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变无声:一位新华社军事记者的十年见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大地之上

愿把青春献人民

——记走过46年光辉历程的“王杰班”

去年初夏的一幕,南京军区某装甲师工兵营班长杨瑞旺至今难忘——

那天,一位从北京远道而来的将军与战士们挨个握手后,执意要看看他们的手。

“伸手!”杨瑞旺一声令下,7个平均年龄不到22岁的年轻战士齐刷刷地伸出双手:指节粗大,布满老茧,有的茧皮已被磨破、露出红肉……

将军眼眶湿润了,再次紧紧拉住战士们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心疼地说:“这是真正战士的手……”

当过兵的人最想念的,常常是自己当兵之初那个老班长、那个班。班,这个人民解放军自建军开始就设立的最基层组织,在军人的世界里,不管是将军还是战士,总是格外亲切。

杨瑞旺和他的战友所在的班,因为一个英雄的名字,显得与众不同:王杰。

1965年7月14日,工兵营地爆连5班班长王杰在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现邳州市运河镇)组织民兵实爆训练时,因炸药包发生意外爆炸,为保护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毅然扑向炸点,英勇牺牲,献出了年仅23岁的宝贵生命。

人们在整理王杰的遗物时,发现了10多万字的日记。日记中的每一句话,都印证着这位年轻士兵崇高的思想境界:“我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什么是理想,革命到底就是理想;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就是幸福”……

4个多月后,国防部命名王杰生前所在班为“王杰班”。

46年来,在王杰精神的感召下,一茬茬热血青年从天南海北汇聚在一起,续写着生生不息的“两不怕”精神:新战友一到班里,做的第一件事是参观王杰烈士陈列馆,学的第一首歌是《王杰的枪我们扛》,上的第一堂课是《弘扬“两不怕”传统,当好王杰传人》,看的第一本书是《王杰日记和故事选》,开的第一个班务会是畅谈学王杰的体会和打算,写的第一封家信是汇报学英雄的感受。

2002年6月,安徽泗县武术学校施工时,挖出一堆炸弹,学校师生和驻地群众紧急疏散。紧急时刻,公安部门想到了正在驻地训练的“王杰班”。经上级批准后,第23任班长赵玉刚带领4名战士火速赶到现场,并立即进行勘探。

战士们小心翼翼地把炮弹一颗一颗挖出来,装在垫着沙土的木箱里,一步一挪向村西转移,不到600米的距离足足走了1个多小时,现场所有人都为他们捏了一把汗。经过3个多小时的紧张工作,47枚炮弹被安全销毁。

2007年8月,第26任班长申庆稳代表全连备战集团军专业比武。为了摸索“抽拉结合捆包法”,最大限度提高“集团装药”拉绳打结的速度,申庆稳起早贪黑进行练习,10个手指头全部被磨破。

战友们劝他别这么较真,他说:“皮肉掉了可以再长,荣誉丢了哪里去找!”最终,申庆稳以高于第2名1倍多的总分刷新了集团军纪录。

近10年来,“王杰班”在军、师地爆专业比武中夺得80%以上的金牌,并21次刷新纪录,被誉为集团军“武状元”的摇篮。

1988年出生的杨瑞旺是王杰班第27任班长,班里其他6名战士,2个“88后”,4个“90后”。

2008年底入伍的广东籍战士阮瑞豪是班里的第一个“90后”,入伍前是个不折不扣的摇滚“发烧友”,大学时还组建过乐队,自己担任吉他手兼主唱,是校园里小有名气的“摇滚歌星”。

到部队后第一次教育课,听班长介绍王杰,阮瑞豪很纳闷:王杰不是台湾歌星吗,什么时候成了英雄了?在“两不怕”精神的激励下,阮瑞豪逐渐从崇拜歌星王杰到崇拜英雄王杰:嘴里哼唱的摇滚歌曲换成了《王杰的枪我们扛》,舞台上的疯狂表演变成了训练场上的拼命搏杀,生活中的不拘小节化作了工作中的精细严谨……当兵第一年,就4次登上连队“训练龙虎榜”,第2年就当上了副班长。

2010年8月,皖东,烈日炎炎。一场实兵对抗演习在炮火硝烟中拉开序幕。作为工兵地爆分队的“王杰班”,担负着开辟通路破除障碍、为后续部队打开胜利之门的任务。

爆破手们时而冲锋、时而卧倒,像一只只矫健的猎豹出现在“敌”障碍前,将一个个“敌”障破除。

“卧倒,一组掩护,二组爆破前方20米处三角锥……”一声简短的口令,副班长程景昊背着首单兵爆破器材先跃了出去。只见他时而穿梭树林,时而跳越壕沟。30多公斤爆破器材,丝毫没有影响他进攻和破障的速度。

“轰”的一声,障碍物被瞬间夷为平地。

“任务完成,二组向三号地域集结……”新的命令下达,程景昊迅速向下一处山头冲锋。

“哒”的一声,一颗蓝军信号弹被击出,子弹并没有顺利升空,反而阴差阳错击中了程景昊的手指。信号弹烧破皮肤,鲜血一下子就涌了出来。随队军医发现程景昊伤情,要求他退出演习接受治疗。

“求你了!我不能在这个时候退出,演习结束我一定去你那报到!”

简单包扎后,程景昊又重新投入了战斗。

演习结束时,程景昊的右手中指骨折并且严重烧伤……

1984年,数学家华罗庚来到“王杰班”,挥毫写下“向王杰同志学习,立志做一个现代化的王杰”的题词。

随着战争形态的日新月异,班的战斗素养在合同作战乃至联合作战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2004年7月,工兵营装备了某新型火箭扫雷车,既没有配套的教材和教案可遵循,也没有现成的经验供借鉴,新装备一时成了块“烫手山芋”。“王杰班”迅速组成攻关小组,经过2个多月的探索,先后攻克13道难关,编写出《操作与使用手册》和14份教案,成为部队训练的基本依据,使新装备当年就形成了战斗力。

近年来,创新不止的“王杰班”先后成功革新模拟防步兵地雷、模拟防步兵跳雷等20多项训练器材,其中7项成果被军区和总部推广,4项分获总部和军区革新成果奖;革新的“地下装药爆破教学模拟器”获得总部“工兵训练器材革新奖”, “快速穿孔爆破器”和“数字探雷器”分获军区革新器材一、二等奖。

在“王杰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那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淮海战役》, “王杰班”被抽调去扮演“国军”,可不论导演如何提示,全班战士始终表情刚毅、腰板挺直、动作利索,举手投足间处处透露着一种无法掩盖的浩然正气,来来回回折腾了七八次,怎么也不像败军。

导演一问,才知是“王杰班”。摄制组的同志禁不住乐了:让你们演“国军”确实太委屈了!只好把“王杰班”调换下来……

46年前,王杰的壮举经媒体报道后,周恩来亲笔抄录下王杰的一首小诗:“座座高山耸入云,我们施工为人民。不怕工作苦和累,愿把青春献人民。”

46年来,历久弥新的王杰精神,一直闪耀在人民军队灿若星河的英雄天幕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官兵从军报国,舍身为民。

而今,“王杰班”的宿舍里,仍摆放着王杰生前睡过的床,每天就寝时战士们把老班长的被子打开,起床后再把它工工整整地叠好。

而今,连队每晚点名时,第一个点的名字还是“王杰”,全班战士齐声答“到”。

(新华社南京2011年7月10日,合作者:李大伟。)

涌动在雪域高原上的爱民暖流

——西藏军区总医院勤俭办院节约惠民纪实

提起过日子,老辈人习惯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就像“三”只是个虚数一样,这句话的意思也不仅仅是指“穿衣”这一件事,更是广大老百姓对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这种“中国式”生活方式和优良传统的形象表达。

传统历久弥新,传人薪火相继。

在西藏军区总医院这个“大家庭”里,在一帮“老西藏”的带领下,可花可不花的钱坚决不花,该花的钱精花少花——近年来,每年精打细算抠出4000万元,慷慨大方惠民5000万元,将节约出的每一分钱都用在科研和为西藏农牧民、僧尼免费医疗上,让爱民暖流在雪域高原滚滚涌动。

一滴水,一张纸,一套做法坚持几十年

在西藏军区总医院,时时处处都能感到勤俭之风扑面而来:办公室里,几十年前购置的桌椅打着补丁;招待所内,客房几乎没有装修;食堂里,无论哪级领导都和医务人员吃一样的工作餐……

“东西脏了没人擦,坏了没人修,再大的家业也会浪费败了。”进藏工作37年的院长李素芝,最见不得的就是浪费。

一张请假条的故事,让医学影像科的一名医生至今难忘。

那天下午,这名医生用一张A4打印纸写了张请假条,找李素芝签字。接过请假条,李素芝脸色一变:“写了这么两行字,用了一整张大白纸,多可惜啊。”

李素芝掰着手指头给这位医生算了一笔账:如果一人一天浪费一张A4纸,按每张纸5分钱,医院600人计,每天浪费30元,一年浪费掉1万多元,10年就是10多万元,这能帮助多少农牧民治病啊!

多年来,西藏军区总医院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写请假条尽量用废纸的边缘。全院还要求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片药,维护好每一件营产营具。

“内科楼建了50年没装修过,仍在用;办公桌椅30年没换,仍在用……”一口气说了一串“仍在用”,医院营房科科长边亚平解释说,这些东西不直接和看病救人相关,省下的钱更新病床、氧气设备和手术设备。

同样在西藏工作了30多年的副院长刘厚东记得,医院每年都会清查设备,不允许有闲置和浪费。

“多年前,仓库里一台中央监护仪坏了一个零件,工作人员打算买新的。院领导要求采购办和厂家联系,结果只花了不到2000元就买到了配件,使这台价值200多万元的仪器‘起死回生’。”刘厚东说,“现在医院医疗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均达到了95%以上,仅‘修旧利废’一个做法,每年就能节约经费百万元。”

2012年,医院修建病房,建设方“添油加醋”地做了一大笔工程预算,还托李素芝的亲属捎话:“反正是公家建房子,多算点不用您掏腰包,少不了您的好处。”

李素芝没有看建设方的预算,而是自己带领营建部门设计图纸,计算工程量和费用,组织招投标竞价,对项目一笔一笔核实预算。

事后,工程队老板苦着脸对李素芝说:“遇到您这‘营房干部出身’的人,我们想多赚一分钱都难啊!”

一个人,一项制度,一种精神影响全院

医院买医疗器械,节省40万元;置办办公设备,又节余100万元……点滴汇海,这些年,医院每年从方方面面的支出中,硬是“挤”出了数千万元。

“熟悉的人都说,我们医院在用钱上很‘抠门’。”西藏军区总医院政治委员唐明文笑着说,“医院整修道路,有人建议承包给专业施工队,李素芝院长一算账需要100多万元,就自己找来兄弟单位的挖掘机、翻斗车以工代训,和官兵们一起挖路基、捡石头、铺路面;营区绿化没有专项经费,他带领大家利用业余时间整整种了4年树,当年的8万棵小树苗现在都已成林……”

李素芝的爱人郭淑琴是一位知名妇产科专家,退休后在内地生活。见医院妇产科技术力量弱,李素芝对老伴说,你技术这么好也是国家培养的,不能闲在家里拿退休金,到西藏来帮我带带队伍,但只许带学生、做手术,一分钱不许拿!

“以我的技术不算外出做手术的钱,仅在医院一个月也可以拿到一万多的工资。老李一道命令,从我身上每年又为医院节省了一二十万元。”郭淑琴笑着说。

说起李素芝的“抠门”,有三样东西不能不提:一个是他自己维修物品的工具箱,钳子、扳手、螺丝刀一应俱全,能自己修的绝不花钱雇人;另一个是物品登记本,领取一盒印泥、一块肥皂,都要登记得清清楚楚;最后一样是用了快30年的破了洞的人造革沙发。办公室干事劝他,您都是将军了,换个新的吧?他说,旧东西虽然不好看,但还能用,新的要几千元,花这钱心疼!

“节约靠自觉,更要靠制度。”在李素芝的带动下,医院相继出台了《行政性开支管理办法》《水电和空调管理实施细则》等多项规章用以监管开支,对支出最大的大宗采购项目一律列入集中采购范畴。这项制度实施后,杜绝了盲目和重复采购行为,降低了医疗成本。

“也许节约的只是有限的金钱,但铸就的是再多的钱也买不来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笔再珍贵不过的永恒财富。”李素芝说。

一个医院,一支医疗队,一腔付出换来民心一片

这也省,那也抠,既没给职工发福利,也没盖办公大楼、买小汽车,省下来的钱用到哪去了?

“西藏条件艰苦,基础薄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在一些艰苦偏远地区,群众有病不能医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李素芝说,“医院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每年节省出来的4000万元不仅一分没留下,还倒贴1000多万元用于医疗扶贫。”

——“爱心救援”免费医疗。医院启动“白内障复明”“心脏康复”“残疾儿童康复”3项惠民工程,先后为4000多例白内障患者、3200多名心脏病患者和520名残疾儿童免费施行手术。2000年以来,仅免费实施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这一项,医院就免去医疗费用9000多万元。

——义务巡诊免费送医送药。截至2013年6月,医院的“流动医院”先后117次、医疗队先后1330次深入农牧区、寺庙和边防巡诊,行程130多万公里,为2.5万余名僧俗群众办理免费医疗卡。10多年来,免费服务人数超过195万人次。

——帮扶藏区基层医疗机构。连续16年对口帮带当雄县、洛扎县人民医院和10多家乡镇卫生院,援建各类设施、捐助器械设备总价值500余万元。免费培训的5000多名全科医生遍及各个农牧区,成为服务藏区群众永远不走的医疗队。

在西藏军区总医院档案室,仅2003年以来的“签免证明”,摞起来就有一米多高。这些证明,有的是当地县乡政府盖章后出具的正式证明,有的只是写在处方笺、门诊病历上的几行字,更多的则是巴掌大的一片纸上,歪歪扭扭写着“困难申请书”——不管什么形式的“证明”或“申请”,只要病人确实有困难,在这里都可以得到免费治疗。

“我们是人民军队的医院,自己苦点、紧点不算啥,把没钱的病人推到门外面,良心上过不去。”李素芝说,“病人进了医院,既是看病,也是在打量部队,打量党和政府;治好病,他们感谢的也不仅是医生,还有解放军、政府和党!”

2012年国庆节期间的一幕,让李素芝和全院医护人员感动至今:

那天,是住院3个多月的重症胰腺炎患者格桑旺久老人出院的日子。走出大门时,面对送别的医护人员,老人做出一个令所有人感到意外的举动:双膝跪地,高举双手,全身伏地……

老人用藏族群众的最高礼仪“磕长头”,向减免了自己40万元医疗费用的西藏军区总医院,表达衷心的感谢……

西藏,一个山最高、天最蓝的地方。

西藏军区总医院,一个人最美、心最纯的地方。

(新华社拉萨2013年9月1日,合作者:陈怀祥。)

井冈山市人武部:始终按老百姓心中的样子干

2013年12月16日,革命老区江西省井冈山市最后一条“通乡公路”建成通车。这条经井冈山市人武部多方协调和参建,投资500万元、全长12.5公里的坳里乡公路,作为当年的“为民工程”写入井冈山地方史志。这也是20年来,井冈山市人武部根植老区、奉献老区,书写的第137个爱民新篇被载入《井冈山市志》。

多年来,井冈山市人武部始终按照老区人民心目中子弟兵的样子干为民事、谋百姓福,仅最近10年,他们就帮扶12个贫困村走出贫穷,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示范村。老区群众亲切地称他们是永远不走的“红军工作队”。

始终把老区人民的冷暖挂在心上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井冈山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目前还是国家级贫困县、国家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县。

厦坪镇菖蒲村位于井冈山北大门,6年前还是一个猪牛不入圈、垃圾屋前倒、污水满地流的“脏乱差”村落。2008年,人武部组织干部职工和民兵骨干30余次进驻村里,帮助制定“三清三改”“五通一气”建设规划,硬化路面,整修排污水渠,发展“农家乐”……当年,菖蒲村一跃成为江西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全省“最具魅力的村庄”。

马源村是革命先烈袁文才的家乡,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2009年4月,人武部将113户村民组织起来创办农业种植实体,引进新型莲藕品种“太空莲”,利用“青年民兵之家”开办种植夜校,聘请农林专家传授种植技术。如今,仅“太空莲”一项产业,马源村每户就年均增收3000多元。今年94岁的袁文才大女儿袁华青老人说:“这都是托了解放军的福,托了共产党的福!”

2013年,在南京军区倡导下,人武部与经济发达的上海长宁区、江苏海门市、浙江绍兴市柯桥区、安徽巢湖市、福建福清市、江西贵溪市等6市(区)人武部,携手开展“联学创新理论、联创先进组织、联建文明乡村”活动——由井冈山市人武部牵头,6个兄弟人武部协调当地政府对口支援井冈山市6个贫困乡镇。目前,首批确定的农田水利建设等26个重点工程项目已经启动,落实资金3100多万元。

时刻守护着老区人民的平安幸福

巍巍井冈,山多林密,森林火险、洪灾、雪灾等易发多发。时刻保护好老区人民的平安幸福,是井冈山市人武部肩负的重要任务,他们对全市1000余名基干民兵进行科学编组,建立了应急、支援、储备3大类17支突击力量,在全省率先组建了125人的常驻民兵应急连,全天候遂行急难险重任务。

2008年年初,井冈山发生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全市供电供水设施瘫痪。时任部长袁忠带领民兵应急连,昼夜爬冰卧雪,将428根电杆抬上高山,保证了全市在最短时间内恢复通电通水。面对大雪封门,12支由干部职工和民兵组成的送粮小分队,像当年红军挑粮队一样,把草绳捆在鞋上,身背肩扛,翻山越岭,将3.7万公斤物资送到大山深处群众手中。

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井冈山每年都会迎来800多万中外宾客。2010年9月,中山大学21名教授和学生在笔架山次原始森林科考时迷途遇险,人武部民兵治安分队经过5个多小时艰难搜寻,终于在密林深处的悬崖边找到遇险者。时任部长阳作明跳进湍急的溪水中,让师生们踩着他的肩膀安全撤离……

永远和老区人民同甘共苦

多年来,井冈山市人武部干部“进农家门、帮农家困、结农家亲”时,身上都要带着“四件宝”:民情日记、帮扶手册、挎包水壶和干粮袋。仅最近3年,他们写下的民情日记就有50多万字。黄坳乡石角村93岁的龙秀芹老阿婆掰着手指能说出好几任部长、政委的名字。

大山深处的下七乡光明村,因为不通公路,村里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富余的农副产品烂在山上。2009年,人武部组织600多名民兵,自带干粮和工具,与村民们一道奋战,终于修通一条穿越30多个大小山包的“光明路”。看着一辆辆满载山货的卡车驶出村口,乡亲们说,如果人武部现在来“扩红”,我们还是要把最后一个儿子送去当红军,最后一碗红米送去当军粮!

“与老区人民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是井冈山市人武部一以贯之的部训。人武部所有人员的办公室至今没有安装过一台空调,日常公务接待一律安排在部里招待所,吃的是“四菜一汤”的“红军套餐”……靠着省吃俭用,10年间,他们先后资助20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让50多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前年,新中国成立后井冈山市人武部首任部长、86岁的老八路陈学义重回部里。临别时,他充满深情地对干部职工们说:“你们的菜里有故事,饭里有精神,从你们身上,我看到党的好作风没有丢,老红军的本色没有变!”

(新华社南昌2014年5月17日,合作者:李大伟。)

香江卫士军旗红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20周年纪实

2017年6月13日,一则重大新闻,传遍大江南北——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签署命令,授予驻香港部队某旅特种作战一连“香港驻军模范特战连”荣誉称号。

20载风雨铸忠诚,20载军旗耀香江。一连,只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忠实履行使命的一个缩影。

20年前,伴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启了在“一国两制”条件下驻军的崭新篇章。

20年来,驻香港部队以威武文明的良好形象,为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交出了优异答卷。

20年,初心不改

美丽的维多利亚港,碧波荡漾,潮起潮落。

“墙外资本主义,墙内社会主义”,是驻香港部队最形象的写照。

2012年以来,驻军党委围绕培育“四有”新一代驻港军人,以“铸牢强军之魂”为主题,精心准备24堂党课,每月一课、每两年一个周期循环。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堂堂充满知识性、突出趣味性的党课,使理论灌输和思想引领焕发出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广大官兵纷纷自觉参与其中。

2016年7月,中环机务站中士吴甜带训香港青少年军事夏令营。学习讨论中,一名香港中学生提出:“你觉得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哪个好?”吴甜用学习中积累的数据和事实,谈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讲科技、教育、文化、养老、医疗等方面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赢得学生们的阵阵掌声,纷纷为她竖起大拇指。

打造有驻港特色的文化,是驻军一条管用的经验。他们大力加强营区政治环境建设,开展“强军战歌”歌咏比赛和“兵写兵、兵演兵、兵唱兵”群众性文艺创演,让官兵在强军文化熏陶中净化精神家园、坚守道德高地,在抚今追昔、追根溯源中唤起责任担当。

2016年入伍的大学生士兵谌泓宇,一开始对围墙内外的生活反差有些想不通。在观看了“高擎精神战旗”教育片《塔山战旗永飘扬》后,谌泓宇颇有触动:“看看先烈浴血奋战的场景,想想前辈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没有退却的理由,无论如何不能当"逃兵"! ”

如何拉直官兵脑海中的一个个问号?

驻香港部队政委岳世鑫表示:“处在"一国两制"特殊环境,面对两种社会制度交锋和多元思想文化冲击,从进驻香港的那一天起,驻香港部队党委就把铸牢军魂、净化灵魂作为驻军治军建军第一位的任务和永恒课题。”

20年,使命不怠

在“一国两制”条件下履行防务,有着不同寻常的使命任务。

驻军党委紧紧围绕军事训练这个“中心”,主动将“想打赢、谋打赢、练打赢”当作履职尽责根本内容,坚持从“兵之初”开始树立当兵打仗的鲜明导向,区分新兵、基层骨干、分队军官、参谋人员4个层次,全年组织“挂金牌、当标兵”活动。

2017年2月,在新兵“挂金牌、当标兵”基础课目比武现场,列兵吴铭强同时取得射击、手榴弹投掷、3000米跑3块金牌。此前,为打牢训练基础取得好成绩,他借来沙包绑在身上负重,战术基础动作反复训练直到手肘磨破,手榴弹投掷了一遍又一遍。

据统计,近年来驻香港部队新兵训练平均合格率98%以上,平均优秀率85%以上。

20年来,驻军充分发挥三军联合优势,突出抓好联合实兵演习。

去年举行的“香江卫士-2016”联合实兵演习,突出体系联合、精兵作战,红军不仅要完成丘陵要地争夺,还要应对来自空中、海上等多个方向的“敌情”威胁。蓝军防御由一线式向多点式拓展,防御面更宽、方向更多、控守更难。

在昂船洲海军基地,面对来自海上的远程火力袭扰,舰艇劈波斩浪驶向目标海域,空中盘旋的武装直升机如影随形,全副武装的特战队员结合任务从空中、水面多维度抵近作战一线……

而今,走进驻香港部队各营区,联演联训已成常态。

“驻军要成为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重要力量,关键要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以常态化战备为牵引、以实战化训练为抓手、以信息化转型为推动,提高部队硬实力,锻造能打胜仗的精锐之师。”驻香港部队司令员谭本宏说。

20年,规矩不松

记者在驻香港部队某教导团采访时,一场驻军法知识竞赛正在新兵营进行。

对即将轮换进港的战士来说,踏上香港土地前都要进行基本法、驻军法以及香港法律法规考试,考核成绩优秀才能取得进港资格证。

在高度法治化的香港社会,有近百部法律直接规范驻军行为——飞机升空训练、舰艇出海都要通报香港特区政府,实弹射击要提前在宪报上刊登公告……

20年来,一茬茬驻港官兵无不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高度自觉。

每年部队组织轮换,驻军都依法提前在特区政府宪报刊登公告,选择在市民熟睡的凌晨进行;驻军人员出入边境,都严格履行出入境手续和程序,并在港内港外设立安检站,所有过关人员、车辆及携带物品严格检查,从将军到士兵无一例外。

今年5月的一天,驻军新围靶场,某旅连长李亚迪带领两名战士到靶场悬挂警示红旗——上午8时开始,他们要组织射击训练,而训练计划早在一周前登报公告香港民众。

教导员周磊说,每次我们组织训练都是依据香港《防卫(射击练习区)条例》规定“白天射击要挂警示红旗,并须在射击前1小时挂出;夜间则要悬挂警示红灯,并须在日落前两小时挂出;射击训练必须提前7天登报公告”。

20年来,驻香港部队先后组织20余万台次车辆和80余万人次进出香港,5万余人次外出游览,均严守各项规章制度,威武文明之师良好形象在香港社会深入人心。

20年,情怀不变

爱祖国、爱香港、爱驻军,始终是驻港官兵的最强音。

20年来,驻军官兵视驻地为故乡,视香港同胞为亲人,赢得香港各界广泛赞誉。

2012年7月,某旅特战连排长陈玉飞被抽调到香港青少年军事夏令营当教练。在15公里野外拉练课目中,狂风骤起,暴雨突降,学员们浑身湿透。中学生小徐感到体力不支,浑身乏力,步幅越来越小。

“坚持住,我帮你!”陈玉飞接过他的装具,用肩膀架起小徐往前赶。

当小徐与其他学员一起到达终点时,陈玉飞的脚掌却因负重过多磨起大片水泡。看到他走路一拐一拐的样子,小徐感动地哭道:“陈教官,谢谢你!解放军真好!”

2016年8月,驻军组织官兵为香港同胞义务献血,报名人数超过献血名额两倍。官兵们个个争着去,谁也不愿落下。

“中华民族血脉相连,同胞之间血浓于水,为香港同胞献爱心义不容辞。”中环机务站指导员周军说,每次献血,自己都要说服官兵,因为指标有限,下次再献。

据香港献血工作人员介绍,20年来驻军先后有7600余人次参加香港特区献血活动,累计献血338万毫升。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20年来,驻军还满腔热情参加香港社会公益事业。每年参加香港“植树日”活动,累计植树9.2万余棵;每年组织慰老爱幼活动,为4300多名长者和幼童赠送礼物、表演节目、送上祝福。

20年来,由驻香港部队创编的《我的中国心》《中国梦》《情满香江》等主题文艺晚会,总能赢得最热烈的掌声;官兵参加香港的各类文艺汇演、升旗仪式、运动会开幕式等活动,总能得到香港各界的广泛称赞。

(新华社香港2017年6月20日,合作者:王洪山、周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