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种用肉牛的管理
(一)育成公牛的饲养管理
犊牛断奶后至种用之前的公牛,称为育成公牛。此期间是生长发育最迅速的阶段,精心的饲养管理,不仅可以获得较快的增重速度,而且可使幼牛得到良好的发育。公、母犊牛在饲养管理上几乎相同,但进入育成期后,二者在饲养管理上则有所不同,必须按不同年龄和发育特点予以区别对待。
1.育成公牛的饲养方式
(1)舍饲拴系培育 在舍饲拴系培育条件下,犊牛头10~30天于个体栏内管理,而后在公、母分群前(4~5月龄前)在群栏内管理,每栏5~10头。在哺乳期过后拴系管理,在舍饲管理条件下培育到种用出售。在这种情况下新生犊牛失去了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生理活动。舍饲拴系管理是出现各种物质代谢障碍、发生异常性反射等的主要原因。所以,必须保证充足的活动空间和运动。
(2)拴系放牧管理 许多牛场在夏季采用。在距其他牛群较远的地方,选定不受主导风作用的一块平坦的放牧场,呈一线排列,用15~20米的铁链固定在可移动的钉进地里的具钩环的柱上。柱间距40~50米,每头小公牛都能自由地在周围运动。每头小公牛附近都放有饲槽和饮水器,于早、晚放补充料和水。随着放牧场利用(第2~3天)将小公牛移入下一地点。观察表明,采用这种管理方式,每头6月龄、12月龄、18月龄小公牛每日相应消耗15千克、20千克、35千克青饲料。
(3)分群自由运动 在分群自由运动培育情况下,小公牛在牛群内分群管理,每群5~6头,而在运动场和放牧场培育情况下每群40~50头。夏天,小公牛终日在设有遮阴棚的运动场内和放牧场内管理。冬天,4~12月龄小公牛在运动场管理4~5小时,在严寒期(-20℃以下)不超过2小时。
(4)复合管理 白天在运动场或放牧场管理,晚上在舍内或棚下拴系管理。
2.育成公牛的饲养
育成公牛生长速度比育成母牛快,因而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特别需要以补饲精料的形式提供营养,以促进其生长发育和性欲的发展。对育成公牛的饲养,应在满足一定量精料供应的基础上,令其自由采食优质的精、粗饲料。6~12月龄,粗饲料以青草为主时,精、粗饲料占饲料干物质的比例为55∶45;以干草为主时,其比例为60∶40。在饲喂豆科或禾本科优质牧草的情况下,对于1岁以上的育成公牛,混合精料中粗蛋白质的含量以12%左右为宜。
断奶后,饲料选用优质的干草、青干草,不使用酒糟、秸秆、粉渣类以及棉籽饼、菜籽饼。6月龄后喂量为月龄乘以0.5千克,如8月龄饲喂量为4千克,1岁以上的日喂量为8千克,成年牛为10千克,以避免出现“草腹”。饲料中应注意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E等。冬季没有青草时,每头牛可喂胡萝卜0.5~1.0千克来补充维生素,同时要有充足的矿物质。供应充足饮水,并保证水质良好和卫生。
3.育成公牛的管理
(1)分群 牛断奶后应根据性别和年龄情况进行分群。首先是公、母牛分开饲养,因为育成公牛与育成母牛的发育不同,对饲养条件的要求不同,而且公、母牛混养,会干扰其成长。分群时,同性别牛年龄和体格大小应该相近,月龄差异一般不应超过2个月,体重差异低于30千克。
(2)拴系 准备留种的育成公牛6月龄开始戴上笼头,拴系饲养。为便于管理,达8~10月龄时就应进行穿鼻带环(穿鼻用的工具是穿鼻钳,穿鼻的部位在鼻中隔软骨最薄处),用皮带拴系好,沿公牛额部固定在角基部,鼻环以不锈钢的为最好。牵引时,应坚持左右侧双绳牵导。对性烈的育成公牛,需用钩棒牵引,由一人牵住缰绳的同时,另一人两手握住钩棒,钩搭在鼻环上以控制其行动。
(3)刷拭 为了保持牛体清洁,促进皮肤代谢和养成温驯的气质,育成公牛上槽后应进行刷拭,每天至少1次,每次5~10分钟。
(4)试采精 从12~14月龄后即应试采精,开始从每个月1次或2次采精逐渐增加到18月龄的每周1次或2次,检查采精量、精子密度、活率及有无畸形,并试配一些母牛,看后代有无遗传缺陷并决定是否作种用。
(5)加强运动 育成公牛的运动关系到它的体质,因为育成公牛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加强运动,可以提高体质,增进健康。对于种用育成公牛,要求每天上、下午各1次,每次1.5~2小时,行走距离4.0千米。运动方式有旋转架、套爬犁或拉车。实践证明,种用公牛如果运动不足或长期拴系,会使牛性情变坏,精液质量下降,患肢蹄病、消化道疾病等。但也要注意不能运动过度,否则同样对公牛的健康和精液质量有不良影响。
(6)调教 对青年公牛还要进行必要的调教,包括与人的接近、牵引训练,配种前还要进行采精前的爬跨训练。饲养公牛必须注意安全,因其性情一般较母牛暴躁。
(7)防疫卫生 定期对育成公牛进行防疫注射,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保持牛舍环境卫生及防寒防暑也是必不可少的管理工作。除此之外,育成牛应定期称重,以检查饲养情况,及时调整日粮。做好各项生产记录工作。
(二)成年公牛的饲养管理
种公牛饲养管理良好的衡量标准是强的性欲、良好的精液质量、正常的膘情和种用体况。
1.种公牛的质量要求
作种用的肉用型公牛,其体质外貌和生产性能均应符合本品种的种用牛特级和一级标准,经后裔测定后方能作为主力种公牛。肉用性能和繁殖性状是肉用型种公牛极其重要的两项经济指标。其次,种公牛须经检疫确认无传染病,体质健壮,对环境的适应性及抗病力强。
2.种公牛的饲养
种公牛不可过肥,但也不可过瘦。过肥的种公牛常常没有性欲,但过瘦时精液质量不佳。成年种公牛营养中重要的是蛋白质、钙、磷和维生素,因为它们与种公牛的精液品质有关。5岁以上成年种公牛已不再生长,为保持种公牛的种用膘度(即中上等膘情)而使其不过肥,能量的摄入以达到维持需要量即可。当采精次数频繁时,则应增加蛋白质的供给。
在种公牛饲料的安排上,应选用适口性强、容易消化的饲料,精、粗饲料应搭配适当,保证营养全面充足。种公牛精、粗饲料的供给量可依据不同公牛的体况、性活动能力、精液质量及承担的配种任务酌情处理。一般精饲料的用量按每天每头100千克体重1.0千克供给;粗饲料应以优质豆科干草为主,搭配禾本科牧草,而不用酒糟、秸秆、果渣及粉渣等粗料;青贮料应和干草搭配饲喂,并以干草为主,冬季补充胡萝卜。注意多汁饲料和粗饲料饲喂不可过量,以免公牛长成“草腹”,影响采精和配种。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饲料也宜少喂,否则易造成种公牛过肥而降低配种能力;菜籽饼、棉籽饼有降低精液品质的作用,不宜用作种公牛饲料:豆饼虽富含蛋白质,但它是生理酸性饲料,饲喂过多易在体内产生大量有机酸,反而对精子形成不利,因此应控制喂量。一般在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动物性饲料来补充种公牛对蛋白质的需要,主要有鱼粉、蛋粉、蚕蛹粉,尤其在采精频繁季节补加营养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公牛日粮中的钙不宜过多,特别是对老年公牛,一般当粗饲料为豆科牧草时,精料中就不应再补充钙质,因为过量的钙往往容易引起脊椎和其他骨骼融为一体。
保证种公牛有充足清洁的饮水,但配种或采精前后、运动前后的30分钟以内不应饮水,以防影响公牛健康。种公牛的定额日粮,可分为上、下午定时定量喂给,夜晚饲喂少量干草;日粮组成要相对稳定,不要经常变动。每2~3个月称体重1次,检查体重变化,以调整日粮定额。饲喂要先精后粗,防止过饱。每天饮水3次,夏季增加4~5次,采精或配种前禁水。
3.种公牛的管理
公牛的记忆力强,防御反射强,性反射强。因此,对种公牛的饲养管理一般要指定专人,不要随便更换,避免给牛恶性刺激。饲养人员在管理公牛时,特别要注意安全,并有耐心,不粗暴对待,不得随意逗弄、鞭打或虐待公牛。地面平坦、坚硬、不漏,且远离母牛舍。牛舍温度应在10~30℃之内,夏季注意防暑,冬季注意防寒。
(1)拴系 种公牛必须拴系饲养,防止伤人。一般公牛在10~12月龄时穿鼻戴环,经常牵引训导,鼻环须用皮带吊起,系于缠角带上。绕角上拴两条系链,通过鼻环,左右分开,拴在两侧立柱上,鼻环要常检查,有损坏要更换。
(2)牵引 种公牛的牵引要用双绳牵,两人分左右两侧,人和牛保持一定距离。对烈性公牛,用钩棒牵引,由一人牵住缰绳,另一人用钩棒钩住鼻环来控制。
(3)护蹄 种公牛经常出现趾蹄过度生长的现象。结果影响牛的放牧、觅食和配种。因此饲养人员要经常检查趾蹄有无异常,保持蹄壁和蹄叉清洁。为了防止蹄壁破裂,可经常涂抹凡士林或无刺激性的油脂。发现蹄病及时治疗。做到每年春、秋季各削蹄1次。蹄形不正要进行矫正。
(4)睾丸及阴囊的定期检查和护理 种公牛睾丸的最快生长期是6~14月龄,因此在此时应加强营养和护理。研究表明,睾丸大的公牛比同龄睾丸小的公牛能配种较多的母牛。公牛的年龄和体重对于睾丸的发育和性成熟有直接影响。为了促进睾丸发育,除注意选种和加强营养以外,还要经常进行按摩和护理,每次5~10分钟,保护阴囊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冷敷,改善精液质量。
(5)放牧、配种与采精 当种公牛长到16~18月龄、体重达到560千克以上,就可以开始调教配种或采精,每周或10天一次;成年公牛按72小时的时间间隔采精(每周2次),每次射精2次,间隔5~7分钟。当一个牛群中使用数头公牛配种时,青年公牛要与成年公牛分开。
(6)运动 每天上、下午各进行一次运动,每次1.5~2小时,路程4千米。
(7)刷拭和洗浴 每天要定时给种公牛刷拭身体,天凉时进行干刷,高温炎热时给其进行淋浴,以保持皮肤清洁,促进血液循环,增进其身体健康。
4.种公牛的利用
种公牛的使用最好合理适度,一般1.5岁牛采精每周1次或2次,2岁后每周2次或3次,3岁以上可每周3次或4次。交配和采精时间应在饲喂后2~3小时。
(三)育成母牛的饲养管理
1.不同阶段的饲养要点
(1)6~12月龄 为母牛性成熟期。在此时期,母牛的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很快,体躯向高度和长度两个方向快速生长,同时,其前胃已相当发达,容积扩大1倍左右。因此,在饲养上要求日粮既要能提供足够的营养,又必须达到一定的量,以刺激前胃的生长。所以对这一时期的育成牛,除给予优质的干草和青饲料外,还必须补充一些混合精料,精料比例约占饲料干物质总量的30%~40%。
(2)12~18月龄 育成母牛的消化器官更加发达,为进一步促进其消化器官的生长,其日粮应以青、粗饲料为主,比例约占日粮干物质总量的75%,其余25%为混合精料,以补充能量和蛋白质。
(3)18~24月龄 这时母牛已配种受胎,生长速度逐渐减缓,体躯显著向宽深方向发展。若饲养过丰,在体内容易蓄积过多脂肪,导致牛体过肥,造成不孕;但若饲养过于贫乏,又会导致牛体生长发育受阻,使其成为体躯狭浅、四肢细高、产奶量不高的母牛。因此,在此期间应以优质干草、青草或青贮饲料为基本饲料,精料可少喂甚至不喂。但到妊娠后期,由于体内胎儿生长迅速,则须补充混合精料,日定额为2~3千克。
如有放牧条件,育成母牛应以放牧为主。在优良的草地上放牧,精料可减少30%~50%;放牧回到牛舍,若牛未吃饱,则应补喂一些干草和适量精料。
2.育成母牛的管理
(1)分群 育成牛最好在6月龄时分群饲养。公、母分群,每群30~50头,同时应以育成母牛年龄进行分阶段饲养管理。
(2)定槽 圈养拴系式管理的牛群,采用定槽是必不可少的,每头牛有自己的牛床和食槽。
(3)加强运动 在舍饲条件下,育成母牛每天至少要有2小时以上的驱赶运动,促进其肌肉组织和内脏器官(尤其是心、肺等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发育,使其具备高产母牛的特征。
(4)转群 育成母牛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生长速度不同,应根据年龄、发育情况分群,并按时转群,一般在12月龄、18月龄、定胎后或至少分娩前2个月共有3次转群。同时称重并结合体尺测量,对生长发育不良的进行淘汰,剩下的转群。最后一次转群是育成母牛长成为成年母牛的标志。
(5)乳房按摩 为了刺激乳腺的发育和促进产后泌乳量的提高,对12~18月龄育成母牛每天按摩1次乳房;18月龄怀孕母牛,一般早、晚各按摩1次,每次按摩时用热毛巾敷擦乳房。产前1~2个月停止按摩。
(6)刷拭 为了保持牛体清洁,促进皮肤代谢和养成温驯的气质,每天刷拭1次或2次,每次5分钟。
(7)初配 在18月龄左右根据生长发育情况决定是否配种。
(四)空怀母牛的饲养管理
空怀母牛的饲养管理主要是围绕提高受配率、受胎率,充分利用粗饲料,降低饲养成本而进行的。
1.空怀母牛的饲养
母牛在配种前应具有中上等膘情。在日常饲养管理工作中,倘若喂给过多的精料而又运动不足,易使牛过肥,造成不发情。在肉用母牛的饲养管理中,这是经常出现的,必须加以注意。但在饲料缺乏、营养不全、母牛瘦弱的情况下,也会造成母牛不发情而影响繁殖。实践证明,如果母牛前一个泌乳期内给以足够的平衡日粮,同时劳役较轻,管理周到,能提高母牛的受胎率。瘦弱母牛配种前1~2个月,加强饲养,适当补饲精料,也能提高受胎率。
2.空怀母牛的管理
(1)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 保持牛舍适宜的温度,特别注意夏季的防热和冬季的防寒;舍内干燥,通风良好,空气新鲜。保持舍内干燥,过度潮湿等恶劣环境极易危害牛体健康,对环境敏感的个体,很快会停止发情。
(2)适当运动 在运动场上适当活动,并经常适量接受阳光照射,能够增强牛的体质,提高受胎率。
(3)及时配种 母牛发情,应及时予以配种,防止漏配和失配。对初配母牛,应加强管理,防止野交早配。经产母牛产犊后3周要注意其发情情况,对发情不正常或不发情者,要及时采取措施。一般母牛产后1~3个情期,发情排卵比较正常,随着时间的推移,犊牛体重增大,消耗增多,如果不能及时补饲,往往导致母牛膘情下降,发情排卵受到影响。因此,产后多次错过发情期,则情期受胎率会越来越低。如果出现此种情况,应及时进行直肠检查,摸清情况,慎重处理。
(4)注意观察母牛的受孕情况 造成母牛空怀不孕的原因,有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先天性不孕一般是由于母牛生殖器官发育异常,如子宫颈位置不正、阴道狭窄、幼稚病、两性畸形等,发现后立即淘汰;后天性不孕主要是由于营养缺乏、饲养管理及使役不当、生殖器官疾病所致,在恢复正常营养水平或经过治疗后大多能够自愈。但在犊牛时期由于营养不良致生长发育受阻,影响生殖器官正常发育而造成的不孕,则很难以改善饲养方法来补救。若育成母牛长期营养不足,则往往导致其初情期推迟,初产时出现难产或死胎,并且影响其以后的繁殖力。
(五)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妊娠后,不仅本身生长发育需要营养,而且还要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和为产后泌乳进行营养蓄积。因此,要加强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使其能够正常地产犊和哺乳。
1.妊娠母牛的饲养
妊娠母牛的营养需要和胎儿生长有直接关系。胎儿增重主要在妊娠的最后3个月,此期的增重占犊牛初生重的70%~80%,需要从母体吸收大量营养。若胚胎期胎儿生长发育不良,出生后就难以补偿,增重速度减慢,饲养成本增加。同时,母牛体内需蓄积一定养分,以保证产后泌乳量。母牛在妊娠初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较慢,其营养需求较少,为此,对妊娠初期的母牛不再另行考虑,一般按空怀母牛进行饲养。母牛妊娠到中后期应加强营养,尤其是妊娠最后的2~3个月,加强营养显得特别重要,这期间的母牛营养直接影响着胎儿生长和本身营养蓄积。如果此期营养缺乏,容易造成犊牛初生重低,母牛体弱和奶量不足。严重缺乏营养,会造成母牛流产。一般在母牛分娩前,至少要增重45~70千克,才足以保证产犊后的正常泌乳与发情。
以放牧为主的肉牛场,青草季节应尽量延长放牧时间,一般可不补饲;枯草季节,根据牧草质量和牛的营养需要确定补饲草料的种类和数量,特别是在母牛妊娠最后的2~3个月,如果正值枯草期,应进行重点补饲。如果长期吃不到青草,维生素A缺乏,可用胡萝卜或维生素A添加剂来补充,冬天每头每天喂0.5~1千克胡萝卜,另外应补足蛋白质、能量饲料及矿物质。精料补量每头每天0.8~1.1千克(精料配方:玉米50%,糠麸类10%,油饼类30%,高粱7%,石灰石粉2%,食盐1%,另每吨添加维生素A 1000万国际单位)。
舍饲妊娠母牛,要依妊娠月份的增加调整日粮配方,增加营养物质供给量。以青、粗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饲料的原则,参照饲养标准配合日粮。粗饲料以玉米秸(蛋白质含量较低)为主,要搭配1/3~1/2优质豆科牧草,再补饲饼粕类,也可以用尿素代替部分饲料蛋白;粗饲料若以麦秸为主,肉牛很难维持其最低需要,必须搭配豆科牧草,另外补加混合精料1千克左右(精料配方:玉米27%,大麦25%,饼类20%,麸皮25%,石粉1%~2%,食盐1%;每头牛每天添加1200~1600国际单位维生素A)。同时,又要注意防止妊娠母牛过肥,尤其是头胎青年母牛,更应防止过度饲养,以免发生难产。在正常的饲养条件下,使妊娠母牛保持中等膘情即可。
饲喂顺序:在精料和多汁饲料较少(占日粮干物质10%以下)的情况下,可采用先粗后精的顺序饲喂,即先喂粗料,待牛吃半饱后,在粗料中拌入部分精料或多汁料碎块,引诱牛多采食,最后把余下的精料全部投饲,吃净后下槽;若精料量较多,可按先精后粗的顺序饲喂。
妊娠母牛禁喂棉籽饼、菜籽饼、酒糟等饲料,不能喂冰冻、发霉饲料。
供给充足洁净的饮水,饮水温度要求不低于10℃。
2.妊娠母牛的管理
(1)做好妊娠母牛的保胎工作 在母牛妊娠期间,应注意防止流产、早产,这一点对放牧饲养的牛群显得更为重要。将妊娠后期的母牛同其他牛群分别组群,单独放牧在附近的草场;为防止母牛之间互相挤撞,放牧时不要鞭打驱赶以防惊群;雨天不要放牧和进行驱赶运动,防止滑倒;在有露水的草场上放牧,也不要让牛采食大量易产气的幼嫩豆科牧草,不采食霉变饲料,不饮带冰碴水。
(2)加强刷拭和运动 每天要刷拭母牛,特别是头胎母牛,还要进行乳房按摩,以利产后犊牛哺乳。舍饲妊娠母牛每日运动2小时左右,以免过肥或运动不足。
(3)转舍 产前15天,最好将母牛移入产房,由专人饲养和看护。
(4)注意观察 要注意对临产母牛的观察,及时做好分娩助产的准备工作。
(六)哺乳母牛的饲养管理
哺乳母牛就是产犊后用其乳汁哺育犊牛的母牛。中国黄牛传统上多以役用为主,乳、肉性能较差。近年来,随着黄牛选育改良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中国黄牛逐渐朝肉、乳方向发展,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哺乳母牛的饲养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哺乳母牛的饲养
母牛在分娩前1~3天,食欲低下,消化机能较弱,此时要精心调配饲料,精料最好调制成粥状,特别要保证充足的饮水。此时在饲养上要以恢复母牛体质为目的。在饲料的调配上要加强其适口性,刺激牛的食欲。粗饲料则以优质干草为主。精料不可太多,但要全价、优质、适口性好,最好能调制成粥状,并可适当添加一定的增味饲料,如糖类等。
母牛分娩后,由于大量失水,要立即喂母牛以温热麸皮盐水(麸皮1~2千克,盐100~150克,碳酸钙50~100克,温水10~20千克),可起到暖腹、充饥、增腹压的作用。同时喂给母牛优质、柔软的干草1~2千克。为促进子宫恢复和恶露排出,还可补给益母草温热红糖水(益母草250克、水1500克,煎成水剂后,再加红糖1千克、水3千克),每日1次,连服2~3天。
母牛产犊10天内,尚处于恢复阶段,要限制精饲料及根茎类饲料的喂量,此期若饲养过于丰富,特别是精饲料饲喂过多,母牛食欲不好、消化失调,易加重乳房水肿或发炎,有时因钙、磷代谢失调而发生乳热症等,这种情况在高产母牛身上极易出现。因此,对于产犊后体况过肥或过瘦的母牛必须进行适度饲养。对体弱母牛,在产犊3天后喂给优质干草;3~4天后可喂多汁饲料和精饲料;到6~7天时,便可增加到足够的喂量。
根据乳房及消化系统的恢复状况,逐渐增加给料量,但每天增加精料量不得超过1千克,当乳房水肿完全消失时,饲料可增至正常。若母牛产后乳房没有水肿,体质健康,粪便正常,在产犊后的第1天就可饲喂多汁饲料和精饲料,到6~7天即可增至正常喂量。
头胎母牛产后饲养不当易出现酮病——血糖降低、血和尿中酮体增加。表现食欲不佳、产奶量下降和出现神经症状。其原因是饲料中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精料量不足,而蛋白质给量过高所致。实践中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在饲养肉用哺乳母牛时,应正确安排饲喂次数。一般以日喂3次为宜。
要保持充足、清洁、适温的饮水。一般产后1~5天应饮温水,水温37~40℃,以后逐渐降至常温。
2.哺乳母牛的管理
(1)产前准备和接产 详见本章“二、肉牛的繁殖管理”部分内容。
(2)产后管理 母牛分娩后阴门松弛,躺卧时黏膜外翻易接触地面,为避免感染,地面应保持清洁,垫草要勤换。母牛的阴门及尾部应用消毒液清洗,以保持清洁。加强监护,随时观察恶露排出情况,观察阴门、乳房、乳头等部位是否有损伤。
(3)日常管理 每日测1~2次体温,若有升高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每天定时清洗乳房,保持乳房清洁;每天及时清理牛床上的污染物,定期对牛床和牛舍消毒,保持洁净卫生;注意观察哺乳母牛的采食、饮水、排泄、精神状态等情况。
(4)哺乳母牛的放牧管理 夏季应以放牧管理为主。放牧期间可保证充足运动和日光浴,牧草中富含营养,可促进牛体的新陈代谢,改善繁殖机能,提高泌乳量,增强母牛和犊牛的健康。研究表明:青绿饲料中含有丰富的粗蛋白质,含有各种必需氨基酸、维生素、酶和微量元素。因此,经过放牧,牛体内血液中血红素的含量增加,机体内胡萝卜素和维生素D等储备较多,因而,提高了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放牧饲养前应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
① 放牧场设备的准备。在放牧季节到来之前,要检修房舍、棚圈及篱笆;确定水源和饮水后临时休息点;整修道路。
② 牛群的准备。包括修蹄、去角;驱除体内、外寄虫;检查牛号;母牛的称重及分群等。
③ 从舍饲到放牧的过渡。母牛从舍饲到放牧管理要逐步进行,一般需7~8天的过渡期。当母牛被赶到草地进行放牧前,要用粗饲料、半干贮及青贮饲料预饲,日粮中要有足量的纤维素以维持正常的瘤胃消化。若冬季日粮中多汁饲料很少,过渡期应10~14天。时间上由开始时的每天放牧2~3小时,逐渐过渡到后期的每天12小时。
在过渡期,为了预防青草抽搐症,春季牛群由舍饲转为放牧时,开始一周不宜吃得过多,放牧时间不宜过长,每天至少补充2千克干草;并应注意不宜在牧场施用过多钾肥和氨肥,而应在易发本病的地方增施硫酸镁。
由于牧草中含钾多钠少,因此要特别注意食盐的补给,以维持牛体内的钠钾平衡。补盐方法:可配合在母牛的精料中喂给,也可在母牛饮水的地方设置盐槽,供其自由舔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