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性研究:理论与案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质性研究与护理学研究交相辉映

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质性研究已被广泛应用。在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的护理学领域中,质性研究经常作为护理学专业研究生必修的方法论课程而广受重视,且许多优秀的质性研究案例来源于护理学领域的学者。诚然,质性研究与护理学有天然的一致性与契合性,如质性研究注重对研究对象的内心世界和亲历体验进行整体性的、深入的理解;而护理学也关注人的整体性,尤其注重人在心理社会层面的体验。因此,基于人的内心体验开展质性研究,在护理学领域显得尤为重要。

我长期从事教育领域的质性研究,对质性研究在护理学领域的运用与发展现状并不十分了解。2016年,我有幸作为讲者,在浙江中医药大学举办的“护理质性研究”学习班上授课。在与护理学界几位从事质性研究的年轻学者的交流中,我初步了解到,虽然质性研究在国内护理学研究领域尚属于新兴事物,但其运用前景十分广泛。并且,与会学员高涨的参与热情与求知欲望也深深感染了我。我发现,他们在临床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情境都是开展质性研究的极好选题。但是,如何将这些情境转化为有价值的、可操作的研究课题,如何进行规范的研究设计,如何采取恰当的程序和方法来收集与分析资料,如何形成不仅有新意而且有解释力度的研究结论,是横在解答研究问题道路上的一道道难题。

正如我在以往撰写的著作中所述的,质性研究就如一棵参天大树,下面掩荫着各种各样的方法分支。如何接近并灵活应用这些分支,不仅需要研究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并经过实践的打磨,而且需要考虑到不同使用者的特殊需求。不同专业者受训于不同的理论知识体系,而护理人员有其特有的知识架构,其工作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需要面对与医生、患者及家属等建立起来的多重人际关系,需要处理疾病、患者死亡等特殊事件。因此,他们特别需要一本从护理者的视角来撰写的质性研究专业书籍。这样一本书籍可以指导广大护理学质性研究学习者开展研究。而《护理质性研究:理论与案例》一书恰可担此重任。

收到本书主编周云仙教授作序的邀请,在通篇阅览书稿后,我欣然应允。这不仅仅是因为让更多质性研究学习者学会这种方法是我多年工作的目标,而且我发现本书作为一本入门的专业书籍,有利于护理人员尽快进入质性研究领域并开展学习和研究。此外,本书编写人员在质性研究领域也拥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

本书共有8章,从5个方面对质性研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1)质性研究的概述以及对相关伦理问题的讨论。护理学研究所涉及的伦理问题比较多,而质性研究较好地弥补了当前国内相关文献对此涉猎较少的缺陷。

(2)质性研究的实践。这部分内容涉及护理学质性研究的设计、研究的步骤以及研究质量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3)护理学质性研究计划书的撰写。这部分内容可以为护理人员申报课题提供支撑。

(4)护理学质性研究论文的写作与评价。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护理学质性研究学习者了解如何撰写质性研究论文以及如何评价质性研究论文,并提供了一些常用的评价标准。

(5)护理学质性研究案例。这部分内容着重展示了现象学和扎根理论两种研究路径的实践案例,从操作层面引领护理学质性研究学习者步步深入,增强对质性研究的理解和把握,为即将或正在从事质性研究者提供“脚手架”。

值得一提的是,在每一章的最后,作者都提供了思考题(除第八章外)、参考文献及推荐阅读,大大丰富了本书的可阅读性、实用性及严谨性。相信本书的出版能够为国内喜爱和需要运用质性研究的护理人员答疑解惑。在我看来,护理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质性研究在此领域大有可为。期待越来越多的护理人员能够学会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去探究护理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取得更多优秀的质性研究成果。

2017年6月6日

于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