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为什么铁制兵器在中国普及得比较晚
中国人发现和使用铁的时间,并不算晚。从考古资料中发现,早在公元前14世纪的商代,中国人就已经制作了一些铁质工具了,不过那个时候的铁主要是陨铁。考古发现证明西周时期中国已经掌握了铁的冶炼技术,铁制兵器也已经出现,但是普及却是很晚的事情。一直到春秋时期,中国人还是以青铜作为主要武器。战国时期,铁制兵器终于得到了比较大规模的应用,但是却仍然无法取代青铜兵器。直到汉代,铁制兵器才全面取代青铜兵器。和世界上其他古代文明相比,我们使用铁制兵器的时间要晚得多。
根据史书的记载,在春秋时期,青铜被称作“美金”,是高档金属;铁被称为“恶金”,是低档金属。青铜被用来制作兵器,而铁则只能用来制作农具。按照我们一般的理解,钢铁比青铜要轻便锋利,而且也有更好的强度,正是用来做兵器的好材料,但是在中国,铁却长期被青铜压制,难以摆脱“二等公民”的待遇。
为什么古代中国人掌握了冶铁技术,却迟迟不愿意用铁来制作兵器呢?这当中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铁的冶炼难度要高于青铜,不同的铁矿石中杂质的含量不同,就形成了不同品位的铁矿。一般来说,含铁量在50%以上的铁矿石,叫做富铁矿;低于50%的叫做贫铁矿。从我们现在的勘探得知,中国大陆的铁矿以含铁30%以下的贫铁矿为主,几处富铁矿大多是近些年来才被发现的。以当时的勘探技术,古人发现富铁矿的几率很低。贫铁矿中含有大量杂质,冶炼的难度非常大。古人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研究出了很多去除铁中杂质的办法,但是想要把杂质含量较高的铁矿石制造成强度、韧性都合格的钢铁兵器,还是要花很大的功夫,成本很高,所以我们有“百炼成钢”这样的谚语,以形容打造好钢的不易。而农具对于韧性、硬度等方面的要求要低很多,所以用一些杂质较多的铁来制作农具,对于生产的影响倒不是很大。对比来看,那些较早使用铁的古代文明,接触到的铁矿石相对来说含铁量要高一些,冶炼也更容易一些。
西周晚期玉柄铁剑,它的发现,把中国冶铁史向前推进了200年,称的上是“中华第一剑”。
二是中国古代青铜冶炼技术十分发达,对铁器的需求就没有那么紧迫。中国有着辉煌灿烂的青铜器文明,不仅较早就掌握了把铜、铅、锡一起铸成青铜合金的技术,而且还很早就探索出不同的铜、铅、锡比例适于制造不同的器物。根据对考古发掘出的古代青铜兵器的研究,有些青铜兵器的硬度、韧性,甚至不逊于现代的普通钢材。有学者考证,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复合式青铜剑,就是一把剑的剑柄和剑脊用含锡量较低的青铜制作,而剑刃和剑峰则用含锡量较高的青铜,这样制作的剑,韧性和坚硬锋利的特点兼而有之。尤其让人惊奇的是,有些青铜兵器居然还有很好的抗锈蚀性,比如在湖北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在地下埋藏两千余年居然光亮如新,锋利如故。这样的青铜兵器,比起冶炼技术并不成熟的铁制兵器,无疑具有很大的优势。相比而言,很多早期西方文明,因为缺乏来源稳定的锡矿,所以制造出的青铜兵器含锡量低,硬度不足,他们较早使用铁制兵器,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虽然中国的铁制兵器使用较晚,但是进步却很快。秦朝统一六国时,军队仍以装备青铜兵器为主,但是当时东方六国已经大批量装备铁制兵器了。后来古人又发明了多种钢铁冶炼方法,终于促进了铁制兵器全面取代青铜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