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改革开放以来孔子儒学的复苏

一、孔子儒学的回归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抛弃苏式阶级斗争为纲,重视民生,实行仁政,强调和谐和正义,逐步回归孔子儒学仁和之道,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海纳百川,吸收全人类文明成果,壮大自己,推动全球和平发展。于是成就巨大,小康在即,世所公认。孔子地位得到恢复,重新被认定为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秘鲁前总统加西亚在《儒学与全球化》一书中指出,拉丁美洲三十年前国民经济总产值高于中国,三十年后其经济停滞不前,远远落在中国后面,因为一直处在动荡争斗之中。他认为中国奇迹背后和深层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凝结的仁爱、和谐、务实、整体、重史、责任、勤奋的民族性格在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后得到发扬的结果,整个中国团结起来致力于现代化事业。

但长期反传统已经积重难返,国人文化自觉性仍然严重不足,文化自卑不易克服。以孔子儒学为主导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今后中国文化建设中具何种地位,尚不明确统一。同时,功利主义大潮把本来很脆弱的道德冲得更加衰微,中国人已经丧魂落魄,去道德化潮流成为阻碍民族复兴的拦路虎。有些人意识不到,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和现代化事业是可以统一而且必须互补的。

二、孔子儒家的生命力之所在

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和社会转型中矛盾层出不穷,需要传统道德维系社会稳定,以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中国自古就有儒商传统,儒家早已吸收管子“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的思想,重视工商事业。近代以来出现的晋商、徽商以及海外华商,都强调以义导利、诚信不欺、回馈社会,能够促进现代工商文明。欧美现代化过程有改革后的基督教道德维持精神生活,韩国与中国台湾在经济起飞中有改良的儒家传统美德在配合市场化过程,文化上都未出现断裂。大陆、台湾、港澳和在海外华人华侨中,“五常八德”依然是他们为人处世的价值观,超越了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界域,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

例如已有百年历史的新加坡南洋孔教会,不管欧风美雨强劲冲击,也不顾孔子故乡中国大陆长期(“文革”及其以前)反孔批儒巨浪冲击,始终秉持孔子儒学传统、守护中华精神家园、团结华族业界和民众,坚定走着中华民族特色现代化道路,见证着孔子思想的不朽生命力,令人钦佩。

当代港台新儒家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等学者,还有台湾孔孟学会等学术团体,在大陆反孔激烈的年代,坚守和创新孔子儒学,使中华文脉相续不绝,为大陆后来的儒学返本开新,保存了根系,做出了榜样。

台湾佛光山、中华道教总会等佛道团体亦为中华文化的延续做出了贡献。香港法住学会在霍韬晦会长带领下,认准孔子儒学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学问,落实为生命成长的教育,几十年在民间推行青少年性情道德教育,在南方和南洋产生广泛影响,为孔子儒学和佛、道两家文化的当代复兴做出典范。

陈水扁在台湾搞“台独”,其手段就是在文化上去中国化。多少年来,大陆许多人也在不断否定自己的传统文化,做着去中国化的蠢事,应该猛醒了。中国在教育上重洋轻中、重智轻德、重理轻文,培养出许多高智商、精专业的博士,却没有中国心、道德魂,一心要走向西方留学,然后移民的路子,令人触目惊心,但情况正在改变中。

爱国主义最深层是爱中华文化,没有文化的自觉自爱,是不可能真正爱国家的。中华精神虽然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但基因是会变异的,基因遗传是会断裂的。所以要大力提倡国学教育,弘扬“五常八德”,做好培育文化根基和道德还魂工作。山东正在做的乡村儒学和社区儒学工作,就是要把民族的思想之魂与民众身上的文化之根对接起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美德重新兴旺发达,这是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然后再增添新的道德成分。

从目前发展趋势看,国学的兴盛,儒学主导的中华优秀文化生命力的再现,在东亚、东南亚地区,以孔孟故乡、中国大陆的向上生发的力量为最强劲,不仅在学术层面初步形成理论转化创新的生动态势,而且国学书院和团体遍地兴起,体制内外的学生读经与国学教学如火如荼开展起来,乡村与社区儒学的普及正在涵养着中华文化的根苗,当代儒商队伍也在迅速壮大。在全国范围内、在各个领域和阶层,形成空前强大而广泛的回归、认同、发扬儒学与中华文化的有持续力的社会思潮,说明整个民族开始了文化自觉、自信的进程,这一历史潮流合乎中华民族振兴的时代使命,它是不可阻挡的。

三、孔子儒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讲话,正式提出以中华优秀文化为血脉为根基为源泉,同时推动多彩文明和谐、交流、互鉴的文化战略,使民族文化自觉达到空前高度,这是五四以来主流社会在文化上的重大转向和拨乱反正,重提孔子“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指明了方向。孔子开始在中国人心中复活,重新发挥精神导师的作用。习近平同志用“深沉”、“根本”、“精神命脉”、“文化精髓”、“中华儿女共同的魂”、“文化基因”、“民族文化血脉”、“伟大智慧”等词语形容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华优秀文化。他指出:“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的”,“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这样,中华民族的文化生命就理顺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如文明、和谐、敬业、诚信、友善等都是来自儒家的理念。

习近平还指出:“十年来,孔子学院积极开展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活动,为推动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增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发挥了重要作用”,“孔子学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孔子的思想,历史上传播到东亚,并一度影响了欧洲启蒙运动,后来消沉了。现在情况又在改变,世人不再言必称希腊,又要言必称孔子了,因为解决世界当前危机需要孔子的智慧,而孔子儒家“天下一家”的思想能够跨越民族、国家、宗教的界域,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谐。孔子学院遍及世界,受到各国的欢迎,精神的孔子正在周游列国。早在1994年,适应儒学国际化的形势,国际儒学联合会成立,总部设在北京,它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文明交流的重要平台。2014年10月,以美国学者安乐哲为首,在夏威夷成立了世界儒学文化研究联合会,它成为海外多国研究儒学的重镇,为沟通儒学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特别是中美之间的文化理解互尊,构筑了一条新的重要渠道。中华文化的复兴不仅推动着中国成为现代文明强国,而且孔子的思想会为消弭人类对抗与战争、建设和谐世界、实现人类文明新的转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引导作用。

孔子不仅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属于未来的人类。孔子思想是在全球化时代与多元文化互动中走回中国并走向世界的,因此它自身也在不断地丰富化、现代化,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发展,理论形态多种多样,传播方式日新月异,与社会互动立体多维,它在返本开新、推陈出新、综合创新中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