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论怀古:内经逐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生气通天论篇·引子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今天我们来学习《黄帝内经》的第三篇,每当我们学习新篇章都会讲解题目。在学习第一篇“上古天真论”的时候,我讲过“上古”这个概念,《诗经》以及《诗经》之前所记载的历史算作上古,也就是三皇五帝时期以及更早的时期。在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呢,讲什么是调,什么是神,尤其是神这个概念。今天讲到第三篇“生气通天论”,题目中的这几个字也是需要大家思考的。

本章的首段出现“其生五,其气三”这句话,那就要讲三才五行,但是今天的时间恐怕不足以让我们展开来学习五行这个概念,那就把五行的内容留到后面讲。我们先看“生气通天论”里面的“生”,讲这个“生”之前我先讲一个字就是“王”。无论我们学《论语》还是《内经》,或是学中国正统文化的其他部分的时候,都会遇到这个“先王之道”。上节课我们提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也讲到这个先王的“王”。我们现在来看这个“王”字:三横一竖构成“王”,这三横中最上面一横是指天,最下面一横是指地,中间的一横就是指人,因此这个字也可以解析为天地人三才都具备了。如果上能通天,下能通地,中间能通人的,这个就叫作王。古时候的王并不意味着权力,而是意味着智慧,意味着一种非常博大的胸怀。那这个“生”字呢,它和“王”字不同的是在上面出了一点头,意思是它更象天的。我们之前讲过天是象阳的,地是象阴的,因此知道“生”和阳相关,和天相关,从字形来说是这样的。“生”是不是真的代表阳气呢,因为这个字也可以向下通,对吧。我们知道另外一个汉字“田”,这个“田”也可以变化,它往上面一通呢,就是理由的“由”字;往下面一通呢,就是甲乙丙丁的“甲”字;如果上下相通呢,就是“申”字,古时候的“申”字等同于现在的“神”字。“田”字还有其他变化,比如“鬼”字,我们会发现“鬼”字在上面有一撇,剩下的笔画全都在下面。这些字代表的含义和“阴阳”这个观念是一致的。这是我们从这个“生”字研究得来的。中国文化很多在文字上有所表达,有一句话叫作“文以载道”,所以我们要在文字上多下功夫。我们再看题目“生气通天论”的第二个字是“气”,“气”字有很多种写法,我不是指简体字的写法,在繁体字的写法中,其中之一就是“气”里面加一个“米”,即“氣”,这包含了什么意思呢?中医有一句话叫作“水谷精微之气”,谷代表米。我们总结一下这个“生气”,首先是和“天地人”当中的“天”是相应的,和阳气是相应的。那么这个“气”呢,有多种组词含义,如水谷精微之气,精气神的气,宗气的气,中气的气,然后还有营气和卫气……在中国的文化中,气的含义很广,如我们刚才讲的这些。在中医讲人的身体问题就是气血的问题,所有的健康问题都可以用气血来解说。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气”的时候,要注意究竟是指哪一个“气”。《道德经》说“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说事物的名相和本质往往是不太容易关联起来的,我们经常用自己的主观认识去理解,以为它就是这样,但并不等于它真的就是这样。

“生气通天论”这几个字有意思吧,它没有写“生气通地论”,学习就是要来回琢磨,学一学,问一问,“生”字为什么这么写?“气”字为什么这么写?为什么是通天而不是通地?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如果你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疑问,那这个学问基本上就学不成了。如果你学了半天一路畅通,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基本可以得出结论就是什么都没学会啊。学会的状态是什么样呢?就是学的过程当中有非常多的问题,有大的问题和小的问题,当时解决的往往是小的问题,大的问题留在后面,假以时日,某一天就解开了。

我们现在来看正文: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生之本就是生的根本,我没讲生命的根本,也没讲生活的根本,就讲生之本。对于古文的字我们最好不要去换,它这个生之本你就记住是生之本就可以了。在学习过程中要是非要都用现代文来替代,你才能理解的,会给自己挖出好多坑,某一天你发现自己已经掉到坑里去了。“生之本”的“本”字就是木字下面画了一横,如果在木的上面画了一横呢,就成了“末”,本末倒置就是指把枝干和树根倒置过来。生之本就是生的根本啊,是本于阴阳的,也可以理解为本于天地,我讲过人世间最大的阴阳就是天地。如果把它换小一点理解呢,就是生之本本于水火,本于寒热。有的同学知道先天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是以乾坤两卦作为上下两极的;后天八卦:坎、坤、震、巽、中宫、乾、兑、艮、离,是以坎卦和离卦作为两个极,所以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一个本的是天地:乾坤两卦;一个本的是水火:坎离两卦。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内经》和《易经》的相同之处。“本于阴阳”概指通天入地,那到了人身上呢,就是指水火。什么是水?身体里的液体都是水;什么是火?身体里的动力就是火。当你感觉不到身体有什么问题的时候就是健康的状态,这时候你很难体会水火。所以这个地方就告诉我们,最健康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就是感觉不到的身体,也就是在空的状态下的身体。身体如果这儿疼那儿痒的或很沉重的,都是不健康的状态。空的状态才是最好的。什么是空的状态?就是你日常做家务或工作过程中,感觉不到身体的不便或者压根感觉不到身体在提醒你累了、腰酸了等不舒适的情况。这个空的状态很难得的,因为这需要你的身体很好,但是人或多或少都有点小毛病的,所以更需要你的心态很好。有的农村老太太受过很多苦,在别人看来,身体是不大好的,但是自己没感觉到不舒服。比如我的奶奶,她年轻的时候受过很多苦,干很多活,骨节都已经变形了,但是如果你去问她,她自己觉得好像从来没有毛病,也没有疼痛在折磨她。所以有时候我在想:这可能像我在踢足球的时候,我也不是特别在意身上的一些伤痛。奶奶那个状态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还没法说,虽然她告诉我,她的身体非常好,但是以我的了解,骨节变形到那个程度,之前还受过那么多的苦,身体肯定是比较难受的,但是从她的表情和吐露的言语来看,其实是没有这种情况的,这应该就是空的状态。然后我就想到我自己有的时候身上其实是有蛮多的伤,踢足球受的伤,以前是不太在意的,我现在比以前在意,现在有时候会觉得脚好像有点酸,筋好像有点抻到,这就是这个身体已经离开空的状态了。我讲上面这么一大段的意思就是:空的状态不仅仅是由你的形体所决定的,也与你的精神和意志相关。身体空的状态一方面需要把身体调养好,达到阴阳平衡、寒热均匀、经络畅通等;另一方面是我想强调的,就是精神也得跟得上——如果你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人,一个胆小怕事的人,那么这个身体很难空掉。我们一起学中医的同学,有的越学越胆小,认为这个东西寒了,那个东西对身体不好了,晚上不能吃姜等,有很多的规定,其实这种时候说明什么呢,说明你在精神意志方面使自己的身体变成一个负担了。在这种情况下,身体不会是空的状态,也就是很难保持健康的状态。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对“本于阴阳”还可以有一层理解是什么呢?阴就是你的形体,阳就是你的精神意志,如果你的身体还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看起来还蛮不错的,你的精神意志要跟上,人活得足够洒脱才能成功。我见过有的同学学中医后,知识学了一大堆,但是里面的道理,这个阴阳之道没有把握到,最后变成了一个胆小怕事、每天战战兢兢、时时刻刻充满了忧虑的人,这样就很不好。

《内经》学起来是比较费时间的,大家初学不要求进度,里面的知识要一点一点学,饭是一口一口吃的,今天学完了之后哪怕就懂了一个道理也叫学会了,如果你今天学了很多篇,最后别人问你今天学会啥,你觉得刚才好像学了很多东西,但是说了半天都没有说出来到底学到啥,那样就很可惜了,八成是在浪费时间。因为今天是开篇,所以我花了一些时间讲题目,后面的内容呢,我就会稍微讲快一些,其实也讲不快的,因为我越来越觉得基础的东西不能快,如果讲快了,同学会听不懂,那样就浪费时间了,还有的同学觉得太难了干脆就产生了厌学的心理,这样就不好了,不是我们学习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