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油气资源型城市及其避难场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油气资源型城市
“资源型城市”,对大多数国家而言,其概念和范畴等同于“矿业城市”,然而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将资源型城市的概念进行外延,包含矿业城市和森工城市。其中,“油气资源城市”,也称“石油资源型城市”或“石油城”,即为矿业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对于资源型城市概念的定义,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具有重大影响意义的有以下三种:①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或发展壮大,且资源性产业在工业中占有较大份额的城市;②依靠当地一种或多种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加工而兴建或发展起来的,且资源型产业在整个城市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以资源或其初级加工产品输出为主要职能特征的一类城市的总称;③以本地区矿产、石油、森林、冶金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这种城市和矿产企业之间高度依存性是资源型城市区别于一般城市的最显著特征之一。
因此,对资源型城市的定义应采用“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确定方法,即满足以下条件:①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和资源开发有直接关系;②资源型产业占主导地位。因而可知,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而兴起或发展壮大,且资源型产业在城市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城市的总称。油气资源型城市即是以石油和天然气开发而形成或发展壮大,且石油天然气工业在城市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城市的总称。
(二)应急避难场所
应急避难场所是指利用城市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等场地,经过科学的规划、建设与规范化管理,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避难、基本生活保障及救援、指挥的场所,这一说法,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认同,并开展了大量研究。
在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中,对与应急避难场所相关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防灾避难场所”均有明确定义,而对“应急避难场所”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但在各省市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划中,对“应急避难场所”均做出明确定义,典型代表有以下几个:①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指为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经规划、建设,具有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可供居民紧急疏散、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②防灾避难场所是为应对突发性灾害,指定用于避难人员集中进行救援和避难生活,经规划设计配置应急工程设施、有一定规模的场地和按照应急避难要求建设的建筑工程;③应急避难场所是指为有效应对地震、火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经过规划、建设具有应急生活服务设施,供居民紧急疏散、临时生活的场所;④应急避难场所是指城市内配套建设了应急救援设施(设备)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场地和按防灾要求设计或加固的场所。
通过相关概念梳理可以发现,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定义相比,国内外学者及其他相关标准对应急避难场所的定义,在应急避难场所应对灾害情况的表述方面更加明确,既包括地震等突发自然灾害,又包括其他突发灾害事故。因此,在本书中,应急避难场所是指为有效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和其他灾害事故,经过科学的规划、建设与规范化管理,供居民紧急疏散、临时生活的场所,包括满足避难要求的公园、广场、学校操场、大型停车场等开敞空间的场地型设施或场所和体育场馆等场所型设施或场所。也就是说,对于本书所讲的油气资源型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不仅能够应对地震灾害,还能应对因城市自身发展特点所造成的其他类型的突发灾害事故。
二、国内外应急避难场所研究动态与进展
(一)国外应急避难场所研究进展
1.国外应急避难场所研究
国外对应急避难场所的研究大多早于我国,主要以应对地震、火山喷发、飓风等自然灾害为主,其相关研究多集中在设施选址、设施服务区等公共设施理论领域,对空间布局研究,按照研究方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AHP法;另一类是基于ArcGIS空间分析技术与评价指标相结合的方式,以道路可达性为基础。
2.国外应急避难场所实践
国外应急避难场所实践以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水平较高的美国和日本进行对比研究,见表3-1。
表3-1 美国与日本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对比
(二)国内应急避难场所研究进展与动态
与国外相似,国内对应急避难场所的关注也起源于自然灾害(地震),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区位选择及优化选址、空间布局的可达性及公平性研究等方面,并开展了相关实践工作。
1.区位选择和优化选址相关研究
应急避难场所的区位选址研究,在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安全实用方面,保证安全避灾,不会造成二次灾害;二是经济成本方面,力求配置的最优化。国内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区位选择和优化选址按照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通过模型构建与求解,进行最优选址。张培等依据设施区位配置(L-A)模型理论和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布局原则,构建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选址模型,并借助交互式的线性和通用优化求解器(LINGO)对其求解,最后以北京市某社区为例进行位置合理性评价;周亚飞等基于“公平”和“效率”原则,提出城市避难场所多目标规划选址模型,并利用建模优化软件(LINGO)对其进行求解,最后以天津为例进行实证应用。
(2)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定量分析选址问题:徐志远等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3)与ArcGIS结合,进行选址的空间分析:如张浩等开发了基于ArcGIS Engine和Matlab的避难场所选址系统;于书媛等以ArcGIS为平台,采用空间分析模型筛选并进行可视化;武文杰等则采用Voronoi图分析。
2.空间布局的可达性与公平性相关研究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的可达性与公平性相关研究,总体来讲可概括为:以“效率”和“公平”为原则,从可达性和服务效率两个方面对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的均衡性和合理性进行单独或综合的研究和评价。
(1)可达性相关研究与评价。可达性反映的是避难需求点到达应急避难场所的难易程度,相关研究与评价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基于ArcGIS平台,充分考虑应急避难场所和避难人群的供求关系,利用两步移动搜寻法或改良两步移动搜寻法进行可达性评估。另一类为基于ArcGIS平台,依托实际的道路网路,采用网络分析法进行可达性评估。
(2)服务效率相关研究与评价。反映的是现状应急避难场所能否满足应急避难场所责任区(服务区)范围内避难人口(服务人口)的避难需求,以责任区范围和服务人口数量的确定为核心进行服务效率的研究与评价。
(3)以可达性和服务效率为基础应急避难场所的布局研究、空间布局优化研究、布局评价研究及布局合理性研究与评价等。
(三)应急避难场所类型、规划建设原则和标准
1.应急避难场所类型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应急避难场所分为不同类型,通过对常见分类标准整理可得表3-2。
表3-2 应急避难场所类型
2.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原则
根据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作用,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应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1)安全性原则。它是应急避难场所能够保证避难人员人身安全的前提,也是规划建设的首要原则。在规划时进行安全性评价是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避难安全的有效途径,而应急避难场所的选址是影响安全性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在规划建设时应避开地震地质灾害及次生灾害影响区、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生产工厂与仓库、高压输电线路等危险区域,选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生命线供应保证能力好的区域。
(2)就近避难原则。即灾害发生时避难人员可以迅速地到达最近或较近的应急避难场所,有距离近、时间短、效率高的特点。
(3)“平灾结合”原则。即注重平时和灾时功能的合理安排,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使应急避难场所在平时能够提供其他使用功能,灾时能过通过适当改造达到应急抗灾的功能。
(4)统筹规划原则。一方面指的是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应与城市各项规划相协调,并争取与政府的计划项目相结合,保证其建设合理性,促进其实施;另一方面,在统筹应急避难场所整体空间布局的基础上,进行若干等级的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保证防灾分区和防灾单元中应急避难场所布局的均衡性。
(5)动态性和灵活性原则。城市建设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应急避难场所必须适应城市的发展进行动态的更新和适时调整以满足城市应急避灾的需要;而城市灾害具有突发性和与其他次生灾害的并发、连发性特点,震后的实际灾情与规划设定的灾情往往有较大差异,应根据震后的具体灾情组织避难疏散。
(6)因地制宜原则。其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根据城市自身建设条件,最大限度利用现有场所和场地进行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是根据城市自身灾害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灾害防御规划;三是针对次生灾害的规模和类型,进行应急避难场所的合理配置。
3.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标准
在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方面,国家各部门先后出台了多个标准规范,如《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 50413—2007)、《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GB21734—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15)等。对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总结见表3-3。
表3-3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
注:表中各指标的适用以满足需避难人员的避难要求及城镇应急功能配置要求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