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沁东南地区地层与含煤地层
沁水盆地位于秦岭构造带和阴山构造带两个巨型纬向构造带之间,属中朝准地台的组成部分。沁水盆地东南部的研究区位于其二级构造单元——太行山隆起区的西部。主要受燕山期构造运动控制,处于太行复式背斜隆起、霍山南北向背斜隆起之间的沁水复式向斜坳陷南段。
研究区在寒武纪至中奥陶世时,地壳稳定沉降,在古老结晶基底上形成了浅海相碳酸盐为主的沉积[165]。中奥陶世以后,加里东地壳运动使华北地台整体隆起遭受剥蚀,缺失了晚奥陶世至早石炭世的沉积。到中石炭世,海西运动使本区地壳再次沉降,沉积了石炭二叠纪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奠定了形成煤层气的物质基础。
一、沁东南地区主要地层
研究区发育前寒武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上古生界石炭系和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以及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沁东南地区地层简表见表2-1。其中前寒武系包括太古界和元古界,是华北地台古老基底,厚度巨大。
表2-1 沁东南地区地层简表
寒武系(∈):为一套海相碳酸岩沉积,厚215~415m,奥陶系仅发育下统和中统下部地层。
下、中奥陶统(O1-2):由灰岩和含燧石灰岩组成的浅海碳酸岩沉积,局部夹石膏层,与下伏寒武系呈整合接触。地层厚度450~700m。
中石炭统本溪组(C2b):由铝质泥岩、灰色泥岩和少量砂岩组成,夹1~2层薄层石灰岩及煤线,底部含不稳定的山西式铁矿层,与下伏奥陶系呈不整合接触。地层厚度0~35m,平均厚约14m,东部、东北部较厚,向南、西南厚度渐薄。
上石炭统太原组(C3t):由浅灰色砂岩、深灰色粉砂岩、泥岩和3~6层石灰岩及数层到十余层煤层组成。与本溪组呈整合接触。厚度51~143m,平均厚108m。
下二叠统山西组(P1s):由浅灰-深灰色砂岩、粉砂岩、泥岩和3~4层煤组成,与太原组呈整合接触。厚度20~116m,平均厚56m。
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P1x):底部为灰色砂岩,即标志层K8砂岩。下部为灰色砂岩、泥岩,夹煤线。中上部为灰色泥岩和中、细粒砂岩,含铁锰质结核。顶部为含鲕粒紫红色铝质泥岩。与山西组呈整合接触。厚度53~128m,平均厚86m。
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P2s):底部为灰绿色砂岩,下部为黄绿色砂质泥岩、紫红色泥岩,中部为杂色砂质泥岩夹多层黄绿色含砾砂岩及少量灰色泥岩,上部为杂色砂、泥岩,顶部为黄绿色砂岩与紫红色泥岩互层。与下石盒子组呈整合接触。厚度106~580m,厚度变化较大。
上二叠统石千峰组(P2sh):底部为黄绿色厚层状,中、粗粒砂岩与紫红色泥岩互层,上部夹灰岩和薄层石膏。与上石盒子组呈整合接触。在研究区的南部几乎缺失,在北部部分地区存在。厚度0~203m。
三叠系中、下统(T1-2):主要为下统刘家沟组、和尚沟组、中统二马营组。岩性主要为紫红色砂岩与泥岩互层,夹有粉砂岩和砾岩。与石千峰组呈整合接触。厚度0~1160m。
新第三系(N)、第四系(Q):分布厚度不一,其中新第三系厚0~180m,第四系厚0~240m。
二、沁东南地区含煤地层与煤层
沁东南地区含煤地层为上石炭系太原组和下二叠系山西组,它是在奥陶系古风化壳之上发育的一套近海-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其中15#煤层和3#煤层分布稳定,是煤层气开发的主要目的煤层,部分地区9#煤层分布也较稳定。本溪组和下石盒子组仅含数层薄煤层或煤线[166,167],为不可采煤层。沁水盆地东南部含煤地层柱状如图2-1所示。
图2-1 沁水盆地东南部含煤地层柱状图
1.上石炭系太原组(C3t)
由一套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和煤层组成。地层总厚度为51~143m,平均为108.23m。含煤12层,自上而下依次编号为5号、6号、7号、8号、9号、10号、11号、12号、13号、14号、15号、16号煤层,煤层总厚度为4.5~11.9m,含煤系数为6.92%。总体呈现出“北厚南薄”,在北部呈“东厚西薄”的特点,沁东南地区太原组煤厚等值线图如图2-2所示。
图2-2 沁东南地区太原组煤厚等值线图
其中15#煤层厚度大,一般在2.26~6.5m之间,总体上呈“北厚南薄”的趋势。15#煤层位于K2灰岩之下,常以K2灰岩为其顶板。煤层结构较复杂,含1~5层夹矸,分叉现象较普遍。
2.下二叠系山西组(P1s)
由一套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和煤层组成。地层总厚度为20.34~116.00m,平均为56.18m。含煤1~4层,自上而下依次编号为1号、2号、3号、4号煤层,煤层总厚为5.2~10.2m,平均为7.08m,含煤系数为13.86%。以K7砂岩与太原组分界,上界为K8砂岩之底。K7、K8与煤层一起构成了盆内重要标志层。沁东南地区山西组煤厚等值线图如图2-3所示。其中3#煤厚度大,一般在3.69~9.95m之间,整体分布稳定,厚度变化较小。
图2-3 沁东南地区山西组煤厚等值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