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液体菌种的优势和弊端
(1)液体菌种的优势
第一,液体菌种培养时间短。以平菇为例,适宜温度条件下,常规1~3级固体菌种的培养时间分别为7天、23天和25天,总计需要60天左右;液体菌种仅需10天左右,即使将设备排空后的清洗、检修等包括在内,也不会超过15天,仅为固体菌种培养时间的1/4~1/6,减少了占用设备设施的时间,同时又节约了人工的投入。这一点,尤其是在工业或后工业时代,显得特别突出。
第二,液体菌种纯度高。液体菌种在培养期间,设备基本处于全密封状态,一旦发生污染,包括其气味、色泽均会发生变化,并在期间经常取样检查,所以,发生污染及隐性污染的概率较低,产出的菌种的纯度非一般菌种可以比拟。
第三,液体菌种生产成本低。如果进行周年化生产或设施化栽培,尤其进行工厂化栽培时,液体菌种由于在线时间少、生产时间短等诸多优势,而使得其生产成本低于固体菌种。但是,如果仅仅是季节性生产,如仅在冬季或秋冬季节进行栽培,则由于液体菌种设施设备的一次性投入较高,反而会使得菌种的摊入成本偏高。
第四,液体菌种发菌齐。液体菌种培养时间短,菌龄高度一致,播种后菌种萌发一致,不存在“老幼不齐”类现象。固体菌种的菌龄偏长,接种点附近有点熟化现象,而且,因接种块的大小不匀等导致栽培袋的菌龄不一,使得栽培很难达到整齐划一。
第五,便于工厂化管理。液体菌种的菌龄一致性高,接种后萌发一致,长速快,占领基料的时间缩短,而且,由于高度一致的原因,尤其便于进行工厂化生产,或者进行设施化或机械化栽培生产。前几年高速发展的我国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采用的基本全是液体菌种。
第六,液体菌种代表了菌种的发展方向。从世界食用菌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我们认为:随着人们对食用菌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由过去的不分品种和不分质量,逐渐对其外观商品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色泽一致、长相一致、高度一致、粗细均匀一致等,而要达到该种要求,除去其他一些技术措施外,液体菌种的采用即为首当其冲的关键条件之一。
(2)液体菌种的弊端
第一,液体菌种储存时间短。一般条件下,液体菌种制成后即应投入栽培生产,不宜存放,即使2~4℃条件下,储存时间也不要超过一周;固体菌种如需存放,只要保持该温度条件,至少可以保存30天左右,一级种甚至可以保存60天以上。
第二,液体菌种适应面窄。液体菌种适应于连续生产,尤其规模化、工厂化生产,液体菌种应为首选;但我国的食用菌生产多为散户栽培,投资水平、技术水平等条件的先天不足,决定了液体菌种适应范围偏窄。
第三,液体菌种基础投资高。以我们进行研究的“液体菌种”课题为例,一套自动液体发酵系统,容量仅为“70+7升”(发酵罐70升,种子罐7升),购置价格为5万元(2000年价格),配套相应的水、电、发酵室、接种室等投资3万余元,每次完成的菌种产品约在40升左右,按倍量稀释计算,只有80升,相当于300瓶菌种,而生产这些菌种按固体菌种的接(播)种数量计算,一个小型高压灭菌器即可一次性完成,按此计算,液体菌种设备的基础投资约为菇体菌种的30倍左右。
第四,液体菌种培养的单位运行费用高。液体菌种的培养期间,是需要操作人员24小时值班的,尽管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并且会越来越高。但是,只要是机械,运行中就难免出现故障,因此,无论培养多长时间,操作人员是必须一直“陪同”的,包括机械的磨损(折旧)、水电的消耗、人工费用的增加等,所以说,液体菌种培养运行期间的费用,高于固体菌种。
第五,一次性剔杂。固体菌种发菌期间,发现个别污染或怀疑的菌袋,可以单个剔除,而液体菌种则不然,一旦染杂,则整批全部污染,必须放罐、排空后进行清洗、空消,然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生产。
第六,液体菌种只适于熟料栽培。由于其液体中速效营养成分较高,生料或发酵料中的病原较多,故播后极易污染杂菌,而固体菌种则可适应生料、发酵料以及熟料栽培,相对而言,固体菌种抗性强、适应性强。
第七,液体菌种质量控制主要依赖于设备。液体菌种的生产过程中,菌种质量控制主要依赖于设备的配套性和安全性,即使相同的条件下,因为一些难以控制的因素,而难免出现菌种质量问题;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固体菌种则由于生产过程易于控制显得质量稳定,让人有得心应手的感觉。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可以看出,两种形式的菌种,各有千秋,各有利弊,面对某些宣传,广大菇农朋友应牢记一个原则: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具体需要哪种菌种,应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生产规模、投资状况等条件决定,不要盲目相信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