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求(中华蒙学经典)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 言

中华民族是个重视历史和传承的民族,华夏五千年文明史,如璀璨星辰的英雄人物及其绚烂华章般的动人事迹往往都被史书或诗文记录下来,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典故。这些充满正能量的人物和事迹能够使人振奋,劝人明理,陶冶情操。

然而,这些典故分散在各种古籍之中,有的见于经传注疏,有的出自史籍诸子,而有的则散见于诗文篇瀚,想通览这些典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自汉魏六朝以来,文人写诗作文越来越强调用典,无论是科举应试抑或附庸风雅,典故对文人的价值也越来越大。那么,有没有一种途径,可以让人比较快地掌握这些典故呢?《蒙求》就是应运而生的这样一部启蒙教材。

《蒙求》的作者是唐代的李瀚。关于李瀚的生平,现存史书没有什么记载,只知道他大概是中晚唐时期的人,与中唐名相李勉同族。所谓“蒙求”,是取《易经·蒙卦》卦辞中“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这一句的意思。蒙,即蒙昧,儿童蒙昧无知,因此称为“童蒙”。此句说的是在占卜者(“我”)与求卜者(“童蒙”)二人之间,不是前者请求后者来占卜,而是后者请求前者为他占卜;古代易学家将其解释为在师生关系中,是学生向老师求学,而非老师主动要求教导学生。本书采用古人通说,以《蒙求》为名,体现了幼教(蒙学)教材的性质。在现存晚唐人所著的笔记中,能够见到讨论《蒙求》内容的文字。由此可见,大概到晚唐时期,《蒙求》在社会上已经非常流行。

《蒙求》摘取史传轶事编成四言韵语,共五百九十六句,两两对偶,隔句押韵,一般一句一事,也偶有两句一事的,收录了五百多个典故,取材范围涉及《左传》《论语》《孟子》等经籍,《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子书,还涉及《文选》《世说新语》《三辅决录》《琴操》等历代名著,内容非常丰富。这些典故涉及从上古到南北朝的名人轶事,如能将其熟记,一方面有助于写诗作文,同时也可以作为日后涉猎经史子集的桥梁。

在内容编排方面,《蒙求》也是很有创意的。不仅在形式上对仗工整,典故之间还存在一些内在联系。一般来说,互相对仗的两个典故之间在内容上都能形成一定的对比,有的是正对(同类典故相排比),有的是反对(相反典故相排比)。前者如“罗含吞鸟,江淹梦笔”都是讲文人做了梦以后才华突飞猛进的故事;“灵辄扶轮,魏颗结草”都是受恩报恩的故事;“蔡裔殒盗,张辽止啼”都是形容人勇猛的故事。后者如“阮放八隽,江泉四凶”是以英才与愚人相对比;“巫马戴星,宓贱弹琴”是以亲力亲为处理政务和任用贤才治理地方相对比;“淮南食时,左思十稔”是以才思敏捷的淮南王刘安与需要苦心构思文章的左思相对比。此外,还有一些典故中的两个人物是有关联的,如“震畏四知,秉去三惑”,杨震与杨秉是父子关系;“恶来多力,飞廉善走”,飞廉和恶来也是父子关系;“胡嫔争摴,晋武伤指”,胡贵嫔(胡芳)是晋武帝的妃子。也有一些典故从情节上看不出太多联系,但字面上能做到两两相对,如“杨仆移关,杜预建桥”“公超雾市,鲁般云梯”“冯异大树,千秋小车”之类。

《蒙求》成书后很快就流行开来,有的人为其作注,也有的人仿照其体例,自己编纂新书。其中以“蒙求”为名的,有《历代蒙求》《十七史蒙求》《唐蒙求》《宋蒙求》等。甚至还有非蒙学教材也用“蒙求”体的,如南宋人周守忠所著《历代名医蒙求》就是一部医学著作。至于不用“蒙求”一名的《蒙求》体著作中,最著名的则是明代萧良有纂辑、明末清初杨臣诤增订的《龙文鞭影》,后来还有清代人李晖吉、徐alt续编的《龙文鞭影二集》。

当然,《蒙求》也存在某些瑕疵。首先是书中存在宣扬愚忠愚孝、封建迷信的文字,这些内容早已被时代所扬弃。其次,本书为求简明,将部分主人公已无可考证的故事归结于相关人物的名下,如“毛子白龟”实是晋将毛宝部下军人的事迹,本书归于毛宝,“魏颗结草”是魏颗所救女子父亲的事迹,本书归于魏颗。虽有不得已的因素,但终究影响了内容的真实性。本次整理注释时,对这些白璧微瑕之处尽量作了解释,以利读者理解。

本书原本无注,后来由宋人徐子光等做了一些注解工作,较为简明扼要,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注释典故时不太重视核实出处,又如对有些人的生平事迹概括有误,还有的注文看似清晰,但根据其给出的线索去寻找典故出处,却无所着落。因此本次整理时对正文重新进行注释,典故的解说也力求简明,不作品评和褒贬。如前所述,本书中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相信读者有足够的辨别能力,无需刻意指出。如有不当之处,敬希各位读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