能源使用情况并进行能源的实时监控,既可以省去人工抄水表等环节,节省人力资源,还可以为电费定价提供合理依据。大数据在城市安全的应用不仅如此,还可以利用信用卡等经济安全类数据,空气质量、食品安全等公共卫生安全数据,危化品运输数据、安全生产监测数据等其他公共安全数据的监测、采集,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分析,精准、快速做出评估和预测,有效辅助决策,为城市公共安全提供强大的支撑,保障城市公共安全的方方面面,使城市安全管理与服务更加及时、科学、有效。
可以说大数据为城市公共安全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为城市安全智能化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但同时大数据犹如一把双刃剑,在为城市安全提供保障的同时也为城市安全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在监管体系还不太完善的情况下,大数据成为某些不法分子和敌对势力实施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新型作案武器,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应该牢牢把握互联网条件下大数据的应用手段、方法和原则,建立大数据智能城市安全和风险的理念,有效推动智能城市公共安全与大数据高度、高效的融合,更好地把握城市安全的态势,推进城市智能化的进程,不断提高城市公共安全建设和服务的水平。
(二)智能城市安全系统关键技术
技术平台是整个城市安全体系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监测预警、互联互通、智能决策等功能的重要手段。具体来说,第一,我们可以通过各类技术手段对城市重要目标和危险源头实施全面实时监控,预防各类突发事件和灾害事故的发生,形成城市安全保护的天然屏障;第二,运用各种机制和科学理论,对城市安全事件做出准确的分析、判断和决策,并以此为依据采取客观准确的救援措施和灾害控制手段;第三,通过各种先进的通信手段、故障诊断和模式识别,协助指挥部门对已发生的安全事件进行辅助决策,有助于快速有效地控制灾情。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城市安全体系的有效运转,更直接影响了灾害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效果。
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在城市安全系统中扮演着中枢神经的角色,GIS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地理科学有机结合的产物,它集图形、数据、分析技术于一体,同时具备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模拟各种空间数据和图形的能力,可以准确、快速地对各种复杂空间现象进行动态分析和过程识别,再通过各种输出方式来表达分析结果,实现对空间数据的动态管理。张宾等(2005)在城市安全技术平台的研究中就曾经提到过GIS技术重要性,基于GIS的城市公共安全技术平台可以通过网络技术的融合,实现城市综合系统和各部门子系统的互联互通,从而提高资源共享、安全资讯快速传递和资源配置的效率,满足多部门辅助决策和协同应急的需求。因此,建立以GIS为基础的技术平台能够有效应对各类安全危险的挑战,并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实现从灾害预警、应急反应和灾后处理的全过程的安全保护。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它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物联网系统有三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物联网被公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通信产业的第三次革命浪潮,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城市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和发展,利用物联网带动作用大、渗透性强和融合性高的特点,促进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管理的智能化、网络化与精准化发展,物联网利用其先进的网络、传感和智能处理等技术构造了一个包容万事万物的巨大网络,实现了互联网中人与人、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共享(王晶等,2011)。中国工程院吴曼青院士在《物联网与公共安全》一书中也专门分析过物联网技术在城市公共安全中的具体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在国家公共安全应急信息平台、重大生产事故预警救援、自然环境监测、社会安防等方面全面提升公共安全的科技支撑能力。
可视化技术。“可视化”其实质就是将各种数据信息通过计算机技术转换成更方便展示和操作的图形图像画面,这一技术是几何学、图形学、人机交换和辅助设计等领域的交叉学科。早在1986年10月,在“图形、图像和工作站”的讨论会上,美国科学基金会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科学计算机可视化的相关概念,1987年,由布鲁斯、麦考梅所编写的《Visualization in Scientific Computing》促进了可视化技术在各领域的爆发式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在“信息可视化”领域掀起新的研究热潮。可视化技术在城市安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由于城市安全规划的过程中涉及的对象种类繁多,数据信息庞大,因此,要高效快捷地使大量的数据被安全规划人员收集、了解、分析似乎变得不太可能,这样会导致信息编辑过程中出现大量的人为错误,而错误信息将会直接影响城市安全规划的可靠性。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与应急预案编制及其关键技术研究”中提到,可视化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可视化技术在城市安全规划中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可视化组织,可视化编辑技术、可视化结果和危险源可视化。可视化组织主要是通过对安全规划对象的合理组织和安排以实现数据信息的便捷查询和维护;可视化编辑技术主要是在结合安全规划特点基础上开发标准控件,工作人员只需要根据标准控件对对象的部分参数进行调整便可以完成工作对象创建工作,减少了手工操作的错误率;可视化结果和危险源可视化可以直接通过图形等可视化形式展现规划结果和风险范围,更加直观明了,清楚明白。可视化技术使得城市安全规划工作变得更加可控直观,为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资源优化策略技术。东南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王芳教授等提出了在安全投入量不变或者在安全收益已知的条件下,通过城市安全投入产出模型的方法来实现城市资源优化配置,这不仅为城市安全管理者提供了实现城市安全管理目标和安全投入计划安排的有效工具,同时也证明了必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提高城市安全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三)城市公共安全建设中的“四重四轻”
当前,城市安全的建设中往往存在“四重四轻”的现状,一是重硬件建设,轻能力建设,缺少城市安全系统性的规划,缺少对灾害峰值能力的整体设计;二是重应急管理,轻安全监控;三是重信息保密,轻信息公开,民众对有效、准确、及时的公共安全信息有强烈需求,而政府主管部门往往以保密为由搪塞推脱;四是重预案准备,轻预警分析,当前城市安全的各级应急预案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最为突出的预先感知手段却依旧缺失。
1.重硬件建设,轻能力建设
近年来,平安城市遍地开花,硬件基础建设如火如荼。江苏地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最早开始平安城市工程建设。目前,全省13个省辖市,98%以上的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94%以上的小区、企业、学校、医院等基层单位达到了平安建设标准。从2005年起,广东就开始大力推进社会治安视频系统建设。全省已安装114万个治安监控摄像头,形成全天候、全方位、多层次视频监控网络,织就了一张平安“天网”。群众看平安,首先看治安。湖北武汉市街头,有25万只“天眼”日夜“放哨”,对街头犯罪实施“零距离”监控。湖北率先建成全省互联互通“一张网”,73万个监控探头中,省指挥中心可以直接调用的探头数达8万个。湖北运用各类信息破获的刑事案件占全省破案总数的6成多,群众安全感逐年上升。2013年,合肥建设“天网系统”,新增1.6万个摄像头,同时纳入整合社会监控,实现公安内部业务与外联单位业务接入,分层管理,安全可控,实现各个单位之间共建共享。到如今全国各大城市都正在进行或者已经完成了对平安城市的建设与运营,视频监控和全面感知系统实现了基本覆盖,犯罪事件明显减少,城市治安环境逐步提升,为保障城市安全和国家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城市安全硬件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与之严重不符的是城市安全管理能力还相对不足。纵观近年来发生的应急事件和突发事件,无论是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的持续演进,事故原因监察不明,还是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的重大生命财产损失都证明了城市安全管理存在各监管部门信息不对称、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缺失以及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低效等种种问题。在灾害事件中政府相关部门准确的监测预警能力、联动高效的应急保障能力和灾害应对的峰值能力还严重不足。因此,加强能力提升,兼顾软硬实力建设,对于在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火灾事故、交通事故、生产安全事故、重大传染病疫情、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恐怖袭击事件和群体性事件中提高紧急救助水平,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最大程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具有重大意义。
2.重应急管理,轻安全监控
在城市安全研究和实践领域,我们时常会把安全和应急混淆在一起。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安全意味着“没有危险,不受威胁”,而应急则是“应付迫切需要”的意思。从字面理解来看,安全既包含突发情况,也包含日常状况,比应急的概念要大得多。成熟的城市安全管理是包括预防、准备、应对和恢复在内的复杂系统,应急管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还是以应急管理为核心,忽视了预防与监测,缺少完整的防御体系和监控体系。
2003年“非典”事件爆发后,应急管理工作成为城市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国家不仅颁布了《关于加强工业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等相关条例,形成了高效可靠的监测预警机制、应急信息报告机制、应急决策和协调机制,同时建立了由国务院总理直接领导、应急指挥机构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密切配合的坚强有力、政令畅通的指挥机构来保障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此基础上,国内绝大多数城市也陆续组建了城市安全应急管理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案三制”应急管理体系也逐渐形成,其中,“一案”是指国家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预案体系,“三制”则是指应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
围绕“一案三制”应急管理体系,我国的城市安全管理主要侧重于突发事件的应对和救援,临时性、应景式和应急性的情况较多,但是对日常化和制度化的安全管理还不够重视,定期排查、实时监测的动态防范机制也尚未形成。如城市中的一些加油(汽)站、液化煤气中心、化学物品存放地、部分道路交通和人口复杂偏僻地区监控不严,缺乏统一的日常管理机制,就会成为城市公共安全的“雷区”。危机应急从管理学的角度讲是一种比较传统和被动的救灾防灾观念,而日常监控防范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化解手段,最能体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因此,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及应急机制建立上,着力加强日常监控防范机制建设,对危险源头进行有效控制和预防具有更积极的意义。
3.重信息保密,轻信息公开
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比较含蓄的国家,在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信息方面更是三缄其口。在以往很多突发事件爆发后,政府主管部门往往以保密为由搪塞隐瞒,或者由于害怕事态影响扩大或是推脱责任而随意编造,致使广大人民群众无法获悉准确情况,信息不对称,导致“舆论次生灾害”时有发生。
然而,“扎针眼”的传闻、“非典”、“禽流感”等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引人深思。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人口众多的大国,各种信息、谣言的交杂传播容易引起大面积的混乱。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消息的传播更加肆意,政府已经不可能完全封锁公共安全信息,也无法控制非官方渠道信息的快速传播,一旦情况失控,就会发生诸如挤提现金、物品哄抢和踩踏事故等过激行为,加大了安全问题的治理难度。
公众知情权被保障的过程,就是政府公信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社会凝聚力不断汇集的过程。政府要对社会公众进行及时正确的舆论引导,利用电视、广播、网站、手机短信、区域短信、电子显示屏等多种通信手段,建立权威、畅通、及时、有效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发布安全预警信息和事态发展,掌握民众的情绪和社会舆论导向,形成政府、社会、民众安全治理防范的统一推进格局。
4.重预案准备,轻预警分析
美国“9·11”恐怖事件、国内外大地震、海啸、传染性疾病的轮番爆发让人们陷入了恐惧的深渊,人们开始意识到要对潜在的危险和灾难事先制定应急处置方案。预案体系建设自2004年就成为国家安全建设的重点内容。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多应用且较为完善的预案体系,为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应急处置方案。应急预案是“一案三制”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部分,也是智能城市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先后通过和印发了《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等纲领性文件,规定了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等内容,并将公共安全事件进一步细化为事故灾害(10个预案)、自然灾害(7个预案)、社会安全事件(12个预案)和公共卫生事件(5个预案)等多个类别,实施精细化预案管理。另外,在《总体预案》及其框架指南的指导下,地方性应急预案也开始陆续编制,预案编制为相关部门的灾害对抗和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在处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较为完备的预案体系虽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公共安全事件的灾害影响,却无法从源头上阻止事件的发生。在城市安全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人们忽视了防微杜渐的重要性,始终没能把对灾难事件的预警分析放在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位置上来,监测、预警工作是公共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把精力更多集中于“未遂先兆”及“事故隐患”的层次中,通过建立完善有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尽可能早的发现问题,才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减少重大事故的发生。
预警分析是指对预警对象的指标、状态、范围等各种信息的分析和研究,及时侦探和制止潜在危机的技术手段,是城市安全管理应急能力和突发事件制衡能力的具体体现。在城市安全领域,准确的预警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隐患排查,例如,在易燃易爆或剧毒危险品的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对这些物品进行实时的全程监视跟踪和状态分析,可以有效预估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目前,国内虽然在化学品事故预警、地铁预警、沙尘暴监测预警等方面已建设事故灾难监测预警系统,但是还没有形成完善统一的预警分析体系,在预警管理、运行机制、信息支撑方面还不尽完善,国家重视不够、财政投入不足等问题突出。
随着城市新兴风险要素的不断增多,以及城市系统复杂性的增加,城市公共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本章结合城市面临的新形势,引出了“城市病”、网络安全、非传统安全和大数据发展下的城市安全隐患,同时,重点分析了城市公用安全体系建设中的“四重四轻”,为城市公共安全的建设方向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