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之一世紀的回望——《道家文化研究》30輯回顧
一 道:根源性的探索及生命的驅動力
自1992年創刊以來,由香港道教學院支持的《道家文化研究》歷經二十五個年頭,出版至第30輯。它以書代刊,成爲海内外道文化研究進程中的重要學術性刊物。如今,它已正式納入北京大學道家研究中心,由中心學術委員會負責統稿。近年來,我們又陸續看到武漢大學國學院主辦、郭齊勇教授主編的《儒家文化研究》學刊和南京大學東方哲學與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辦、洪修平教授主編的《佛教文化研究》學刊相繼出版,儒釋道三家,在對話與包容的格局中相互彰顯。
我的學思歷程常與一種尋根的趨向相伴隨。我是福建長汀客家人,從記事起,日本軍機便不時地轟炸長汀這個偏僻的山城,内憂外患給予一個民族的傷痛與災難讓我刻骨銘心;加之客家人飽經流離,我的血液中自然地流淌著一股深沉的憂患感。這兩重憂患的疊加日益凝結爲一種根源性的意識。
具體地説,我所探索、追尋的根,首先是文化之根。它包括童年私塾教育中傳統思想的熏習,也包括民俗節慶、宗廟祭祀中祖先崇拜、尊尊親親的情感灌注。鄉村生活在民間瀰漫著一種素樸的人文情懷。故鄉的十餘載光陰,綿密而悠長地將這文化之根融化在我心靈的細微處,那是一種母體文化的親切感,一種民族文化的生命力。
然而,我對它們的真正自覺,我探索與追尋的起點,却同我的大學教育相關。大學期間,我們的課程以西方哲學爲主,神本主義籠罩下的西方哲學,與我自幼耳濡目染的人文傳統有著强烈的距離感,無法同我的生命産生共鳴。直至我讀到尼采,他的沖創意志力極大地影響著我。經由尼采,我慢慢地走進老莊,接觸道文化,因爲它們之間存在許多相應之處。此後的幾十年,我在臺大與北大兩個校園間往來,植根於民族深處的文化之根促使我趨向《易》、《老》、《莊》三玄的思想研究。一路走來,道文化不止是我生命的驅動力,一種根源性的驅動力,更是我孜孜以求的學術之根。
由於長期的飄蕩,我常穿梭於世界多地,也常感受異質文明的獨具特質。行走得越久,我越覺得地球村的文化是多樣性的,西方文化也自有其優長的一面,我們理應尊重、欣賞不同的文化内涵、不同的生活方式。“道”的對話屬性,道文化自身的涵容性,正承載了這種異質文明對話的功用。探索並追尋不同人群之間的對話,從而成爲我學思歷程的一個主題。我想,以“道”爲紐帶,凝聚世界範圍内的道文化研究力量,增强道文化學術交流,不僅是我個人的心願,也是道文化同仁的共同心願,《道家文化研究》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