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Cloud微服务:入门、实战与进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4 编写服务消费者

3.4.1 直接调用接口

创建服务消费者,消费我们刚刚编写的user/hello接口,同样需要先创建一个Maven项目eureka-client-article-service,然后添加依赖,依赖和服务提供者的一样,这里就不贴代码了。

创建启动类App,启动代码与前面所讲也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就是application. properties文件中的配置信息:

        spring.application.name=eureka-client-article-service

        server.port=8082

RestTemplate是Spring提供的用于访问Rest服务的客户端,RestTemplate提供了多种便捷访问远程Http服务的方法,能够大大提高客户端的编写效率。我们通过配置RestTemplate来调用接口,如代码清单3-6所示。

代码清单3-6 RestTemplate配置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BeanConfiguration {
            @Bean
            public RestTemplate getRestTemplate() {
                return new RestTemplate();
            }
        }

创建接口,在接口中调用user/hello接口,代码如代码清单3-7所示。

代码清单3-7 RestTemplate调用接口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ArticleController {
            @Autowired
            private RestTemplate restTemplate;
            @GetMapping("/article /callHello")
            public String callHello() {
                return
                restTemplate.getForObject( "http://localhost:8081/user/hello", String.
    class);
            }
        }

执行App启动消费者服务,访问/article/callHello接口来看看有没有返回Hello字符串,如果返回了就证明调用成功。访问地址为http://localhost:8082/article/callHello

3.4.2 通过Eureka来消费接口

上面提到的方法是直接通过服务接口的地址来调用的,和我们之前的做法一样,完全没有用到Eureka带给我们的便利。既然用了注册中心,那么客户端调用的时候肯定是不需要关心有多少个服务提供接口,下面我们来改造之前的调用代码。

首先改造RestTemplate的配置,添加一个@LoadBalanced注解,这个注解会自动构造LoadBalancerClient接口的实现类并注册到Spring容器中,如代码清单3-8所示。

代码清单3-8 RestTemplate负载均衡配置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BeanConfiguration {
            @Bean
            @LoadBalanced
            public RestTemplate getRestTemplate() {
                return new RestTemplate();
            }
        }

接下来就是改造调用代码,我们不再直接写固定地址,而是写成服务的名称,这个名称就是我们注册到Eureka中的名称,是属性文件中的spring.application.name,相关代码如代码清单3-9所示。

代码清单3-9 RestTemplate通过Eureka来调用接口

        @GetMapping("/article/callHello2")
        public String callHello2() {
            return restTemplate.getForObject(
                    "http://eureka-client-user-service/user/hello", String.cla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