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人生输给了心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笑对世俗,顺其自然是最好的态度

活在世上,

总会有你看不惯的人,听不惯的话,

莫名其妙加诸身上的流言蜚语。

面对世俗的流言蜚语,

不必太介怀,你有你的人生,

他有他的旅程,只要认定自己要走的路,

就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闲言碎语随它去,

顺其自然就是最有力的态度。

一味地迎合别人,会失去自己的格调

鼻子上有红红的圆球,脸上涂着厚重的彩墨,身穿诡异梦幻的衣服,做出滑稽搞笑的动作,这便是人们印象里的小丑形象。很多人都觉得,做这样一份工作应该很开心,因为言行似乎没有约束,而快乐的气场又会传染,看到观众们乐得前仰后合时,表演者的内心应当也会有一种满足感和喜悦感。

然而,这都只是旁观者自以为是的猜想。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小丑扮演者,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每天站在台上,单纯地为了取悦于人,对他们而言是一种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在那滑稽搞笑的假面背后,其实是一颗颗疲惫不堪的心。

取悦别人,往往需要不断地伪装自己,掩饰真实的需求和意愿。有谁的心是麻木的,有谁真的不介意呢?尽管各种社交技巧中都在强调投其所好的妙用,但凡事有度,一味地迎合别人,就会迷失真正的自己。

婚宴结束后,新娘麦子在房间里边流眼泪边跟闺蜜说:“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的选择对不对,这些年我好像都不是在为自己活着,以至于所做的每个决定都让我感到惶恐不安。”

闺蜜望着眼前这个梨花带雨的姑娘,不知该怎样安慰,似乎什么话在此刻都显得苍白无力。

麦子像是找到了一个发泄口,开始絮絮叨叨把过往的事情都翻了出来——

小时候跟堂妹一起玩,害怕大人说自己自私,不懂让着妹妹,每次都会把喜欢的黑巧克力给堂妹吃,而自己吃白巧克力。直到现在,堂妹还经常送给她白巧克力,以为她最爱吃,而她从来也没拒绝过,更没说自己不爱吃那个,只怕伤了堂妹的热情。

读书时本喜欢文史,最好的朋友却想读理科,因不愿失去与朋友相伴的时光,就违背自己的喜好选择了理科。看着令人作呕的物理实验和化学方程式,她觉得那两年的日子简直不堪回首。直至后来,每每感到压力大时,还会做一些跟数理化考试相关的梦。

大学时本想去外省的一所医科大学,却遭到了母亲的反对。自从父亲去世后,她就成了母亲唯一的牵挂,只因不愿让母亲孤单,她就选择了留在本市,上了一所马马虎虎的学校,读了一个不冷不热的专业。

恋爱找对象,完全是母亲和姨妈一手操办的。总说日子要过得安稳,就要找一个家境不错的对象,其他的差不多就行。习惯了被安排,习惯了逆来顺受的麦子,就这样嫁给了现在的丈夫。这份婚姻里到底有多少爱,她自己也说不清楚,只是不讨厌对方罢了。

不只是生活,在工作方面,麦子也一直是不起眼的小人物。领导说什么,她就听什么,鲜少发表自己的看法,纵然某些点子真的不错,但因没有谁提起,她也就不好开口,生怕在会议上遭人拒绝,而不懂得如何解释和辩驳。

听麦子把话说完,在她默不作声的时候,闺蜜深呼吸一口,正视着麦子说:“不管过去发生了什么事,你做了什么决定,也不管是对是错,都不重要了。我希望你明白,你是一个独立的人,在未来的日子里,你应该先成为真实的自己,而不是被冠上各种头衔、身份的‘谁的谁’。经验告诉我们,不管你怎么做,也无法让所有人满意,为了迎合别人而改变自己,你会越来越痛苦,越来越不知所措。”

一味地迎合别人,势必会失去自己的特色,即便我们不是为了故意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也没必要用迎合来埋葬自己的特色。正如13世纪末意大利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者但丁在其代表性作品《神曲》中所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潇洒一点,率真一点,人生的风景将会大不相同。

畅销书作家黄桐在《总有一次哭泣,让人瞬间长大》中写过:“玫瑰花上的刺,不是为了伤害别人,而是为了保护自己。想当个好人,很好,但绝没必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来者不拒的烂好人,老是成全别人,却让自己不断受到伤害。”

是的,我们总不能只为做别人眼里的“好人”,而什么事情都委屈自己。迎合就需要弯腰,当你总是弯着腰出现在人前时,别人就会习惯于你的低姿态、你的不重要。其实,很多问题都没有绝对的错与对,因为人的眼光各不相同。就像一组几何图形,有人先看到的是圆,有人先看到的是三角形,没有谁是错的,只是关注点不同而已。

NBA巨星霍华德在接受《洛杉矶时报》的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说:“我不可能让每个人高兴,我去钓鱼都可能让别人不满,他们不满我开心地度假,希望我坐在屋子里沉浸在失利的痛苦中。我确实很不开心,但我不会停止自己正常的生活。”

谈及自己在前一个赛季的表现时,霍华德承认,伤病对他的影响很大:“我从肩伤中复出之后,有些人认为我没有拼尽全力,没有人愿意听一下‘我刚从手术中恢复,我一直在带伤比赛’之类的话,有些批评对我是不公平的。但是,我不在意人们说什么,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我都不会管,不然我就没法生活下去了。”

这番话说得很实在,如果总依照别人的标准去做人,那真的就没法生活下去了。

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才是懂得做自己。不因为他人爱你而自以为是,也不因为别人的批评而妄自菲薄。如果你是一个乡下人,就算你假装出生在城市,也还是会被看出破绽。不如保留乡下人的本色,因为你没有必要,也不值得去讨好那些会因为一个人的出身就得出好坏结论的人。

人生是一个多棱镜,总是以它变幻莫测的每一面反照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不必介意流言蜚语,不必担心自我思维的偏差,相信自己的判断,坚定自己的立场,才能走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

别因为一两句嘲笑的话就沮丧不已

昔日的一位同窗,读书时很用功,成绩也很好,当时所有人都觉着他肯定能考上名牌大学。没想到,在最后一搏的高考时,他发挥失常,最终只上了一所不起眼的师范院校。多年过后,如今的他已成家,有妻儿,是一个对未来有规划,且行走在前进路上的自由职业者。尽管事业不算成功,但他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能让家人过得更好。

只是,他心里一直有个难解的疙瘩,就是身边人对自己的调笑。曾有亲戚对他说过:“当初你学习多好啊,又那么刻苦,就是高考没发挥好……”亲戚就说了这么多,可他总在想,对方觉着自己曾经的刻苦都白费了,因为许多学习不好的人,现在的情况也不比他差。对这件事,他耿耿于怀了十几年,虽然也在不断说服自己要宽心,随便别人怎么看、怎么说,可心理上的阴影却还是摆脱不了。

身为旁观者,多数人大概都会觉得,真正的问题不是出在那位同窗的亲戚说了什么,而在于他太敏感了,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了。他为高考失利之事而自卑,所以也害怕别人提起这件事,总觉着那是在戳自己的痛处。

曾有人说,生活中最难忍受的不是贫穷困苦、饥寒交迫,而是被嘲笑和蔑视。想来就是这样,现实中不知有多少人跟上述那位同窗一样,在饱受着流言蜚语、异样眼光的煎熬。同时,经验又告诉我们,在自尊心面临挑战的时候,你的姿态决定了你的结局。畏惧嘲笑的人,往往会放弃自己的想法,内心强大的人,却会置之一笑,用逆袭的方式来证明嘲笑者的无聊和自己的实力。

美国前总统林肯,出生在一个鞋匠家庭。在重视门第和出身的美国上流社会,身为鞋匠之子的他,受到了许多权贵的轻视。在竞选前,林肯第一次站在参议会的演讲台上时,一位傲慢的参议员当众奚落他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话音一落,场上一片哄堂大笑,许多人都想看林肯的笑话。

面对这样的羞辱,林肯表现得非常平静,没有任何的怒气。等场上的笑声渐渐停止,他才缓缓地说道:“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已经去世了,我一定会牢记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不会像我父亲做鞋匠那么出色。”

会场上一片寂静,所有人都佩服林肯的勇气和智慧。这时,林肯转过头对那位傲慢的议员说:“据我所知,我的父亲也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它们不合脚,我可以用从父亲那里学到的技术为你们修改。”接着,他又向在场的所有参议员说:“如果到场的哪一位脚上所穿的鞋子是我父亲做的,如果它们不合适,我都可以帮助修改。但是,有一件事我敢肯定,我永远无法像他那样做得那么好,他的手艺是无人能及的。”说到这里,林肯落了泪。

这段肺腑之言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所有的嘲笑和轻蔑都变成了钦佩的掌声。后来,林肯在大选中胜出,这位总统被人们认为最伟大的特质,恰恰是他的真诚、自信和不忘本。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告诫世人:“对付贫穷要有勇气,忍受嘲笑要有勇气,正视自己营垒里的敌者也要有勇气。”忍受指责、抱怨、轻蔑,还要日复一日地努力,确实不容易,但忍受的结果,永远会比畏惧别人的嘲笑要精彩。

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大事之前,自己所有的想法,在别人眼里就是异想天开。你信了那些话,被刻薄的嘲讽击垮了信心,那你这一生可能都会停在原地,故步自封。你大概不知道,那些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人,也不是伴着鲜花和掌声爬上去的,他们也曾跟你一样,经历过被人讥笑的日子。不同的是,任凭别人怎么笑,怎么说,他们都义无反顾地走自己的路。

马云在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译社时,第一个月赚了200元,而房租700元。为了让翻译社生存下来,他背着麻袋去了小商品批发城义乌,卖过礼品、鲜花,还有手电筒,几年以后创立了我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李彦宏在美国留学时,老师笑着问他:“中国有计算机吗?”八年后,他回国创建了百度。卞之琳经常被人嘲笑“说话绕弯子”,可是他写出了千万人追捧的名句“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亨利·布拉格在威廉皇家学院读书时,因为贫穷而一直被人看不起,甚至还有人说他穿的破皮鞋是偷来的。父亲在给他的信中写道:“果真你一旦有了成就,我将引以为荣,因为我的儿子是穿着我的破皮鞋努力奋斗成功的……”结果,他成了物理学家。

这些精英们的人生经历,无疑都印证了一个事实:当你能够战胜他人的嘲笑,用自己的成功去回应这些蔑视的话时,所有的嘲笑都会被惊讶和敬佩所取代。你若轻易就改变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才真的会如他们所言,庸庸碌碌地终其一生。请记住:这个世界不是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中,而是掌握在能够经受得住嘲笑与批评并不断往前走的人手中。你无法左右别人的言行,但你有权选择自己的姿态。

谁人背后无人说,真的不必太介怀

1935年3月8日,一代影后阮玲玉在难以承受的流言蜚语中,结束了自己年仅25岁的生命,含恨留下“人言可畏”的遗言,也印证了“舌根底下压死人”的俗语。

生活在万花筒般的俗世里,无论是谁,都免不了要承受外界的各种评论,真的、假的,好听的、难听的,任何人都无法阻止它们的出现。好话谁都不嫌多,怕就怕恶意中伤自己的谣言诽谤。真遇到这样的事时,我们不能都用极端的方式去澄清,更何况就算你以轻生来回应流言也未必有人相信你的“清白”。

有句俗话说得好:“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流言,对他人的有意贬低、恶意嘲讽,真的无须太在意。如果你被激怒了,把流言蜚语当真了,恰恰就“输”了,输掉的是自己的生活,是平和的情绪,是豁达的心胸。

多年前,一个年轻人不远千里找到燃灯寺的释济大师,见面后就开始诉苦:“我只是读书耕作,从来都不传闲话,不招惹是非,可不知为什么,总有人用恶言诽谤我,用蜚语诋毁我。我实在忍受不了,想遁入空门削发为僧,远离这些红尘琐事,希望大师成全我。”

释济大师静静地听他说完,微微一笑说:“施主何必心急,且同老衲到院中去捡一片净叶,你就知道自己的未来了。”接着,他就带着年轻人走到禅寺中殿旁边的一条小溪边,顺手从菩提树上摘下一片菩提叶,又吩咐一个弟子去取一桶一瓢。

很快,弟子就拿来了一个桶和一个葫芦瓢,交给释济大师。大师手拈树叶,对年轻人说:“施主不惹是非,远离红尘,就如我手上的这片净叶。”接着,他随手将那一片叶子丢进桶里,又指着那桶说:“如今施主惨遭诽谤和诋毁,深陷尘世枯井,是否就如这片净叶深陷桶底呢?”年轻人深叹一口气,无奈地说:“我就是桶底的这片树叶啊!”

释济大师把水桶放到溪边的一块石头上,从溪里舀起一瓢水,说:“这是别人对施主的诽谤,试图打沉你。”只听哗的一声,大师把那瓢水浇到桶底的树叶上。树叶在桶里激烈地翻转着,最后又漂浮在水面上。大师又舀起一瓢水,说:“这是别人对施主的恶语,目的还是要打沉你,但施主请看这又会如何?”这一瓢水倒进桶中的树叶上,树叶只是晃了晃,然后又漂在了水的表面。

望着桶里的水,还有那漂浮着的树叶,年轻人说:“树叶秋毫无损,只是桶里的水深了,而树叶却离桶口越来越近了。”释济大师笑着点点头,再次舀起几瓢水浇到树叶上,并说:“流言是无法击沉一片净叶的,净叶抖掉了浇在它身上的一句句蜚语和诽谤,不仅没有沉底,反倒是随着诽谤的增多渐渐飘升,一步步远离渊底了。”

这时,桶里的水已经满了,那片菩提叶浮到了桶面上,翠绿的叶子如同一叶扁舟,在水面上轻轻地荡漾着,悠然自得。大师笑道:“若是再有一些流言蜚语就更好了。”年轻人不解,问大师何出此言。大师不语,舀起两瓢水浇到桶中的树叶上,桶水溢了出来,而那片叶子也随之溢了出来,随着溪水晃悠悠地离去。望着飘远的菩提叶,释济大师说:“这么多的流言蜚语,总算是帮这枚净叶跳出了陷阱,让它飘向远方的江河大海,拥有更广阔的世界。”年轻人恍悟,一片净叶是永远不会沉入水底的,诽谤和诋毁只会让纯净的人更加纯净。

置身于纷纷扰扰的俗世中,会有人尊重你,也会有人看不惯你,或是无中生有地给你捏造谣言。你愤怒,你怨恨,你痛苦,那都是在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无济于事。很有可能,诽谤你的人正希望你一蹶不振,懊恼沮丧。就像释济大师所言,诽谤就如同一瓢瓢水,你若是一片净叶,任它再怎么污浊,也无法阻止轻盈纯净的你浮出水面。

对待诽谤,最强有力的辟谣方式,就是用微笑去面对,让那些流言蜚语在时间和你的坦荡行为中不攻自破。在这个过程中,你当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切不必以受害者的身份以泪洗面、吵吵闹闹,博人同情和理解,这都是弱者的所为。当你忽视外界的流言与毁谤时,它们自会逐渐消逝。一旦你去怨恨别人的毁谤,那就似乎已承受了毁谤的存在。别忘了,鳄鱼只伤害那些怕它的人,毁谤也只伤害那些自寻烦恼的人。

美国心理学家帕萃斯·埃文斯曾说:“人们评价我们,实际上是在假装知道我们的内心世界,是在对我们的精神边界进行攻击。如果接受这些攻击,我们会暂时迷失自我,屈服于别人的控制。”

生活是自己的,不该屈服于任何人的控制。对待那些无中生有的流言恶语,把它们挡在心门之外,只当是无聊的笑话。正所谓,清者自清,无须费力去解释和澄清。美国最能干的总统之一罗斯福,在任的时候几乎是被诋毁包围的,有85%的报纸都在批评他。面对这样的处境,他是怎么做的呢?把所有骂自己的报纸都剪贴起来,每次朋友造访,他就大大方方地拿出来,说:“你看,他们又在骂我了。”

敞开你的心,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是大海总会海纳百川,是高山总会巍然挺立,相信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谣言总有澄清的一天,不必担心那么多。

你有你的人生,我有我的旅程

离开校园后,对同学聚会这件事,圆子一直都是拒绝的。

读书时,偶尔凑在一起聊聊天,都觉得挺放松,挺亲切。走进社会后,同学之间的差距渐渐拉开,尤其是在成立了各自的家庭后,经济状况更是参差不齐。如今再相聚,言谈举止都跟过去不一样了。

圆子是普通的白领,丈夫也是私企的员工,勉强凑够首付买了房,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好在俩人都挺勤奋,上进的丈夫在单位熬了四五年后,总算升到了中层,月薪也升到了五位数。当房贷还清后,圆子总算松了一口气,对参加同学聚会这件事,也有了点底气。

以往同学聚会,圆子都是坐在一旁当群众演员,偶尔附和着说两句。其实,多数情况下,她是插不上嘴的。别人说的海岛游,她没体验过,没有发言权,也没有什么特别经验附送;别人说手里的名牌包是老公出国买回来的,她也无言以对,她手里的包背了两年,还是商场打折时买的。然而,对于最近的一次聚会,她却变得十分期待。

那天,她精心打扮了一番,特意显出自己的知性气质。席间,她也多次参与话题的讨论,并故作不经意地把丈夫的现状抖搂出来。众人一听,附和着说了两句好听的话,就转移了话题。

“今天××怎么没有来?”“噢,她呀!最近没时间,跟她老公一起开了家广告公司,刚步入正轨,事情比较多,说改天再单请我们……”本以为丈夫升到中层值得炫耀的圆子,才发觉别人已经创业当老板了,她的心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

当别人热烈地谈论着那位创业者的生活时,圆子的心又不平衡了。她找个借口提前离场,回家的路上,她一边懊恼自己爱攀比的毛病,一边暗暗决定,今后再也不参加这种聚会了。

人生的辛苦,一半源自生存,一半源自攀比。

什么是攀比?把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无论是字形还是字义,都很有意思,也可能会让我们对它有更深的理解。先说“攀”字,意指抓住东西往上爬,是由低向高的一种状态;从字形上看,是一个大人,踮起脚用手在林子里掏鸟窝。再说“比”,意指比较,字形是两把匕首放在一起,威力自然更强大。如果将两个字合起来去解释,大意是:跟高于自己的人去比较,往往都会造成不伤人就伤己的后果。

一项调查显示,95%的都市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感,都会有怀疑自己的时候,认为自己的境况不如别人。产生这种心理的直接原因,就是习惯把别人的生活作为自己的标杆,反反复复地去对比。殊不知,人生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此。

《牛津格言》中说道:“如果我们仅仅想获得幸福,那很容易实现。但我们希望比别人更幸福,就会感到很难实现,因为我们对别人的幸福的想象总是超过实际情形。”

你以为有车有房就会比租房的日子好过,却不知道那华丽的房子背后,要承受着怎样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你以为创业当老板的就比给人打工幸福,却不知那个老板的头衔背后,要付出多少艰辛和努力;你以为嫁得好的女人就一辈子无忧了,却不知道伸手管别人要钱的滋味其实并不好受……别人的幸福,未必有你看到的那样美好,而你拥有的生活,也未

必真如自己所想的那么不堪。

更何况,每个人的家庭不同,环境不同,经历不同,思想价值观念也不同,这直接影响着看问题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人生的态度。不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人,如何去比谁跑得更快?盲目比较,只会让自己越来越气馁,越来越自卑。

某报刊曾经采访过一位女医学教授,当时她已经65岁了,但整个人看起来并不老,甚至还透着一股活泼。记者问她,如何保养得这么好?女教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了自己在美国工作时经历的一件事。

有一次,她与医院里的一位主任秘书聊天。那个美国女孩子特别热情,虽然手里一刻不停地忙碌着,却热情洋溢告诉她:“我们做这么多事,能让老板腾出时间做我们做不了的事,我很开心。”就是这句话,让女教授瞬间体会到,原来不攀比、不计较,竟能让人如此快乐。

后来,国内掀起了出国热,但她从来不强求儿子一定要去留学。她尊重儿子的选择,说只要他开心,比什么都重要。由于职业的原因,她在生活中见过太多生死离别,对生命的感悟也比常人更深刻,她说:“一个人活一辈子,开开心心才是对自己好。总是跟别人比,心理肯定会失衡,情绪也会受影响,时间长了病也就跟着来了,倒不如凡事看开点,活得简单些。我母亲就是一个开朗平和的人,在我的印象里,她很少因为一点小事就生气,也从不会拿自家的事情跟别人比,一辈子乐乐呵呵,现在她都已经102岁了。”

一个人最可贵的地方是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成为自己的主人,不为世俗的观念所惑。人生需要的是攀,而不是比。若非要去比,不如就比谁更有生活情趣,谁更懂生命的真谛,这与金钱、地位无关,只要你想,即刻就能拥有。

嫉妒和贬低别人,不会让你变得更强

清晨的海边,寂静清冷,几只螃蟹从海里游到岸边,其中一只螃蟹努力地想往岸上爬,可无论怎么努力,却始终爬不到岸上。倒不是因为它笨拙,而是它的同伴阻挠它爬上去。

不远处,有几位抓螃蟹的渔民。他们把筐子的一面打开,开口冲着螃蟹,让它们爬进来。当筐子里装满螃蟹后,再把开口关上。筐子有底却没有盖,原本螃蟹可以很轻松地爬出来,但每只螃蟹都不愿意同类跑在自己前面,只要一只螃蟹往上爬的时候,另一只螃蟹就把它拉下来。最终,没有一只螃蟹得以逃生,都将沦为餐桌上的美食。

人的智商和情商比螃蟹不知高出多少倍,但在嫉妒这件事情上,真正参透的却寥寥无几。在嫉妒心的怂恿下,争名逐利、钩心斗角、诋毁伤害一幕幕上演,这些事情带给人的折磨,远比生活和工作本身要辛苦得多。

陈浩家境贫寒,靠着助学贷款才有幸走进大学校园,生活一直很节俭。宿舍里有个叫陆凯的男生跟他关系很好,由于父母都是公司的高管,陆凯在吃穿方面很讲究,也经常会帮陈浩买一些日用品。离家千里的陈浩,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感受到了亲人一样的温暖,心里很是感激,他唯一能回报给陆凯的就是一些学习经验。就这样,两个本没有血缘关系的男生,在一起相处了四年,有了亲兄弟一般的感情。

当时,陈浩和陆凯都觉得,两个人会是一辈子的朋友,没有什么东西能摧毁这段兄弟情。可当大学毕业几年后,他们竟成了熟悉的陌生人,而这一切,都只是因为“嫉妒”。

大四下学期,陆凯的父母托关系给他在上海找了一份工作,并购买了房产。学习成绩较好的陈浩,选择了读研深造。三年后,陈浩顺利拿到了硕士学位,也准备到上海闯荡一番。幸运的是,上海的一家知名企业对他的简历很感兴趣,邀请他去面试。接到电话后,陈浩很激动,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好兄弟陆凯,毕竟陆凯在上海待了几年,先跟他知会一声,到时也好有个落脚之处。

起初,两个人因为阔别已久,聊得还很开心,可当陈浩把自己要去上海那家名企去面试的消息告诉陆凯时,陆凯的语气突然变了,但还是很客气地表示尽量给陈浩安排住处。就这样,陈浩挂断电话后,买了去上海的车票。

让陈浩没想到的是,当他到了上海后,陆凯并没有去火车站接他,而且电话也打不通。陈浩有点慌了,自己没带多少钱,唯一能指望的人也联系不上,怎么办呢?天色渐渐黑了,陈浩只好在火车站附近简单吃了点东西,又找了一个便宜的旅馆,勉强落了脚。坐了七八个小时硬座的他,很是疲惫,却怎么也睡不着……

第二天,陈浩早早起来,到公司参加面试。过程很顺利,但人事主管告诉他,结果要三天后才能公布。走出公司后,陈浩又给陆凯打了一次电话,依然是关机。陈浩彻底灰心了,只好又在小旅馆暂住了三天。

幸运的是,陈浩最终通过了面试,而且公司还给安排了职工宿舍。试用期结束后,表现出色的他成了一名正式员工。工作的第二年,他拿到了一笔不菲的年终奖。此时的他,又想起了自己的好兄弟陆凯,于是试着拨通了他的电话。电话那端的陆凯,觉得有些尴尬,听说陈浩在事业上的成绩时,客气地说了一句“恭喜”。陈浩提出要请他吃饭,而陆凯却以太忙推托了。

大概又过了半年多,陈浩荣升为部门里的二把手,薪资比开始时翻了一倍。在激烈的竞争中,这个出身贫寒的小伙子,总算在上海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有一天,他接到了陆凯打来的电话,只觉陆凯支支吾吾地,想是要说什么,但又不好意思。在他断断续续的叙述中,陈浩得知,原来陆凯是被现在的单位辞退了,想请自己帮忙推荐一份工作,但顾忌面子,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明确说一句寻求帮助的话。

过了一段时间后,陆凯回到了他们读书时的那座城市,他的父母在那边帮他找了一份普通的工作。这个消息,还是陈浩从其他同学嘴里得知的。他不能理解,当初那么要好的兄弟,如今怎么会变成这样,对自己冷冷淡淡,还非常不信任。他觉着,就算今后有机会再见面,也只能是陌路人了,毕竟有了裂痕的情谊,很难再恢复如初。

两个情同手足的朋友,走到了这样的地步,究竟是谁的错呢?毕竟,两个人之间没有过正面的冲突。说来说去,症结就出在陆凯的心里!从前读书时,他在陈浩面前一直有种优越感,这是家境的差异导致的。等陈浩读完研究生,准备到一家名企应聘时,陆凯觉得自己的优越感受到了“威胁”,担心对方会在工作方面超越自己。果然,当陈浩被公司录用且升职加薪时,陆凯对他的态度也很冷漠,并逐渐淡出了陈浩的生活。

其实,陆凯不是讨厌陈浩,而是容不得陈浩比自己强;他渴望像陈浩一样独立成功,但凭借自己的能力却又做不到。嫉妒的火焰在陆凯的心里越烧越旺,却改变不了现实的一分一毫。陈浩失去的只是一个朋友,而陆凯失去的除了朋友,还有晴朗的生活。

巴尔扎克说过:“嫉妒潜伏在心底,好比毒蛇潜伏在穴中。”嫉妒会扭曲人的心灵,荒芜多彩的人生,是对别人的长处给予的非理性的否定。然而,任凭你如何去嫉妒、贬低别人,也无法使你自己变得更高尚、更强大。对待他人的优越,我们要学会的,是熔炼嫉妒。

所谓熔炼,就是把本能的嫉妒化为进取的动力,把不平静的心态归于平静,把蔑视他人的目光转移到自己的短处上,使嫉妒成为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专注于自身的提高,把自己和期望的优越拉得更近,平和地追求自己想要的,坦然地看待自己得不到的,带着这样的一颗心活着,痛苦和不安还能在何处扎根呢?

抛弃虚荣,人生才会活得坦荡从容

某高校的一位教授,亲眼看见过这样一件事:

端午节前几日,一位农村妈妈来看望在此校读大学的儿子。她穿着朴素且略显土气的衣服,挎着一篮粽子。她的儿子在校门口“迎接”了她,却并没有让远道而来的妈妈到食堂喝口水,而是避嫌似的催促她快点回去。妈妈把一篮粽子递给他,他决绝地推托着不收。最后,这位母亲只好原封不动地带着粽子往回走。背影里,那位妈妈抹了一下泪。

这位教授说,他认识那个男生。他的老家在农村,是学校的贫困生,学习成绩一直不错,自尊心极强,比较内向,也很少和同学沟通交流。当天,他发现这个学生正在校门口与一位五十多岁的农村妇女争论着,就站在不远的地方关注着,听了好一会儿才知道这位农村妇女是他的母亲。

母亲因为儿子春节没有回家过年,思子心切,就从千里外的老家赶来看望儿子。知道儿子从小爱吃她包的粽子,特意包了很多,想让他带给同学们尝尝。然而,母亲的突然造访,不仅没有让这个男生感到欣喜,反倒让他很震怒,他担心别人看到了衣着破旧的母亲,会让自己今后在班里很难抬头做人,就催促母亲快点离开。在这个过程中,母亲几次小心地说:“要不要把粽子留下来?可以分给同学尝尝。”男生却有点不耐烦地说:“你快走吧,谁还吃这个东西?”说完,就转身进了校门。

教授看到这一幕,追上了边走边抹泪的母亲,想劝她到学校看看。这位母亲见有老师追上来搭话,急忙抹掉眼泪,强颜微笑,连声说“没事,没事”,并谢绝了教授的邀请,说:“家里还有活要忙”。说完就急步离开了。

不敢坦然承认经济拮据的现实,不能辨识生活里孰轻孰重,担心同学发现自己的贫穷而忐忑不安,不惜赶走千里迢迢来探望自己的母亲。这不是自尊,而是虚荣!也许此时此刻他会觉着,这样做是顾全了颜面,但等他为人父母时,他会知道被孩子残忍地拒绝是多么痛心的事情。待到那时,不知他还有没有机会去对母亲说一声“对不起”,也不知道他还有没有机会能得到母亲的原谅。

一个人的内心被虚荣所笼罩时,待人接物很难做到坦坦荡荡,总会担心被人看不起。若是遭遇了冷眼,更会觉得压力难以承受,甚至不惜代价去创造条件让外界接纳自己,高看自己。殊不知,如此行事恰恰暴露了自己内心的虚弱和自卑。一个真正强大的人,永远不会去背负虚荣的十字架,他们会在坚韧中去奋斗,在自信中寻找自身的价值。

有一次,亨利·福特到了英格兰后,在机场咨询处询问当地最便宜的旅馆。接待员认出了他,前一天还在报纸上看过他的大幅照,报道称这位大富豪要来此地。现在,亨利·福特就站在这儿,穿着一件像他一样老的外套,还要找最便宜的旅馆。

接待员说:“要是我没有弄错的话,您应当就是亨利·福特先生吧?我看过您的照片。”

亨利·福特回答:“是的。”

接待员似乎很不解,问:“您穿着一件这么老旧的衣服,还要最便宜的旅馆,真不可思议。我见过您的儿子,他总是询问最好的旅馆,且穿的衣服也很考究。”

亨利·福特说:“是啊,我儿子是好出风头,他还没有适应生活。对我来说,没必要住昂贵的旅馆,我到哪儿都是亨利·福特。就算在最便宜的旅馆里,我也是亨利·福特,这没什么两样。这件外套是我父亲的,但是没关系,我并不需要新衣服。我是亨利·福特,即便我赤裸裸地站着,我也是亨利·福特。”

多么精彩而又尖锐的回答!生活要的就是这样一份敢于承认自己的勇气。也许,你的外套比亨利·福特的更昂贵,但这能说明你比他富有吗?也许,你住过的旅店比亨利·福特住过的要高档,但这能说明你比他更有身份吗?借助外物去标榜自己的人,只能说明对自己缺乏信心,极力地需要用外物吸引他人的目光,从而间接地“抬高”自己。真正自信的人,从不会向任何人炫耀自己的力量,因为心中有数,他们更愿意留着精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法国著名画家贝罗尼,曾经在瑞士度假期间,每天背着画架到各处写生。有一天,他在日内瓦湖边专心作画,旁边来了三位女游客,看了他的画后就开始指手画脚地批评起来,一会儿说这不好,一会儿说那不对,而贝罗尼都按照她们的意见一一进行修改,最后还跟她们说了一声“谢谢”。

第二天,贝罗尼到另外一个地方,碰巧又在车站看到了昨天的那三位妇女,她们交头接耳地在说着什么。片刻后,那三位妇人也看到了贝罗尼,就朝他走了过来,问道:“先生,我们听说大画家贝罗尼正在这儿度假,所以特意来拜访,你知道他现在住哪儿吗?”

贝罗尼朝她们弯弯腰,回答说:“不敢当,我就是贝罗尼。”三位妇女很吃惊,想起前一天的不礼貌,深感歉疚。

弗兰西斯·培根说:“好荣耀的人是明哲之士所轻视的,愚蠢之人所艳羡的,谄媚之徒所奉承的,同时他们也是自己所夸耀的言语的

奴隶。”

虚荣会让我们忘记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浮于表面的荣耀,会让我们成为虚荣的奴隶,活在别人的眼光和口舌之下。这样的人生太疲惫,也太不真实。时刻保持理智,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活出一份坦荡和从容。

处处算计未必就能过上好日子

相传,释迦牟尼刚开始向人们传教时,遇到过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阻碍,有时甚至会受到他人的公然挑衅和人身攻击。庆幸的是,他每次都凭借自身的智慧、毅力和人格力量,化险为夷,缓和矛盾。

一次,释迦牟尼安静地走在大街上,迎面走来一个凶神恶煞的婆罗门。这个人对佛教十分仇视,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看到释迦牟尼后,他怒火中烧,一条毒计涌上心头。他手握一把沙子,小心翼翼地走到释迦牟尼背后,想向他的头上撒去。就在沙子扔出去的那一刻,突然刮起了一阵风,沙土全都飞到了他自己的脸上,迷了他的眼。

婆罗门气坏了,想要跟释迦牟尼发火,却也知道是自己理亏。只见他满脸通红,狼狈地站在原地,许多路人都看到了刚刚的那一幕,朝他抛来嘲笑的目光。面对周围那些锐利的目光,婆罗门不好意思地低头离去。

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个别人心胸狭隘,嫉妒心强,见不得别人好,总是想尽办法去算计,费尽心机地给人制造麻烦。然而,俗话说得好,做贼心虚。他们在做这些事的时候也是提心吊胆的,怕被人看穿,也未必都能得逞。有时,一个疏漏就把自己算计进去了。当真相大白于天下的时候,遭到的全是别人的嗤之以鼻和不屑一顾。

算计别人,是一种拉低人品修养的行为,也是一种自寻烦恼的选择。美国心理学家威廉通过多年的研究,证实了一件事:但凡对物质利益太能算计的人,往往都是很不幸的人,甚至是多病和短命的,其中有90%以上的人都患有心理疾病。他们痛苦的时间和深度,比不善于算计的人高出许多倍。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许多人再能掐会算,再处处使心眼,却没有过上好日子。

威廉依据多年的实践,列出了500道题,以此来测试“谁”是“太能算计者”,其中有一些问题很有趣,比如:你是否同意把一分钱分成几份花?你是否认为银行应当与你平分利息?你是否经常后悔买来的东西不值?你是否觉得自己经常处于上当受骗的位置?你是否因为给别人花了钱而闷闷不乐?你是否梦想另一个人的钱会变成你的……

精于算计的人,往往活得很辛苦。对此,威廉教授有许多珍贵的总结,比如:爱算计的人经常会失去平静,处在焦虑的状态中;经常对周围的人和事感到不满,内心很难得到平衡与满足;每天活在琐碎小事中无法自拔,只看眼前而不思长远;太渴望得到,不能轻松地生活;总是关注阴暗面,事事设防,对什么都充满怀疑。

其实,拿出上述这些弊处的任何一条,加诸某个人的身上,都会像山一样沉重,让生活变得疲乏不堪,失去色彩。可想而知,要同时承受所有的心理压力,是怎样的一种感受。无论从道德修养上来说,还是从心理感受上来讲,算计别人的想法都是不该有的,这种无底线的作为,最终伤害的只能是自己。

有个故事讲到,一个男子用骆驼运货,他很羡慕另一位商人拥有一批健硕的马,就想用自己的骆驼去换那匹马。他对商人说:“我的骆驼扛东西多,速度也快,只是我现在不运输那么多货物了,留着也是浪费。我看你一直做生意,不如就卖给你吧!”

商人说:“但我已经有一匹马了,再买一只骆驼有点多余。”

男子说:“那好办,你可以用这匹马来换骆驼,我就当吃点亏吧!”

商人摇摇头,说:“这匹马陪伴我多年了,是我最好的伙伴,我不能跟你交换。”

男子心有不甘,随即想出一计。第二天他,他故意装病倒在商人必经的路旁。好心的商人经过时下马察看,并将男子扶到了马背上,准备送他去看医生。男子计谋得逞,立刻坐了起来,对商人说:“现在,我已经骑到马上,马就是我的了。”

商人并未生气,平静地说:“马可以给你,但你要答应我,不能告诉你是如何得到这匹马的。”

男子疑惑不解,问:“为什么?”

商人说:“你如果说了,以后再有人病倒在路边,就没人敢救了;如果刚巧病的人是你,结果就更糟糕了。”

男子听后,面红耳赤。商人的慷慨大度、慈悲善意就像是一面镜子,映射出了他内心的阴暗与丑陋。深感惭愧的男子,连忙下马向商人道歉,并归还了马匹。

《红楼梦》里给王熙凤的判词里写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就是在说,善于算计的人,居心叵测地设计了很多局,最后却把自己的前途和声誉都搭进去了。与其这样狭隘、沉重地活着,倒不如简单、坦荡一些,也许成不了大富大贵之人,只是过着粗茶淡饭的平淡生活,但至少不必深陷一事一物的纠缠和忧虑中。在有限的生命里,日行万步健康,夜躺木床安眠,活得光明磊落,才是最难能可贵的幸福。

为人处世,用不着斤斤计较

英国作家基普林娶了一位貌美如花的妻子,婚后不久,他就在当地修建了一栋非常漂亮的房子,准备跟妻子在那里共度余生。基普林和妻子的哥哥比特很谈得来,俩人除了亲戚关系外,也是很交心的朋友。

然而,后来一件很小的事情,却让他们分道扬镳,往日的情谊也荡然无存。

事情的起因是,基普林买下了比特的一块地皮,俩人约定好:地皮的所有权归基普林所有,但比特有权利收割这块地上的青草。可是有一天,比特突然看到基普林正在把这块草地改建成花园,他气急败坏地走了过去,冲着基普林就是一通斥责,说他未经自己允许就私自改建。基普林也不甘示弱,当场反驳:“我有权在自己的私有财产上做任何事情。”这句话驳得比特哑口无言,好几天都没跟基普林说话。两个人就因为这块草地结下了恩怨。

不久后,基普林骑着自行车在路上碰到了比特,当时比特正坐在一辆双套马车上。由于道路很窄,两个人不可能同时通过,总要有个人让一让才行。比特提出,要基普林让开一下,而基普林却不肯,指责他不讲道理,还发誓要将比特告到法院。结果,基普林并没有得到任何好处。依照相关法律规定,那栋漂亮的住宅并不属于他。

许多人都在过分追求物质上的满足,体现在言行上就是锱铢必较。然而,这么做的结果如何呢?是不是真的如愿以偿得到了想要的?是不是真如预想的那么幸福呢?或许,像基普林这样的,计较来计较去,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人,也不在少数吧!

当心灵被计较占据时,人往往就难以自持。这种失控或体现在言行的过激上,或体现在默不作声的痛苦中。计较是一把双刃剑,刺进他人身体的同时,也伤了自己。对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完全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是对那些较大的事情,也可以用合适的方式去协商解决。多点豁达和原谅,生活也会更好过一些。

一百年前的欧洲医学界,阿·居尔斯特兰德的名字几乎人尽皆知。他是一位出色的眼科医生,也是一位对眼睛进行深入研究,揭开眼睛生理光学秘密的专家,1911年被授予诺贝尔医学奖。人们敬仰他,不仅是因为他精湛的医术,还有他豁达而深厚的修养。

这件事情还要从居尔斯特兰德的父亲文诺说起,他也是一位小有名气的眼科医生,在贫民区经营着一家眼科诊所。当地有一位家境殷实的玛尔盖勋爵,他的生意涉及食品、化工、船舶等多个领域,后又在贫民区开设了一所医院。然而,当地的许多居民,包括其他地方的患者,都愿意来找老文诺看病,尽管他的诊所规模并不大。

玛尔盖很不高兴,因为老文诺以医济世,不以术致富,使得前来他的医院就诊的人很少。有人给玛尔盖出主意,让他邀请文诺到医院来主持眼科,玛尔盖不愿意,说文诺没有文凭,医院不可能录用这样的医生。老文诺听说后,气愤至极,觉得自己被羞辱了。

后来,玛尔盖发善心,让文诺的三儿子,也就是居尔斯特兰德到医院做实习医生。居尔斯特兰德憋着一口气,发誓一定要干出点样子,给父亲出一口闷气。果然,他在18岁那年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医学院,学成后

回到父亲的小诊所,接替了父亲的工作,跟玛尔盖医院成了竞争对手。

28岁时,居尔斯特兰德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博士伦文轰动了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30岁时,他被任命为斯德哥尔摩眼科诊所所长。玛尔盖见到居尔斯特兰德家族出了这样一个人物,也后悔当初把事情做得太绝了,坏了两家的关系。更主要的是,玛尔盖家的四小姐芬妮在此时患上了严重的眼疾,玛尔盖请遍了北欧各国的眼科专家,医生们都束手无策。两块黑色的云翳盖在四小姐芬妮的瞳孔上,动手术的话她很可能会失明。

玛尔盖绝望了。最后,还是芬妮提出来,请居尔斯特兰德为她诊治看看。居尔斯特兰德来了,似乎早已忘了玛尔盖当年对他的歧视,以及对父亲的排挤,他用心地给芬妮诊断,做手术,且手术很成功。

重新见到光明的芬妮爱上了居尔斯特兰德,要将自己的终身许给他,以报答这份恩情。居尔斯特兰德拒绝了,他深知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医生的职责,既不会因为前嫌而拒绝为芬妮诊治,也不会因为治疗成功而接受爱情。后来,居尔斯特兰德离开了家乡,到乌普萨拉大学任眼科教授。他的慷慨大度,让多年来结怨极深的两家人,彻底抹去了恩怨,避免了“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悲剧重演。

生活之中,难免会有碰撞和摩擦,总是记挂着不愉快的东西,怨气就会越来越大,内心的美好感受就会越来越少。与其为了过往的纠葛咬牙切齿,不如选择原谅和宽恕。其实,当你学会了宽容,你会发现做人少计较一点不会损失什么,反倒还能给自己省去许多烦恼。既有轻松的选择,何苦非要为难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