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保护的10年(1993—2003年)
在2013年推出的《吴哥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20年》报告中,将1993—2003年称作“保护的10年”(ten years of safeguarding)。这一阶段,柬埔寨政府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根据前述世界遗产委员会决议中的五条要求,逐步完善吴哥古迹保护的制度性框架,并陆续开展各重要建筑的保护项目。
1993年10月,首届保护与发展吴哥古迹国际会议在东京召开,来自柬埔寨、中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及UNESCO、亚洲发展银行、国际文物保护和修复研究中心(以下简称ICCROM)等国际组织的代表与会。会议通过《东京宣言》,重申了国际社会保护吴哥古迹的强烈意愿,并决定成立一个大使级别的协调委员会,作为协调各国和国际组织援助吴哥的国际协调机制。
同年12月,由法国和日本任主席国的国际保护吴哥古迹协调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ordinating Committee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Historic Site of Angkor,以下简称ICC)在金边成立,吴哥国际保护这一有史以来国际上最大规模的全球性文化遗产跨国保护行动正式启动,先后有三十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
1994年5月,柬埔寨政府颁布了《关于在暹粒/吴哥地区建立受保护文化区及其管理准则的王室法令》。该法律基于吴哥古迹的分布情况,将整个暹粒省划分成五个等级的保护区划,分别是:
●1区:古迹遗址区(Monumental Sites);
●2区:考古保护区(Protected Archaeological Reserves);
●3区:受保护文化景观(Protected Cultural Landscapes);
●4区:具有考古学、人类学或历史重要性的遗址(Sites of Archaeological, Anthropological or Historic interest);
●5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开发区(Socio-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Zone)。
其中,区域1和区域2分别是吴哥古迹作为世界遗产的遗产区和缓冲区,区域3主要沿河流划定,区域4包括了不在区域1和区域2内的遗址,区域5为暹粒省的其他区域。该法令规定了每个区域的保护要求、开发控制、考古管理、旅游管理、水资源管理等内容,为暹粒/吴哥地区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框架。
1995年,柬埔寨政府颁布《关于成立负责保护与管理吴哥和暹粒地区国家机构的王室法令》(NS/RKT/0295/12号),成立了吴哥与暹粒地区保护与管理局(Authority for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Angkor and the Region of Siem Reap,以下简称APSARA局),作为牵头负责吴哥古迹及周边地区保护和发展事宜的政府部门,并代表柬埔寨与国际社会协调和实施保护吴哥古迹的各个项目与措施。
1996年,柬埔寨政府颁布了由国际机构协助起草的《文化遗产保护法》。该法律第五条指出,在柬埔寨全国范围内,由文化和艺术部负责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实施,但是吴哥/暹粒地区的文化遗产由APSARA局负责保护。1997年,政府又成立了专门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的警察队伍。这支队伍由法国人加以训练,隶属于内政部,与APSARA局相互合作,打击非法的发掘、偷盗和其他损毁文物的行为。1999年,柬政府颁布《关于调整APSARA局法律地位的王室法令》(NS/RKT/0199/18号),调整和完善了APSARA局的权限和职能。
至此,吴哥古迹的保护法规、机构和区划等均得到确立,世界遗产委员会关于吴哥保护所提出的五项要求得到了满足。而伴随着这些制度性的建设,这一个10年中吴哥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主要包括古迹修复、研究与培训三个方面。
一、古迹修复项目
这一时期,共有10个国家和1个国际组织(世界古迹基金会)担负了14处重要古迹的保护工作,其中最受瞩目的古迹是吴哥窟,共汇集了5个国家的6支专业队伍,包括:
●1993年,法国国家地理研究所在吴哥窟的核心建筑群上安置了地形测量监控系统,这是在吴哥国际保护框架内的首个本体保护项目。1996年,法国INDELEC公司又在吴哥窟的中央五塔上分别安装了避雷针。
●1997年,来自德国科隆应用科学技术大学的工作队开始对吴哥窟上千处仙女雕像和浮雕作品开展保护工作。
●1999年,日本政府吴哥保护队(Japanese Government Team for Safeguarding Angkor,简称JSA)开始对吴哥窟北藏经阁的修复工作,次年,日本的上智大学开始了对吴哥窟西堤北巷的修复工作(西堤南巷由法国远东学院于1969年完成修复)。
●2001年,世界古迹基金会对吴哥窟“搅拌乳海”回廊展开结构稳定性调查。
●2002年,意大利岩土工程结构工程事务所对吴哥窟西护城河于1997年坍塌的60米堤岸台阶进行修复。
其他重要的修复项目包括:
法国远东学院继续开展其于1972年由于柬埔寨政局动荡而被迫放弃的3处遗址的修复工作,即癞王台(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1993—1996年),斗象台北部石台(1999年完工),以及工程量巨大的巴方寺项目(1993—2011年)。
图2.1 巴方寺现状
图2.2 巴戎寺北藏经阁现状
日本政府吴哥保护队于1994年开始其在吴哥的修复工作,除了上述修复吴哥窟北藏经阁外(1999—2005年),这一时期的重点工作还包括修复巴戎寺北藏经阁(1999年完工),编制保护巴戎寺的总体规划(2005年完成),以及修复十二塔中的1号塔。
2002年,印度考古局与APSARA局签订了谅解备忘录,开始实施对塔布隆寺的合作保护。世界古迹基金会则从1991年开始承担圣剑寺的非侵害性保护项目。
此外,匈牙利王室吴哥基金会在德国政府资助下于1994—1996年对神牛寺开展了保护工作;1995—1999年,印度尼西亚吴哥保护工作队对王宫的三座大门进行修复;意大利岩土工程结构工程事务所于1996年开始在比粒寺开展修复工作;2001年,瑞士工作队开始对女王宫及其周边地区开展保护与展示项目。
中国政府也是吴哥国际保护合作最早的倡导者和参与者。中国政府不仅参加了1993年首届吴哥保护国际会议,还于1998年开始派遣工作队对周萨神庙进行修复,并于2008年完工。
二、研究项目
吴哥保护修复项目的开展始终伴随以严谨的研究工作。如远东学院在修复癞王台、斗象台北石台和巴方寺的过程中,通过研究,对这3处古迹的断代做出了重要修正。而在修复巴戎寺的过程中,日本队也展开了多次考古发掘,并对微笑佛像的含义进行了重点研究。作为修复工作的拓展,1996—2004年,日本队每年都会举办巴戎寺保护国际研讨会。
这一时期开展的其他重要研究工作包括1995年召开“吴哥与水”学术研讨会、1997年成立吴哥国际记录中心、1999年成立高棉研究中心等等。这一系列的行动为各个学科的专家提供了良好的交流与分享平台。
此外,法国远东学院在吴哥通王城中开展的研究工作,加上日本队在十二塔区域的考古发现,大大改变了人们对王城布局的了解,吴哥也开始被人们称为“中古时期的纽约”。而在更广泛的吴哥古迹外围地区,由悉尼大学主持的跨学科系统研究发现,在吴哥世界遗产区域之外有多个人类居住区,这让人们得以了解吴哥时期“卫星村镇”的范围及其农业生产的巨大空间,从而以全新的视角窥见吴哥在全盛时期的经济和社会组织形态。
三、培训
如在《东京宣言》上阐明的,国际社会致力于帮助柬埔寨人民最终接过吴哥古迹的保护与开发工作,而培训在其中就至关重要,并在以下方面得到体现:
●这一时期,在吴哥进行的所有双边或多边项目中都包含开展培训的内容。
●国际社会提供培训奖学金,帮助APSARA局的管理人员和柬方工作队人员接受短期国外(德国、印度尼西亚、法国、日本等)或国际组织(如ICCROM等)的培训。
●在UNESCO日本信托基金的资助下,由柬埔寨文化和艺术部与UNESCO合作,于1993年起对柬埔寨王室艺术大学考古与建筑学系进行大学教育改革。
●向考古学与建筑学学生提供奖学金,帮助他们获取国外(如埃及、美国、法国、日本等)硕士学位。
在各个培训项目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在塔内寺(Ta Nei)举行的培训。当年,为招募合格职员,APSARA局与UNESCO、ICCROM等机构合作,在塔内寺工地开办培训课程。这一跨学科项目历时5个月,向20名学员颁布了高等教育学历。APSARA局还将其中最出色的学生招致麾下以加强队伍建设,并后续在塔内寺开办了多期培训。
2000年起,APSARA局还从法国借调建筑师和考古学家,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对APSARA局古迹与考古司的年轻建筑师、考古学者和工程师提供高质量的实地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