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性斋集》
元宋体仁《成性斋集》九卷,是不经见的善本。卷首有俞焯序。序中明言:
临川宋君体仁生于本朝,取古之所谓“成性存存,道义之门”而心以为是者……遂自题其所著曰《成性斋文集》……今年秋,予以久值词林,窃禄无补,乞身而退。蒙恩召还,假馆临川。体仁惠然顾予,遗以诗文若干,命予序其端。凡为诗百七,赋二十有二,骚二十,铭二十有七,记十有一,序九,计其他所撰者,宜不止此。……至正九年秋八月望后一日,合沙俞焯序。
读到《成性斋集》与俞焯序时,首先使我们感到困惑的,是这里涉及的合沙俞焯的经历,与已知记载不一致。“久值词林”,“蒙恩召还”几乎不可能。其次,所记录的《成性斋集》诗文数字,与《成性斋文集目录》,出入极大。更奇怪的是,《成性斋文集目录》有九卷之数,可是全书正文只存八卷。当然,如果站在《成性斋集》一方,第一点的一个解释是,作序者是另一同名俞焯的人。第二点,可以用结集时作了调整推脱。第三点,不能排除在孤本流传过程,失落了一卷。
然而,另一个情况却无法解释:宋体仁《成性斋集》,与元人朱德润《存复斋集》有明显联系。对比两种别集,《存复斋集》卷一,与《成性斋集》卷五重复,《存复斋集》卷二,与《成性斋集》卷六重复,《存复斋集》卷三,与《成性斋集》卷四重复,《存复斋集》卷四,与《成性斋集》卷七重复,《存复斋集》卷五,与《成性斋集》卷八重复,《存复斋集》卷六,《成性斋集》不存,《存复斋集》卷七,与《成性斋集》卷九(有目无文)重复,《存复斋集》卷八,与《成性斋集》卷二重复,《存复斋集》卷九,与《成性斋集》卷一重复,《存复斋集》卷十,与《成性斋集》卷三重复。
也就是说,除《存复斋集》卷六《成性斋集》未收,这两种别集内容完全相同。作为不同作者的两种别集,其中必有一伪。
只要对元代文献有所了解,不难看出,《成性斋集》是依据《存复斋集》抄出,朱德润《存复斋集》卷六,是《朱氏族谱传序》,还收录了十数位元人的题跋,《成性斋集》因为伪题作者姓宋不姓朱,当然不能有这部分内容,所以就从十卷减为九卷。结论是无可推移的:所谓《成性斋集》,从序文到正文,完全是一部伪书。
《成性斋集》惟一一处作者署名,是“元宋德润体仁著”,从原书可以看出,“宋”字,是将原有的“朱”字作了涂改而成。俞焯《成性斋文集序》有“赋二十有二”的计数,但《成性斋集》与《存复斋集》一样,只有两篇赋,那两篇赋(特别是《雪猎赋》)是元赋名篇,为朱德润作无疑。所谓“二十有二”不是赋的篇数,而是那一卷(《存复斋集》卷三、《成性斋集》卷四)包括赋在内的文章总数。
除《成性斋集》署“宋德润”著,在《古今图书集成》的《方舆汇编·山川典》卷一八二“武夷山部”,有一篇“元宋德润”的文章《武夷书院铭》,《武夷书院铭》又见《存复斋集》卷一(题为《武夷山铭》),是朱德润泽民作。
这足以证明,所谓“宋德润”的《成性斋集》出现的下限,是清雍正年间,与《古今图书集成》同时或略早。俞焯《成性斋文集序》,是伪造《成性斋集》的同时,编造出来的。所谓善本元人别集《成性斋集》,是清人依据第二种模式,伪造以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