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海绵城市的典型案例
一、国内案例
1.光明新区群众体育中心
部分建筑使用绿色屋顶,从屋顶开始就对雨水进行收集,减小径流量,停车场使用草格铺砌,广场应用透水砖铺装,这些绿地同时也消解吸纳周围硬质地面的径流雨水,效果显著。
广场和停车场是传统设计中主要的不透水区域,在这些大面积的硬质地面区域采用透水砖和草格铺砌的方式能有效地使雨水下渗,减小暴雨时地面径流量,保证雨水不会随便溢流,同时也尽可能地将雨水留住并且净化,减小了雨水管道压力和对下游水质的影响,如图2-27所示。
2.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
后世博时代,这里旨在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复合式街坊和富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客厅,需要将园区内90%的雨水收集利用并且在3天内用完,即通过渗透、蒸发或者积蓄利用等措施维持项目范围内至少90%的降雨。
一天内园区内收集雨量为929m3,其中可利用的雨水为89m3/d(包括绿化灌溉、冲厕所、道路冲洗、广场冲洗、洗车用水),3d用水量为267m3,净水系统模仿成都活水公园的水流循环系统。
在缺水区域主要突显的是收集雨水的回收利用,采用一系列蓄水和净水措施后还需要分流井等管道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对于大型的下渗设施可以采用植物分层净化的无衬底大水面来实现。
3.北京市顺义区东方太阳城老年住宅区
该项目定位为自然生态且场地空间布局适合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建设。项目所在地本来是河滩淹没区域,地势低洼,建设期没有任何配套市政雨水管道,内涝风险高,在建设完成初期,中性景观湖出现水体富营养现象。
图2-27 光明新区群众体育中心
基于现状,就没有建设任何雨水灌渠系统,通过竖向设计组织雨水的地表有组织排放,同时道路、绿地作为超标雨水径流排放区域,通过下沉式绿地和雨水花园逐级降解和沉淀,植草沟在滞留污染物、净化水体的同时运送雨水最后到达景观湖,通过人力抽水装置对湖水进行爆氧,从而形成一整套雨水的生态系统。
该项目每年利用的雨水资源为70万m3,有效控制了径流污染,使得景观水体水质大大提升,除了人工水泵的费用,其他污水处理成本几乎为零。
对于大片区的场地,场地中的雨水通过竖向设计的方式排放到路边植草沟,植草沟一面净化渗透一面运输雨水到下一级雨水花园或者是下沉式绿地中,通过生物降解,最后达到中心水池的方式,不仅大大降低了雨水径流的速度,而且还从源头就对水质进行了净化,最后爆氧使得湖水不会由于厌氧环境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从而达到生态平衡。
二、国外案例
塔博尔山中学雨水花园
该场地在改造之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利用率低以及温度在稍微温和一些的天气都会温度过高从而导致室内温度上升。
设计基于现状把该停车场改造成一个集教育、生态和艺术于一体的一个雨水花园。花园中有一条0.6m的走廊便于工作人员在这里进行维护而不会轻易破坏场地植物,在保证整体效果的同时允许杂草生长,从而增加本地植物的生命力,减少未来的养护成本。
植被选择以耐湿耐旱的多年生植物为主,最好使用乡土植物,有利于植物存活,在未来的维护中减少开支,同时建议在设计过程中重点考虑交通的因素,留出方便参观者和维护者出入的必要性道路,并且发挥其教育功能,如图2-28所示。
图2-28 雨水花园
结语
通过国内案例和国外案例的纵向对比可以发现,国内的案例主要倾向于雨水收集利用以及下渗的基本功能上,而国外的设计案例对于美学和使用便捷性以及教育方面都有较多的考虑,国内的设计相对还比较粗糙,欠缺观赏性,这是由于近些年来城市普遍内涝导致决策层认为解决内涝是首要任务而造成的,且由于国内建设速度相对比较快,工期短,需要见效的要求高,还停留在基本的雨水资源利用上面;其实,用于雨水收集的凹陷绿地的位置以及大小形状可以根据场地具体位置条件来决定,在满足调蓄雨水的基本功能上,还需要注意微气候、观赏性、满足生物栖息习惯等,另外在不适合进行植物净化和自然渗透的黏性土壤区域应该采用干沟、干井等措施来进行雨水调蓄。雨水渗透的技术方法并不是所有地区的地质条件都适用,就如同不是所有人工湿地都一定会达到好的生态效果,如果不利于生物栖息和生物链循环,不适合微气候营造,没有将应有的植被水体设计规划在应有的地方,那么对于环境将形成保护性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