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历史聊经济:从周赧王到隋文帝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谁道嬴秦是继周

最早的主权债务危机

自古公亶父1建国以来,周族从陕西边陲的一个小邦,通过文王的积累、武王的征伐、周公的东征,发展成了“封国八百,王畿千里”的鼎盛王朝。“郁郁乎文哉”,赫赫宗周,北抵蓟辽,南越长江,东至大海,西止秦岭。

普天之下尊奉周王室为天下共主,所谓天子号令,诸侯莫敢不从。

然盛衰无常,周王室传到了周幽王这一代,却因为继承权的问题引发了“犬戎之乱”。犬戎攻进镐京,直接导致了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幽王的儿子宜臼收拾余烬,放弃了已经成为废墟的镐京,迁都洛邑,是为周平王,历史上也把迁都后的周朝称为东周。2

周代徙都图

图片来源:http://www.52ij.com/ditu/lishi/xizhou.html。

东周是由诸侯拥戴而建立的,此时周天子的权威已经大大不如从前。周平王的孙子周桓王联合其他诸侯国讨伐桀骜不恭的郑庄公,试图重树周天子之权威。双方在长葛展开了会战。

但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从春秋战国的经验可以看到,凡与陈、蔡这两个小诸侯国联盟的,基本都以失败而告终。3这次也未能例外,会战中天子奋勇向前,却不幸中箭。这一箭不但让周对郑的讨伐无疾而终,还射穿了周王朝四百多年来的尊严。从此以后,周王室从“天下共主”渐渐退化成了一个大诸侯。

长葛之战之后,东周王室的权威迅速衰落。更可悲的是,周朝在形式上依然是“天下共主”,所以每当诸侯国帮周王室做了点事情,周王室还得通过“封赐”土地等方式来回报他们。

在周朝刚建国的时候,满地图都是商朝余党和土著,凭借着周王室的中央部队其实根本无法压制,于是周公只需在地图上指派说,“这块归你了”“那块归你了”,受封的宗亲和大将们就会带着自己的宗族与军队,把这块地方攻占下来,而攻占下来之后,则须尊奉周天子为王并定期上贡。

所以,周初的分封制其实是无本万利的生意,相当于把本来不属于自己的土地“承包”给手下的将军们,以此换取自己的统治权和崇高的共主地位。

而东周则不然,此时诸侯国已经建立了几百年,周王室实际上并没有能力也没有名目从他们身上攫取更多的利益(相反,其实大部分情况是周王室要担心诸侯占王室的便宜)。因此,这个时期的封赐,只能从周天子自己的王畿里割出城池给诸侯,并且“给出去容易,要回来难”,眼看着直属封地越来越少,周天子的地位也急剧下降。到周景王姬贵当政的时候,王室的财政已经到了连所用器皿都需向诸侯讨要的地步,为此还和晋国发生过摩擦,留下了“数典忘祖”的典故。4

随着诸侯越来越贪得无厌地要求周王室的“封赏”,到了周赧王姬延5这一代,曾经辉煌的大周朝,已经只剩下洛邑一个大城和周边的一些小镇,而就这么一个城,还因为继承权的问题分成两部分,分别由“东周公”和“西周公”两位周朝的宗亲控制。

姬延自己住在西周公控制的区域。所谓“天下共主”云云,沦落到这等寄人篱下的地步,让姬延如何能甘心?因此当机会来临,姬延便迫不及待地要着手改变自己的窝囊现状。但是这一次的伺机而动,非但没有改善境况,反而让其陷入了史上最早的一次“主权债务危机”。

事情的原委要从秦赵“长平之战”说起。战后,秦国战神武安君白起彻底俘杀了赵国的机动兵团四十万,包围赵国都城邯郸,同气连枝的魏国和楚国发兵救赵,里应外合在邯郸城下大败秦军,解了赵国的亡国之危。这也是战国后期秦军少有的失利之一。正是这场胜利,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让楚国的心思开始活络起来。

楚国当时的君主——楚考烈王认真地分析了当前的局势,认为以前历次合纵攻秦却鲜有成功,究其原因还是没有一个核心,各路诸侯心怀鬼胎,事态危机的时候还勉强能同舟共济,一旦稍微好转,马上就会各自保存实力,坐等别人出力,从而被秦军各个击破。

去哪里找这么一个核心呢?楚考烈王很想自己当,但是韩、赵和魏未必放心,没准人家还会怀疑自己对他们的领土有什么想法,何况他们也未必甘心。楚考烈王忧心忡忡,在地图上来回扫视。

忽然,楚王的眼神聚焦到了地图中央的一点——洛邑,对,洛邑!战国七雄,名义上不还是大周天子的下属吗?这么一个现成的盟主,到洛邑请出来不就得了?

说干就干,楚考烈王马上派出了使者。

姬延听完楚使的叙说,心潮澎湃不已。这些年来,姬延和他的父祖辈一样,一直默默地在风云诡变的战国时代“打着酱油”,看着自己“手下”的诸侯们自相攻伐,有时为了“刷点存在感”,会去给打赢的那一家发个奖章——比如封个“方伯”,送套高规格绣有特定花纹的衣服之类。除此之外,没有实力、没有军队、没有地盘的周王室能做的,也只有壁上观了。

而现在,上天让楚考烈王把这么一个机会送到了自己的面前,让周王室重新站在神州大地的中央发号施令,虽千万人,吾往矣!于是,对于这个合纵伐秦的盟主头衔,姬延欣然应承。

目送着楚使离去,姬延慢慢从目眩神迷中清醒过来,蓦然发现,自己徒有一个盟主的名头,实质还是个光杆司令。并且,楚使似乎在谈话中也完全没有涉及经济援助的问题,盟主手下若连半个兵也没有,岂不是贻笑大方?

九鼎

但是周王室实在是穷,除了那九尊算镇国之宝的大铜鼎熔化了还能铸点钱,别的实在是找不到一星半点的生财之道,而九鼎是万万不能销毁的——毕竟这号称是大禹王铸造的传国之象征,是国家合法性的重要依据。6姬延想了半天,觉得一筹莫展,于是一溜小跑去找西周公商议。

西周公沉默半晌,突然一拍大腿说:“王,您可知咱们这洛邑是啥地方?”

姬延心想,怎么连咱们治下唯一一个大城都不知道了?于是回答道:“是大周的王城7啊,有什么问题?”

西周公微微一笑,说:“洛邑是天下之中,全天下半数以上的商业线路都要经过这里,商人里面颇有一些搞风险投资的。前几年不是有一个姓吕的,嚷着要去西边做一笔大的风险投资吗?据说搞得很不错。王总是可以找些商人富户借钱的,就说会用打赢之后秦国的赔款和割地来偿还便是了。”

姬延大喜过望,事不宜迟,回到自己的住处,他便开始用小刀刻借款启事。

夫秦者,孝王马夫之后也。功非超群,族实寒薄。昔犬戎之乱,略有微功。借周室之播迁,始得封于诸侯。明占我镐京之故地,暗夺山东之茅土。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诸夏。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

延虽不才,王室之胄,大周天子,奉先帝之成业,荷六国之重任。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有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盟旗,以清妖孽。

尔等或居周地,或协周亲,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踊跃成捐,赞助王师,寡人岂吝利息之报,茅土之封哉?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这份唐朝大才子骆宾王附体的借款启事8吸引了不少商人的目光。最终,或许是大周王室在民间声誉犹存,又或许是那位吕姓商人传奇经历的激励,还真有不少商人愿意借钱,赞助西周公和姬延组建“王师”。

国家借款这种现象,在封建时代尤其是早期并不多见,那时国家所拥有的资源是商人无法比拟的,因为国家可以直接从任何农业和商业活动中抽税,而这些税收主要用于战争和王室的开销(先秦时代百官基本上吃的是自己封地的俸禄,并不直接从国库里面开销),偶尔搞一些农田水利之类的建设。

因此,这个时代的国家,国库不但不欠债,往往多少还有些结余。如果实在手头紧,国君和大臣们少奢侈一些,或者解散点门客,也就过去了。但是,现代政府的经营理念与当时是截然不同的。

现代的各国政府大多会非常积极地参与公共建设,并且政府会保留相当一部分的外汇、黄金以及其他储值工具作为储备,不到非常时期不会动用,所以现代的政府在自己口袋里有钱的时候,也会发行各种各样的债券,比如:战争,会有战争公债;而公共建设,会有建设公债;甚至还有为了还已经到期的国债而发行的国债——借换公债;等等。这些国债,都以国家的信用为担保,而这一点,是主权债务和公司债务最显著的不同。

公司资不抵债了,处理方法很简单,可以直接进入破产程序,变卖公司的资产之后,按照一定的规则来尽可能地偿还债权人的损失。但是国家欠债了,难道债权人能够把国库打开,把剩下还值点钱的东西哄抢一番?还是把国内的各种设施,比如国营电厂、大坝之类的卖掉,瓜分现金?

都不可能,因为国家是有主权的。一个国家如果赖账不还,并没有被清算的危险,相反,其损失的是无形资产——信用。这一点可能有人会不以为然,认为如果单凭信用能够保证不违约的话,为什么还会有破产法等一系列的公司法呢?

实际上,公司和个人的预期寿命都是很短暂的,如果没有破产法的约束,就很难避免在短暂的生命周期中,个人或者公司所有者会借来远远超出自己偿还能力的债务,奢靡地过了几十年之后,扔下一堆烂账和血本无归的债权人撒手归西。

而国家则不然,尽管也有灭亡的时候,但是相对于借款个体来说,国家持续的时间可以很长,以至于借款人几乎可以认为它是永续存在的。所以信誉的损失,对于国家而言具有实实在在的威胁:一旦发生了债务违约,那么国外的投资人会丧失对该国的信心,从而从该国撤资;与这个国家做生意的公司也会更加地谨慎,该国的债券会变得收益率极高——而这也意味着下次违约的风险极大,该国必须承诺一个很高的利率才能从金融市场上借来资金……种种负面因素,往往要延续数年才能消除,而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愿意承受的。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冰岛。在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前,冰岛是一个非常富有的小国,金融业十分发达。英国、德国、荷兰等欧洲强国在冰岛的银行以及金融机构都持有大量的金融产品。

而随着2008年9月15日美国雷曼投资银行的破产,金融危机的阴影便不可避免地笼罩在了冰岛人的头上。当时的投资人因为雷曼的倒闭产生了对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极端不信任,当大部分的外国投资人都希望提现自己的存款与投资之时,冰岛的银行已经没有偿还能力了。

这个时候,冰岛有两个选择:一是任由银行破产,这一条路非常艰难,将会直接造成冰岛银行系统的崩溃和清算;二是国有化,用国家信用来担保,试图让市场稳定。冰岛人选择了第二条路,这也是面对金融危机时惯常的做法。

冰岛外债资产数据

资料来源:冰岛央行统计资料。

但是,冰岛毕竟不是美国,美国政府的信用担保可以迅速地稳定市场情绪,冰岛却未必能成功。事实上,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远远不是冰岛一个小国能够“hold得住”的。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恶化与金融资产的贬值,冰岛的银行所需要偿还给国外投资人的外债已经达到了这个国家GDP的将近十倍,而银行国有化则将冰岛的国家信用也捆绑在了债务偿还上。万般无奈之下,冰岛政府正式宣布无法按期偿还所有债务,也间接宣告了冰岛的主权违约。

时至今日,数年过去了,冰岛人依然在慢慢地偿还过期的债务,冰岛政府也一直在努力与英国、荷兰等债主国谈判,试图减少债务,使得其能够重返国际金融市场,重新获得融资。可见,主权违约之后,尽管不至于彻底“树倒猢狲散”,整个国家依然会受到长期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