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概论(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标体系

目前,尽管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们尤其是各国政府所接受,但是,如何从一个概念进入可操作的管理层次仍需要进行很多实际的探讨。其中—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测定和评价可持续发展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过程,这就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和指标体系。

目前,世界上不同国际组织机构、不同学者提出了很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及其定量评价模型。概括起来,建立的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已形成四大学科主流方向,即生态学方向、经济学方向、社会政治学方向和系统学方向。从分类上讲,前两种属于单一指标评价法,后两种属于多指标加权评价法。它们分别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判定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指标体系。

一、生态学方向的指标体系——生态足迹法

1.生态足迹的概念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评价法是1992 年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威廉(William Rees)教授提出的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随后他和他的学生瓦克纳戈尔(Mathis Wackernagel)博士于1996年一起提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生态足迹评价法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基于土地面积定量测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量化指标。瓦克纳戈尔博士将生态足迹形象地比喻为“一只承载着人类与人类所创造的城市、工厂的巨脚踏在地球上留下的脚印”。具体地说,生态足迹就是指人类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其生产活动及消费对地球形成的压力,每一个人都需要一定的地球表面来支持自身的生存,这就是人类的生态足迹。生态足迹这一形象化概念,既反映了人类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也包含了可持续性机制。也就是说,当地球所能提供的土地面积再也容纳不下这只巨足时,其上的城市、工厂就会失去平衡;如果巨足始终得不到一块允许其发展的立足之地,那么它所承载的人类文明终将坠落与崩溃。生态足迹是一只环境的大脚,生态足迹越大,环境破坏就越严重,见图3-1。它的应用意义是:将生态足迹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亦称生态足迹供给)进行比较,即可以定量地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以便对未来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和建议。

图3-1 生态足迹示意图

(引自Environment Waikato,2005)

2.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

生态足迹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计算在一定的人口与经济规模条件下,为资源消费和废物消纳所必需的生物生产面积(biologically productive area),包括陆地和水域,计算的尺度可以是某个个人、某个城市或某个国家。

生态足迹(生态足迹需求)模型为:

式中,EF为计算中某一定数量人群的总生态足迹,ghm2(全球公顷);N为总人口;ef为人均生态足迹,ghm2i为消费项目类型;γi为均衡因子(某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的均衡因子等于全球该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的平均生产力除以全球所有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的平均生产力);ai为第i种消费项目人均占有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hm2ci为第i种消费项目的人均消费量;γi为生态生产性土地生产第i种消费项目的世界年平均生物生产单位面积产量。

3生态承载力

生态承载力(ecological capacity)是指“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资源持续供给能力、环境容纳废物能力)及其可维持养育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在不同区域、不同生态环境、不同社会经济状况下,其生态系统承载力是不同的。根据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通常将某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表征为该地区能够提供的所有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的总和。度量单位与生态足迹相同(全球公顷,ghm2)。

总生态承载力为:

式中,EC为区域总生态承载力;γi为均衡因子;yi为产量因子;ai为区域内第i种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

4.生态赤字与生态盈余

根据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可以计算生态盈余或生态赤字。当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时,则出现生态赤字;当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时,则产生生态盈余。生态盈余(赤字)计算公式如下:

ER或ED=EC-EF

式中,ER、ED分别为生态盈余和生态赤字。

生态足迹突出了以下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的主题。

① 人类消费的增加及其后果。

② 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关键资源——陆地和海洋。

③ 可获得资源的分布状况。

④ 贸易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和在环境压力下区域资源的重新分配问题。

生态足迹测量了人类生存所需的真实的生物生产面积。将其同国家或区域范围内所能提供的生物生产面积相比较,就能够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生产消费活动是否处于当地的生态系统承载力范围之内,若超出了当地最大的生态系统承载力,就会出现生态赤字。生态赤字可通过三条途径来减少:增加土地的产出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变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

5.生态足迹的应用

生态足迹法自提出以来,得到了世界范围的强烈反响,该方法迅速得到广泛的推广,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其中最具有影响的是美国的可持续发展指标研究计划小组在其www.redefiningprogess.org网站上每年发布的全球生态足迹评价结果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图3-2所示的是该小组对世界上高、低收入国家按照土地类型分类的生态足迹构成的计算结果,除所列数据,还有生态盈余。结果清楚地表明,高收入国家比低收入国家消耗了多得多的化石燃料。

图3-2 按照土地类型分类的生态足迹构成

(引自Ecological Footprint of Nations,2004)

此外,由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合作,邀请中外专家就中国生态足迹进行了研究,于2008年发布了《中国生态足迹报告》。该报告运用生态足迹表述中国对生物承载力的需求现状,把中国定格在日益膨胀的世界环境中,见表3-1。作为一种使生物承载力需求可视化、可以衡量、可以操作的资源核算工具,生态足迹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决策者鉴别决策是否适合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学方向的指标体系

经济学家认为,可持续的经济是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经济学方向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是绿色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和真实储蓄率,它们为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动态变化提供了有利的判据。这里仅介绍绿色GDP。

表3-1 中国不同年代处于生态赤字区的省(市、自治区)个数

注:本表引自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08。

经济学家将绿色GDP称为环境调整后的国内生产净值。AEANDP(approx environmental adjusted net domestic product)是对扣除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损失以后的修正核算。

1.传统GDP的缺陷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中文译名是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生产的全部产品与劳务的价值。传统GDP的缺陷表现在统计中忽视了非市场性的活动和遗漏了环境破坏活动对GDP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① 不能反映经济运行的质量,GDP计算的是经济活动的总量,不论质量好坏的产出都计算在国民财富中,许多自然灾害以及人为事故等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而在GDP核算中,这些灾害事故都成为了经济的增长点。

② GDP没有考虑社会生活的质量,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福利状况,譬如,如果为了GDP的增长,人们牺牲自己的休闲活动,那么可能人的生活福利并没有增加。

③ GDP的核算,只是记录看得见的对其有贡献的可以价格化的劳务,而对于其他的对社会生活有意义的不可价格化的劳务却视而不见,如GDP忽略了家务劳动、自愿者活动等的价值,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社会发展的全貌。

④ 从环境角度来看,在GDP的核算中,自然资源被认为是可任意使用的自由财富,没有考虑资源的稀缺性,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价值,忽视了环境破坏带来的灾害以及环境修复的花费,甚至于把这种损害作为GDP的增加点,以至于现在许多地方GDP增长越快,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越严重。正如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里佩托(Robert Repetto)所指出的:“一个国家可以耗尽它的矿产资源,砍伐它的森林,侵蚀它的土壤,污染它的地下水,杀尽它的野生动物,但是,可测量的国民收入却不会因这些自然资产的消失而受影响。”这段话是对评估经济发展具体方法的典型描述。

2.绿色GDP的核算

绿色GDP可以从如下最简要的图式出发,它是将现行统计下的GDP扣除两大基本部分的“虚数”。表达为:

绿色GDP=现行GDP-自然部分虚数-人文部分虚数

式中,自然部分的虚数,应从以下所列因素中扣除。

① 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环境质量下降。

② 自然资源的退化与配比的不均衡。

③ 长期生态质量退化所造成的损失。

④ 自然灾害所引起的经济损失。

⑤ 资源稀缺性所引发的成本。

⑥ 物质、能量的不合理利用所导致的损失。

而人文部分的虚数,亦应从以下所列的因素中扣除。

① 由于疾病和公共卫生条件所导致的支出。

② 由于失业所造成的损失。

③ 由于犯罪所造成的损失。

④ 由于教育水平低下和文盲状况导致的损失。

⑤ 由于人口数量失控所导致的损失。

⑥ 由于管理不善(包括决策失误)所造成的损失。

绿色GDP比较合理地扣除现实中的外部化成本,并从内部去反映可持续发展的质量和进程,因此它应逐渐地被认同,并且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中。

目前,在我国GDP指标是各级党政干部考核的依据,所以它不单纯是一个技术性指标。由于片面追求GDP势必对环境与生态造成严重破坏,因此探索绿色GDP的评价方法,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意义。

3.绿色GDP的应用

目前,绿色GDP的环境核算虽然困难,但发达国家还是取得了很大成绩,有些国家已经开始试行绿色GDP,但迄今为止,全世界上还没有一套公认的核算模式。

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统计局2006年9月7日向媒体联合发布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这是中国第一份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研究报告,标志着中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全国总环境污染退化成本为5118.2亿元,占当年GDP的3.05%。虚拟治理成本为2874亿元,占当年GDP的1.80%。

三、社会政治学方向的指标体系

社会政治学方向的指标体系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是人文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它是由反映人类生活质量的三大要素指标(即收入、寿命和教育)合成的一个复合指数。指数值在0~1区间,越大表明发展程度越高,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进步程度。“收入”是指人均GDP的多少;“寿命”反映了营养和环境质量状况;“教育”是指公众受教育的程度,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收入通过估算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购买力来测算;寿命根据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来测算;教育通过成人识字率(2/3权数)和大、中、小学综合入学率(1/3权数)的加权平均数来衡量。

虽然“人类发展”并不等同“可持续发展”,但该指数的提出仍有许多有益的启示。HDI强调了国家发展应从传统的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强调了追求合理的生活水平而并非对物质的无限占有,向传统的消费观念提出了挑战。HDI将收入与发展指标相结合。人类在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社会发展是对以收入衡量发展水平的重要补充,倡导各国更好地投资于民,关注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这些都是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一致的。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发表的《2009年人类发展报告》依据人文发展指数值的高低,将纳入统计的182个国家和地区人文发展水平划分为四类,分别是:超高人文发展水平(HDI值为0.900及其以上),此类国家和地区有38个,其平均HDI值为0.955;高人文发展水平(HDI值为0.800~0.899),此类国家和地区有45个,其平均HDI值为0.833;中等人文发展水平(HDI值为0.500~0.799),此类国家和地区有75个,其平均HDI值为0.686;低人文发展水平(HDI值为0.500以下),此类国家和地区有24个,其平均HDI值为0.423。

报告显示,2007年世界人文发展指数平均值为0.753。人文发展指数居世界前三位的国家是:挪威以0.971居世界榜首,澳大利亚以0.970位居第二,冰岛以0.969位列第三。我国以0.772位居世界第92位,属于中等人文发展水平。

四、系统学方向的指标体系

1.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指标体系

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许多国家按大会要求,纷纷研究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目的是检验和评估国家的发展趋势是否可持续,并以此进一步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作为全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联合国也成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CSD),其任务是审议各国执行《21世纪议程》的情况,并对联合国有关环境与发展的项目和计划在高层次进行协调。为了对各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绩与问题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衡量标准,该委员会于1996年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方法》以供世界各国作为参考,并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指标体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由驱动力指标、状态指标、响应指标构成,将人类社会发展分为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四个方面,共包含130多项指标。主要目的是回答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我们将如何做这三个问题。世界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指标测试,但该体系在测试的国家中很少使用,只好放弃。后来UNCSD开始建立基于环境或可持续发展主题本身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最终在2001年发布了研究结果。该指标体系见表3-2。

表3-2 UNCSD关于创新项目的主要领域、主题和次主题指标体系

注:马光.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为了对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估,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独立地开辟了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系统学方向,依据此理论内涵,设计了一套“五级叠加,逐层收敛,规范权重,统一排序”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其基本框架如图3-3所示。该指标体系分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五个等级。

图3-3 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引自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① 总体层。从总体上综合表达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总体运行势态、演化轨迹和战略实施的总体效果。

② 系统层。将可持续发展总系统解析为内部具有逻辑关系的五大子系统,即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智力支持系统,该层主要揭示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发展趋势。

③ 状态层。反映决定各子系统行为的主要环节和关键组成成分的状态,包括某一时间断面上的状态和某一时间序列上的变化状况。

④ 变量层。从本质上反映、揭示状态的行为、关系、变化等的原因和动力,共采用45个“指数”加以代表。

⑤ 要素层。采用可测的、可比的、可以获得的指标及指标群,对变量层的数量表现、强度表现、速率表现给予直接的度量,共采用了225个“基层指标”,全面系统地对45个指数进行了定量描述,构成了指标体系最基层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