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网络人际印象形成影响因素的预研究
一、方法与设计
(一)方法:个人访谈与扎根理论
本书的预研究属于探索性研究,为了保证研究结果更加接近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况,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更为适宜。从研究的具体情况来看,人际传播中的印象形成属于个体主观感知的范畴,由于个人访谈在获得调查对象的观点、价值观、动机、记忆、经验以及情感等方面的信息上具有突出的优势[149],因此,笔者拟采用无结构式个人访谈的资料收集方法,选择一定数量的符合研究条件的网络互动参与者分别实施访谈,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影响网络人际传播中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
无结构式个人访谈是非标准化的,事先不制作问卷、表格或是提问程序,研究者只需准备一个较为粗略的访谈指南或访谈大纲,未尽事宜在访谈中可以根据被访者的应答情况随时予以调整。无结构式个人访谈的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研究主题。
第二步:设计访谈大纲。
第三步:确定参访条件并征集被访者。
第四步:实施访谈。
第五步:整理所获取的资料。
第六步:根据整理出的资料情况进行必要的回访。
第七步:重复第五、六步直至获取到足够的资料。
一般而言,无结构式个人访谈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丰富的细节信息,但缺点在于研究结论的普适性不够充分。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其访谈对象使用的是非随机样本,不能严格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尽管如此,仍可以在抽样时根据常用的人口因素指标(如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等)来确保被访者之间的差异性(最大变异性抽样),使得被访者的选取尽量涵盖不同特征的人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样本的代表性。此外,由于访谈是一个访谈者与被访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因而访谈结果也可能受到研究者主观偏见的影响。鉴于后续研究将采用相对客观的控制实验法对预研究的结论进行基于统计分析的验证,故在本次预研究中不对研究结论的效度作过高的要求。
本次预研究拟采用的资料分析方法为扎根理论分析法。扎根理论是社会学者巴尼·格拉泽(Barney G.Glaser)和安瑟尔姆·斯特劳斯最早于1967年在《发现扎根理论:质性研究的策略》(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Strategie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一书中提出并由伊冯娜·林肯(Yvonna S.Lincoln)和埃贡·古贝(Egon G.Guba)在1985年加以改进[150]的一种质性资料分析方法,它强调从研究者与经验资料的不断互动中逐步抽象出关键概念再形成具有概括性的理论。由于所形成的理论牢牢地“扎根”于经验资料,所以称之为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扎根理论提出的目的是,“使质性探究的操作过程不再神秘”[151],并“使质性探究方法超越描述性研究,进入解释性理论框架的领域”[152]。因此扎根理论法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质性资料分析过程明晰化、程序化;二是以理论建构为研究的最终目的。
扎根理论分析的核心是资料的编码,所谓编码,是将资料切分为许多片段并逐一贴上“标签”进行分类、解释和说明的过程。由于在编码的过程中最初的质性资料会被“打碎”并归入到不同的类属中去而归纳为相应的主题,所以扎根理论分析也被称为“类属分析”[153]。实际上,类属分析的编码过程也就是资料的分析过程。这个编码/分析的过程可以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直至最终形成扎根理论为止。
具体而言,扎根理论的操作要点包括:首先,在资料中找出关键的要点,然后通过不断地比较加以归类;其次,不断地比较同一分类中的要点是否相似,若不相似则考虑改归于其他分类或是建立一个新的分类;再次,不断地比较不同分类间的差异性是否足够显著,如不够显著则考虑归并。正是通过这样不断地循环比对、分析,并随时对照资料进行检验,以达到从中提炼出核心主题要素的目的。由于其主要操作关键在于不断地比较,所以也有学者将之称为“持续比较法”(the con-stant comparative method)。[154]
实际上,扎根理论最早是归属于案例研究方法的分析技巧。案例研究是为人类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医学等多门学科的研究者所广泛运用的经典研究方法,能从个案的详细描述与分析中,发现影响事物的主要因素(变量)及其作用,从而导致假设的形成,并找出群体或类型的详细资料。[155]而扎根理论是在多个案例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整合,所得到的结论比单个案例研究更具有普遍性(更高的外部效度)。
(二)理论:概念框架
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是“以图表或叙述的形式,解释有待于研究的主要事物——关键因素、概念或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假定关系”[156]。建立概念框架的目的是促使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就用比较简洁、直观的方式将研究问题所包含的重要方面呈现出来。[157]概念框架所囊括的关键概念主要来源于对前人文献的回顾以及研究者自身的经验性知识,因此有必要对相关文献中涉及的网络人际印象形成影响因素进行一个简要的梳理。从数量不算太多的相关文献来看,涉及的影响因素先后发现有以下一些:
传播媒介。1992年SIP理论提出之前,大量的实验研究结果都表明网络人际传播是任务导向性的传播方式,计算机网络是适用于任务工作的传播媒介,因而研究者们普遍把传播媒介作为影响网络传播条件下人际印象形成的唯一主导因素,认为其与面对面条件下的印象形成差异是网络人际传播的固有性质。这一观点后被称为计算机中介传播固有效果观(static-effects views of CMC)。[158]
互动时间。约瑟夫·瓦尔特在SIP理论中指出,互动时间应当是网络传播条件下人际印象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159]随后,他对此进行了实验验证,并将结果发表于1993年的一篇论文中。相关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网络传播条件下的人际印象呈线性增长式发展。[160]
原型。1999年戴维·雅各布森发表于《计算机中介传播学刊》第5卷第1期的《网络空间的印象形成:文本虚拟社区中的在线预期与线下体验》,以田野考察的方法对影响在线印象形成的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提出了感知者固有的人物原型是网络空间印象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讯息频次。2002年刘余良等人的研究以网络人际传播的交流持续时间和讯息发送频次作为自变量测量了人际印象效果的变化,发现了二者均与印象发展的程度呈正相关,不仅支持了交流时间的长短是影响因素之一的结论,还把讯息频次也列入了影响因素之中。[161]
社交线索。自线索消除进路形成以来,社交线索就已经隐隐成为网络人际传播特性背后的主要决定因素,但直到近年来,才有学者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2002年丽莎·科林斯·蒂德维尔与约瑟夫·瓦尔特发表了《计算机中介传播中的表露、印象及人际评价:一次相互了解一点点》一文。这一研究借助普通人际传播中的不确定性降低理论(uncertainty reduction theory, URT)[162]的研究框架,提出了关于网络人际传播印象信息获取方式和效果的四个研究假设和两个研究问题,并在重点考虑传播时间因素的前提下采用组间设计控制实验、会话分析、内容分析等方法进行了验证和回答,其中,探究各类线索对于不确定性降低的作用则使用了多元回归的分析方法。[163]2003年,马丁·塔尼斯和汤姆·珀斯特默斯也以照片和个人资料信息为例,用控制实验的方法初步验证了不同的社交线索讯息对印象模糊度和印象效价的影响。
社会认同。SIDE模型提出,网络人际传播中不同的社会认同会导致社会归类的不同,最终形成群体凝聚力增强和脱离于群体之外的身份极化效果。[164]马丁·塔尼斯和汤姆·珀斯特默斯抓住了这一点,在前文提到的2003年研究中以SIDE模型为基础通过另一个实验提出了社会身份认同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人际印象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对于以上发现,应当注意到所提及的网络印象形成影响因素互相之间并非完全的并列关系。如尝试将其进行逻辑上的归纳和梳理,则可以进一步发现:传播媒介、时间和讯息频次均是事实上导致社交线索水平及其信息量差异的原因;原型和社会认同,均属于认知框架的范畴。如此则可绘制出反映概念框架的概念图。[165](图2.1)
图2.1 网络人际印象形成影响因素预研究的概念框架
(三)设计:访谈实施方案
访谈的目的是通过对各类网络人际传播参与者的个人访谈,了解网络环境下被访者对他人的感知过程及特点,以期发现影响网络人际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
访谈将围绕以下几个焦点问题展开:(1)你认为××(印象目标的网名)在外表和个性等方面是怎样的一个人?(2)你为什么觉得他(她)在这些方面是这样的?(3)你认为网上哪些信息有助于你了解对方?除以上三个问题外,访谈人还将根据被访者的回答情况酌情进行一定范围和深度的追问,以获取必要的分析资料。
由于近年来网络使用的主要人群逐渐从18—35岁年龄段扩展为10—40岁年龄段[166],故被访者将从该年龄段选取。被访者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第一,是经常性的网络互动参与者。设定标准为从第一次登录网络互动平台(主要包括BBS、网络游戏、IM[167]、SNS[168]、微博)[169]起迄今至少一年以上,且平均使用频度至少每周一次。第二,在注册有ID的虚拟社区中有至少一个在网上结识的人,以作为印象形成目标。第三,未接触过任何有关印象目标的真实的情境讯息,以保证印象形成完全建立在网络人际传播条件下仅有的社交线索讯息上。具体而言,即未与印象目标有过语音或视频聊天、线下见面等经历。第四,与印象目标有一定次数和持续时间的网上同步或非同步交流,确保至少达到最为初步的印象水平。
最终,遵循质性研究的目的性抽样(purposive sampling)原则,在按照最大变异性抽样(maximum variation sampling)方式兼顾性别、学历、专业、职业等媒介研究中常用的人口因素指标差异的情况下,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被访者16人,其基本情况如表2.1:
表2.1 16名被访者的基本情况
笔者与被访者分别约定了专门时间进行一对一访谈。访谈采用在线方式,主要理由如下:(1)由于话题涉及被访者的私人经历和体验,网络的私密性能够尽量保证被访者袒露真实的内心感受;(2)在线访谈可以远程进行,成本较低,更利于多次进行访谈,以弥补遗漏信息以及临时决定了解的其他信息;(3)系统拥有自动记录功能,可保证交流顺畅,并留下完整的原始记录,便于整理归纳。每人访谈时间设定为1小时左右,实际时间由访谈人根据访谈情况灵活掌控。此外,为保证获取信息的可靠性,仅在经被访者本人许可的情况下,方在本章中采用其在相关网络传播平台中的网名,否则使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