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士兵突击
阳光洒满士兵之路
——新一代青年士兵楷模向南林的青春足迹
在这个明媚的春天,一个叫向南林的士兵阳光灿烂地向人们走来。
从训练场上的“菜鸟”到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3次的军事尖子,从普通战士到士兵楷模。一个士兵的成长故事,何以深深感染人们的心灵?
东北边陲,祖国大陆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
在这里,追寻着向南林的青春足迹,我们获得了一个温暖的启示——阳光洒满士兵之路。
真理之光照亮追求之路
向南林出生于一片英雄辈出的红色土地:70多年前,仅有10万人口的川北旺苍县,就有1.2万人参加红军。
家里的一本县志,被他翻得卷了边儿;有着几十年党龄的爷爷口中的红色往事,让他听得心驰神往。耳濡目染的这一切,共同构成了少年向南林的启蒙教育。
随着他一天天长大,日子也一年年好起来。一台凯歌牌收音机和一台黑白电视机,是家里盖起3间新瓦房后添置的两件电器。从此,早晨听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晚上看电视《新闻联播》,成了这个山里人家雷打不动的习惯。
在那个年代,这似乎也是许多家庭的集体记忆和美好回忆。至今,向南林说自己最熟悉的旋律是伴随着广播响起的《歌唱祖国》,最难忘的是下雨天父子俩摇着电视天线里外忙活的情景。
当兵入伍后,每次探亲回家,向南林都觉得耳目一新:取消农业税、免除学杂费、新型合作医疗……这些从前在书本上才见到的新名词,渐渐成了乡亲们的家常话;家里装上了电话,村里通了柏油路,还被开发为风景旅游区……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原本闭塞沉寂的家乡焕发出勃勃生机。
成长过程中的“一枝一叶”,渐渐引发了向南林对“为什么”的理论探寻;而学习道路上的“繁枝茂叶”,则慢慢开启了他“怎么办”的理论实践。
在新兵连期间,曾获得沈阳军区“学雷锋荣誉章”的指导员曹树林指点他养成了剪贴报纸、撰写体会的习惯;在士官学校学习,荣获“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称号的教员周艳忠帮助他确立了学理论成才、靠素质立身的努力方向。
沈阳军区某高炮团修理连,一间不足6平方米的房间,是部队专为向南林和战友们开设的“理论小屋”。屋子虽小,“空间”很大。
春去秋来,小屋里夜夜亮起的灯光,如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点燃了全团官兵学习理论的激情;寒暑相易,向南林和他的理论学习小组带出了100多名理论骨干,为部队和驻地大中小学作报告40余场。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这如灯塔一样的理论之光,也照亮着向南林破浪前行的人生航道。
有人曾当面问他:“南林,你几次提干都没成,还这么刻苦学理论,是不是想当指导员啊?”
向南林淡然一笑:“指导员当不了,就努力当好一名理论骨干吧!”
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因为种种原因,向南林的“军官梦”整整破碎了3次。2006年8月,一个细雨濛濛的秋夜,再次得知自己提干不成的他围着操场一圈一圈地跑步:“脸上不知道是雨水还是泪水,一遍遍梳理自己当兵7年来的经历,回忆走过的每一步……”
风雨中,有人无奈放弃,有人勇敢前行。向南林选择了后者:在“兵”的岗位上,他先后获得“全军爱军精武标兵”称号、首届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二等奖,被沈阳军区树为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标兵……
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是什么,让一个“小兵”的勇气如此无畏?又是什么,让一个士兵的信念如此坚定?
曾与向南林多次交流的军事科学院政治工作研究所副所长公方彬说,向南林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并非基于盲从,而是建立在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之上。
“当全社会的人们,尤其是作为骨干力量和主力军的当代青年,同心同力汇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我们就没有完不成的使命、达不成的目标。”公方彬说。
沐浴着科学理论的阳光,向南林说,把目光投向远方,脚步就不会彷徨。
时代之光点燃青春火炬
那一年,和村里外出打工的同龄人一样,还差半年就高中毕业的向南林也选择了“走出去”。不过,他走的是另一条路:参军。
1999年12月20日,向南林和旺苍县其他77名应征入伍的新兵一起,登上了开往军营的列车。巧合的是,那一天,也是离开母亲怀抱400多年的澳门回归祖国的日子。
穿上军装时,向南林只有19岁。入伍前夜,他特意在日记里写下恩格斯的一首诗自勉:
一股汹涌的洪流
呼啸着独自奔出山谷
松树在它面前轰然倒下
它就这样给自己冲开了一条大道
我也将和这股山洪一样,给自己开辟一条道路……
年轻的向南林或许并不知道,写这首诗的时候,恩格斯也是19岁。
从西南到东北,火车一路北上40多个小时后,这批热血青年踏进了他们向往中的绿色军营。
一茬茬老兵走了,一茬茬新兵来了,拥有70余年光辉历程的人民军队,也正是在这年复一年的新老交替中,悄然前行。
而今,从将军到士兵,每个人的眼中都充满期待: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这批“80后”,将会是一群什么样的兵?
第一次集合站队,班长说,谁出来指挥唱首歌?向南林“啪”地向前一个正步:“报告,我来!”排长问他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特长?他下巴一抬:“我叫向南林,字茂剑,号寒松居士,你想要什么特长?”……
这是个“浑身都是特长”的兵:学法律,他获得国家法律专业技术资格认证;爱书法,他获得“北海杯”大赛三等奖;当裁判,他考上了国家二级篮球裁判。
他还是全团最“胆大”的兵:想组织理论学习小组,就直接去敲团政委的门;篮球比赛,不留情面的他把犯规满5次的团长直接罚下场。此外,毛巾的叠法、外出假的时间、新兵训练的方式……有意见就提的他,接连改写了团里好几个墨守多年的“老规矩”。
“这些年来,部队兵员构成变化很大,基层士兵以士官居多,独生子女又占了很大比例。”从向南林身上,上个世纪80年代入伍的团政委孙殿文切身感受到时代赋予这批军人和这支军队的鲜明特征——
兵不一样了,他们思想更活跃、个性更张扬、头脑更灵活;部队也变了,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践行,各级党组织和带兵人对“个性”加以引导,对“闪失”给予更多宽容。
“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士兵会落后于人,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连队将变成一潭死水。”向南林说,正是这个充满创新精神的时代,让他们得以在部队建设的绿野上迸发出无穷的创造力。
入伍8年,向南林练就了“四步排除故障法”的拿手绝活,研发出“新型野战抢修综合支援系统”,开发了《指挥仪修理》系列教学软件,使得团里新配发的技术最先进、操作最复杂、保障最困难的雷达列装当年就形成战斗力……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自身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自觉的创造力、不竭的创新动力。向南林用自己的观念和新的行为方式,营造着创造性的生存方式。”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长、著名学者衣俊卿说。
不知道为什么,每当听到别人的褒奖,每当取得一点成绩的时候,向南林都会下意识提醒自己背后有一面“悬崖”。
也许是因为小时候上学的路太险了——手脚并用爬在笔直的大山上,身后就是深不见底的悬崖;也许是因为一个士兵的成长太难了——千军万马中,需要怎样的勇气和智慧,才能保证不被落下。
背后的悬崖,让一个孩子奋力攀行;背后的“悬崖”,让一名士兵不断突击。
使命之光激扬勇者情怀
向南林的兵之初并不顺利。
新兵首次摸底测试,抽考5个课目,他只有一项勉强及格;新兵分班,他最后一个被“挑”走。
那天晚上,备受打击的向南林郑重写下自己的第一篇军旅日记:我要当一个好兵!
从那天起,早晨在腿上绑两个粗布缝制的沙袋往复奔跑,晚上就寝前俯卧撑、仰卧起坐各做100个,训练场上别人投2箱手榴弹他投4箱……伴随着人们惊奇的目光,瘦弱的向南林一天天强壮起来。
2000年3月,新世纪第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带着各科全优和一次嘉奖的好成绩,结束新训生涯的向南林,并不意外地成了所有老兵眼中的“好兵”。
在那个划时代的世纪之春,人民军队也迎来一系列崭新变革:愈加开放的中国军队开始走出国门,参与中外联合军演;《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下发,军官培养制度实现又一次重大改革……
春风激荡,向南林的军旅之舟,就在这波澜壮阔的军事变革大潮中扬帆起航。
他是全旅第一个熟练掌握某型高炮操作要领的新兵,在军区、集团军和师团组织的专业技术比武中6次夺冠;他还考上了士官学校,面对一尺多厚的电路图和密密麻麻的元件,刻苦钻研电子、激光、红外知识,毕业时,指挥仪修理技术几乎能和学校专家媲美。
“选择了军营,就是选择了战场,就要为战争而准备,义无反顾地去迎接雷霆与朝阳。”瞄着心中好兵的方向,向南林又写下新的军旅日记。
向南林参军的1999年,是全军士官制度改革的第一年。今天,人称“兵头将尾”的士官,已经成为中国军队的中坚力量。随着武器装备技术含量的日益提高,国外一些军事理论家甚至把未来战争定义为“士官的战争”。
从士官学校毕业不久,向南林就遇到新的难题。
一次军事演习,他眼看着“敌机”从眼前飞过,指挥仪和火炮却怎么也联动不上!指挥仪没问题,可向南林对火炮修理不熟悉,只能望天兴叹。
不久,上级通知,部队某新型雷达即将列装,指挥仪将被淘汰——一代装备一茬人,换装,意味着修理它的人也要换。
从踏进军营那天起就下定决心“留下来”的向南林,脑海中不由得又浮现出新兵分班的那一幕。
“怎么办?”
“从头干!”
东北的冬天冷得出奇。凌晨4点,向南林就来到训练场,对照说明书逐个部件查看装备;为了测算程控联动数据,他趴在雪地里接线,手套碍事,索性摘了;跟着送修装备的露天平板车到厂家向技术人员学习请教,拿稻草围个窝挡风雪,渴了喝结冰的矿泉水,饿了啃硬邦邦的方便面……
军人皆梦想胜利,但不是所有人都舍得为梦想付出代价。唯有勇敢,才是勇敢者的通行证。
仅用1年多时间,向南林就掌握了高炮、发电机、某型导弹等6种装备的维修操作,破解了某新型雷达与火炮联动的10多个技术难题,汇编出20多万字的操作教程。
“这是一件维修专家也很难做到的事情。”在高炮团工作了16年的团长王志恒感慨万千,“向南林,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兵!”
“高远的理想要与脚踏实地结合,坚定的信念要从眼前每一件事做起。”国防大学军队建设与军队政治工作教研部教授房忠贤说,“向南林自入伍以来,一时一刻都没有虚度。”
通向一个“好兵”的路到底有多长?
早已被公认为好兵的向南林却摇摇头说:不知道,但,胸怀使命的人,目光比路更修远。
美德之光映红心灵天空
认识向南林的人常夸他完美。
了解向南林的人却说,他不“完”,但真“美”:这种美,是那种清凌凌的美,带点山花般淡淡的香。
过生日,对向南林来说是件陌生而又熟悉的事情。
陌生,是因为他从来没有过过生日:母亲生他时难产,整整抢救了两天两夜,这样痛苦的日子,他不忍拿来庆祝;
熟悉,是因为他记得身边每个人的生日:父母生日,他打电话问寒问暖;弟弟生日,他会多寄个百十块钱;战友生日,他早早预订蛋糕。
他恨不得把所有人都装在心里,把每一份好都记在心里。
他忘不了,1994年的一天,母亲在卖粮的路上遭遇车祸,重伤住院,家里只剩下13岁的他和弟弟秋林。那些天,担心他们饿着,邻居们顿顿饭都不忘喊上兄弟俩;担心他们害怕,夜夜都有乡亲来家里陪伴。
红土地上的纯朴和善良,给了向南林一颗感恩的心。
回乡探亲,他在火车站为丢失钱包的民工买返程车票;部队冬训,他掏出仅有的218元钱为房东秦大爷解燃眉之急;战友姜宝成家乡遭遇旱灾,他悄悄寄出4000元钱……
然而,对别人有多大方的向南林,对自己就有多抠门——这个“秘密”,还是前些年他给佳木斯大学军训时,被学生们先发现的。
早上洗漱,别人用洗面奶,他用的是一两块钱的香皂;训练间隙,别人买矿泉水,他只喝自带的白开水……作为同龄人,大学生们纷纷议论:“都什么年代了,向教官还这么抠,像个‘葛朗台’。”
一个周末,学校组织参观教官内务,同学们无意间在向南林的抽屉里看到一张开支计划表:月工资956元,弟弟学费400元,寄父母100元,资助福利院儿童50元,买书100元,存款250元,日常开销56元……
那一刻,热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同学们眼含热泪,从此对向南林有了更深的了解。
其实,不仅仅是向南林一个人这样,从“四有军人”到《军人道德规范》,中华民族对传统美德的追求,始终影响着座座军营,也深刻塑造着代代军人。
“当今时代,人们在享受自由选择的同时,往往也承受着心灵的迷茫和重负。”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宋建丽说,在多元思潮涌动、多元价值观碰撞的今天,向南林坚守朴实的人生信念和价值理想,完善自我,回报社会,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意义。
“美德就像花儿一样,开在哪里,哪里就一片芬芳。”向南林说,用内心的阳光照亮别人,是件很幸福的事……
记者采访时,高炮团特意举办了一场士兵文艺演出。向南林的节目是独唱:《我把太阳迎进祖国》。
“无论风雪弥漫,还是大雨滂沱,朝霞也照样升起在我的心窝……”
向南林说,这是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歌。
(新华社沈阳2008年4月21日,合作者:王天德、白瑞雪、冯春梅。)
“三栖士兵”的生命突击
——记南京军区某部上士班长何祥美
极少有人知道,山谷中一条开满紫荆花的土路尽头,隐藏着一个神秘的训练基地——在这里,所有队员没有军衔,没有姓名,只有编号。
清晨,早已听惯的起床号,变成了震耳欲聋的瓦斯爆炸声;
深夜,还在熟睡的队员会被“匪徒”突然“劫持”到荒郊野外……
闽南山区里的这一切,与万里之遥的一个异国训练基地从名字到训练内容几乎一模一样。
那是一个以“魔鬼训练”名扬世界、同时又吸引着各国一批又一批优秀军人前往挑战的特殊学校——位于南美洲委内瑞拉热带丛林中的“猎人学校”。
“74号本来是不用来这里的。”部队长田伟东顿了一下说,“74号,就是何祥美。”
冲击
何祥美,江西崇义人,1981年10月出生,1999年12月入伍,现为南京军区某部上士班长。在没有被编号之前,他确实有不来的资格和理由。
此前,他是享誉全军的“枪王”:精通手枪、冲锋枪、匕首枪、狙击步枪等8种武器;狙击射击,200米目标指哪打哪,800米距离发发命中;精通野战生存、擒拿格斗等30多种特战本领。
他命中的人中和眉心的人头靶,被军事博物馆永久收藏。就在不久前,何祥美还应邀来“猎人学校”做过射击表演。
这样的兵还来集训?何祥美坚持要来!他说,当兵就要当打得赢的兵,只有在平时多练几手本领,战时才能多一分胜算……
一个士兵的理由,如此简单,简单得让人无法拒绝。
于是,“猎人学校”的花名册上多了一个新号码:74。
然而,号码写上花名册,并不意味着人就可以一直留下来。为了真正获得这个编号,他还需要面对一系列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与考验。
接下来的每一天,他都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翻越高墙、空中跳水、钻水底涵洞、穿行火障、趴卧泥潭等16个项目。
刺耳的枪声、弥漫的浓烟、熊熊的烈火、浑浊的池水、沉重的滚木、高不可及的障碍……在近似战场的逼真环境中,何祥美跑着、爬着、滚着,努力冲过一道道难关险隘。
“猎人学校”实行淘汰制,允许队员主动放弃,不管何时何地,只要亲口说出“我放弃”3个字,立刻就能脱下泥泞的迷彩,换上洁净的常服,扛起背包走人。
那种逃离,就像猎物。何祥美说。
猎人与猎物,一字之别,但这些从千军万马中选拔出来的军人,谁又甘当“猎物”?
来“猎人学校”之前,何祥美曾不止一次在网上搜索引擎里输入过“士兵”两个字:士兵,普通的下级兵士,没有出众的能力,往往在战场上牺牲最多……
这样的定义,让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都难以释怀:作为士兵,他不怕死,他怕输!
何祥美敬佩土耳其的“埃依尔迪尔”山地特种军校、法国圣西尔军校特种兵训练中心、委内瑞拉的“猎人学校”等一个个世界级的训练中心走出来的军人。
“当打得赢的兵,最舒服的永远是昨天。”无数的磨难与考验,在他这一单纯而又强大的信念支撑下,被撕得粉碎——
翼伞训练,从千米高空跳下时,主伞竟无法打开,千钧一发之际,他果断甩掉主伞,打开备份伞安全降落;潜水考核,尽管胸口发闷,呼吸困难,耳膜和鼻子几乎要爆炸,但他仍然不断做着加压动作,持续下潜到30多米深的海底。
武装越野,身高只有1.69米的他,背着25公斤的装备持续跑完27公里;渡海登陆,他赤臂游泳1万米,10公里武装泅渡只需2个半小时;空中攻击,他能驾驶新型装备长时间超低空飞行;悬崖攀登,40米高的陡崖峭壁,他手脚并用第一个登上顶峰;丛林潜伏,他冒着高温酷暑,毒蛇从枪管上爬过也一动不动,创造了连续潜伏时间最长纪录……
2009年年初,“猎人学校”迎来毕业前的最后一次考核:孤岛生存。
出发前,一场大风突袭而来。波涛汹涌的海况已不符合考核设计的最低标准,但队员们还是坚持按计划出海。可就在3天考核终于结束,准备撤离的当晚,海上风力骤然增强到10级。
强行撤离已不可能。向上级请示后,何祥美和战友们决定继续留下,挑战生存极限!
没想到,这一留,又是4天4夜!
台风把他们困锁在一片巴掌大的孤岛上,每人出发时仅有的3两米1两盐早已用尽。脏兮兮的老鼠、活生生的蚂蚁、毛茸茸的海蟑螂、血淋淋的蛇肉……何祥美他们眼睛一闭就吞了下去。
没有人知道台风还要刮多久。“明天,就是派登陆舰也要把他们救出来!”部队长田伟东在指挥所里冲着身边参谋大吼。
仿佛天遂人愿,第8天一早,蔚蓝的海面突然风平浪静……
3天后,就在那条飘着紫荆花香的土路尽头,猎猎军旗下,74号何祥美,被“猎人学校”永久地铭刻在一块红褐色的石碑上。
与其并列在一起的,是285名从这所特殊学校冲击出来的优秀军人的名字及编号。
突围
当兵10年,异常艰苦的训练在何祥美身上留下了30多处伤疤,可他却说,知识不足才是自己最大的硬伤。
迈入军营,是何祥美第一次走出大山。只有初中学历的他,萌生了强烈的本领恐慌感。
“必须突围!”一番阵痛过后,何祥美的选择不高明也不愚笨——学习。
他报名参加全军自学考试,边训练边读书,3年时间就学完了30多本大中专教材,通过了15门课程考试,拿到了大专文凭。2004年,还通过了计算机等级考试,获一级证书。
狙击手,是何祥美的主要专业。凭着训练场上的一股韧劲和狠劲,何祥美硬是学通弄懂了《射击学》《终极狙击手》等8本厚厚的专业书籍。
“有人说神枪手是用子弹‘喂’出来的,但对于一个真正的狙击手而言,不长脑子,仅靠子弹是‘喂’不出来的。”通过学习,何祥美对专业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何祥美总习惯在衣兜里揣一个手掌大的笔记本,每次射击后,他都会把训练数据、经验教训和体会感悟仔细记下来,一周分析一次,一月小结一次。日积月累,10年来一共记了12本9万多字的训练笔记。
狙击手要想百发百中,必须考虑风速的影响。许多战士喜欢用“风速修正表”,对照表格就能查到射击应当修正的误差。
但何祥美从来不带这张表:瞟一眼射击场的红旗飘动、树枝摇曳、水纹荡漾,他就能准确设定瞄准的修正值,快速击中目标。
深秋的一天,狙击手集训队组织对200米外的头像靶射击,一组新学员的弹着点全部偏左。校枪,没问题;天气,也没问题。教练员大惑不解。
这时,何祥美主动走过来,趴在正卧倒射击的新学员跟前看了一会儿,说:“学员击发动作犯了同一个毛病,击发的瞬间手腕都贴在弹匣上,食指扣动扳机时,手腕上的筋腱会触动弹夹,子弹就偏了。”
“没听说过!”见多识广的教练员有点不信。何祥美不急不恼,让学员纠正动作后再射击,弹着点果然回到了靶心!
“神了!”射击场上响起一片称赞声。
神乎其技,得益于日常的点滴积累。2006年,何祥美就曾和教练员共同编写了一部《狙击手培训教材》,在南京军区部队推广。洋洋洒洒30余万字,既有大量的图样数据,又有经典的案例分析。南昌陆军学院一位射击学教授看过教材后,大加赞赏:“这是真正的专业水准!”
“这个兵很‘不安分’! ”田伟东这样评价何祥美,“什么都想试一试。”
2006年8月,随着对目标靶的日渐熟悉,觉得“不过瘾”的何祥美设计出一种分成5个区域的方格靶,每个区域的靶心由原来的10厘米缩小成2厘米,训练中随机指定射击区域,在增加了训练难度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狙击手的射击水平。
第二年9月,在观看一部关于狙击手的电影时,何祥美发现狙击手因为没有合适的伪装服,在战场上付出沉重代价。对照未来作战地理环境,他研究革新了一套具备隐蔽伪装、防可见光侦测和透气散热等功能的狙击手伪装服。
2009年5月,在一次反恐演练中,隐蔽在汽车底盘下和阳台缝隙等扁平空间时,何祥美发现狙击步枪的瞄准镜无法正常使用。经过反复试验,他创造性地总结出“枪面偏转射击法”。
“去年初,当某大国的狙击手在索马里海域3枪爆头狙杀了3名海盗后,扬言‘只有我们的狙击手能在浮动的船上爆头’。”曾担任过何祥美狙击教练的作训参谋李治军说,“其实,早在2007年,在何祥美的建议下,我们就进行过海上狙击试验。320米的距离,6个晃动的小气球,依托橡皮艇6枪全部命中!”
“一把绳子一把刀,拳打脚踢地上跑”的时代过去了,侦察兵出身的田伟东常常感慨,现代士兵更需要知识。
知识型士兵,这不仅是田伟东的感慨和何祥美的渴望,也是时代的呼唤——随着解放军从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随着大批高新技术武器陆续装备部队,这支军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渴望并塑造着一批又一批高素质士兵。
而今,与何祥美聊天,三言两语就会被引到兵器知识上:世界各国狙击步枪的产地、性能、构造,全连大大小小600多件作战装备,小到卫星定位系统,大到山地越野车,他头头是道,如数家珍……
如果说,生命的色彩往往都是自己描绘的;那么知识,正是何祥美突出重围的最好画笔。
坚守
10年前的那一幕,何祥美至今不忘——
他与300多名刚刚授衔的新兵一起,紧握右拳,面向军旗庄严宣誓: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服从命令,严守纪律,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忠于职守,努力工作,苦练杀敌本领,坚决完成任务,在任何情况下,绝不背叛祖国,绝不叛离军队。
从小到大,这是何祥美第一次庄重宣誓。他说,那一刻,自己有种快要燃烧起来的感觉。
就在那个兴奋无眠的晚上,何祥美把这段并不长的誓词,工工整整地抄写在日记本上。
也许,年仅18岁的何祥美当时并不能完全理解这段誓词的全部内涵和意义,但他却从此树立起一个士兵的信念:忠诚使命!
2001年冬天,两年服役期满,走与留的现实问题第一次摆在了何祥美面前:一位亲戚催他退伍回家合伙经商;家里给他说了一门亲事,女方来信让他回家一起过日子。
而此时的部队,一项新的士官制度已经启幕,一批职业化士官开始在部队建设中崭露头角。
是继续留在部队艰苦训练,还是退伍开始新生活?何祥美最终决定:留!
经过考核,义务兵何祥美顺利转为一级士官,当上了班长。
尽管相对封闭,但军营和地方并非完全隔绝。这些年,何祥美出色的“三栖”本领和“绝杀”技能,早已名声在外。一些地方机构和企业老板纷纷以优厚的薪水、住房和汽车等待遇邀请他去工作;上海、广州和泉州等地的一些公安机关,甚至许诺他不用考试就可以转为公务员。
这样的条件,对任何一名普通士兵而言,都充满诱惑。但何祥美每次都不为所动。
“一个月也挣不了几个钱。这么优秀的一个人,不会在‘兵’的岗位上一直干下去!”为了把何祥美挖到手,一个习惯了“算账”的老板,一开始信心满满。
可无论他怎么劝说,总是被同一个理由拒绝:“我就是一个兵。”何祥美笑着说,“当一辈子兵不好吗?! ”
“只听说有赚钱上瘾的,还没听说过当兵上瘾的。”老板颇不甘心地说。
“当兵第5年复员前,连长说,连队教学力量需要你,你不能走;第8年临近退伍时,部队需要狙击手教员培养人才,我又留了下来。”多年的磨砺,让何祥美日益成熟,“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只要部队需要一分钟,我就战斗60秒。”
2006年,上合组织峰会在上海举行,何祥美与另外几名狙击手奉命赴沪参加安保任务。
为了保证绝对安全,上海警方此前已出台规定:“峰会”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准实弹射击。
可抵达伊始,作为1号狙击手的何祥美提出,要对执行任务的6支狙击步枪重新校验。
警方断然拒绝了何祥美的建议。
“必须校枪!”何祥美坚持自己的理由:枪支在运输过程中在火车上来回晃荡,肯定会影响射击精度。
经过层层上报,公安部批示:允许校枪。
校验的结果令人吃惊——6支即将执行任务的狙击步枪,弹着点全部偏低。
“作为狙击手,在战场上扣动扳机的机会只有一次,如果不能一枪毙敌,牺牲的就不仅仅是自己。”眺望着一个士兵心中最神圣的地方,何祥美说,军人的使命在战场。
2009年12月31日,首都北京,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新闻人物颁奖典礼隆重举行,何祥美等20位年度新闻人物依次亮相。
聚光灯下,组委会评委用凝练的语言道出了授予何祥美年度新闻人物的理由:
他最大的梦想是当一名好兵,为此不惜用10年的青春和汗水去突击。生命突击,让他找到了更明确的准星,百步穿杨;生命突击,让他赢得了一个士兵的至高荣誉,百战百胜。
(新华社南京2010年1月24日,合作者:李大伟。)
一个普通士兵的航天梦
——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测控站士官马金永
朔风凛冽,千沟万壑的晋西北黄土高原深处,一座乳白色的测量塔静静耸立坡顶。几十天前的那场雪至今未融,裸露的黄土夹杂着斑驳的白雪,远远望去,漫山遍野一片苍凉。
就在这样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35岁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测控站士官马金永已坚守了十几年。先后参加70余次航天发射和重大科研试验任务,7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荣立一等功、二等功,荣获全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如此的荒凉,却又如此地“富有”。亘古的黄土高原,见证着一个普通士兵的航天梦。
勤学不辍:普通一兵成为专业行家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三大航天发射中心之一,主要承担太阳同步轨道、极地轨道航天器发射和多种装备科研试验任务。
1994年底,因为一句“我会种菜”,只有初中学历的马金永幸运地踏进了向往已久的军营。3年义务服役期满时,感觉“军装还没穿够”的他又考上了士官学校。
从士官学校毕业后,马金永被分配到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测量控制站,担任时统部门操作手。所谓时统,就是为航天发射测控精确授时、统一步调的部门——如果时间系统出现紊乱,哪怕是很小的误差,也会导致火箭不能正常发射、卫星不能准确入轨。
踌躇满志的马金永上岗第一天就“傻了眼”——大大小小的时统设备把房间挤得满满当当,各种按钮、信号灯密密麻麻;操作规程、技术说明书比词典还厚……
面对庞大复杂的设备和航天发射中的各种突发状况,马金永从学习操作规程和设备说明书开始,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对照,一个按钮一个按钮摸索,一个参数一个参数背记。每天坚持早起一小时、晚睡一小时、中午不休息。技术干部操作维护设备、讨论技术问题时,他就在旁边端茶倒水,认真听、认真记,仔细观察他们的操作动作。
为了攻克设备电路这个“拦路虎”,马金永主动申请担任机房值班员,连续20多天把自己关在机房里,熟悉元器件性能、研究工作机理,反复测试数据、绘制电路,仅画的图纸就装了半麻袋……
靠着一股子韧劲,马金永将一张张电路图、上千个符号熟记于心,甚至闭着眼睛也能找到每个元器件的位置。仅半年时间,就通过比武竞赛,当上了时统专业负责人。
两年后,马金永被交流到数据传输岗位工作。这是航天发射各系统数据交换的中枢,承担着30多个方向、60多条信道的数据交换工作,有300多个技术参数需要熟记,而且许多设备是引进产品,说明书、操作命令都是英文版。
英语底子差,马金永就从基本语法和专业词汇学起,把那些拗口的单词和难记的参数做成小卡片,装在口袋里,一有空就掏出来念几遍。半年后,他不仅能熟练使用这些进口设备,还把500多页的说明书翻译成了中文,成为测控通信岗位操作手培训的通用教材。
勤学不辍,普通一兵渐渐成为专业行家。
近些年,马金永先后13次调整工作岗位,岗岗出色。他还攻读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管理两个专业的36门课程,取得了1个大专、2个本科学历和工学学士学位,通过了网络管理员、仓库电工等5个国家职业资格认证。
创新不惧:普通一兵屡克重大难题
2011年12月22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资源一号”02C卫星,马金永研制的“标准时钟”也成功执行了第33次航天发射任务。
标准时钟是时统设备核心部件,其精度直接影响火箭的精准飞行和卫星的准确入轨。前些年,测量控制站使用的标准时钟因为抗干扰能力差、时钟跳变等原因,经常发生问题。
在站领导的支持下,马金永开始对标准时钟进行升级改造。没有设计图纸,就从制图开始摸索;攻关遇到难题,就到各个技术室请教专家;没有故障参数,就下笨功夫,每小时测一组数据。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终于研制出一部新型“标准时钟”,不仅解决了设备存在的老问题,而且使授时精度提高了10倍以上。
航天测控设备成百上千,程序指令十分复杂,经常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
一次航天发射,遥测设备数据传输突然中断,必须迅速启用备用数传。然而祸不单行,恰在这时,切换台又失灵了。最终,故障虽然得到排除,但马金永和战友们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研制一台稳定性更高的数据传输切换台。说干就干,他们设计方案、制作样机、反复试验……经过8个多月的努力,终于成功开发出数据传输中心智能管理与监控系统,使切换信道的时间大大缩短,实现了数传信号故障诊断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科研试验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2004年一次发射任务,在火箭即将转入发射阵地时,刚使用不到一年的新型时统设备频频出现问题。厂家提出更换一套新设备,可这样就需要几个月的时间重新安装调试。
任务不等人!马金永通过对照电路图逐块芯片分析原理,顺着电路板逐个节点检查测试,经过数百次通电试验,终于查明,故障出在充电电路设计缺陷上。重新设计安装充电电路后,设备很快恢复正常,确保了发射任务顺利进行。
创新不惧,普通一兵也能屡克重大难题。
这些年,马金永积极主动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主持和参与完成16个科研项目,撰写的学术论文中有13篇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还作为唯一一名战士代表,登上了全国宇航学会学术会议的讲台。
作风不怠:普通一兵打造放心战位
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维系民族尊严。
几年前的一次发射险情,让马金永对中国航天“分毫不差、分秒不差”这句话有了切肤感受:作为测控通信岗位的一名普通操作手,必须始终把按好每个按钮、测准每组数据、维护好每台设备,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努力把每项工作做到极致。
2007年测量控制站指挥所搬迁,战友们把所有设备拆卸完毕等着装车,但马金永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当天晚上,他来到服务中心,找来一堆厚纸箱、海绵和塑料泡沫,把设备的边边角角全都包裹了一遍。
机房布线时找了一家地方装修队,工人们把数据线捆成一捆就塞进线槽,马金永觉得不利于将来维护检查,就利用休息时间对每根数据线逐一编号造册,再用绳子把同一类数据线编成一排。
面对这样的行为,有人说他是小题大做,马金永却认真地说:“只有‘小题’做对了,才能做好‘大题’。”
2009年,某型火箭定型试验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展开。模拟演练时,马金永突然发现一台雷达仪显示参数出现了跳变。变化转瞬即逝,仪器也很快恢复正常。但马金永没有放过这个疑点,立即向指挥部作了汇报,并建议暂时停止试验,进行全面复查。
复查,意味着大家此前10多天所做的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都得重来。而且,如果复查没有问题,还将背上影响试验进度的责任。
“就算个人背处分,也决不能让火箭带着问题飞上天!”随后,马金永和战友们一道,复原故障状态,清查问题原因,经过几个通宵的摸排,最终找出了解决办法,并写出了一份5000多字的分析报告。隐患彻底排除后,火箭发射试验得以顺利进行。
作风不怠,普通一兵为国打造放心战位。
“每当看到火箭拖着长长的尾焰腾空而起,我的心都会受到一种强烈震撼。我为自己能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一员,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马金永说。
这,就是一个普通士兵的航天梦。
(新华社太原2012年1月2日,合作者:李清华、黄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