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读书与知性
《论语》告知我们什么
同学们、老师们:
上午好!
上周一我和高三语文教师一起到一所市重点中学学习取经,了解到那所学校最近几年坚持学习《论语》等我国古代经典名著,他们要求高一、高二学生应该背出《论语》全文,并在不断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写出读后感,我认为这是学习语文很好的一条途径。因为现代中学生人文素养的确有待提升,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今天我来和大家谈谈有关《论语》学习的必要性等问题。
《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开山之作,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精神支柱和思想来源,我们必须代代相传下去。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汇编,主要记述孔子及少数弟子的言论和行为。反映了孔子以仁义为本的精神理念和特立独行的高尚人格,其中有许多思想至今为我们所用:
如“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知礼”“知言”等,无不是现代人精神所缺失的,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精神发展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今,诸多“孔子学院”也在世界各地生根开花。
《论语》篇幅不长,仅一万多字,语言也比较简洁,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可以读懂,可以得到许多有益于提升自己的启示。认真仔细研读的话,你还可以发现《论语》涉及的面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也没有过时。《论语》的思想是深邃的、议论是精确的、语言是简练的,想必社会生活中被人称为“儒雅”的人,应该是得到了《论语》的真谛吧。
但是现在学校教育的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代学生学习的内容无疑比以前多了许多,加上信息泛滥,学生头脑里的信息量较大,但不少是无用的信息而已。我们现在缺少了勤奋好学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教育,高中学生掌握治学的本领和修养的方法更是无从谈起,把研读一些传统经典著作作为自己生活一部分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梁启超曾为青年学生开列“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包括《四书》《尚书》《易经》《诗经》等20多种经典名著。他认为,这些书“无论学矿、学工程学……皆须一读,若并此未读,真不能认为中国学人矣。”
其实,历代文人志士,哪怕是现代自然科学研究者,很多都是熟悉和掌握了大量我国古代人文经典著作的人。物理学家杨振宁、数学家华罗庚等无不如此,他们认为这些才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和“根”,学好了无论有什么艰难险阻都能克服,中国人走到那儿都不会迷失自己,都有尊严和自信。
我希望我们的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某些研究课程以及综合活动等,能涉及类似《论语》学习等中国古典经典文学的学习,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读《孟子》《道德经》《易经》等,通过二到三年的努力学习,可以比较客观全面地熟悉这些经典著作,由此进入它广大而深邃的世界,与历代读书人遨游相忘其中。
关于学习古代经典著作,我还是引用台湾著名学者傅佩荣的三句话来结束我的讲话:“不学一定不会”“学了不一定会”“学会终身受用”。
谢谢大家!
2010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