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离科学还有多远?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2 “不科学”的思路

现在你是不是可以发现,中国的社会科学的研究思路基本上跟“辩论”差不多?这种类似的情形在社会科学研究和讨论中比比皆是。

首先看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前面讲过,任何结论都是有条件的,不存在脱离条件的一般结论。读者应该还记得你在学中学数学或物理时,每一个定理或定律一定要先说明其存在的条件。比如,勾股定理讲的是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里的条件是:这个三角形必须是直角三角形,结论是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没有这个条件也就没有这个结论。针对一个社会问题来下结论,其结论成立的条件要比自然科学问题多得多,其条件可能不只是一两个,甚至会是成百上千个,而且各个条件之间还互相影响、互相作用。

事实上,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却没有这么复杂,很多社会科学研究结论或理论在论述过程中都是从一个结论到另一个结论,然后从这个结论再跳到下一个结论,以此类推,最终把理论表述成了一个单线的结论逻辑链。有时你会发现,一个结论与另一个结论之间“距离”很远,而且这中间还应该有很多中介因素在起作用,甚至从前一个结论作为起点会有多个路径甚至多个环节才能“达到”后一个结论,然而下结论的人会凭感觉将其描述为“因为有……所以就有了……”。但是一个严谨的学者甚至一个哲学家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因为有……并不一定会有……”然而,由于很多社会科学的学生在学习时读了大量的此类教材或理论,把“因为有……所以就有了……”式的表述思路视为一种必然,感觉上是可能的,并成为了一种思维习惯,从而很难发现这里面存在的问题。而且一旦他们成为研究者,会按照同样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去做研究。

其次看学术讨论会的情形。我曾经在国外的一个学术讨论会上遇见这样一个情形:一个中国的学者在会议上做发言,研究思路与上面讲的类似。发言结束后,首先上来一个国外学者对发言做点评,她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通篇讲的都是结论,你的证据在哪?”发言者不得不无奈地回答“我没有证据”。在国外社会科学领域,学者都是用证据来说话的,一旦有一个研究没有这样做,所有人都会发现它的问题。然而,在中国这类研究非常普遍,大家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的,觉得很正常;相反,如果有人在提问时去追究证据,甚至会引来其他人的反感,会感觉你在吹毛求疵。在中国的学术讨论会上,即使你可能没有听到某位发言的学者当时在讲什么,也不知道他的结论,一旦他的发言结束后,你都可以立即问他这样一个问题:“你的证据在哪?”你的问题通常都是对的。

最后看论文答辩和评审。我经常告诉研究生,在答辩时如何判断答辩委员会成员谁是有水平的、谁是没有水平的,什么样的问题你应该更为重视起来并给予认真的回答,什么样的问题你可以随便回答,甚至不需要回答。这里的思路是这样的,如果你的毕业论文是按照科学研究的结构写成的,即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假定,有数据和模型,有结果分析和明确的结论,那么这样一个结构相当于你建造了一座学术高楼。你所用的数据、你使用的研究方法或模型相当于建筑的地基或骨架,然后一层层地把楼盖了起来,此时你的结论只相当于是你的楼的外形。一个好的、有水平的论文评审者,犹如一个建筑的质量检测员,他会关注你的地基和骨架,即你的数据和模型是否存在问题,而并不十分关注你的结论或楼的外表。因为一旦你的假设、数据和模型出了问题,你的结论一定有问题。所以,水平高的学者一般不会在结论上提问题,而更多的是在研究假设、所使用的数据和模型上提问题。而对于答辩者来说,凡是答辩委员针对这些地方提出问题,你一定要认真对待,而且要清楚地给予解答,否则你的论文就会有“硬伤”,很可能会过不去的。相反,对于那些只针对你的结论提出的问题,你是不需要太在乎的,因为你的结论的对错是由你的数据和模型来支持的,这些都是你结论成立的条件。如果条件没有错误,你的结论就不能被说成是错误的,即使你的结论与很多人的感觉并不一致,甚至可能会与前人的研究结论不一致,评审者也没有理由否定你的结论,因为要想否定一个结论必须拿出证据。实际上,真正有意义的、有效的讨论,都应该是针对研究假设、针对使用的数据和模型来进行讨论,或针对这些内容来提问题,而不是直接针对结论来提问题或进行讨论。然而,在学生论文答辩上,在中国的社会科学学术会议上,我们经常会发现,会议上提出的绝大多数问题,以及针对提出问题的讨论,多数都是围绕结论展开,而不是针对得出结论的条件和证据,大家可能会针对某个结论争得脸红脖子粗,也分不出个胜负来。这类讨论就像前面谈到的“大专辩论赛”,是得不出结论的,因为缺乏可信的证据。讨论者花了大量的时间在争论,但最终还是得不出大家公认的结论,这类讨论完全是在浪费时间。请读者回顾一下,你曾参加过多少次这样的讨论会?你曾浪费了多少宝贵的时间?再有这样的会议,你还愿意参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