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 从原点开始的重新审视
意义之上:为了什么去设计
今天的环境设计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人口、住宅、交通、土地利用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能源和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失衡等,正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为设计学系统下属的一个子系统,同时也受学科自身发展内在动力的驱使,环境设计必然具有所有设计学下属学科的共性,即艺术与科学、生产与生活紧密结合,多学科交叉的实用的综合学科。环境设计作为一门为人类生活创造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学科,其前身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央工艺美院建立的第一个室内设计系。20世纪80年代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个新兴专业,也从一开始就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20世纪末,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高度的物质文明与恶劣的生存环境并存,人们对环境的反思日益深刻,因此如何以新技术和自然材质创造出优良的人工环境,成为了环境设计学科的当务之急。
然而,进入21世纪,环境设计以什么样的风格与特征能够反映时代的精神?环境设计怎样满足当今信息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提出的各种复杂的要求?在第三次产业革命背景下,环境设计对人与社会发展的进步意义是怎样的?应当怎样处理当前文化继承与科技革新带来的诸多矛盾?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为环境设计理论研究及实践提供了什么样的可能性……这些问题都促使我们对既有的环境艺术设计概念进行重新的审视与研究。在西方社会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科学”和“技术”这两个概念是建立在古希腊以来的“理性”和“逻辑”思想上的,这两个概念经过中世纪,进入近代社会以来得到了长足发展,以培根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和以笛卡儿为代表的逻辑哲学是现代西方社会启蒙运动的两块基石,也是西方现代文明的基石。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在上述思想基础上完成了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过程。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逐渐感受到现代文明的不足,包括大机器生产批量化、程式化与人性的相互盾,同时感受到人的自我意识、自我认同感丧失,绝对价值观和信仰丧失。在这种环境下,回顾20世纪的后40年,世界设计领域经历了后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喧嚣场面,这些流派与运动最终也只是对现代主义设计的某些例如人文关怀和个性特色方面的缺失进行修正和改良。这些没有实质性突破的表征描述了社会的时代性变化,包括观念、态度、知识、行为、认识、思维等,共同演化成一种时代的思潮性变化。
考察中国环境艺术设计近三十多年的发展史,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不但是当今西方艺术文化发展的真实折射及描述,同时也潜存和萌芽于中国当下的复杂文化背景中。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即全球化背景下来考察环境艺术设计的既有概念及其近期呈现出的新特征,并对其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对未来有所展望就具有非常重要和切实的意义。
“物”为核心的设计观
广义的“环境”涵盖范围非常大。行为学上的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从事生产和生活的外部客观世界,一般分为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从设计角度来看,主要是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处的各种空间场所。环境是个相对的概念,总是相对于某个中心事物而言,所以环境系统的整体性在设计方法论中越来越凸显其重要地位,由个体与个体之间相互协调而形成的整体环境如同自然界的所有生态系统一样,是一个结构精巧、相互联系、有机融合的整体客观层。从城市整体环境设计的构建到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再到具体的诸如光、色、质、绿化、陈设等环境设计的微观层次,无不体现出整体设计、彼此渗透的共生思想。(图2.1)
图2.1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构成系统(张绮曼、郑曙旸. 室内设计资料集[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2. )
尽管环境的“艺术意识”由来已久,然而,从现代文明的高度,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去探索环境和艺术的关系,并在不同范围内付诸于创作实践,这还只是20世纪初现代建筑运动展开以来——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从达•芬奇、黑格尔到20世纪美学名家,在他们的艺术分类说中,从未提到过环境艺术设计。只是当人类在向生态环境厄运挑战的今天,我们才有可能以不同于过去的立足点和视野去重新认识艺术设计生产的基本组成及其在现代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而环境艺术设计概念的提出则更进一步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当代许多艺术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从不同角度进一步阐述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本质。美国著名环境设计理论家理查德•多伯(Richard Dober)指出:“环境设计是比建筑范围更大,比规划的意义更综合,比工程技术更敏感的艺术。这是一种实用的艺术,胜过一切传统的考虑,这种艺术实践与人的机能密切联系,使人们周围的事物有了视觉秩序而且加强和表现了人所拥有的领域。”英国规划师戈登•卡伦(Gordon Cullon)在其名著《城镇景观》一书中把环境艺术设计称作“关系的艺术”,英国杰出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专家F. 吉伯德在《市镇设计》一书中称环境艺术设计为“整体的艺术”,认为环境诸多要素和谐地组合在一起时,会产生比这些要素简单甚至更多的东西,即A+B+C=X>ABC,新生成部分即为环境的美价值。中国人居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吴良镛教授在《对1999年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北京宪章”的诠释》的第三部分中,也明确提出“整体的环境艺术”的概念。由此可见,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种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好的生存、生活和发展环境为目的的整体设计,随着设计学科的日益成熟,设计内涵的广义化与纵深化,以及人们对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一体化的整体思考认同,逐步形成了对室内外环境做总体设计的思想。由此,以“环境艺术设计”取代之前的“室内设计”专业名称,应当可以看做是现代设计思想由传统的零散设计分类走向整体设计思想观的产物。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尚在发展中的学科,国内外目前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在中国的现状,正如郑曙旸教授所言:“尽管目前国内有关环境艺术设计的教科书已有不少,但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内涵和定义仍然很难统一。”因此,关于它的学科对象和理论范畴以及工作范围,包括概念的界定都没有统一的认识和说法。这里先引用清华大学李砚祖教授在《环境艺术设计的新视界》中的定义:“环境艺术设计是指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对室内外环境进行规划、设计的一门实用艺术。环境艺术不是纯欣赏的艺术,是人创造的、人类生活的艺术化的生存环境空间。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看做是广义建筑学的一部分。1981年国际建筑师协会将建筑学定义为一门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综合的艺术和科学。这条定义也同样适合于环境艺术,即环境艺术是一门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综合的艺术和科学。用系统论的观点来分析,环境艺术设计是艺术设计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既边缘又综合的学科,它涉及的学科范围很广泛,主要有建筑学、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学、城市规划、人类工程学、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设计美学、环境美学、社会学、文化学、民族学、史学、考古学、宗教学等方面。”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基本厘清环境艺术设计所具有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图2.2)
图2.2 环境设计的构成(娄永琪,勒巴,朱小村. 环境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随着“十六大”报告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走生态文明之路的方针政策,作为设计学科的一个子项,环境艺术设计以其学科发展的前瞻性、边缘性和综合性等优势在时代发展中扮演起重要角色。郑曙旸作为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历史见证者之一,在《环境艺术设计》一书的前言“从产品观走向环境观的艺术设计系统”一文中给出了“环境艺术设计”更为全面清晰的定义:“广义的环境艺术设计概念是以环境生态学的观念来指导今天的艺术设计,就是具有环境意识的艺术设计,显然这是指导艺术设计发展的观念性问题。狭义的环境艺术设计概念是以人工环境的主体建筑为背景,在其内外空间所展开的设计。具体表现在建筑景观和建筑室内两个方面。显然这是实际运行的专业设计的问题。应该说狭义的环境艺术设计已经在今日的中国遍地开花,然而广义的环境艺术设计观念尚未被人们广泛认知。”
因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已不再仅仅作为狭义的具体专业领域的设计而存在,而正在成为如郑曙旸教授提出的“中国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支持系统”而存在,其对于当代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环境”为核心的设计观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确是令人惊叹的。以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为基本特征的现代设计,体现了20世纪的时代精神。同时,它对意识形态的各个层面及社会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改变了当代艺术、文学和其他人文学科的面貌,对技术发展、商品流通以及人们的生活环境等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许多证据表明,这种信条在使科学和设计等同起来的同时,既没有鼓舞人们的生存热情,也未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安宁和满足。在西方发达国家渐次进入后工业时代之后,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社会日益富裕,消费成为影响社会运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计算机、新材料技术、互联网以及第三次产业革命带来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全球化趋势日益加速,能源危机引发了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危机的全方位思考,福柯、德里达、德勒兹等后现代哲学家的思想广泛传播等都促进了新的设计思潮的滋生。20世纪60年代以后设计所逐渐呈现出的全面多元化的局面,在内部自律发展的驱动力之外,正是这些变化外在地影响或制约着设计的发展趋势。
现代主义发展历史的反顾以及环境设计以人为中心,对单一社会结构的承认与重视带来的设计一元化理性价值论,都是建立在单一人类价值的基础上。20世纪西方经历了几次深刻的技术变革后,人们的科学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两次残酷的世界大战,使以前被理性“阳光”所照耀的仁慈、善良、博爱等口号,都在战火中灰飞烟灭,旧有的思想传统日趋崩溃,理性与崇高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在变化多端的环境设计当中,人们不仅使用科学的方法来作分析、作判断,还必须具备更重要的条件——生活方式、创造力的无限态度及开放的意志。此时的设计师对自己所坚信的信条不像以往那样确信不疑了,当他们真正意识到自己成了最大的教条主义者时,便明白在这个真实可靠的世界上是不需要教条存在的。后工业社会、信息技术、环境问题和种种社会问题都向设计文化提出了要求,世界从此进入了对现代设计运动反思的大潮中。(图2.3)
图2.3 建筑从与大地环境相冲突的形态逐渐趋向于融于大地的共生柔和形态(Peter Cook作品)
传统意义上的“设计”被认为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纵观人类历史,人们通过劳动改造世界、创造文明,其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就是造物。从这一点而言,在早期的中国设计教育中,曾经很大程度把设计与工艺美术做过或尝试作为合并或混淆,即设计是对造物活动进行预先的计划,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理解为设计,这是一种典型的基于“物”的设计观念。然而,我们正处于全球化带来的复杂变化之中,其本质是每一次产业革命带来的升级对“设计”概念的重新定义及其所涵盖范围乃至研究方法的一次反思或批判。从设计历史角度而言,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无不是以革命性的先锋批判作为转折点的。设计在当今所处的时代背景正是这样一种挑战与尴尬并存的状态。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消解地域、消解专业化领域、消解本本主义后即将或正在产生剧变的时代。一切以“后”为标榜的文化转型与文化批评——从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从现代思潮到后现代思潮,从机器时代到后机器时代,从物质社会到后(非)物质社会等等,无非都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当今的世界从科学到技术,从社会到观念,从建筑到城市,已经远远不是以往那种线性的一维视域,而是不断在推动中自我完善的网状发展结构。
20世纪5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现代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时空概念。时空尺度彻底颠覆了工业社会时代设计哲学思想指导的设计范围、设计内容、设计意义,设计已经或正在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及其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信息社会的到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刺激,以形式和风格探讨为主的各种流派和思潮先后出现,形成了标新立异、各树旗帜的局面。20世纪60年代以来,福柯、德里达、德勒兹等后现代哲学家的思想在设计界日益受到重视,也正是因为他们从不同角度对现代主义的一元宏大叙事的权威性进行不留情面的反驳与颠覆,揭示了真实世界的多元复杂性以及长期被主流文化忽略压制的非主流亚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后现代设计哲学思想将对现代主义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导向进行以下几点批判性的设计反思:反思排除主观因素介入设计的完全功能主义客观一元论;反思将生动真实的世界万物归结为简单的设计法则与机械秩序;反思将简化归纳的结构秩序等同于设计本质;反思否认客观世界的复杂多元性与生态协调性;反思过度强调人为设计经验主义等等,并用全新的设计理念对这些弊病进行无情的鞭挞。后现代主义意味着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及生活观。当今环境设计所面临的正是这样一个复杂、多元化、全球化、领域交融、在新的体系下探索共生并将在设计的各个方面产生新范式的时代。作为一种趋势,当代环境设计日新月异的发展正是让我们在传统物质设计为对象的基础上,去探究设计价值观层面更为深入的内涵动力。然而,这种设计概念特征归纳的成果却不是静态的,更可能是动态的。德勒兹的思想就很好地说明了这种状态,他以开放性、增值性的思想观念阐释世界的多元和生命的混沌,有意挣脱和抵抗旧有的社会文化束缚,提倡充满活力的差异、流变、多元的后结构主义观念,这正符合对环境设计当前所处状态的解析。他借助“块茎”“高原”“褶子”“游牧”等概念诠释他的思想。“褶子”象征着差异共处、普遍和谐与同旋叠合,有无限延展、流变和生成的开放性和可能性,是统一与多元性共存的平台。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数字化的时代,“褶子”导致人类转向开放空间,从而产出新的存在方式和表达方式。“游牧”指由差异和重复运动构成的、未结构化的自由状态,事物在游牧状态下不断逃逸或生成新的状态。“块茎”是非中心、无规则、多元化的形态(区别于树状结构的中心论、规范化和等级制)。所以,环境设计最终的设计成果将不再是一成不变的物质空间作品,而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共生、相互平衡的动态可能性。当前环境设计概念呈现出的新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环境设计当前呈现出的概念新特征的设计文化背景而言,消费社会和图像化时代、后工业时代的基本逻辑是人们能够通过消费的对象定义自身的个性和身份地位,这种情况下,人们消费的主要是设计的“物”作为标示差异的符号意义。各种潮流与风格(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等等)对于环境设计主要涉及的作为消费对象的空间,其空间形态的识别性和差异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在信息和图像作为设计传播媒介的趋势下,环境设计所涵盖的室内外空间形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公众的关注,设计师要用个性鲜明的作品来获取大众社会赋予的成就与名声,其本质正是设计作为一种符号消费的体现。一些有影响力的设计作品,早已超出设计领域而成为社会关注的公共话题,使得设计师也像娱乐明星一样风光无限。这种对外观形象的重视在数字虚拟、高速计算机和图像信息传播技术的支持下更显出先声夺人的优势,形态和表皮语言也就成为室内外环境设计研究的热点。同样,网络信息社会对原有空间概念的消解,信息和图像化更需要非物质化的虚拟生存、虚拟社区的发展来体现设计作为改变了人们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一种未来途径。当然,这也引发了原有环境设计概念中规定的空间场所与人关系的进一步变异。无可否认,环境设计的这种由基于物的设计到基于策略的设计转向,正在将多元价值观作为设计的探究层面,而远远超越了环境设计学科原先对功能、空间、材料、构造、色彩等传统物质对象的内容定义。
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借助于后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帮助。在市场经济和社会需求的驱动和互促中,伴随着现代主义建筑的衰退和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兴起,人类对生态危机的觉醒与可持续设计思想的到来,终于成为现代设计学中最活跃的应用学科之一。从功能主义的满足需求到商业主义的刺激需求,进而到非物质主义的生态需求,如郑曙旸教授在《设计艺术的环境生态学——21世纪中国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提出的:“以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结构体系……使人与自然的关系由工业文明的对立走向生态文明的和谐,从艺术与科学的角度出发,环境艺术设计正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诸多战术层面的一条可供选择的道路。”
(2)从环境设计当前呈现出的概念新特征的可持续社会伦理背景而言,生态危机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本质是对人类近两百年毫无节制滥用能源和自然资源所导致的恶果在近几十年中集中显现出来的亡羊补牢。面对今天世界日益显现的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人口发展等诸多问题,作为对人类的生存危机的一种应对,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超越民族、文化、国家的全球性普世伦理。环境设计是人类最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伴随着工业革命一起发展起来的现代设计也必然在对原先审美为设计价值观的体系下,开始全面对环境设计如何提高综合循环利用,减少原生资源的使用量进行反思,并探索节约资源、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设计的绿色可持续性。环境设计应朝着生产过程的环境协调化与节能、高效、高性能化和循环经济的方向发展。环境设计的目的是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应朝着信息化、交互化、多功能化等节约型可持续方向发展革新。正如吴家骅在《环境设计史纲》中论述到的:“21世纪世界将面临环境问题的更为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的方法已经很难应付眼下日趋复杂、综合化的环境设计问题了。传统设计专业的前途是什么尚未可知,然而,一个以生态美学为指引,以环境科学为基础、以人居环境质量提高为目标的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体系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
(3)从环境设计当前呈现出的概念新特征的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设计思维方式而言,国际设计界对环境设计在当代信息化为背景下的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到来,在认识和观念上都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从现代主义设计普及到中国以来,传统思维指导下的环境设计一贯遵循着经验式的线性思维方法,依靠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在头脑中设想内外环境形态和空间关系,以二维的图纸或三维实物模型表达设计成果。随着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网络时代的到来为环境设计中的时空概念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信息化设计综合了艺术、科学、工学等多方面新领域,作为一种不只是眼睛看得见、手指接触得到的传播方式直接参与到环境设计的实际空间中,时间、信息、网络界面等新因素也综合在原本以研究单一空间形式语言的环境设计空间范畴里面。参与性、动态性、可视性、多视点性、共同性等全新的特征都协助环境设计本身有效地完成空间交流的目的,创造良好的环境体验。(图2.4)当然,这种体系的构建需要来自建筑学、数字媒体、工业设计、传媒学、管理学、人类学、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体验设计、虚拟设计都为人们创造出超越空间维度和时间,增强人与环境的交互性,增加个人意义和情感脉络关系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意义,从而产生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例如:可以交互式地探索全新生活方式的智能家居,可以随意漫步的博物馆跨时空虚拟模型,可以根据个人的感官与情绪与周边环境景观互动等等。今天,借助于计算机的数据和图形分析技术、虚拟技术和数字化控制技术,自由的、流动性的形体和空间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人的想象力。环境设计中的有机非线性形体也可以轻松地设计并通过计算机控制程序输出和制造出来。计算机技术不仅是环境设计进行形体设计及成果表达的手段,它作为一种在信息化时代对设计观念和方法论影响至深的思考方法,已经远远超越了作为一个普通工具的价值。环境设计从注重作品本身的经济、技术、艺术价值扩展到新材料、新技术在环境设计中对人与社会产生的影响,从注重最终产品的建造过程转向注重产品在其所处的环境下发挥影响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将原先封闭的设计思维方式转变为多学科、多领域、多团队、多模式的交流与交叉,从而产生出全新的、整合的、以可持续环境理念为目标的开放性设计思维系统。
图2.4 人的感知遍及全身
如果说我国的环境设计从单一的室内设计拓展到层次丰富的外环境设计是一次学科壁垒突破尝试,那么21世纪环境设计学科将会面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质性飞跃,即以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结构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基于艺术与科学整体观念的交叉学科,要在中国实现设计学的科学发展,也就必须使艺术与科学在可能的领域从分离走向统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