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一之源
本章以“茶之本源”为题,全面概述了茶的多方面内容,包括:茶的产地、起源和特性,大茶树,茶树的植物学性状,茶的名称、用字,茶树生长栽培的环境条件、栽培方法,鲜叶品质的高下及鉴别方法,茶的效用,以及采、造茶不合法就会对人造成妨害等内容。
首句“南方之嘉木”极其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地概述了茶树的产地之源,以及茶树的秉性美好。茶之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饮茶益人;二是在很长的历史时间里,茶都是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本章主要论述前者。
自战国末期楚国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橘颂》“后皇嘉树”起,中国古代文人即有以“嘉”称颂某类植物,或以某类植物的品质乃至美人来比况君子之性的传统,即“香草美人”的传统。陆羽《茶经》沿袭了这一传统,称茶为生长于南方的嘉木,与本章下文中的“精行俭德”相呼应,使植物之茶,标著了品德之性,吸引着读者跟随作者继续往下探究茶之知识。而陆羽称茶为嘉木亦为后人所承袭,至北宋文豪苏轼,更是将茶叶视为嘉叶,为其撰写了拟人化的传记作品《叶嘉传》,盛赞茶叶清白可爱风劲颖挺的君子资质,明代徐岩泉还称茶为居士并为其作传。
《茶经》关于高数十尺的野生大茶树的描述与记载,在当时或许只是趣闻,只是陆羽如实记录其实地考察所获茶知识的一个小小的部分。而在中国大量的野生大茶树尚未被实地发现之前,《茶经》记载的野生大茶树就成为中国野生茶树的历史文献证据。这也可谓是《茶经》对于中国茶业与文化的历史贡献之一。
关于茶树“植而罕茂”的论述,是首次论及茶的不宜移植之性。古时囿于知识技术,茶树移植之后很难成活,故而只能以种籽直播,所以此后人们将此局限称为茶的“不移”或“不迁”之性,甚至将这一植物种植现象比附到社会生活中,将茶引入婚姻之礼,用其“不迁”之性,来单向且严苛地要求婚姻中的女性。此后,甚至形成“三茶六礼”的婚姻习俗。
陆羽在本章首次将茶性与君子精行俭德之性相提并论,提升了茶的文化内涵。
本章关于茶的用字、茶的名称等内容,对茶字的起源研究有所助益。
本章的一些撰述方法也值得称道:通过与其他植物相关部位类比的方法介绍茶的植物学性状;介绍种茶法时,也用为人所熟知的种瓜法相比;论述茶既益人但若采造不得法也会对人造成妨害时,则用人所熟知的中药名品人参作比。作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可以说作者陆羽是在茶尚不为人所遍知的情况下采用的最佳的介绍方法,对于读书与游学都不甚便利的古人来说,易于明白和掌握。
在大力宣扬茶的同时,陆羽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绝不回避、绝不虚词掩饰,客观地陈述不好的茶可能会对人产生的危害,这在此后继出的同类著作中极为罕见,这让人看到陆羽的科学态度,客观精神,对后人永远都有垂范作用。人们可以看到陆羽是站在人的高度,而非单纯站在茶的物质的立场上谈论茶叶,这对物质横行、利益至上的当下社会,是有其启发意义的。
茶者[1],南方之嘉木也[2]。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3]。其巴山峡川[4],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5]。其树如瓜芦[6],叶如栀子[7],花如白蔷薇[8],实如栟榈[9],蒂如丁香[10],根如胡桃[11]。瓜芦木出广州[12],似茶,至苦涩。栟榈,蒲葵之属[13],其子似茶。胡桃与茶,根皆下孕[14],兆至瓦砾[15],苗木上抽[16]。
【注释】
[1]茶:植物名。山茶科,多年生深根常绿植物。有乔木型、半乔木型和灌木型之分。叶子长椭圆形,边缘有锯齿。秋末开花。种子棕褐色,有硬壳。嫩叶加工后即为可以饮用的茶叶。
[2]南方:唐贞观元年(627)时分天下为十道,南方泛指山南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所辖地区,基本与现今一般以秦岭山脉—淮河以南地区为南方相一致,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唐时为南诏国)诸省市区,以及陕西、河南两省的南部,皆为唐代的产茶区,亦是今日中国之产茶区。嘉木:美好的树木,优良树木。屈原《九章·橘颂》:“后皇嘉树。”嘉,用同“佳”,美好。陆羽称茶为嘉木,北宋苏轼称茶为嘉叶,都是夸赞茶的美好。
[3]尺:古尺与今尺量度标准不同,唐尺有大尺和小尺之分,一般用大尺,传世或出土的唐代大尺一般都在三十厘米左右,比今尺略短一些。数十尺:高数米乃至十多米的大茶树。在中国西南地区(云南、四川、贵州)发现了众多的野生大茶树,它们一般树高几米到十几米不等,最高的达二三十米,树龄多在一两千年以上。云南思茅地区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千年古茶树”树高11.8米;云南勐海“南糯山茶树王”(当地称“千年茶树王”,现已枯死)树高5.45米。
[4]巴山:又称大巴山。广义的大巴山指绵延四川、重庆、甘肃、陕西、湖北边境山地的总称;狭义的大巴山在汉江支流河谷以东,重庆、陕西、湖北三省市边境。峡:一指巫峡山,在重庆、湖北交界处;二指峡州,在三峡口,治所在今宜昌。故此处巴山峡川指重庆东部、湖北西部地区。
[5]伐:砍斫(zhuó)、砍削树木及其枝条为伐。掇(duó):拾取。
[6]瓜芦:又名皋芦,分布于中国南方的一种叶似茶叶而味苦的树木。晋代就有南方人用皋芦煎煮饮用。宋唐慎微《证类本草》:“瓜芦木……一名皋芦,而叶大似茗,味苦涩,南人煮为饮,止渴,明目,除烦,不睡,消痰,和水当茗用之。”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皋芦,叶状如茗,而大如手掌,捼(ruó)碎泡饮,最苦而色浊,风味比茶不及远矣。”
[7]栀(zhī)子:属茜草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夏季开白花,有清香,叶对生,长椭圆形,近似茶叶。
[8]白蔷薇:属蔷薇科,落叶灌木。枝茂多刺,高四五尺,夏初开花,花五瓣而大,花冠近似茶花。
[9]栟榈(bīnɡlǘ):即棕榈,属棕榈科。核果近球形,淡蓝黑色,有白粉,近似茶籽内实而稍小。
[10]蒂:花或瓜果与枝茎相连的部分。丁香:一属常绿乔木,又名鸡舌香、丁子香。叶子长椭圆形,花淡红色,果实长球形。生在热带地区。花供药用,种子可榨丁香油,做芳香剂。种仁由两片形状似鸡舌的子叶抱合而成。一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卵圆形或肾脏形。花紫色或白色,春季开,有香味。花冠长筒状,果实略扁。多生在中国北方。
[11]胡桃:属核桃科,深根植物,与茶树一样主根向土壤深处生长,根深常达二三米以上。
[12]广州:三国吴永安七年(264)分交州置,治广信县(在今广西)。不久废。永安七年复置,治番禺(在今广东)。统辖十郡,南朝后辖境渐缩小。隋大业三年(607)改为南海郡。唐武德四年(621)复为广州,天宝元年(742)改为南海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广州,乾宁二年(895)改为清海军。
[13]蒲葵:属棕榈科,常绿乔木。叶大,大部分掌状分裂,可做扇子,裂片长披针形,圆锥花序,生在叶腋间,花小,果实椭圆形,成熟时黑色。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14]下孕:植物根系在土壤中往地下深处发育滋生。
[15]兆:《说文》解释为“灼龟坼(chè)也”,本意是龟裂,指古人占卜时烧灼甲骨呈现裂纹,这里作裂开解。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引申为硬土层。
[16]上抽:向上萌发生长。
【译文】
茶,是南方地区一种美好的木本植物,树高一尺、二尺以至数十尺。在巴山峡川一带(今重庆东部、湖北西部地区),有树围达两人才能合抱的大茶树,将枝条砍削下来才能采摘茶叶。茶树的树形像瓜芦木,叶子像栀子叶,花像白蔷薇花,种子像棕榈子,蒂像丁香蒂,根像胡桃树根。瓜芦木产于广州一带,叶子和茶相似,味道非常苦涩。栟榈属蒲葵类植物,种子与茶子相似。胡桃树与茶树树根都往地下生长很深,碰到硬土层时,苗木开始向上萌发生长。
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17];从木,当作“”,其字出《本草》[18];草木并,作“荼”,其字出《尔雅》[19]。
【注释】
[17]《开元文字音义》: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编成的一部字书,共有三十卷,已佚。清代黄奭《汉学堂丛书经解·小学类》辑存一卷,汪黎庆《学术丛编·小学丛残》中亦有收录。此书中已收有“茶”字,说明在陆羽《茶经》写成之前二十五年,“茶”字已经被收录在官修字书当中。
[18]《本草》:指唐高宗显庆四年(659)李、苏敬等人所撰的《新修本草》(今称《唐本草》),已佚。今存宋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引用。敦煌、日本有《新修本草》钞写本残卷,清傅云龙《籑喜庐丛书》之二中收有日本写本残卷,有上海群联出版社1955年影印本;敦煌文献分类录校丛刊《敦煌医药文书辑校》中录有敦煌写本残卷,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本。
[19]《尔雅》:中国最早的字书,共十九篇,为考证词义和古代名物的重要资料。古来相传为周公所撰,或谓孔子门徒解释六艺之作。实际应当是由秦汉间经师学者缀辑周汉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非出于一时一手。《尔雅》既是中国古代的词典,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尔”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雅言的意思,是某一时代官方规定的规范语言。“尔雅”就是近正,使语言接近官方规定的语言。
【译文】
茶字,从字形、部首上来说,有属草部的,有属木部的,有并属草、木两部的。属草部的,应当写作“茶”,在《开元文字音义》中有收录;属木部的,应当写作“”,此字见于《本草》;并属草、木两部的,写作“荼”,此字见于《尔雅》。
其名,一曰茶,二曰槚[20],三曰[21],四曰茗[22],五曰荈[23]。周公云[24]:“槚,苦荼。”扬执戟云[25]:“蜀西南人谓茶曰。”郭弘农云[26]:“早取为荼,晚取为茗,或一曰荈耳。”
【注释】
[20]槚(jiǎ):茶的别名。《尔雅》第十四篇《释木》:“槚,苦荼。”
[21](shè):茶的别名。
[22]茗:北宋徐铉注《说文》作为新附字补入,注为“茶芽也”。三国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上:“椒树似茱萸……蜀人作茶,吴人作茗,皆合煮其叶以为香。”据此,则茗字作为茶名来自长江中下游,后代成为主要的茶名之一。
[23]荈(chuǎn):西汉司马相如《凡将篇》以“荈诧”迭用代表茶名。三国时“茶荈”二字连用,《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曜素饮酒不过三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茶荈以当酒。”西晋杜育《荈赋》以后,“荈”字成为历代主要的茶名之一,现代已经很少用。
[24]周公云:指标名为周公所撰的《尔雅》。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姬昌之子,周武王姬发之弟,武王死后,辅佐其子成王,改定官制,制作礼乐,完备了周朝的典章文物。伐纣灭商之后,曾被封于曲阜,是为鲁公,但未就封。因其采邑在成周,故称为周公。事见《史记·鲁周公世家》。
[25]扬执戟云:指扬雄《方言》。扬执戟,即扬雄(前53—18),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字子云,蜀郡成都(在今四川)人,曾任黄门郎。汉代郎官都要执戟护卫宫廷,故称扬执戟。著有《法言》、《方言》、《太玄经》等。擅长辞赋,与司马相如齐名。《汉书》卷八七有传。按:《茶经》所引内容不见今本《方言笺疏》。
[26]郭弘农云:指郭璞《尔雅注》。郭弘农,即郭璞(276—324),字景纯,河东闻喜(在今山西)人,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道教术数大师,游仙诗的祖师。曾仕东晋元帝,明帝时因直言而为王敦所杀,后赠弘农太守,故称郭弘农。博洽多闻,曾为《尔雅》、《楚辞》、《山海经》、《方言》等书作注。《晋书》卷七二有传。郭璞注《尔雅》“槚,苦荼”云:“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
【译文】
茶的名称,一是茶,二是槚,三是,四是茗,五是荈。周公说:“槚,就是苦荼。”扬雄说:“四川西南人称茶为。”郭璞说:“早采的称为荼,晚采的称为茗,也有的称为荈。”
其地,上者生烂石[27],中者生砾壤[28],下者生黄土[29]。凡艺而不实[30],植而罕茂[31],法如种瓜[32],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33],紫者上,绿者次[34];笋者上,牙者次[35];叶卷上,叶舒次[36]。阴山坡谷者[37],不堪采掇[38],性凝滞[39],结瘕疾[40]。
【注释】
[27]烂石:碎石。山石经过长期风化以及自然的冲刷作用,山谷石隙间积聚着含有大量腐殖质和矿物质的土壤,土层较厚,排水性能好,土壤肥沃。
[28]砾(lì)壤:指砂质土壤或砂壤,含有未风化或半风化的碎石、砂粒,排水透气性能较好,含腐殖质不多,肥力中等。
[29]黄土:指黄壤,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潮湿地区的黄色土壤,含有大量铁的氧化物,有黏性和强酸性,缺乏磷分,含腐殖质和茶树需要的矿物元素少,肥力低。中国南方和西南都有这种土壤。
[30]艺:种植。实:结实,充满。
[31]植而罕茂:用移栽的方法栽种,很少能生长得茂盛。旧时因而称茶为“不迁”。明陈耀文《天中记》:“凡种茶树必下子,移植则不复生。”植,栽种,移栽。
[32]法如种瓜: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瓜》第十四:“凡种法,先以水净淘瓜子,以盐和之。先卧锄,耧却燥土,然后掊坑。大如斗口,纳瓜子四枚、大豆三个,于堆旁向阳中。瓜生数叶,搯去豆,多锄则饶子,不锄则无实。”唐末至五代时人韩鄂《四时纂要》载种茶法:“种茶,二月中于树下或北阴之地开坎,圆三尺,深一尺,熟著粪和土,每坑种六七十颗子,盖土厚一寸强,任生草,不得耘。相去二尺种一方,旱即以米泔浇。此物畏日,桑下竹阴地种之皆可,二年外方可耘治,以小便、稀粪、蚕沙浇拥之,又不可太多,恐根嫩故也。大概宜山中带坡峻,若于平地,即须于两畔深开沟垄泄水,水浸根必死……熟时收取子,和湿土沙拌,筐笼盛之,穰草盖,不尔即乃冻不生,至二月出种之。”其要点是精细整地,挖坑深、广各尺许,施粪作基肥,播子若干粒。这与当前茶子直播法并无多大区别。
[33]阳崖:向阳的山崖。阴林:茂林,因为树木众多浓荫蔽日,故称阴林。
[34]紫者上,绿者次:原料茶叶以紫色者为上品,绿色者次之。这样的评判标准与现今的不同。陈椽《茶经论稿序》是这样解释的:“茶树种在树林阴影的向阳悬崖上,日照多,茶中的化学成分儿茶多酚类物质也多,相对地叶绿素就少;阴崖上生长的茶叶却相反。阳崖上多生紫牙叶,又因光线强,牙收缩紧张如笋;阴崖上生长的牙叶则相反。所以古时茶叶质量多以紫笋为上。”
[35]笋者:指茶的嫩芽,芽头肥硕长大,状如竹笋,成茶品质好。牙者:指新梢叶片已经开展,或茶树生机衰退,对夹叶多,表现为芽头短促瘦小,成品茶质量低。
[36]叶卷上,叶舒次:新叶初展,叶缘自两侧反卷,到现在仍是识别良种的特征之一。而嫩叶初展时即摊开,一般质量较差。
[37]阴山坡谷:山间不朝向太阳的斜坡地及深凹的低地。
[38]不堪:不能,不可。采掇:摘取。
[39]凝滞:凝结积聚。
[40]瘕(jiǎ):腹中结块之病。马莳注《素问·大奇论》:“瘕者,假也。块似有形,而隐见不常,故曰瘕。”南宋戴侗《六书故》:“腹中积块也,坚者曰症,有物形曰瘕。”
【译文】
茶树生长的土壤,上等茶生在山石间积聚的土壤上,中等茶生在砂壤土中,下等茶生在黄泥土中。大凡种茶时,如果用种子播植却不踩踏结实,或是用移栽的方法栽种,很少能生长得茂盛。应该用种瓜法种茶,一般种植三年后,就可以采摘。野生茶叶的品质好,园圃里人工种植的较次。向阳山坡有林木遮荫的茶树,茶叶紫色的好,绿色的差;芽叶肥壮如笋的好,新芽展开如牙板的差;芽叶边缘反卷的好,叶缘完全平展的差。生长在背阴的山坡或谷地的茶树,不可以采摘。因为它的性质凝滞,喝了会使人生腹中结块的病。
茶之为用,味至寒[41],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42]。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43],聊四五啜[44],与醍醐、甘露抗衡也[45]。
【注释】
[41]茶之为用,味至寒:中医认为药物有五性,即寒、凉、温、热、平;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古代各医家都认为茶是寒性,但寒的程度则说法不一,有认为寒、微寒的。陆羽认为茶作为饮用之物,其味为“至寒”。
[42]精行俭德之人:修身养性、清静无为、生活简朴、为人谦逊的人。
[43]支:“肢”的古字。烦:困乏,疲劳。
[44]聊:略微。啜(chuò):饮。
[45]醍醐(tíhú):经过多次制炼的奶酪,味极甘美。佛教典籍以醍醐譬喻佛性,《涅槃经》十四《圣行品》:“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佛亦如是。”醍醐亦指美酒。甘露:即露水。《老子》:“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所以古人常常用甘露来表示理想中最美好的饮料。北宋李昉《太平御览》引《瑞应图》载:“甘露者,美露也。神灵之精,仁瑞之泽,其凝如脂,其甘如饴,一名膏露,一名天酒。”
【译文】
茶的功用,性味寒凉,作为饮料,最适宜品行端正有俭约谦逊美德的人。人们如果发热口渴、胸闷,头疼、眼涩,四肢疲劳、关节不畅,只要喝上四五口茶,其效果与最好的饮品醍醐、甘露相当。
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茶为累也[46],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47],中者生百济、新罗[48],下者生高丽[49]。有生泽州、易州、幽州、檀州者[50],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苨[51],使六疾不瘳[52],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
【注释】
[46]累:过失,妨害。
[47]上党:在今山西南部地区。战国时为韩地,秦设上党郡,因其地势甚高,与天为党,因名上党。唐代属河东道潞州。
[48]百济:朝鲜半岛古国,在今朝鲜半岛西南部汉江流域一带,1世纪兴起,7世纪中叶统一于新罗。新罗:朝鲜半岛古国,在今朝鲜半岛南部,公元前57年建国,后为王氏高丽取代,与中国唐朝有密切关系。
[49]高丽:即古高句丽国,后为卫氏高丽所并,在今朝鲜半岛北部。
[50]泽州:唐时属河东道,在今山西晋城。易州:唐时属河北道,在今河北易县。幽州:唐属河北道,在今北京及周边地区。檀州:唐属河北道,在今北京密云一带。
[51]荠苨(jìnǐ):药草名。又名地参。草本植物,属桔梗科。根味甜,可入药,根茎与人参相似。北齐刘昼《刘子新论·心隐第二十二》:“愚与直相像,若荠苨之乱人参,蛇床之似蘼芜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荠苨》引陶弘景:“荠苨根茎都似人参,而叶小异,根味甜绝,能杀毒,以其与毒药共处,毒皆自然歇,不正入方家用也。”
[52]六疾:六种疾病,即寒疾、热疾、末(四肢)疾、腹疾、惑疾、心疾。《左传·昭公元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后以“六疾”泛指各种疾病。瘳(chōu):病愈。
【译文】
如果茶叶采摘不合时节,制造不够精细,夹杂着野草败叶,喝了就会生病。茶可能对人造成的妨害,如同人参。上等的人参出产在上党,中等的出产在百济、新罗,下等的出产在高丽。泽州、易州、幽州、檀州出产的人参,作药用没有疗效,更何况那些比它们还不如的人参呢?倘若误把荠苨当人参服用,将会使各种疾病不得痊愈。明白了人参对人的妨害,茶对人的妨害,也就可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