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开发与设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任务一 乡村旅游项目的选址

要想开发一个投资回报比较快的乡村旅游项目,在资源等因素相近和等同的情况下,选址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时,应当根据当地城市居民出游的意愿和出游的最大空间距离来选址。

(一)乡村旅游项目选址影响因子

1.乡村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乡村发展的根本。乡村旅游资源的各种特性决定了未来旅游项目的吸引力,如丰富性、等级品质、与城市距离、可进入性、鲜明特色等。乡村自然环境、有形人文资源、无形人文资源共同构成了乡村旅游资源,这些要素都有相对固定的地域性,在乡村的某个“固点”具有不可移动性,但不同地方的乡村旅游资源又具有相似性。要想在众多的旅游资源中选择旅游开发项目,即优选乡村旅游地,就应选择环境优美、田园“氛围”浓、乡土气息“土”、交通便利、参与体验性强的资源地作为项目选址,在这类旅游项目形成“气候”和集聚效应以后,再逐步开发其他项目。

2.空间距离

距离是乡村旅游项目选址主要的影响因子。乡村旅游是高频率的旅游产品,市场准入门槛较低,消费水平中等偏低。乡村旅游区主要集中在城市周边郊区,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随着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距离的增加,目的地对游客的吸引力逐渐减弱。乡村旅游产品之间的替代性极强,消费者消费不同乡村旅游产品的感受差异小,因此以增强目的地吸引力来延伸旅游交通距离的方法不完全适用乡村旅游地。由于吸引力有限,乡村旅游地难以吸引到太多的远程游客。短时段休闲游客是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的主体。如果旅游空间距离过长,旅游交通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将会大大降低游客的满意程度。空间距离在15~50千米,车程在1小时范围内是最佳旅游空间距离。

3.地方经济发展水平

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必须以一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而开发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设施建设、宣传促销、从业人员培训等都需要一定数额的投资,缺乏资金积累的乡村很难发展乡村旅游。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与乡村旅游发展之间将形成互利共赢局面。一方面,地方经济注入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能改变乡村的旅游环境,大大提升乡村的整体形象;同时,建设一批环境好且服务水平高的乡村旅游项目,能为乡村节日的举办提供基础保障。另一方面,乡村旅游的发展又会反哺乡村地方经济,助推三农经济,统筹城乡发展。

4.乡村特色

乡村具有城市所不具备的田园风光、自然景观、民俗风情、宁静的生活环境,对于长期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人们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乡村优美的自然风光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需要,淳朴的农家风情和传统习俗符合城市人追求乡土气息的愿望。乡村旅游结合农事活动,开展与耕作、护理、收获相结合的乡村旅游活动,既传播了农业知识,又帮助城市人增加了农事体验,可谓“农味”十足。

5.交通区位

旅游交通是旅游产品的一部分,交通运输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会影响旅游者的行为决策。由于距离较近,路况相对较好,乡村旅游成为自驾车旅游者的首选目的地。这里的交通是指旅游者从常住地到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交通,不含乡村旅游地内部的交通情况,属于“大交通”的概念。交通区位的主要衡量指标是通达性和便捷性,具体通过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来进行量化。如乡村旅游区和依托城市之间是否有道路相连,以及道路的等级条件等。另外,在旅游区位上,乡村旅游位于风景名胜区范围内或处于某一旅游热线上则是优势区位。

(二)乡村旅游项目选址建议

1.在城市附近开发

乡村旅游项目的选址应当在城市居民消费的空间范围之内。国内已有学者开始注意研究不同类型城市居民乡村旅游消费出行的空间范围,比较成熟的研究结论尽管还不统一,但初步认定有两个消费圈。

一是以农家餐饮为主打产品的乡村旅游项目消费圈(见表2-1)。

表2-1 农家餐饮乡村旅游项目消费圈

二是以休闲游憩为主打产品的乡村旅游项目消费圈(见表2-2)。

表2-2 休闲游憩乡村旅游项目消费圈

(表2-1和表2-2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23卷第06期)

乡村旅游项目只要不是利用非常特殊的资源,都应当选择在离城市相对较近的地方建设,这是乡村旅游开发选址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2.在旅游区(点)附近开发

乡村旅游项目需要较旺的人气来支撑,尤其是喜爱旅游的人群形成的人气和集结。有一定影响力、人流量大的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遗产地等就是乡村旅游开发和选址的立项依托区域,即“点”型布局。但是,在这些具有较高旅游资源价值的区域开发乡村旅游项目会受到很多限制,如土地与资源的归属权、景区的管辖范围等。不过,在这些旅游景区的外围周边以及游客必经的干线公路附近,经营土地流转、旅游运营相对来讲就容易得多。一般来讲,这些地方的土地大多是农民承包的,管辖权力主要在乡村,只要坚持一个前提——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合理照顾当地农民的利益即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乡村服务行业,吸纳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管理与服务,同时改善旅游景区的外部环境,与知名度高的旅游景区争抢客源市场,并注意开发互补型、错位型和以面向本地游客为主的项目。

3.沿环城带状开发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大中型城市,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就会形成环城郊区休闲游憩带。这种环城带状的发展结构,有利于形成城市近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以大中型城市休闲度假项目为龙头的乡村服务业齐头并进的势头,从而促进城乡相互融合、共同繁荣,在当前城乡多元发展格局中极具商业增值价值。

4.沿公路带状开发

依托一条高速公路或比较通畅的公路开发乡村旅游项目,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启动客源市场。因此在乡村旅游项目的选址中,应该将公路交通放在重要的位置来考虑。乡村旅游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乡公路交通的便捷与城市居民自驾游的不断增多,是由城市居民活动空间的逐渐扩大推动的。不少乡村旅游经营者也认为,一条贯通城乡的公路,往往可以成为城市近郊的景观带、休闲带。对旅游项目的开发来讲,利用独具价值的沿途风光进行规划与推广,是企业非常有效的发展战略。

5.沿水体带状开发

水是灵气的自然集聚,一座城市的兴起往往离不开江河湖海。许多城市的“母亲河”,不仅哺育了城市的世代居民,也形成了城市景观的“血脉”。许多地方,无论是滨水公路还是滨水乡村,都有自己独特的景观,因而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最佳区域。尤其是北方,有水的地方几乎都有旅游开发的价值。因此,沿江河湖海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可以有很多种选择,包括沿水观景、沿水游线和亲水休闲等,从而形成成熟的项目与快速发展的格局。

另外,一些城市是沿着谷地或坝子来发展的,山环水绕往往能形成很好的景观。在城市近郊的山前山后,沿着山脉的走向总会有不少迷人的风景线,同水体一样都有发展乡村旅游带的环境和条件,即沿山体带状开发。

知识拓展

乡村旅游投资选址的几大要素

一、距离是最大的限制因素

乡村旅游属于高频率、低消费的“低值易耗品”,市场准入门槛低。然而乡村旅游产品之间的替代性强,决定了乡村旅游区不可能吸引远程的游客。短时段休闲游客是乡村旅游客源的主体。如果旅行交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将会大大降低客户的满意程度。因此,乡村旅游应集中在大城市周边(所谓“一小时生活圈”),以周边城市居民为主要的客源市场。

二、经济是旅游业发展的动力

乡村旅游的开发必须以一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是其附近的城市居民。因此,城市发展的规模、生活节奏的快慢、生存压力的大小、环境质量的好坏都是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乡村旅游项目应该为经济较为发达且周边环境质量较好的城镇。

三、把握特色人文景观优势

农村具有城市所不具备的田园风光、自然景观、民俗风情、宁静的生活环境,对于长期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都市人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在选址时,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选择有山、有水,山势错落有致的地形,依地形来规划各种游玩的项目设施,打造极具自然风味的独特景观及别具一格的当地文化特色。乡村优美的自然风光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需要,淳朴的农家风情和传统习俗也符合现代人寻找安宁和乡土记忆的心态。

四、安全食品的因素

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居民来说,农村当地的纯天然绿色果蔬及家禽肉类食品可谓奢侈品。因此,假期到乡村享受一下自然的新鲜空气,品尝一下当地的特色食品,或带着家人去采摘农家院的蔬菜、水果,让孩子深刻体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无限乐趣。

五、自驾旅游形式将成为主流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购车已成为时下都市人群的消费趋势。车成了人们日常的代步工具,所以乡村旅游区需要良好的道路交通来连接目标市场,但又不能过于靠近交通干道布局,否则大气环境、声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都会受到交通的影响。乡村旅游区应当选择在路况相对较好的乡野,同时旅游景区内道路的设计也要充分考虑便于汽车行驶的需要。

六、社会因素也是重要的选择

另外,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社会因素,即当地民众的意向。有些旅游不会妨碍当地人的生活,而且对当地的经济有促进,这时就要注意周边有没有政府单位,因为政府单位周边不适宜建旅游区。为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在选址之前必须了解当地民风,并征询当地的村民,选择民风淳朴、治安良好的区域以确保旅游事业顺利进行。

技能训练

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对乡村旅游项目进行选址分析。

步骤:

(1)5人为一小组。

(2)寻找3个乡村旅游实际案例。

(3)分析其选址的类型及优劣,用PPT展示并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