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学
2.1 单色光干涉图和基本方程
红外光谱仪中所使用的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光是连续的,从远红外到中红外到近红外区间,是由无数个无限窄的单色光组成的。当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光通过迈克尔逊干涉仪时,每一种单色光都发生干涉,产生干涉光。红外光源的干涉图就是由这些无数个无限窄的单色干涉光组成的。也可以说,红外干涉图是由多色光的干涉光组成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中多色光的干涉情况,首先考虑单色光的干涉情况。如果一个单色光源在理想状态下能发出一束无限窄的理想的准直光,即单色光,假设单色光的波长为λ(单位:cm),波数为ν(单位:cm-1,即波长的倒数)。波长λ和波数ν的关系为
(2-1)
假定分束器是一个不吸收光的薄膜,它的反射率和透射率各为50%。当单色光照射到干涉仪中的分束器后,50%的光反射到固定镜,又从固定镜反射回到分束器,另外50%的光透射过分束器到达动镜,又从动镜反射回到分束器。这两束光从离开分束器到重新回到分束器,所走过的距离的差值叫作光程差。如图2-1所示,光程差值为2(OM-OF),用符号δ表示光程差
δ=2(OM-OF) (2-2)
图2-1 迈克尔逊干涉仪示意图
当固定镜和动镜到分束器的距离相等时,称此时的光程差为零光程差(δ=0)。在零光程差时,从固定镜和动镜反射回到分束器上的两束光,它们的相位完全相同,这两束光相加后并没有发生干涉,相加后光的强度等于这两束光的强度之和。如图2-2(a)所示。如果从固定镜反射回来的光全部透射过分束器,从动镜反射回来的光也全部在分束器上反射,那么,检测器检测到的光强就等于单色光源发出的光强。
图2-2 来自固定镜(实线)和动镜(虚线)的单色光在不同光程差时的相位示意图和检测器检测到的光强示意图
当动镜移动1/4波长时,此时的光程差δ=λ/2,从固定镜和动镜反射回到分束器上的两束光,它们的相位相差正好等于半波长,也就是说,它们的相位相差180°,此时这两束光的相位正好相反。这两束光发生干涉,两束光相加后相互抵消,光强正好等于零。如图2-2(b)所示。这时检测器检测到的信号为零。
当动镜沿同一方向再移动1/4波长时,此时的光程差δ=λ,从固定镜和动镜反射回到分束器上的两束光,它们的相位相差正好等于一个波长,它们的相位完全相同。这种情况与零光程差时完全一样。如图2-2(c)所示。
如果动镜以匀速移动,检测器检测到的信号强度呈余弦波变化,也就是说,单色光的干涉图是一个余弦波。每当光程差等于单色光波长的整数倍时,到达检测器的信号最强。所以,对于单色光来说,从干涉图上是无法确定哪一点是对应于零光程差的。
由于动镜以匀速移动,检测器检测到的干涉光的强度是光程差的函数,以符号I'(δ)表示,当光程差δ=nλ(n是一个整数)时,干涉光的光强等于单色光光源的光强。当光程差δ等于其他值时,检测器检测到的干涉光的光强I'(δ)由下式给出:
(2-3)
=0.5I(ν)[1+cos(2πνδ)] (2-4)
式中,I(ν)表示波数为ν的单色光光源的光强。从式(2-3)可以看出,当光程差δ等于波长的整数倍时,
I'(δ)=I(ν)
式中,光的强度I'(δ)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常数项0.5I(ν),另一部分是余弦调制项0.5I(ν)cos(2πνδ)。在光谱测量中,只有余弦调制项的贡献是主要的。干涉图就是由余弦调制项产生的。单色光通过理想的干涉仪得到的干涉图I(δ)由下面的方程给出:
I(δ)=0.5I(ν)cos(2πνδ) (2-5)
从式(2-5)可以看出,干涉图I(δ)与单色光的光强I(ν)成正比。实际上,干涉图不只是与单色光的光强有关,还有几个因素会影响检测器检测到的信号强度。
第一,不可能找到一种理想的分束器,它的反射率和透射率正好都是50%。而且,对于同一种介质,不同波长的光反射率也不相同。因此,方程式(2-5)中的I(ν)应乘以一个与波数有关的因子。
第二,绝大多数的红外检测器并不是对所有的波数都能均匀地响应。
第三,红外仪器中的许多放大器的响应也与频率有关。因为放大器中通常都有滤波电路,除了红外信号以外,还会有其他信号到达检测器,滤波电路的设计就是将红外信号以外的信号去除掉。正是这些滤波器使放大器的响应与频率有关。
总之,检测器检测到的干涉图强度不仅正比于光源的强度,而且正比于分束器的效率、检测器的响应和放大器的特性。以上三个因素对于某一特定仪器的影响会保持不变,是一个常量。因此,方程式(2-5)应该乘以一个与波数有关的因子H(ν)。方程式(2-5)变成
I(δ)=0.5H(ν)I(ν)cos(2πνδ) (2-6)
设0.5H(ν)I(ν)等于B(ν)。式(2-6)变成
I(δ)=B(ν)cos(2πνδ) (2-7)
这就是干涉图最简单的方程。也就是波数为ν的单色光的干涉图方程。参数B(ν)代表经仪器特性修正后的波数为ν的单色光光源强度。
数学上,I(δ)被称为B(ν)的cosine傅里叶变换。光谱要从干涉图I(δ)的cosine傅里叶逆变换计算得到。这就是傅里叶变换光谱名称的来源。
单色光的干涉图是余弦波,所以对单色光干涉图进行傅里叶变换是非常简单的操作,因为余弦波的振幅和波长(或频率)都可以直接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