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十城记:从传统到癫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行者导语 NTRODUCTION

来美国之前,我一直有种误解,认为美国与欧洲同是西方国家,在文化上相似,特别是美国的早期移民大都来自欧洲。到美国之后,我的第一站是东海岸弗吉尼亚州的夏洛斯维尔市(Charlottesvile),景色秀美、气候宜人,是三位美国开国总统的故乡。彼时又有种错误的印象,认为美国各地的文化相近,尽管景色会有所不同。毕竟美国是个“年轻”的国家,现代史是它的主体,加之全球化带来各地区城市、建筑,甚至生活方式在表面上的趋同,很容易让人忽略其地域文化上的多样与差异。

在美旅居十余年后,开始渐渐体会到美国及其文化的特点。和有长远历史的欧洲相比,美国非常务实,毕竟早期来这里的移民大多是来讨生活的。在这样一片“蛮荒之地”上短期内建立起一个与具有近两千年历史的宗主国相抗衡的国家,不务实怎么行。也因此,崇尚自由精神的美国人认为个人能够对自己的成功有所掌控,相信个人自由应该不受政府的影响,并且对宗教有更多的认同和依赖。随着20世纪美国崛起,成为新的科技与文化中心,这些价值观推动着许多影响全世界生活方式甚至思考方式的创新,其中包括城市与建筑。理解它们的原创性是为什么美国值得一游的原因。

此外,美国也并非像表面上那样趋同。随着行走的地方越多,越能分辨出各地的差异,也越能理解美国城市与建筑背后的文化多样性。《波特兰新闻先驱报》的记者科林·伍达德在《不同的“美国”:关于11个相互竞争的北美区域文化的历史》一书中,根据北美各地历史文化渊源和区域差异将其划分为11个文化带。这些文化带如同画布上流淌的不同颜料,在彼此融合的同时,也保持着主体独特的文化色彩。可以说,任何不同的文化带之间的差异都等同于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差异。这些不同的文化带所呈现出的城市与建筑的多元化是在美旅行的独特体验。

每次旅行都是一次反观自身的良机。不仅因为生活在别处,更因为只有到一个与习以为常的生活不同的地方,才能更好地回头思考自己生活中不同的可能性。当我们通过旅行逐渐了解陌生文化时,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与熟悉的自身文化做对照。这是一个积极反思的过程,一个让思维更加开放的过程,一个慢慢发现那个隐藏在某处的不为自知的自我的过程。就像伊塔洛·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说的,“每次抵达一个新城市,旅人都会再度发现一段自己不知道的过去:你不复存在的故我或者你已经失去主权的东西,这变异的感觉埋伏在无主的异地守候你”。

那么对于准备来美国旅行的读者来说,这本《美国十城记:从传统到癫狂》与其他众多介绍美国的书籍有何不同呢?《美国十城记:从传统到癫狂》顾名思义,每章讲述一座城市。每章的作者都在这座城市里生活、学习和工作过。他们都曾是这里的旅人,经历过“再度发现一段自己不知道的过去”。并在旅居多年后,深入理解了那种“变异的感觉”,或理性或感性,为读者提供介于外来者与本地人之间的独特视角。

城市和建筑是时间的形状、文化的容器。只有理解了文化内涵,才能在旅行时更好地阅读实体环境中的提示,置身于更丰富的语境。因此本书在城市选取上,力图覆盖不同的地域文化带,挑选了极具代表性的美国东西两岸及中部的十座大城市,为读者呈现一个多维的美国文化图景。让我们从美国文化的发源地东海岸说起,看看每座城市所处文化带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如何反映在城市实体环境中。

东海岸是新移民们早期成功落脚的地方。从波士顿、纽约、费城到华盛顿连成了著名的“东北走廊”。然而这四座城市却分属四个不同的地域文化带。北端的“智慧之城:波士顿”是清教徒创建的扬基国(Yankeedom)文化带的代表。从一开始清教徒们就把重点放在教育、对本地政治的控制,以及对社区利益的追求上。难怪1630年成为定居点的波士顿在六年之后就创办了美国第一所大学哈佛大学,时至今日拥有三十多所高等学府。波士顿的老城呈现有机生长的形状,道路曲折多变。不过你只要跟着地上的一条细细红线——约4公里长的“自由之路”,就能轻松穿越波士顿老城的时空,途经多个美国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同处在扬基国文化带上、中西部的另一座代表城市、1780年才开始成为定居点的“现代之城:芝加哥”就显得颇为年轻。1871年的大火险些毁掉整个城市。在废墟上芝加哥以更自由的姿态涅槃重生,作为摩天大楼的发祥地向上崛起,创造出了更纯粹的秩序和本土精神,也孕育了著名的芝加哥建筑学派。和同样高楼林立、杂乱喧嚣的纽约相比,芝加哥是一个井井有条、不温不火的城市。在高楼林立中绕城穿梭的高架城铁虽然老旧,依然充满着未来的意象。

东北走廊的第二重要节点无疑是“癫狂之城:纽约”。纽约市作为新荷兰(New Netherland)文化带的发源地,自成一体。1624年开埠的纽约是新大陆的全球贸易核心。它对多样性有着极高的冗余度,对自由有着无所畏惧的追求。只有这里的居民会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作者简·雅各布斯的影响下在20世纪中期与被奉为经典的城市规划模式相对抗,只有这里的居民能在20世纪80、90年代自发组织起“高线之友”(Friends of the High Line),与市政府和开发商抗衡,从而造就了独一无二、由废弃的铁路改造的高线公园(High Line Park),为纽约城市景观提供了崭新的思路。纽约是一个在各个维度上都极度多元化的城市。“整个城市的规划通过鼓励设计更多的供公众使用的场所,提高城市的可达性和开放性,以确保私人拥有的公共空间和滨水景观都对民众视觉或空间开放”。

东北走廊再往下的“涂鸦之城:费城”则处于由贵格会信徒创建的中原(Midlands)文化带。这里一直对各个种族的外来移民持开放态度,对自上而下的政府持怀疑态度。正是因为这种多元化和对政府的不信任,费城在美国革命中起到重要作用,有众多与美国独立战争相关的建筑遗址,也曾经是当时北美13州的临时首都。虽然与纽约有点类似,都是夹在两条河之间的一个方格网城市,然而费城在尺度和密度上都更具小镇般的风貌。老城的道路网格和节点处的五处公共广场都遗存自1682年殖民时期兴建一座“理想城”时的规划。20世纪末的“费城壁画艺术计划”将破坏城市环境的涂鸦转变成让居民们“述说他们的故事,表达他们的感情,保留他们的文化”的独特机会,使壁画成为费城新的城市名片,再次显示了这座城市对多元文化的包容。

位于东北走廊南端的首都“规划之城:华盛顿”地处沿海低地(Tidewater)文化带与中原(Midlands)文化带的交界处。前者出过众多国父——华盛顿、杰斐逊、麦迪逊,他们在美国建国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华盛顿也是殖民时期和建国初期最有权力的地区。这里尊重权威和传统,无疑与中原文化带的开放与独立有着激烈的碰撞。华盛顿就是这样一个多种力量碰撞出来的、充满政治正确的矛盾体,从选址、规划到建筑都深受影响。例如它既是各类新潮思想的早期引用者,诸如成为20世纪初城市美化运动的标杆,七八十年代转向生态城市时的旗手,也是对建国时确定的传统新古典首都形象的坚定维护者。虽然从18世纪末建城至今规划几易其稿,仍然保持了欧洲巴洛克式的城市规划基调——“强有力的城市轴线、放射状的斜线与方格网直线交汇于城市的重要节点和政府重要建筑,象征国家权力的集中和重要性”。

远西部(The Far West)文化带是受自然与地理环境影响极大的地区,也是北美最后一片被殖民的地区。这里除了高山和草原,就是沙漠,非常不适合以农业耕种为主的早期移民模式,必须依靠铁路补给、水坝灌溉以及采矿、冶金等大型工业。1858年建城的“高山之城:丹佛”海拔高度1英里(1609米),别名“里高城”。这里三面环山,作为“落基山的守门人,丹佛一年里有三百日的晴天,让那里的人爱自由爱户外,所以丹佛的建筑也和自然有着无比亲密的关系”。

1869年建城的“绵雨之城:西雅图”和1850年建城的“山海之城:旧金山”都是左岸(The Left Coast)文化带的重要城市。其文化受到19世纪西部大开发时来自东部的两股不同力量的影响,既有扬基国文化带对于好的政府及社会变革的信心,也有大阿巴拉契亚区(Greater Appalachia)文化带对于个人主义的追求。这两股看似相反力量的碰撞造就了左岸文化带的活力,使其成为现代环境运动和世界信息革命的发源地,并与纽约代表的新荷兰文化带共同成为很多自由派社会文化运动的旗手。

这两座城市都拥有丰富的自然环境特色,以及与之和谐的城市环境。作为微软、波音、亚马逊、星巴克等总部的西雅图,市政府要求所有新建公共建筑至少是绿色建筑LEED银级认证。旧金山是一座依山面海的城市,“所有的建筑都建立在43座小山丘之上,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形与美国标准的方格式路网叠加,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城市景观”。

西海岸南部的“爱乐之城:洛杉矶”则处于另一个文化带——北部(El Norte)文化带。这个北部不是美国的北部,而是墨西哥的北部。北部文化带融合着盎格鲁-撒克逊和西班牙文化。洛杉矶的城市历史可以追溯到1781年西班牙殖民时期。这个名字本身就是西班牙语“天使”的意思。在这座艺术、教育和娱乐重镇中漫步时,你会时时体会到西班牙文化的影响。这里也是美国“郊区蔓延”的一个典型例子。摊大饼式的城市形态造成了很多值得反思的城市和社会问题。

深南地区(Deep South)文化带早期是由拥有大量奴隶的大种植园主们建立的,曾是南北战争中南方的核心。“自由之城:休斯敦”位于深南地区的边缘,1837年建城时是德克萨斯共和国的临时首都,直到德克萨斯正式加入联邦。“休斯敦是美国唯一一个没有区划法规的大都市。这意味着土地用地性质不受规划部门的限定,完全受市场经济需要自然调控。”当然这不等同于没有城市规划,而是以其他形式的法规和规范形成自下而上的规划途径。

阅读一座城市有多种方式:可以泛读,可以精读,也可以一读再读。每个人有不同的偏好。有人喜欢在城里暴走,穿街过巷,把经典之处一一点到,对城市有个整体的印象。也有人喜欢悠闲享受,把某些精彩之处细细品味,剩下的留待他日有缘再续。无论你是怎样一种读法,都可以找到本书的正确打开方式。

本书每章的开篇部分是一份“建筑地图”,标出作者细心挑选的城市地标。与之相配的是城市综述,为读者勾勒出阅读城市的背景或视点。例如“规划之城:华盛顿”一章,从首都选址开始,介绍了政治力量如何塑造城市的实体环境。“联邦政权与地方政治之间的相互扶持与较量,如同一双隐形的手,在城市发展与建设的背后推波助澜,搅弄风云,无时无刻不在华盛顿这个城市舞台上演着一出云谲波诡的《纸牌屋》。”又如“绵雨之城:西雅图”一章,作者以人性化为切入点,“着重介绍西雅图的城市公共空间,以及城市和建筑设计如何体现出对‘人’的关怀,并从方方面面影响人的行为和体验,最终展现处处充满人性化的西雅图”。

综述之后,是对经典地标的单独介绍。其中有些你可能耳熟能详,有些是你在旅行团的行程里或者一般的导游手册上找不到的。这些是不为外人所熟知的精华,为有心的旅行者提示可能的独特体验。如“智慧之城:波士顿”一章,你可以找到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物案例,它们通过历史建筑的保存、更新、修复、重建四个系统化的层次得以融入当下的生活中。再如“爱乐之城:洛杉矶”一章中的斯塔尔住宅,是著名的20世纪50年代实验住宅之一,彰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设计的新中心。而无论是“现代之城:芝加哥”轻盈的水纹公寓,还是“涂鸦之城:费城”厚重的巴恩斯基金会艺术馆新馆,无论是“癫狂之城:纽约”在废墟上展翅重生的“大鸟”世贸车站,还是“自由之城:休斯敦”在空中漂浮的“暮光顿悟”天台,都展示了当代美国前沿文化的原创与多样。

由于篇幅有限,还有不少有特色的美国城市或建筑未被纳入本书。美国的城市规划与建筑实践有非常成熟的专业组织、管理机制和市场运作,使得城市建筑在整体高水准的前提下,也存在千篇一律的问题。特别是在郊区地段,大片大片的别墅住宅区和购物区如此相似,让人很难分辨身处何地。为此本书中反映美国不同文化特色的城市和建筑显得格外珍贵。

这里有设计理论的迭代,也有建造工艺的成熟;有新兴学科在实践中的应时而生,也有法规在纠错救急之下的艰难完善;有建造行业的系统化标准化,也有创意人群在主流的缝隙中寻求突破。我们的不少城市发展在效仿美国模式,但如果忽略了其背后独特的资源条件、历史成因以及文化因素,就未必能看到美国对自身城市发展的不断反思和矫正。

“城市,虽然不讲述它的过去,但会将其包含其中,就像是手掌上的掌纹。”我们希望《美国十城记:从传统到癫狂》能够帮你显现出这些城市的掌纹,并且给予解读的提示。而真正的解读,就需要你亲身的参与和感悟了。

李苏萍

2017年10月8日

写于美国弗吉尼亚州诺福克市

978-7-111-58919-8-Preface08-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