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真市长的关怀
四季青是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的。彭真市长给予四季青以特殊的关怀。他多次到四季青视察指导工作,鼓舞李墨林、申多这些劳动模范不断前进。
1956年1月,实现合作化的北京郊区农民到中共北京市委报喜,彭真(右)向四季青农业合作社的申多(中)、李墨林(左)表示祝贺
说起来,“四季青”这个社名还是彭市长定的呢。
那是1954年5月,闻名全市的李墨林温室生产合作社,经过充分酝酿,决定与附近的三个小社合并,并吸收了一些单干户入社。社扩大了,不仅有温室生产队,还建立了园田生产队,能够一年四季不断地供应北京新鲜蔬菜。一天晚上,社主任李墨林跟几个干部、社员谈起了社名的事:“咱们社越发展越大了,又有温室,又有园田,不能再叫李墨林温室生产合作社了。”大家觉得起个新名也好。有人主张叫“红五月社”,因为是在五月并社;有人说叫“米丘林社”,因为米丘林是农林科学家,郭沫若对人说过:“苏联有个米丘林,中国有个李墨林”。大家对起的名字都不满意。最后还是李墨林说:“咱们社一年四季蔬菜长青,就叫个 ‘四季青’怎么样?”大家觉得很好,准备跟更多的人商量。
过了几天,彭市长来视察工作,李墨林汇报了并社情况,也谈到了更改社名的事。彭市长赞同地说:“四季青?那很好嘛!咱们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要像松柏一样,万年长青。”从此,“四季青疏菜生产合作社”的牌子就挂出去了。
1956年初,农业合作化高潮在京郊激荡。四季青社与市劳动模范申多领导的远大社、金庄社合并在一起,成为一个八百多户人口、五千多亩土地的大社,社名仍叫“四季青”。一月十五日,社主任李墨林、申多带领四季青的社员们,进城向市委报喜。彭真同志在市委大院接见了他们,亲切地对他们说:“你们俩都是劳模。劳动模范是群众中的大旗,就是要带头生产,带头走社会主义道路。你们过去是两个社的人,现在并成了四季青社,你们要像亲哥俩一样,团结起来,带领社员们往前走!”这两位老劳模,牢牢记住了彭市长的话,一直是四季青的领头人。
1958年初秋的一天夜里,大约八点多钟,月亮都升起来了。彭市长和刘仁同志在海淀区委书记张还吾同志陪同下,来到四季青社看庄稼生长情况。他们从玉泉山往南行,过了北坞村,看见有不少社员在公路西侧耪玉米。这是二十多亩的一块玉米地,长得黑绿茁壮。社员见从汽车上下来几个人,就前来搭话。彭市长问:“你们为什么在夜里干活呀?”一个青年说;“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队长派活我们就干,反正给记工分。”刘仁同志听了,笑着对张还吾同志说:“我们强调民主办社。社员为什么干这种活茬,生产队长要讲清楚。”还吾同志说:“看来.我们这位生产队长还没学会走群众路线。”彭真同志肯定地说;“问题就在这里!不懂群众路线,合作社是难以办好的!”
彭真同志的汽车开走了。区委书记仔细思考着两位领导同志的话,觉得必须使四季青社和全区的干部,都要懂得走群众路线,坚持民主办社。于是他多次向农村干部讲这个道理,并且写了一篇题为《问题就在这里》的文章,发表在报纸上,让更多的人了解彭真同志讲的道理。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三年困难时期,社员中有埋怨情绪,一些干部也缺乏信心,公社党委正在做细致的思想工作,鼓励大家克服困难,同时政策也在调整。一天,彭真同志又到四季青来了。他问李墨林:“你们现在全公社有多少户?”“七千多户。”“原来李墨林小社有多少户?”“只有七户。”彭真同志笑了,说:“从7户到7千多户,好啊!可为什么能发展这么快呀?”李墨林也笑了,回答:“我们听党的话,走社会主义道路啊!”彭真同志点点头,说:“好!走社会主义道路,要一直走下去,走到共产主义!”彭真同志的话,使李墨林和在场的干部受到很大教育,大家战胜困难的信心就更足了。
不久后的一天下午,彭真市长和张还吾同志陪同古巴总统到四季青参观。当汽车进村后,公社门口聚集着一群社员,正在敲锣打鼓。彭市长对贵宾说:“社员们正在热烈地欢迎贵宾来访,这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古巴人民的深厚友谊。”总统与市长热情握手表示感谢。在参观菜田时,彭市长看着嫩绿的菜苗,非常高兴,他曾仔细地听取过张还吾同志关于四季青菜田实行定额管理经验的汇报,要求在全市大力推广。他对客人说:“四季青是北京郊区的重要蔬菜生产基地,为居民吃菜做出了贡献。”在沿着长河参观两岸的稻田时,彭市长对贵宾说:“这是有名的京西稻,熬粥、蒸饭都很好吃。这里的农民精耕细作,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很高。”随行的同志还指了指北边的佛香阁,说:过去京西稻都要交给皇家,种稻的吃不上米饭;现在京西稻成为普通农家的饭食了。听了中国主人的介绍,古巴贵宾对四季青的粮菜生产十分赞赏。
彭真同志就是这样,时刻关怀着四季青,指导、扶持、赞扬、期望,为它花费心力,为它的成绩自豪!即使在他处境最困难的时候,也还惦记着四季青。劳模李墨林在文革中被戴上“二地主”“走资派”“大农贼”的帽子,迫害致死,文革后彻底平反。彭真同志听说那三顶帽子后,无比愤慨而激动地说:“什么大农贼?是大功臣!北京有多少人吃过四季青的菜?有多少贵宾吃过李墨林暖洞子里的菜?竟然把他整死,还有良心没有?”这铮铮的语言,说的多么好啊!它完全表达了四季青几万人的心声!
(原载《彭真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