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卸责任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公元310年10月,刘聪任命自己的儿子刘粲为主帅,率始安王刘曜等人领兵4万南征。
与此同时,石勒也率两万精兵从河北前来会合。
在顺利渡过黄河后,汉军并没有直接进攻洛阳,而是转战于洛阳附近的梁(今河南开封)、陈(今河南淮阳)、颍(今河南禹州)、汝(今河南汝南)一带,先后攻陷了百余座城堡。
而石勒则挥师南下,先后攻占宛城(今河南南阳)、江夏(今湖北安陆)等地,在江汉大地纵横驰骋。
被汉军这么一闹,洛阳几乎成了一个孤岛,由于难以得到各地的物资支援,人口众多的洛阳城很快陷入了饥荒的困境。
无奈,西晋太傅司马越只能派使者传檄各地,还在檄文上插上羽毛以示紧急,让他们火速派兵勤王,入援京师。
皇帝司马炽更是可怜巴巴地对使者们说:你们替我转达各方镇,动作一定要快,早的话京城还有的救,再晚就来不及了!
时间在一天天地过去,司马炽和司马越的心也在一点点地变凉。
各地的勤王军竟然一个也没来!
勤王的檄文都是相似的,不来勤王的方镇却各有各的原因。
青州刺史苟晞和司马越不和,自然不愿赴援,而此时王弥的部将曹嶷正在青州一带作乱,让他更有了拒绝的理由;
坐镇关中的南阳王司马模最近有点烦,秦州(今甘肃天水)、安定(今甘肃泾川)等地都有人叛乱,腾不开手;
驻在襄阳的征南将军山简倒是派了兵,可惜战斗力实在是渣,走到半途居然被一支流民武装打败,灰溜溜地回去了;
并州刺史刘琨向来积极响应朝廷号召,这次也不例外,他特意向鲜卑拓跋部的首领拓跋猗卢借了两万鲜卑骑兵,想要派他们援救洛阳,但司马越考虑到这些鲜卑人不好控制,生怕引狼入室,拒绝了他。
既然没人帮忙,洛阳城内的王公大臣们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树挪死,人挪活,很多朝臣都提议迁都。
但太尉王衍却坚决不同意,还把自家的车都卖了,以示决心。
王衍出身于名门琅琊王氏,是当时的士族领袖。
他幼年时就长得非常漂亮,据说竹林七贤之一的名士山涛见了他曾感叹不已:何物老妪,生宁馨儿!—不知什么样的妇人,竟然能生出这样美的孩子!
长大后,他不仅英俊潇洒,风度翩翩,而且知识渊博,才华横溢。
魏晋时期崇尚清谈,王衍就是这方面第一流的高手,他善谈《老子》《庄子》,出口成章,因此名气极大,被称为“一世龙门”。
也正由于他的出身和名气,他官运亨通,多年来一直担任尚书令、司空、司徒等宰相级的高官,不过他一向以清高自居,甚至从来不谈“钱”这个俗字,把钱叫作“阿堵物”的就是他。
对于治国理政这样的俗事,他当然更是毫不关心,成天只是高谈阔论各种貌似高深却毫无意义的问题,比如“先有有还是先有无?”“先有黑还是先有白?”“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先有男人还是先有女人?”……
司马越本是皇室疏属,在朝中的根基不是很深,他执政后,尤其看重王衍在士族中的影响力,因而王衍更受重用,荣升太尉,成为朝中仅次于司马越的二号人物。
很显然,王衍的态度也代表了司马越的态度,迁都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可是,不迁都,难道就这样困守洛阳,坐以待毙?
司马越满脑子小聪明,当然不会这么干。
他穿上戎装,找到皇帝司马炽,表示自己要率禁卫军出屯兖州、豫州一带以讨贼。
司马炽不傻,自然知道他的用意—好啊,你拍拍屁股想走,让我一个人在这等死?
于是他竭力反对:如今朝廷社稷都依赖于您。您怎么可以远离朝廷呢?
然而司马越早就想好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说辞:臣已经下了决心,一定要率众平贼,贼灭了国家就安全了。如果坐守京城,不主动出击,恐怕事态会越来越严重……
他的话这么坚决,作为一个只拥有被否决权的傀儡,司马炽还有什么好说的?
他一下子就无语了,泄气了。
公元310年11月15日,司马越带着太尉王衍等一帮亲信大臣和4万将士,浩浩荡荡地开出了洛阳城,随后一路向东,驻扎在项县(今河南项城)。
从他的行军路线来看,他的目的很可能是要返回自己的老巢东海郡(今山东郯城)。
而由于司马越带走了几乎所有的精英和精兵,洛阳城内很快就陷入了无政府状态,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对于临阵脱逃的司马越,司马炽心里充满了愤恨。
一怒之下,他的智商情商急剧下降争相逃亡,做出了一个十分不理智的决定。
司马炽派使者给青州刺史苟晞送了一份密诏,命其讨伐司马越。
这正中苟晞的下怀。
他对司马越早就恨之入骨,曾经扬言说:司马越身为宰相,处事不公正,以致天下混乱,我岂能对此听之任之?
他马上传檄天下,宣告司马越的罪状。
本已内外交困、焦头烂额的司马越哪里承受得了这样的打击?
很快他就忧愤成疾,不久就死在了军中。
他这一死倒是解脱了,却给跟随他的这帮大臣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领头羊没了,他们该何去何从?
众人推王衍为首。
王衍连连摆手,推说襄阳王司马范(楚王司马玮之子)比他更有资格。
司马范当然也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出这个头,也极力推辞。
司马范:你职位高。
王衍:你血统高贵。
司马范:你名气大。
王衍:你血统高贵。
司马范:你能力强。
王衍:你血统高贵。
…………
就这样,两个人推让了一万两千多个回合,依然不分胜负,最后他们不得不决定效仿没头的苍蝇—不设首领。
接着又经过了3万个回合的讨论,他们开始继续东行,打算护送司马越的灵柩,返回其封地东海郡。
然而,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就在他们拖拖拉拉磨磨叽叽慢慢吞吞缓缓前行的时候,汉国石勒的大军已经逼近了他们!
石勒之前在江汉一带打得顺风顺水,本想留在那里,作为自己的根据地。但他的首席谋士张宾却极力反对,他认为这一地区河网纵横,不利于羯胡骑兵的行动,而且其部下多为北方人,在南方水土不服,容易产生疫病。
石勒听从了他的建议,便重新率军北上,先后攻克新蔡、许昌等地。
在许昌,他听说司马越死了,其部下群龙无首,立即意识到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便马上率军来追。
在苦县宁平城(今河南郸城),石勒追上了王衍等人率领的晋军,把他们团团围住,发起猛攻。
比起石勒的军队,晋军人数其实并不少,而且多为中央禁卫军,照理战斗力并不差。
但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一只狮子领导下的一群绵羊,要比一只绵羊领导下的一群狮子可怕得多。
何况这批晋军连一个绵羊般的领导都没有!
与其说这是场战斗,不如说这更像是一场屠杀!
很快晋军就全军覆没,太尉王衍、襄阳王司马范、任城王司马济、武陵王司马澹、吏部尚书刘望等王公贵族全部被俘。
战后,向来重视知识分子的石勒把王衍等名士带到营中,问他们晋朝衰败的原因。
王衍详细论述了36个原因72个理由108个因素216个细节,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气势磅礴的排比句一段接一段,精美绝伦的漂亮话一串又一串……
石勒面带微笑,听得有滋有味。
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
末了,王衍总结陈词,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他声称自己从小就不想当官,对朝政从来都不参与,因此西晋的败亡和自己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为求免祸,他还对石勒大加赞美,劝其称帝。
没想到这段话彻底葬送了他。
石勒的脸色立马由晴转阴,冷冷地说:阁下年轻时就入朝为官,名扬四海,身居要职几十年,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败坏天下的,不是你这样的人,还能是谁!
随后他马上命人把王衍拖了出去。
见此情景,其余被俘的大臣们也都吓坏了,也纷纷向石勒哀求。
石勒一言不发,拂袖而去。
出去后,石勒对部将孔苌说:我行走江湖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人!
没有多加考虑,他就决定把他们全部处死。
也许是为了给这些文化人最后的面子,对他们执行死刑的时候,石勒没有用刀枪,而是用了一种别出心裁的方式。
当天晚上,王衍等人被带到一堵断墙之下下,石勒命人从后面把墙推倒,把这些人悉数活埋。
临死前,王衍发出了这样的叹息:呜呼!我辈虽然比不上古人,但如果当初不崇尚虚无,勠力同心以匡扶国家,又怎么会落到今日这样的地步!
已经死去的司马越也没能逃过这一劫,被剖棺焚尸,挫骨扬灰。
就连他的家人也没能幸免。
当初司马越出征的时候,其亲信何伦和王妃裴氏、世子司马毗奉命留守在京城,负责监视皇帝司马炽。听说司马越的死讯后,何伦慌了,便匆忙带着裴氏和司马毗等人逃出了洛阳,想去找王衍等人会合。
由于此时的洛阳已经危如累卵,人人都想逃离,因此在这支队伍里,也有大批的皇亲国戚跟随。
没想到预想中的逃命之旅却变成了送命之旅—在洧仓(今河南鄢陵),他们竟然与死对头石勒狭路相逢,毫无意外地,又是兵败如山倒,又是全军覆没,司马毗等48位西晋宗室亲王死于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