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观海卫文化内涵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海防重地观海卫

慈溪东部地区的商贸重镇——观海卫,有着不平凡的历史背景。古时这里地处海陆之交,形势险要。早在宋代便已设寨驻军,控扼海道。明初海患频繁,洪武十九年(1386年),朱元璋派开国元勋汤和到沿海筹建军事要隘,在浪港山下筑城凿池,屯兵设卫。因“城成而海水当其前”,故名观海卫。

“卫”与“所”是明代军队的一种编制。明代整个国家的行政系统均隶属于六部,由布政使司、府、县构成;军事系统由五军都督府(明代最高军事机关,分中、左、右、前、后都督府)、都指挥所(为省一级最高军事机构)、卫、千户所构成。行政系统的基层组织州县是地理单位,负责管理所辖疆土。而军事系统的都司卫所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一种地理单位,但所辖区域大小有变。

明代的卫所可分成四类:沿边卫所、内地卫所、两京(北京、南京)卫所和沿海卫所。

600多年前,汤和受朱元璋之命,代巡海防,在宁波府开设宁波、定海、昌国、观海四个卫,此四卫都属沿海卫所。观海卫下设两所,东为龙山所(今龙山镇),西为三山所(今浒山城),从而构成“三城共一脉”的防御体系。当时的观海卫不但驻有5600名重兵,而且其级别也很高,或听命于一省的最高军事长官都指挥使,或直接受命于全国最高军事指挥机构五军都督府。

因为观海卫是一座按海防要求建造起来的城池,故它的全部设计都是为战争服务的。如城池呈正方形,辟有四门,门外有蔽护的瓮城,瓮城内还有水关。围城设有敌楼、警铺,下有城壕环护,真是戒备森严,凛然不可侵犯。相传城内有三十六街和七十二弄。官道以大石板铺面,宽可五马并行,小弄则有直弄、弯弄、死弄、活弄、双套弄、单套弄、钳形弄、袋形弄等名目,街弄交织成各种作战地形,民间有“廿里街皆碉堡,条条道路设暗哨”的说法。

观海卫在明代中叶倭寇猖獗时成了抗倭重镇,打了好几场漂亮的保卫战。卫山烽火台更是这处海防要塞重地的标志物。烽火台又名烽燧,如白天遇有敌兵来犯,守兵即在烽火台的凹槽内点燃木柴,用冲天而起的滚滚浓烟报警。如敌人天黑来袭,就点燃柴火,用火光报警。“边庭烽火惊,插羽夜征兵。”这种最便捷的报警方法,几千年来一直是战争时传递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可见卫山的烽火台不仅是海防的需要,也是中国战争史上的一个缩影。

在卫山最东首的一个山峰上,有一门1000公斤重的大古炮,炮口直指昔日倭寇来犯方向。从铁锈斑斑的炮身上,我们不难想象当年抗倭战争的激烈。到了明代嘉靖年间,抗倭名将戚继光在卫山的北面安兵扎营,至今仍有营房、校场、“埋倭岭”等遗迹和众多的抗倭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