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窦性心动过缓
①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方式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如心率不低于50次/min、无症状者,无需治疗,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窦性心动过缓需要进行病因的检查和治疗,很多疾病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器质性心脏病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主要原因,可以使用阿托品(注射或口服),甚至可用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以提高心率。对于窦性心动过缓还需要进行日常的预防,慎用减慢心率和心脏传导的药物,对此类药物的应用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注意情绪调理,应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注:1.窦性心律慢于60次/min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中,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功能减退、低温以及使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药、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
2.窦性心动过缓的常见病因
(1)迷走神经兴奋 大多通过神经(主要为迷走神经兴奋)、体液机制经心脏外神经而起作用,或是直接作用于窦房结而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2)窦房结功能受损 指由窦房结受损(如炎症、缺血、中毒或退行性变的损害等)而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此外,可见于心肌受损如心肌炎、心包炎、心肌硬化等。也可能为一过性的窦房结炎症、缺血及中毒性损害所致。
(3)急性心肌梗死 主要见于下壁梗死,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为20%~40%。
(4)心外因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绝大多数伴有迷走神经亢进现象,心率不甚稳定。当自主神经张力改变时,如深呼吸、运动、注射阿托品等后常有心率的变化,P-R间期可略有延长。
3.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可呈间歇性发作。多以心率缓慢所致心、脑、肾等脏器血供不足症状为主。轻者乏力、头晕、记忆力差、反应迟钝等,严重者可有黑矇、晕厥或阿-斯综合征发作。部分严重患者除可引起心悸外,还可加重原有心脏病症状,引起心力衰竭或心绞痛。心排血量过低严重影响肾脏等脏器灌注,还可致少尿等。
4.心电图检查特点 成人窦性P波的频率<60次/min,通常为40~59次/min,多在45次/min以上。亦有慢至35次/min左右者,甚至有20次/min的报告,<45次/min为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见图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