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必须过好政府转变职能这一关
当前,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不清,政府越位、错位、缺位问题突出,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最大障碍。虽然自1988年我们提出转变政府职能以来,经过30多年的改革探索,政府职能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我国政府正在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由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转变,由封闭政府向透明政府转变,由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但由于体制转轨的复杂性和改革的渐进性,政府职能始终没转到位,一方面,政府仍管了一些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行政许可事项仍然较多,存在宏观管理“微观化”“以批代管”“以罚代管”等问题。另一方面,有些该由政府管的事却没有管到位,特别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还比较薄弱,存在“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的现象。比如,政企、政资不分,企业就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就不可能完全确立。政事不分、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不分,政府包揽过多的局面就难以打破,社会事业就不可能快速健康发展,社会组织难以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因此,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过好政府转变职能这一关。
要转变政府职能,首先,要科学合理界定政府职能,真正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全会对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这就意味着,在宏观调控和经济调节方面,政府要进一步健全宏观调控体系,重点搞好宏观规划、政策制定和指导协调,进一步退出微观经济领域,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调节经济活动;市场监管方面,政府要着力解决管理职能分割和监管力度不够的问题,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经济和社会成本,使违法违规行为的预期成本高于预期收益,形成自我约束机制;社会管理方面,政府要加快制定和完善管理规则,丰富管理手段,创造有利于社会主体参与和竞争的环境,平等地保护各社会群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正和社会秩序;公共服务方面,政府应随着经济的发展相应增加对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群众文化、公用事业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切实解决好城乡和地区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低收入阶层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买不起房,农民工权益得不到切实保障等突出问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其次,要合理划分各级政府职责关系。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政府关系,根据责任与权力相统一、财权与事权相一致的原则,依法规范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经济社会管理的职能和权限,理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责和分工,形成合理的政府层级体系。完善垂直管理体制,包括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和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在确保中央统一领导、政令畅通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地方政府的管理责任,防止出现“上面管到看不到、下面看到管不到”的现象。
第三,要继续推进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要全面梳理各级政府管理的事务,坚决把那些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项转移出去,还权于市场、分权于社会。除法律、行政法规有规定的外,凡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够自主解决的事项,凡是市场机制能够自行调节的事项,凡是行业组织通过自律能够解决的事项,政府都不应再管。改变政府直接管理和介入经济活动的做法,从直接代替企业决定项目、招商引资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
第四,要完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这是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保障措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不能一味以生产总值排名比高低、论英雄。要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取向的政府业绩评价体系,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社会治安、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指标的权重,综合考核干部政绩。要严格政府财政预算管理,建立规范的公共支出制度,切实减少“三公”开支,降低行政成本,加快建设节约型政府建设。
(原载《文汇报》2013年11月19日,原标题为《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离不开政府改革》,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