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曾佑
夏曾佑,字穗卿,号碎佛,笔名别士。浙江杭州人。生于1863年11月(清同治二年十月)。父亲夏鸾翔(字紫笙),是晚清著名的算学家,曾任詹事府主簿等官职,著有《致曲图解》、《少广缒凿》等书。在夏曾佑出生后不久,病死于广东,身后没有留下多少财产。夏曾佑少年时生活不富裕,在母亲的教育下,学习文化知识,十四岁进学,二十六岁考中举人。
夏曾佑二十八岁至北京考中进士,任清廷礼部主事,仍利用时间读书。他聪明兼勤奋,得以博览群书。这时帝国主义国家侵略我国日烈,民族危机加深,国内阶级矛盾也日趋激化,清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在一部分知识分子中兴起了改良主义思潮,作为理论依据的今文经学也日渐流行,夏曾佑在这一思潮的影响下,成为今文经学的信奉者。1892年左右,他在北京和维新运动人物梁启超、谭嗣同相识,而且住所相邻近,他们之间乃时常讨论公羊学。由于政治和学术思想上的气味相投,交往十分密切,成为“讲学最契之友”。他们认为,中国封建统治之所以腐败,政治思想方面应该归罪于荀况,因而在戊戌变法前夜曾企图发动“排荀”运动,并谓:“清儒所做的汉学,自命为荀学。我们要把当时垄断学界的汉学打倒,使用‘擒贼擒王’的手段去打他们的老祖宗。”夏曾佑曾经写过一首诗,其中有几句是:“冥冥兰陵门(指荀学),万鬼头如蚁;质多(即魔鬼)举只手,阳乌为之死。”
1895年,夏曾佑居住于上海,在梁启超、汪康年主办的《时务报》中经常发表论文。次年他改官知县,在京候选未着,生活困窘。乃于是年年底赴天津,应同乡孙宝琦之聘任育才馆教师,历时三年。此一时期,他与严复、王修植等创办《国闻报》,以宣传新学和鼓吹维新变法,和上海的《时务报》分执南北舆论的牛耳。由于办报关系,他与严复接触频繁。关于这时情况,他在给表兄汪康年的信中说:“到津之后,幸遇又陵(即严复),衡宇相接,夜辄过谈,谈辄竟夜,微言妙旨,往往如遇。”通过严复的媒介,夏得以系统地了解天演论进化学说。于是“物竞天择”、“优胜劣败”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他,使之由传统的今文经学历史变易思想发展为进化论的拥护者,并成为政治上的维新派。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海外,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夏曾佑虽然没有被株连,但《国闻报》被迫停办,育才馆也将他解聘。次年年底,他出任安徽祁门知县,目睹地方吏治之腐败、民气之闭塞,而自己又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在思想上日趋消极。根据他所信仰的“优胜劣败”的原则看来,中国民族“灭种已定,万不可救”。然而,他又十分热爱自己的国家,不甘心于亡国灭种,因此又认为:“物极必反,将有大变,若不变者,则地球将退化,岂仅黄种之忧哉!”
1900年5月,八国联军入侵,镇压义和团运动。夏曾佑在祁门闻讯后,十分震惊,但是,他不是把希望寄托在人民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上,而错误地寄托在帝国主义侵略者身上,认为英、美帝国主义者会帮助被幽禁的光绪帝亲政,再行新法。8月,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帝仓皇出走,并暗中与帝国主义谈判投降。夏曾佑这时鉴于自己幻想的再度落空,颇为悲观失望,慨叹:“此次北方事起,全体震动。竟将全国中隐微深锢之情形和盘托出,仔细思之,必至无救。”他估计这次八国联军入侵的结果,“支那必为埃及、印度之续矣”。因而在政治上的进取心几乎完全消失,说什么不论在任何问题上,都应该采取“二面绝不与闻为长策”,即“无论何事,必做二者之间,即可自存”。
夏曾佑在祁门做了三年知县,据说是“政简刑清,祁民颂曰:‘数十年无此好官。’及行也,攀留者如潮涌”。1902年4月,夏卸祁门任后,寓居上海。不久,以直隶州知州用,旋因母丧归。丁忧期间,居家无事,遂致力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他这样做,主要是他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前途渺茫,力图从历史研究中探索出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他这时已认识到历史与现状有密切关系,说:“智莫大于知来。来何以能知?据以为推而已矣。”为什么能推呢?因为“目前所食之果,非一一于古人证其因”不可。现实社会中的种种迹象,只有从历史中才能找到它的根源。他在《论变法必以历史为根本》一文中指出:“变法之说发端于甲午,实行于戊戌,阒寂于己亥,重演于庚子。然皆变法而不见变法之效,非变法之无效也。”其原因是由于变法没有以历史为根据,所以遭受了失败。他强调变法必须抓住本国的历史特点,不然“立不合于历史之政治”,则其统治下的人民“不能一日安”,而政治的本身“亦无有不归澌灭”。“凡其能行之而不废,循焉而有效者”,都必须“推本于历史”。他提出“致治之密合于历史”,其程序要做到“几如在躬之衣服,其长短必符其身;攻疾之药石,其寒热必视于病”。
20世纪初,夏曾佑和康、梁一样,还幻想帝国主义国家会帮助中国自强,1904年他写了《论中日分合之关系》一文,反对联俄,主张联日,希望在日本的帮助下使中国强盛起来。对国内政治,他仍主张通过变法保存封建君主制,而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归之于中国还不够开化,说:“无教之国,在不开化之地者,决不可行开化之事,强而行之,不受大祸,亦有大累。”照他看来,当时的中国不但不应当向革命转化,连改良都应该推迟到将来去进行,其理由是中国“盖其为物也大,则感动必迟;抑其建国也古,则守旧必笃。积笃与迟,则其立宪居万国之终,自然之理,无足怪者”。1905年8月,夏曾佑居丧期满,亟待复职,适值清廷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各国宪政,夏曾佑经友人介绍,作为五大臣随员之一,赴日本考察,于1906年4月出国,历时两月回国。之后,又作为两江总督特派代表的随员,北上会议官制。当时《东方杂志》为立宪问题出了临时增刊,他为该刊写了《刊印宪政初纲缘起》,为清廷的假立宪制造舆论。1908年初署理安徽广德知州。但这时革命形势发展很快,夏曾佑眼见立宪不成,前途渺茫,思想上越发消极颓废,遂致力于佛学的研究,与沈曾植、张尔田等人谈佛,终日不倦。
值得重视的是夏曾佑从事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和编撰工作,写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本史学著作:《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这是供当时中学堂用的一本教材,原书分三册,1904年至1906年由商务印书馆陆续排印出版,以后又重印过几次。1933年商务印书馆将此书加以句读,并改名《中国古代史》,作为大学丛书之一重新出版。本书虽然只写到隋朝,只能算半部古代史,但它突破了传统的封建史学编撰方法,于编年、纪传、纪事本末三大体裁之外,应用章节体编写历史,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家中可说是第一人;也是试用西方资产阶级进化论指导总结中国历史的第一部著作。
夏曾佑将中国历史分为三大期,自草昧以至周末,为上古之世;自秦至唐,为中古之世;自宋至清,为近古之世。他又结合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当时考古学方面的成就,又将三大时期“细分之为七小时代”。在上古时期内他分为两个小时期:一为太古三代,因无信史,称之为传疑时代;二为由周中叶至战国时期,中国文化在这一时期形成,称之为化成时代。中古之世,他分为三个时期:一为由秦至三国,此时中国人才极盛,国势极强,称之为极盛期;二为由晋至隋,由于周边各族攻入中原地区,并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而宗教(即文化——引者)亦大受外教之影响,称之为中衰期;三为唐朝一代,此期国力之强,略与汉等,而风俗不逮,称之为复盛期。近古之世,也可分为两个时期:一为五季宋元明,为退化期;二为清代二百六十年,为更化期。夏曾佑这样划分历史时期,是依据历史的进化、演变和因果关系而划分的,虽然还看不出历史发展的真正的因果关系,但他打破了几千年封建史学不划分历史发展阶段的旧传统,在史学研究上作出了贡献。
辛亥革命后,夏曾佑出任北洋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凡四年,后调任北京图书馆馆长。自好友严复、沈曾植等相继逝世后,他落落寡欢,杜门谢客以诗酒自遣。1924年4月17日病逝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