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新编试稿·全二册(三松堂全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节 孔子对于殷周以来的文化的整理和发展

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而》)。孔子所谓“述”,并不是简单地重复叙述,而是对于在他以前的东西加以理解和解释。可是这种理解和解释实际上就成为这些东西的比较新的内容。这不是“述而不作”;这是“以述为作”。孔子的这种“作”,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奴隶社会中的一大部分文化、制度,适合于封建社会的使用。在孔子这样“作”的过程中,对奴隶社会的东西就有批判,有继承。

上文说到,孔子认为,任何时代,对于以前的东西,总都要有“因革”、“损益”。在他的“作”中,孔子对于以前存的东西,是“因”多而“革”少,继承远多于批判。并且,继承和批判都有一定的阶级立场和观点。孔子对于殷周以来的文化、制度的批判和继承都是从封建剥削阶级的立场和观点出发。这是很明显的。但是孔子的这样“作”使中国文化有进一步的丰富;这也是不可否认的。

孔子的这样“作”,集中在他对于古代典籍的整理和理解中。

《春秋》本来是鲁国的国史。掌国史的史官,对于各项事情的记载,有传统规定的程式;这就是所谓“书法”。照这种程式,一个君虽然没落,但总还是君;一个臣虽然强大,但总还是臣。孔子从这些“书法”中归纳出来“正名”的原则,在后来封建社会中,这样原则的发展,使《春秋》具有宪法的意义。

在春秋时期,在各国的外交场合中,贵族们都以背诵《诗经》作为外交辞令。贵族们“学诗”的主要目的在于办外交。“诵诗三百”,目的在于“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论语·子路》)。子夏因《诗》之“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而悟及“礼后乎”,孔子许为“可与言诗”(《论语·八佾》)。孔子又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可见孔子讲《诗》,注重于其中的道德的意义和一般的知识,不是只练习应对,只求“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书经》是古代统治者们的一些言论的记录。《论语》说:“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孔子认为,“孝友”就是“为政”,这就是以“齐家”为“治国”之本。可见孔子讲《书》,注重于引申其中的道德的教训,不只记诵其中的言论事迹。

当时“礼”中的一个争论的问题,就是所谓“三年之丧”。当时的“礼”规定,父母死了,其子要为服丧三年。在三年中有许多的活动都要停止。当时有很多人,都认为三年太久,主张缩短。宰我主张把“三年之丧”缩短为一年(期),以免耽误对于“礼乐”的学习。(见前第四节)此后墨子更以耽误生产为理由,主张把“三年之丧”缩短为几个月。孔子主张保持“三年之丧”,从他所认为是心理的根据,给这种旧制度以理论的根据,用以维持封建的宗法关系。《论语》还有不少关于“礼”的一般的辩论。《论语》说:“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孔子的弟子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又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又说:“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论语·八佾》)孔子又认为音乐必须尽美而又尽善(同上)。可见孔子讲礼乐,注重“礼之本”,及乐之原理以及其道德教育的意义,不只讲其形式节奏。

照传统的说法,《易传》中的《系辞》、《文言》等,都是孔子所作,这个说法是靠不住的。但是也有人认为,孔子跟《周易》本来没有关系。这也是片面的见解。《论语》说:“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论语·子路》)“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是《周易》恒卦爻辞。孔子在下面接着说,“不占而已矣”,可见他是在这里讲《周易》。由此可见孔子讲易,注重于引申卦、爻辞的意义,以之作为道德的教训,不只注重于筮占。

孔子的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和倾向,传于后来儒家。所谓“七十子后学”努力于“以述为作”;这样“作”就成为儒家思想的一个主要内容。《周易》是当时本有的东西,是儒家所述;《系辞》、《文言》等,是儒家所作。《周易》在哲学史上的价值,也就在《系辞》、《文言》等。《春秋》是当时本有的东西,是儒家所述;《公羊传》等则是儒家所作。《春秋》在哲学史上的价值,也就在《公羊传》等。《仪礼》是当时本有的东西,是儒家所述;《礼记》是儒家所作。《礼记》在哲学史上的价值,远在《仪礼》之上。

这是孔子后来在封建社会中成为“圣人”的一个原因。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尊奉孔子为他们的“至圣先师”,也不是偶然的。如果《周易》离开《系辞》、《文言》等,不过是筮占之书。《春秋》离开《公羊传》等,不过是“断烂朝报”。《仪礼》离开《礼记》,不过是一幅礼单。这些典籍,只靠其本身,不能起巩固封建社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