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龙套”的自我修养
做好手头的事,向着自己的目标,全速前进。
在罗小姐还很短暂的从业辞典里,我为刚开始工作前三年的自己起了一个很文雅的名字,叫作“龙套”。
何谓“龙套”?就是在戏曲里扮演虾兵蟹将的行当。龙套通常不是以个体出现的,而是一群一组整体撒着欢儿出场,共同进退的那种。其实有时候戏里的龙套也就四个人,然后围着前台,上上下下地跑场,用来制造声势、烘托主角,显得人多势众嘛,有时候主角(主帅)在台上威风凛凛地大呵一声,龙套们在旁边要配合着喊“呦”“嘿”“啊”等口号,壮观极了。
有人认为“龙套”很苦,最麻烦、最无趣、最累的活,都得由“龙套”做下来,稍有不慎便会被数落;如果很长时间不上道,还有直接被开掉的危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人前没你什么事,背后打掉了牙往肚子里咽,甚至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咬着被子的一角,黯然神伤、潸然泪下起来。
还有一小部分人认为,“龙套”是幸福的。每天混混日子也挺好的,可以边听歌边画图,每天清晨醒来完全无压力,会有人告诉你这一天该干什么,以及如何去干。虽然人在座位上,但可以关起门来朝天过,躲在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
这个世界,仿佛没有人会关心“龙套”们在想什么,整个团队都在狂飙突进,每个人都脚踩风火轮忙作一团。“龙套”们只要跑好自己在台上那两趟,喊好“哼哈”两声,貌似就完成了自身的使命,实现了全部的价值。
有的人的“龙套”期是漫长的,有的人的“龙套”期是短暂的,无论漫长与短暂,“龙套”这个出场方式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星爷的电影里有一本著名的秘籍:《演员的自我修养》,便是“龙套”的真实写照。
不要怕,不要慌,不要怨天尤人。隐隐作痛的“龙套”时期,却是修炼我们自己的最佳时机。
别想太多
在“龙套”期徘徊时,我们通常会被一些自问自答所困惑。“我到底要不要考研?”“进大院或者进小设计公司哪个更有前途?”“我刚毕业应该做方案还是应该做施工图?”
关于“要不要考研”就像“要不要结婚”一样,是自己的事;无论“进大院”还是“奔小的设计公司”都对前途进行不同的诠释;至于“到底做方案”还是“做施工图”这个问题,哼哼,你问得太早了,此刻不是该想这些的时候。
我们被十万个选A还是选B所困惑,而忘记了此时我们刚从象牙塔里出来,其实什么都不会,却被这些自己给自己设定的莫名其妙的问题牢牢套住,深陷其中。
“龙套”的自我修养的第一条就是:不管做什么,别想太多。再说,来都来了,不是应该满负荷地开动起来吗?
某时尚杂志的主编回忆起自己在杂志社的“龙套”期,她最开始每天做的事就是把杂志放进信封里,然后用胶水糊信封,糊了整整两个月。她当时并没有去想,怎么总做这些事情,我想去做编辑,我想出去跑广告,而是暗暗自嘲道:“糊信封,也是时尚的一部分哦。”
所以,别想太多,既来之,则安之;既安排之,则执行之。
做好手头每一件事
每一个团队都有自己的分工,大到一个集团,小到一个普通的项目组。可是,“龙套”们却非常容易在不同的分工中,渐渐“沦陷”了。
大家总是抱怨:为什么他能画总平面图,我只能画楼梯;为什么他能跟着老大去见业主,我只能在楼下跟司机一起蹲点儿;为什么老板开会叫他一起,没叫上我。
新一轮的“十万个为什么”再次走起,这次不再是“选A或选B”的问题,而是在种种比较的浪潮中,变得些许窝火而消沉。
甲方说上次的文本再出三本,我派一个小朋友去盯着出图,几个小时后,他兴高采烈地回来了,抱回来“成果”。我翻开文本一页一页地开始看了起来。我边看,小朋友边在旁边补充:“一共三本,没问题的。”
看着看着,我发现文本中间夹了一页白纸,我抬头看了小朋友一眼,继续一页一页地翻。看到平面图时,地下室的某一层平面图重复打印了两张。这个时候,我合上了文本。
我跟小朋友说,盯文本是一件很小的事,但你拿回来的文本,如果是投标文本,就是废标。或者说,我可以不派人去,让出图公司送过来即可,既然派你,我希望以后你能做到:
(1)临走时跟我确认文本页数、顺序及内容,出发前打小样拿去边出图边对照。
(2)临走时跟我确认每张文本的纸张类别及打印形式。
(3)文本装订之前确认每张纸的打印质量,有无打印模糊的情况或纸张呈现污渍的情况。
(4)装订前协助出图公司整理文本顺序,强调叮嘱特别的装订注意事项。
(5)装订后的自较。
我不是强迫症,盯文本盯出图这种看似最基础且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体力劳动,其实隐藏着许多需要注意的小细节。一个项目的全过程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小细节,用句很“恶俗”的话,细节决定成败一点不为过,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
每个人的分工都有它存在的价值。许多公司都派主创级别的组员去盯文本,就是怕编筐编篓的收尾过程出半点差错。
做好手头每一件事,让画楼梯,就画出个漂亮的楼梯,让蹲点儿就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龙套”的自我修养不就是从做这些小事开始培养的吗?
保持沟通
我们每天都在慢慢地了解自己,有的人在了解自己的过程中,会越陷越深,觉得自我的力量强大而可怕;有的人在了解自己的过程中,会豁然开朗,忽然发觉,每天忙叨的不就是这点儿事吗。
在为期不长的带团队过程中,我一直坚信:每一个人都是有优点的。而且特别固执地认为:没有人天生不想好好工作,只是没人告诉他,为什么去工作以及如何工作。
老板想要解聘一个试用期刚过的新员工,几个专业负责人普遍反映她工作能力不行,而且有几次在需要她的时候,找不到人,手机也联系不到。老板问到我的时候,我力挺她,我说,她虽然水平有限,对建筑师这个职业的工作性质也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但我觉得她还有救。
我跟她谈话,我对她说,你有自己的特点,喜欢钻研,喜欢动手画草图,有时候也有一些自己的小想法,这是你的长处;而你的短处便是团队观念的缺失,做事缺乏与人沟通。不过这病也好治,手机先给我保持畅通。
其实她的现象反映了部分90后新人的一个小侧面,其实90后都渴望进步,我们应该给予90后机会改变自己,而不是看不惯,就直接炒了。90后的可塑性非常强,他们不是玩世不恭,观念转变后他们爆发出的力量是惊人的。
保持时刻地沟通,是“龙套”期必须树立的一个重要的团队意识。
事情不会做,立刻要问;事情做不完,立刻要说;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千万别憋在那儿自己研发,等到酿成大错,补救为时已晚。
明确目标,继续前进
我经常会问团队里的“龙套”们,有什么理想。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总是会心一笑。其实,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时候,说出来怕别人笑话,怕听的人心里会想:嘿!就你!也想××?
但我希望团队里的每一个年轻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并且是明确的目标。有了目标,才能风雨兼程马不停蹄地奔跑起来。
我跟“龙套”们说,你们做的这些事,我都做过;你们的想法,我都懂;你们要什么,我也都知道。我也是从最底层厨房剥蒜小妹一步步走来的,没什么走不过去的。
给自己定一个方向,就像给自己定下了跑道;给自己定一个终点,我们就努力朝它奔跑。我们必须不断地冲过一个又一个终点,才能让梦想慢慢靠近。
在最艰难的时刻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在看不到前程的时候,也要大胆地向前走去,不要停在原地,不要自责,是金子总会发光,是竹子,总有一天会长出地面。做好手头的事,想着自己的目标,朝着它全速前进。
当然,在很多前辈的眼里,我也还是个“龙套”。有时在一些重要的会晤场合,会议桌上的老大在看到我出现的时候,也会说,小罗,看起来还是很年轻哦。不过作为一个工作十年的女生,听到这句话,我还是蛮开心的哦。
郭德纲的单口相声里有一句经典台词,我认为放在“龙套”期最合适不过。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