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胜的秘密
“我一定要活着。”一个年轻人向伏尔泰喊道。哲学家回答说:“我觉得没这个必要。”在很多情况下,这就是别人对你要说的话的态度:根本没有说的必要。但是,如果你想让自己的演说获得成功,就必须要感受到这种必要性,要让这种必要性牢牢抓住你,让它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事情。
著名的福音派牧师德怀特·L.穆迪有一次在准备就恩典进行布道时突然变得特别心神不宁,他急不可耐地要寻求真相,最后竟然抓起帽子,离开书房,大步奔到大街上。每遇到一个人,他就拦住人家,唐突地问:“你知道什么是恩典吗?”如果一个人的情感如此热切而强烈,他一定能施展魔法,让听众为他着迷。这还有什么疑问吗?
不久前,我在巴黎开设了一门公共演说课,有一个学员——好像是个学生——几乎每天晚上都要进行干巴巴的演讲。他收集了各种真实而详尽的资料,有好几沓,但却未能用发自内心的兴趣来将这些资料串联起来。他的演讲缺乏生气,给人的感觉是:他要说的内容无可无不可。这样一来,听众自然也就不会上心,他们对他的演讲的态度跟他自己的评价差不多。我不时地打断他,尝试着给他注入力量,让他清醒,但常常感觉是在对牛弹琴。最后,我终于成功地让他意识到,他的准备方法是有缺陷的。我让他相信,他应该在自己的大脑与内心之间建立起某种类似电报似的联系。我告诉他,他不仅要给我们摆事实,还要向我们展示他对这些事实的态度。
一个星期后,当他再次出现时,带来了强有力的观点。他的演讲有了意义,终于有什么东西能深深打动他了,他终于有了自己真心喜爱,并愿意为其抛洒汗水和热血的演讲内容。他的演讲赢得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这是一次短暂的胜利,他终于让自己生出了一点真诚的热情——这是为演讲做准备的基本内容。正如我们在第二章所学到的那样,为演讲——真正的演讲——做准备,并不只是意味着机械地在纸上写下一些字或背诵一些词句,也不意味着从书籍或报刊文章上剽窃一些二手观点。不,绝非如此!为演讲做准备意味着向你的大脑、你的心灵、你的生活的最深处进行挖掘。挖,不停地挖。一定能挖到,不用怀疑。你拥有丰富的矿藏,数量惊人,而你从来没有想到它们会在那里。你是否意识到了自己拥有巨大的潜力?我很怀疑。威廉·詹姆斯说过,大部分人的潜能只开发出了10%左右,比只开动了一缸的八缸发动机还糟糕!演讲的最精彩之处并非是它冷冰冰的词句,而是它的精神,以及词句所体现的演讲者的信念。要永远记住:你才是演讲中最重要的部分。听听爱默生的这些金句吧,它们是多么睿智:“不管用什么语言,最终,你说的都是你自己。”这是我所听到过的关于自我表达艺术的最精彩的言论。为了强调它的重要性,我准备在此再次重复一遍:“不管用什么语言,最终,你说的都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