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建筑进行到底:建筑师的成长手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0 一个实习生的实战手册

这是底层打杂小工的辛酸奋斗初级期啊!

每年的春夏之交,即是一个轰轰烈烈草长莺飞的实习季。大批大批的同学们辛苦地制作着作品集和简历,摩拳擦掌地准备踏入成为职业建筑师的第一个战场。

一、去一个什么样的公司实习

上学时,酷爱听建筑讲座的罗小姐(我们那时候建筑系学生的业余生活比较单一,没事儿听个讲座就算是全部业余生活了),偶然间在某设计院参加了一个欧洲建筑师合作项目的启动仪式论坛,站在一旁发呆的我,深深地被设计院特别的气质所吸引(其实那时候我根本不懂什么叫设计院,看到叠得一卷一卷如小山一般的硫酸图,当场就倾倒了)。于是在大学五年级上学期,正式成为该设计院的一名底层打杂实习生。从未走出过校园的我,进入了另外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

上一段的故事发生在十年前,引出了那个困扰在我们脑海的第一个问题:到底要去一个什么样的公司实习?

那我们来分别解析一下以下几种类型设计公司对于实习生的意义和价值。

1.航母型设计院

这一类设计院是大多数国内建筑院校在校学生的首选,四年级以上的实习通常是学校指定的施工图实习,而施工图的设计最高水平,就在这些航母型设计院里。举个例子,罗小姐实习时,带我画图的建筑师,是建规编写组成员,这个也是我至今觉得很荣幸的小经历。而我当时实习所在的所,正在进行某奥运场馆的施工图设计。

可见,对于以施工图学习为目的实习,航母型设计院是你的最佳选择。

2.中小型设计公司

很多同学在实习时,首先把这类公司排除了。个人认为这是非常不理智的。可以说,中小型设计公司是可以让一个年轻人迅速成长的训练基地,同时,中小型设计公司也是让年轻人更容易接触到建筑设计全过程的实体培育仓。

嘘……这类公司发给实习生的钱也很慷慨哟。

于是,对于以锻炼个人综合能力为目的的实习,中小型设计公司是你的首选。

3.境外设计公司

境外公司分两种:皮包公司和真正的境外公司。

我没有鄙视皮包公司的意思,皮包也有皮包的价值,比如,我听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发生在北京。一位建筑系的实习生,孤身勇敢地来到了只有“老板+财务”两个人的境外皮包公司实习,后来,好吧,她取代了财务而成了老板的太太,将皮包公司发扬光大。(这个例子不太正面)

而真正的境外公司通常有一定的语言能力要求,同学们不要被语言门槛吓倒,一门流利的外语(方言)是必须要修炼的生存技能,是让你受用终生的。无论是意大利公司还是日本公司,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并借鉴的东西。境外公司教会我们的是一种工作方式,一种生活节奏,包括对琐碎事情的处理态度。

所以,想体验非本土设计文化,掌握国外资源及项目运作先进性的同学,境外设计公司的实习经历,会让你不虚此行。

二、实习前应该有的准备

朴实无华的简历+让人目瞪口呆的作品集

由于工作的缘故,我经常看到各种简历,而有相当一部分的邮件里,完全没有任何文字,直接一个附件就来求职,让我相当不解。中国是礼仪之邦,您能不能在投简历的时候,跟人力资源寒暄上几句呢?至少得有个称呼和落款吧?

实习简历不宜过于花哨,介绍自己的简单情况,别胡乱吹嘘自己会多少多少软件,而那些不知道在哪里拷贝过来的介绍记得把别人的公司名称改改好吗?

作品集,这个不能低调,PDF格式短短几兆,会成为公司对你的第一印象。

讲一个故事,一个姑娘为了找工作,曾经抱着一本作品集,地毯式扫楼扫设计院。很多时候,刚进门就被前台轰出来了,那个姑娘就是我。年轻的时候,不要怕白眼,不要怕失败,碰壁的时候,出去买个冰激凌就好了,话说当年一支三块五的可爱多真的是疗伤利器呀。

另外,简历中座右铭什么的就不要乱写了,抓好核心:能吃苦!能加班!

六字箴言,无往不利,你懂的。

三、实习期间的十个情商小贴士

OK,现在你就是一名铁骨铮铮的实习生了!实习大忌里我不讲专业,专业留给老师和带你画图的师傅去讲,我讲讲大家容易出的情商问题。

(1)以最快的速度记住团队里所有成员的姓氏,三十五岁以上,且有独立办公室的,直接叫“总”,二十五岁至三十五岁的叫“工”,二十五岁以下的同事,可以叫名字。我曾经听到过办公室里荡漾着实习生对同事各种神奇的称呼:喂~哎~那谁?!(情,何以堪啊?)

(2)每个公司都有一个上班打卡的时间,作为实习生,最好提前十五分钟坐在办公室,利用这十五分钟的空余,洗手、倒水、入座……将自己调整到最佳工作状态。

(3)无论是开会,还是带你的师傅布置任务,都要带本子记,不要等着师傅说了二十多条了,发现自己记不住了,打断别人的话回座取本子。

(4)很多公司都有着装上的要求,实习期间,也要习惯穿正装,无论平日上班,还是跟着老大出去汇报,永远不会错。(记得在办公室制备一双球鞋,下工地用)

(5)如果布置的任务有规定的节点时间,请按时完成。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提问,不要自己研发,耽误团队的时间和进度;如果遇到不爱回答问题的同事,要理解他,也许他正有棘手的事情在处理,不要把他定性成神经病,嗯!

(6)画图的过程中,带你的师傅会利用上厕所等犄角旮旯的时间来关注一下你的进度,这时候,你要及时起身,不要让师傅在旁边站着给你改图,而你却坐着。

(7)每天下班前,一定要问一下你的直属上级,手上任务的最后期限;不要还有半小时下班,就在打电话约同学晚上在哪唱歌。

(8)上班时间,不东张西望,不上无关网页,不聊QQ,不玩手机。

(9)不要把自己当大师,你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比你“大师”,勤奋、执行和服从是基本,创造是附加值。

(10)加油干的同时,别忘记横向和纵向的交流,跟我一起实习的一个建筑系的姑娘,最后跟所里一枚给水排水男喜结良缘了。

四、实习期间,我们到底干些什么

有不少同学跟我抱怨,为什么我实习了一个月,啥也没安排我做?不是让我看图就是让我抄图。

在这里说一句比较刻薄的话,教会一个新人做一件事的时间,师傅可以做同样的三件事。设计院不是大学,没有任何人有义务教你画图,但它会给你提供一个前所未有的实践平台,你会看到一个项目的立体运作过程,经历一个高速运转的团队协作过程,这些东西书本上没有,学校里学不到,局外人不会教,这些经历,是你执业之初的第一桶经验财富。

1.你实习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这事儿说起来很宽泛,一些同学实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学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嘛,在实习公司待满三个半月,实习鉴定盖个大红章,一切完美。一些大型设计院每年实习生上百,不在乎多你一个少你一个,如果以这为终极目标,设计公司不会跟你故意过不去,往往也会成全你。

还有一些同学比较有进取心,施工图实习嘛,追着师傅好好地学会画施工图,把手里那小图画得漂漂亮亮的,自己刻苦,师傅也喜欢,心情一好,教你的东西自然会更多,所里有啥好吃的也会分给你吃点儿(跑题了)。实习末了,你再和师傅一起吃顿饭,从此奠定了一生的师徒之情,真是人间一段佳话呀。其实对于业内许多的建筑师来说,这虽然是实习生本应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但还是有种可遇不可求之感。

还有一种实习生属于让人“念念不忘型”。实习期虽然短暂,但是给同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说的印象不是说早来半个小时,给同事扫地倒水什么的哈,这些事情有人做,不需要在这些没用的地方献殷勤。有才华,且实干敬业的实习生非常少,这概率应该是百里挑一了,所以一旦偶遇,与他共事的人必定念念不忘,多年之后还会回想,当初×××在的时候,哇,这种事儿根本不用费这么大劲,早就解决了。

以上三种类型,我脑海里都有原型,每种类型的学生实习目的其实都不同,不同的目标,衍生出不同的效果。也不知道他们现在都怎么样了,希望都能朝着自己的理想一路狂奔下去。

2.养成整理的习惯

整理包括时间整理、知识整理、经验整理等。每天临睡前,记录下今天学到的知识,今天的收获以及明天要注意哪些问题。

3.养成制定计划的习惯

计划是什么?计划即是给自己的时间进行“私人定制”。

一个合理的计划往往会让人事半功倍,如果别人一天是二十四小时,那么有计划的你一天的时间可能就是三十六小时,甚至四十八小时。浑浑噩噩是一天,紧凑有序同样也是一天,走什么样的路,是自己选的。(这话听起来有点“无间道”里的意味呢!)

每周伊始:你这一周想要完成的任务有哪些?(完成后依次打钩)

这一步骤最好的启动时间,就是每周日临睡前。这段时间是一个人思考的黄金时间,既可以对上一周有个客观的总结,也可以对即将到来的一周有一个理性的期冀。

一个人是需要思考时间的,但别想太多,想太多容易把自己绕进去,咱们学建筑的虽说多少有点唯心主义,但是内心深处总是有一把理性的大旗指引我们上山下海,不是吗?

周计划就像是一周的提纲,抓主要矛盾,抓核心问题。从实习期间养成做“时间计划”的习惯非常有益,为你多年后成为专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项目总监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每天伊始:你今天一共有几件事?(完成后依次打钩)

每天上班早来几分钟,除了洗手倒水、环顾四周这些破事以外,抓紧时间制定一日计划。计划这种东西就是从宏观到微观,宏观可以放眼个三年、五年计划(十年以上的就不用提前惦记了,你想太多了),微观上就是聚焦在每日的计划。

建筑系的学生通常计划性很差,这也是为什么大家画个作业也需要熬夜的原因。我们要根治这些恶习,要良性的计划,不要总让自己疲惫不堪。

4.熟悉所在团队的经典设计案例

一个团队就算设计方面再高大全,也总有自己的气质和特长,而这个特长也就是这个团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根基。比如你的部门最擅长做机场,比如你的部门最擅长做商业地产,比如你的部门就是做医院的……如果有可能的话,跟老大借文本,仔细地学习;跟总工借图纸,一条线一条线地看,不懂就问。

5.保持沟通

争取在实习期内跟一个高级别的领导有一次深入地长谈(找人家有空的时候哦)。前辈智者的几句话,会给你一个柳暗花明的明天。

我曾遇到过几个实习生刚来没多久就跟我切入主题,找我谈话,问我以后有没有可能留在这里工作,我当时感到有点唐突,后来想想,这样提问也蛮好,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如果目标明确,那么才能更有的放矢地工作前进呀。任何一个设计公司都不会一句话说死:今年一定不招人!遇到特别优秀的实习生,抢着留还来不及呢。那么问题来了:你会是那个优秀的吗?

写到这里,同学们也许会想,这怎么会是一个牛气闪闪的实习生啊?完全是个底层打杂小工的辛酸奋斗初级期啊!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嚯!牙酸倒了),话是酸话,理是熟理。

我曾经跟一个对自己特别没有信心的小朋友说:“每天出门前,什么都不要怕,就当把脸皮贴在鞋底了,勇敢地犯错,不懂就问。你眼前的那些前辈们,大多也是从一看两瞪眼,听什么什么不懂、画什么什么不灵的时候过来的,嘿嘿。”

那什么,奔跑吧!少年!

978-7-111-51421-3-Chapter01-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