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 认识礼仪
【知识储备】
一、礼仪的起源发展与含义
(一)礼仪的起源
都说中国是礼仪之邦,我们也常常要求要讲礼貌,那么,到底什么是“礼”?什么是“仪”呢?
礼仪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随着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交往扩大,财产和权力分割的出现,原始先民意识到,要想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减少纷争和摩擦,必须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礼仪由此产生。关于礼仪的起源,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1.礼仪源于俗
所谓俗,即民间的风俗。英国民俗学创始人汤姆斯将民俗称为“民众的知识”(或“民间的智慧”),即folklore。我国近代思想家刘师培曾说过:“上古之时,礼源于俗。”俗是礼的源头。自从有了人类社会,风俗就随之而产生。风俗,其实就是共同生活的人们用以维护人际关系的规矩,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只不过这种“规矩”被视为当然,内化成了习惯,人们没有意识到它是“规矩”而已,它一旦上升为“礼”,就变成了统治者所规定的言行准则。它包括了言行的外部表现——礼节,也包括礼节所蕴含的内容——思想。“俗”,不过是现实的或过时的“礼”在百姓生活中的实践形式。礼仪在更高的文化层面上超越了民俗原始的含义和价值取向,以更典范的行为方式更优雅地表达出主题的情感和动机。而民俗因其根植于民众生活的沃土,有着更强的现实感和历史内容,也因此更富有活力。
2.礼仪源于祭祀
远古先民对生存环境中出现的风雨雷电、洪水猛兽、日月星辰、自然界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感到迷惑不解,认定冥冥之中有着一种超越现实和自然的力量即鬼神,认为一切不可解释的神秘奇迹和令人惶恐的灾祸现象,都源于鬼神的意志所驱使。为了去祸降福,原始先民把最好的食物虔诚地供奉给鬼神,由此形成了庄严而隆重的祭祀仪式。
礼,本作“醴”,原指祭神的器物和仪式,它源于远古社会的祭祀活动。王国维在《观堂集林·释礼》中曾说:“盛玉以奉神人之器谓之若丰,推之而奉神人之酒醴亦谓之醴,又推之而奉神之事,通谓之礼。”郭沫若先生也推断:“礼是后来的字,在金文里面我们偶尔看见有用豊字的,从字的结构上来说,是在一个器皿里面盛两串玉贝以奉事于神。《盘庚篇》里面所说的‘具乃贝玉’就是这个意思。大概礼之起,起于祀神,故其字后来从示,其后扩展而为对人,更其后扩展而为对吉、凶、军、宾、嘉的各种仪制。”因此,许多学者都认为礼仪源于人们敬神祈福时的祭祀活动。
3.礼仪源于人际交往
中国人认为,礼仪起源于男女交往。在古人眼里,男女有别,必须用礼来区分。古人常说,华夏第一对夫妻伏羲与女娲在结婚时,伏羲“制嫁娶以俪皮为礼”,从此就有了礼。人们在交往中,难免有喜怒哀乐,礼的作用在于使之“发而皆中节”(《中庸》),即恰到好处,而不对别人造成伤害,于是便有相应的种种规定。西方人认为礼起源于原始人类的交往活动。法国文化人类学家莫斯在他的名著《礼物》(The Gift)中认为古代社会曾流行过一种“全面馈赠制”,即原始人的物质交往时通过一种“全面馈赠礼物的形式进行”。
其实,礼仪的产生不仅仅局限于一物一事。它是风俗、祭祀、人情等交往活动的综合产物。由于礼仪产生于蒙昧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过渡阶段,其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实际上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人类文化根源和社会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礼仪在各国的发展轨迹各不相同。在中国,原始的礼仪被引入到宗法社会人们日常的行为规则中,又延伸为区分尊卑贵贱、亲疏等级的严格的礼法礼典,进而扩展到政治体制,形成了一整套维护统治秩序的系统而完整的社会治理程式。礼不仅成为日常行为的规范与准则,同时还是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体现,起着“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春秋左传·隐公十一年》)的作用。而在世界其他民族,礼仪虽然也是起源最早的文化之一,但随着第一代文明的消亡,礼仪文化并未形成制度和系统的思想,而是随着宗教与神学的兴起而渐隐其中。在中世纪,特别是在欧洲,对于一般社会群众,“礼”作为“礼俗”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对于上层社会,“礼”则作为交往之礼节、礼貌之表征。西方人也非常重视礼仪,他们将礼仪视为一切“美德之源”,只不过,礼仪并未成为其民族文化的根本特征,只成为礼仪活动的总称,英语为rite。
(二)中国礼仪的发展
礼仪在其传承沿袭的过程中不断发生着变革。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其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礼仪的起源时期:夏朝以前(公元前21世纪前)
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在原始社会中、晚期(约旧石器时代)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芽。整个原始社会是礼仪的萌芽时期,礼仪较为简单和虔诚,还不具有阶级性。内容包括:制定了明确血缘关系的婚嫁礼仪;区别部族内部尊卑等级的礼制;为祭天敬神而确定的一些祭典仪式;制定一些在人们的相互交往中表示礼节和表示恭敬的动作。
2.礼仪的形成时期:夏、商、西周三代(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
人类进入奴隶社会,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原始的宗教礼仪发展成符合奴隶社会政治需要的礼制,礼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在这个阶段,中国第一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家礼仪与制度。如“五礼”就是一整套涉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礼仪规范和行为标准。古代的礼制典籍亦多撰修于这一时期,如周代的《周礼》《仪礼》《礼记》就是我国最早的礼仪学专著。在汉以后2000多年的历史中,它们一直是国家制定礼仪制度的经典著作,被称为礼经。
3.礼仪的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
这一时期,学术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对礼教给予了研究和发展,对礼仪的起源、本质和功能进行了系统阐述,第一次在理论上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社会等级秩序划分及其意义。
孔子对礼仪非常重视,把“礼”看成是治国、安邦、平定天下的基础。他认为“不学礼,无以立”“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他要求人们用礼的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倡导“仁者爱人”,强调人与人之间要有同情心,要相互关心,彼此尊重。
孟子把礼解释为对尊长和宾客严肃而有礼貌,即“恭敬之心,礼也”,并把“礼”看作是人的善性的发端之一。
荀子把“礼”作为人生哲学思想的核心,把“礼”看作是做人的根本目的和最高理想,“礼者,人道之极也”。他认为“礼”既是目标、理想,又是行为过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管仲把“礼”看作是人生的指导思想和维持国家的第一支柱,认为礼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
4.强化时期:秦汉到清末(公元前221~公元1911年)
在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尽管在不同的朝代礼仪文化具有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征,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直为统治阶级所利用,礼仪是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的工具。这一时期,礼仪的重要特点是尊君抑臣、尊夫抑妇、尊父抑子、尊神抑人。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它逐渐成为妨碍人类个性自由发展、阻挠人类平等交往,窒息思想自由的精神枷锁。
纵观封建社会的礼仪,内容大致有涉及国家政治的礼制和家庭伦理两类。这一时期的礼仪构成中华传统礼仪的主体。
5.现代礼仪的发展
辛亥革命以后,受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等思想的影响,中国的传统礼仪规范、制度,受到强烈冲击。五四新文化运动对腐朽、落后的礼教进行了清算,符合时代要求的礼仪被继承、完善、流传,那些繁文缛节逐渐被抛弃,同时接受了一些国际上通用的礼仪形式。新的礼仪标准、价值观念得到推广和传播。新中国成立后,逐渐确立以平等相处、友好往来、相互帮助、团结友爱为主要原则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日趋频繁,西方一些先进的礼仪、礼节陆续传入我国,同我国的传统礼仪一道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构成了社会主义礼仪的基本框架。许多礼仪从内容到形式都在不断变革,现代礼仪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大量的礼仪书籍相继出版,各行各业的礼仪规范纷纷出台,礼仪讲座、礼仪培训日趋红火。人们学习礼仪知识的热情空前高涨。讲文明、讲礼貌蔚然成风。今后,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增多,礼仪必将得到新的完善和发展。
(三)礼仪的含义
礼仪是指人们在隆重而正式的交际场合,在礼遇规格和礼宾次序等方面为个人、集体乃至国际社会都必须普遍遵守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它是礼貌、礼节的最高表现形式。
在英文词典里有三个与“礼仪”相关的词:一为“courtesy”,即礼貌,泛指一般客气的仪态。二为“etiquette”,即交际应酬的礼节。三为“protocol”,即礼规、礼仪等。英文词典对“protocol”的定义是“外交或军事的礼节和秩序的规则”。在中国,礼是仪的本质,仪是礼的外表形式。礼之名,起于原始的“祈神”仪式,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人们则把这种“祈神”礼仪转向了敬人,首先用于宫廷,随后扩展到社会各阶层,广泛运用于社会交往之中。如今,世界各国的人们在日常交际中,更多的是注重礼节,但在隆重而正式的场合,则强调必须遵守礼仪。例如,各国在迎接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到访时,都必须举行检阅仪仗队、奏国歌、升国旗、鸣放礼炮、举行正式的宴会等礼宾仪式。
“仪”是礼节的具体表达形式。在我国,“仪”的概念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春秋时期才提到,意即:仪式、仪文。到了封建社会“仪”又具有容貌和外貌、仪式和礼节、区分尊卑的准则和法度等含义,延至今日,“仪”作为人际交往中相互表示尊重、友好的具体形式,主要包括仪表、仪式和礼仪器物。
仪表是指人的外表。例如衣帽、服饰、姿态、容貌等。
仪式是指在特定的场合举行的专门化、规范化的活动。例如司仪、议程、仪仗队等。
礼仪器物是指为表达敬意,寄托情意的一些物品。例如哈达、锦旗、奖杯、纪念章等。
礼仪是有形的,其基本形态不仅受到各国、各地区的物质水平、历史传统、文化心态、民族习惯、宗教潮流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也会不断地变化与创新,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关注与学习。
(四)礼仪的特征
1.普遍认同性
所谓认同性是全社会的约定俗成,是全社会共同认可、普遍遵守的准则。一般来说,礼仪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化习俗特征。但我们也看到不少礼仪是全世界通用的。例如:问候、打招呼、礼貌用语、各种庆典仪式、签字仪式等等,大体是世界通用的。
礼仪的普遍认同性,主要源于共同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经济的共同性必然导致礼仪的变化。比如现代经济的快节奏、高效率,使现代礼仪向简洁、务实方向发展。共同的文化孕育了共同的礼仪。礼仪的普遍认同性表明社会中的规范和准则,必须得到全社会的认同,才能在全社会中通用。
2.继承性
礼仪是历史的产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悠久历史、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一直代代相传,使得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的礼仪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继承和发展,不仅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礼仪文化心理。这种礼仪文化心理是以反映中华民族文明水平、道德风貌、大智大勇等健康高尚的礼仪修养为本质特征的,是中华民族优秀礼仪文化的心理积淀。正因为礼仪具有继承性的特点,因而使得礼仪文化的丰富与发展成为可能。事实上,每一个民族的礼仪文化,都是在本民族固有的礼仪文化基础上,通过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礼仪文化而不断发展起来的。我国的现代礼仪,就是在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东西方礼仪文化之长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差异性
礼仪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和规范是约定俗成的。在具体运用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礼仪运用差异性
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在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上的不同,或在时间、空间、对象上的差别,因此运用起来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首先,同一种礼仪内容由于时间、空间的变化,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我国古代见面时的跪拜礼就已被现代的握手礼或鞠躬礼所代替。而在不同的民族或地区,同是见面礼,又表现为合十、作揖、拥抱等不同形式。其次,同一种礼仪形式,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间有不同的意义。例如,在阿拉伯地区,男人之间手拉手行走是一种友好和尊重的表示,而在美国则被视为同性恋。又如,中国人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不同意;而在保加利亚则正好相反,摇头表示同意,点头则表示不同意。再次,同一种礼节,在不同场合、对不同对象也有细微的差异。如握手礼,初次见面应单手轻握以示尊重;老朋友、老相识见面则应双手紧握以示亲热。如果搞反了,则有失礼之嫌。所以礼仪除了具有一定的固定形式与规范外,还要注意因时因地因对象的不同,而“入乡随俗”。
(2)等级的差异性
主要表现在礼仪的等级差别上。对不同身份、地位的对象施以不同的礼仪。同样在宴会,会因招待对象的身份、地位高低的差别而有所不同,身份和地位高的,可能会受到更高级的款待,身份和地位低的相对来讲所受到的款待等级就低。
4.互动性
礼仪的互动性,是指在一方施礼的情况下,另一方必须做出相应的反应,否则即被视为失礼。这在国际交往中尤其要注意,因为以礼相待是国际交往的准则和惯例。如各国元首互访时,接待国均要鸣相同数量的礼炮,一方不鸣礼炮或鸣放数量不同,则是严重失礼的行为,搞不好会影响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在公海上两国军舰相遇,也要相互鸣笛致意以示友好,如果一方不作,轻则失礼,重则会引起误会或纠纷。
5.丰富性
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私人交往,大到国际交流无不涉及到礼仪文化。上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小到家庭美德都与礼仪修养息息相关。广到世界各国,下至各行各业也都有不同的礼仪规范和要求。因此出现了社交礼仪、公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民俗礼仪、涉外礼仪等不同领域的礼仪规范。还有即使是同一行业,由于工作环境和对象不同,其礼仪要求也存在差异,如同是服务行业,商场服务、宾馆服务、旅游服务等具体礼仪要求也不尽相同。人的一生从小到老,生活中每一天都离不开礼仪,由此可见礼仪的丰富、广博。
6.时代性
礼仪的时代性,是指它是时代的产物。不同时代产生不同的礼仪,不同礼仪都打着不同时代的印记。跪拜礼就产生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时代,这一时代结束了,跪拜礼也就被握手礼、鞠躬礼取代了。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中华大地上又涌现出许多新的礼仪方式,如微信拜年、时尚包装等,这些新的礼仪方式给我国的现代礼仪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时代色彩。
7.共同性
人们追求真善美的愿望是一致的,礼仪是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共同遵守的准则与行为规范。每个人都要依礼办事,全人类不管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以讲礼仪为荣。例如:礼尚往来,礼貌待客,文质彬彬,举止得体都是符合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的文明标志,我国宋代出版的启蒙教材《三字经》,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即是说作为子女,从小就要接近师长和朋友,学习为人处世的礼仪,因为这是做人的起点。
8.发展性
礼仪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具体说来,礼仪的发展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它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推陈出新,体现着时代的要求与时代的精神。例如:在我国,握手替代了作揖,鞠躬替代了跪拜,如今节假日给亲朋好友打个礼仪电话,发个微信,或送去礼仪鲜花,表示祝贺与问候,这些都反映了礼仪随时代发展的特点。
② 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各国民族的礼仪文化都会互相渗透,尤其是西方礼仪文化引入中国,使中华礼仪在保持传统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发生了更文明、更简洁、更实用的变化。
(五)东、西方礼仪的差异
东方礼仪主要指中国、日本、朝鲜、泰国、新加坡等为代表的亚洲国家所代表的具有东方民族特点的礼仪文化。西方礼仪主要指流传于欧洲、北美各国的礼仪文化。
1.在对待血缘亲情方面
东方人非常重视家族和血缘关系,“血浓于水”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人际关系中最稳定的是血缘关系。
西方人独立意识强,相比较而言,不很重视家庭血缘关系,而更看重利益关系。他们将责任、义务分得很清楚,责任必须尽到,义务则完全取决于实际能力,绝不勉为其难。处处强调个人拥有的自由,追求个人利益。
2.在表达形式方面
西方礼仪强调实用,表达率直、坦诚。东方人以“让”为礼,凡事都要礼让三分,与西方人相比,常显得谦逊和含蓄。
在面对他人夸奖所采取的态度方面,东、西方人不相同。面对他人的夸奖,中国人常常会说“过奖了”“惭愧”“我还差得很远”等字眼,表示自己的谦虚;而西方人面对别人真诚的赞美或赞扬,往往会用“谢谢”来表示接受对方的美意。
3.在礼品馈赠方面
在中国,人际交往特别讲究礼数,重视礼尚往来,往往将礼作为人际交往的媒介和桥梁。东方人送礼的名目繁多,除了重要节日互相拜访需要送礼外,平时的婚、丧、嫁、娶、生日、升职、加薪都可以作为送礼的理由。
西方礼仪强调交际务实,在讲究礼貌的基础上力求简洁便利,反对繁文缛节、过分客套造作。西方人一般不轻易送礼给别人,除非相互之间建立了较为稳固的人际关系。在送礼形式上也比东方人简单得多。一般情况下,他们既不送过于贵重的礼品,也不送廉价的物品,但却非常重视礼品的包装,特别讲究礼品的文化格调与艺术品位。
同时在送礼和接受礼品时,东西方也存在着差异。西方人送礼时,总是向受礼人直截了当地说明:“这是我精心为你挑选的礼物,希望你喜欢”,或者说“这是最好的礼物”之类的话;西方人一般不推辞别人的礼物,接受礼物时先对送礼者表示感谢,接过礼物后总是当面拆看礼物,并对礼物赞扬一番。而东方人则不同,中国人及日本人在送礼时也费尽心机、精心挑选,但在受礼人面前却总是谦虚而恭敬地说“微薄之礼不成敬意,请笑纳”之类的话。东方人在受礼时,通常会客气地推辞一番。接过礼品后,一般不当面拆看礼物,唯恐对方因礼物过轻或不尽如人意而难堪,或显得自己重利轻义,有失礼貌。
4.在对待“老”的态度方面
东西方礼仪在对待人的身份地位和年龄上也有许多观念和表达上的差异。东方礼仪一般是老者、尊者优先,凡事讲究论资排辈。
西方礼仪崇尚自由平等,在礼仪中,等级的强调没有东方礼仪那么突出,而且西方人独立意识强,不愿老,不服老,特别忌讳“老”。
5.在时间观念方面
西方人时间观念强,做事讲究效率。出门常带记事本,记录日程和安排,有约必须提前到达,至少要准时,且不应随意改动。西方人不仅惜时如金,而且常将交往方是否遵守时间当作判断其工作是否负责、是否值得与其合作的重要依据,在他们看来这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形象和素质。
遵守时间秩序,养成了西方人严谨的工作作风,办起事来井井有条。西方人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区别分明,休假时间不打电话谈论工作,甚至在休假期间断绝非生活范畴的交往。相对来讲,中国人使用时间比较随意,时间观念比较淡漠。包括改变原定的时间和先后顺序,中国人开会迟到,老师上课拖堂,开会作报告任意延长时间是经常的事。这在西方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他们认为不尊重别人拥有的时间是最大的不敬。
6.在对待隐私权方面
西方礼仪处处强调个人拥有的自由(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将个人的尊严看得神圣不可侵犯。在西方,冒犯对方“私人的”所有权利,是非常失礼的行为。因为西方人尊重别人的隐私权,同样也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隐私权。
东方人非常注重共性拥有,强调群体,强调人际关系的和谐,邻里间的相互关心,嘘寒问暖,是一种富于人情味的表现。
二、礼仪的实施原则与功能
(一)礼仪的实施原则
礼仪的实施原则,即是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出发点和应遵从的指导思想。它是保证礼仪活动顺利实施并达到预定目标的基本条件。礼仪的实施原则主要有以下几项,它们同等重要,不可或缺。
1.平等与尊重原则
平等与尊重原则,是指对任何交往对象都必须给予相应的尊重和礼遇。
平等与尊重是礼仪的核心和精髓,也是礼仪原则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原则。
人人都有爱和受人尊重的心理要求。人人都渴望平等,成为家庭和社会中真正的一员。因此,任何抬高和贬低自己的语言和行为,都不利于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现代礼仪活动中,掌握这一原则必须注意以下两点要求。
(1)在具体运用礼仪时,允许因人而异
根据不同的交往对象,采取不同的具体方法。但在尊重交往对象、以礼相待、礼尚往来这一点上,对任何交往对象都必须一视同仁,即不可盛气凌人,也不必卑躬屈膝。这是现代礼仪中平等原则的最基本要求。
达到平等的原则,具体应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要学会公正。评价一个人、一种现象的标准不能根据一个人的身份(如官位的大小、财富的多寡、名气的高低),不能随大流,不能盲从,而是要根据社会契约,根据社会的道德标准。
二是待人接物不能根据自己的好恶,要努力克服世俗的偏见。
三是懂得平等的基础是仁爱,为此每个人都要有“我们应该把人看成人,因为他是人”(康德)的思想。这里所说的人,是一切人,是所有的同胞,而不是特殊群体的特殊人。
(2)人际交往中必须尊重对方的人格
尊重是礼仪的情感基础,正如孔子所说:“礼者,敬人也。”意思是,礼仪本身从内容到形式都应是尊重他人的具体体现。
人们对尊重的需要分两类,即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自尊包括对获得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的愿望。来自他人的尊重包括威望、承认、接受、关心、赏识等。自尊人们往往容易做到,而要获得来自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即与人交往,不论对方的地位高低、身份如何、相貌怎样,都要尊重对方的人格,使对方感到他在你心目中是受欢迎的,从而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进而产生愉悦。相反,如果在人际交往中有任何藐视对方的言行,都会引来对方的反感,更不会赢得对方对自己的尊重。
坚持尊重原则应在实际交往中把握以下技巧。
一是要热情、真诚。热情的态度会使人产生受重视、受尊重的感觉。相反,对人冷若冰霜,会伤害别人。如果过分热情,会使人感到虚伪、缺乏诚意。
二是要给人留面子。所谓面子,就是自尊心。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失去自尊心对一个人来说是件非常痛苦的事。伤害别人的自尊是严重的失礼行为。维护自尊,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是人的基本需要。
三是允许他人表达思想,表现自己。当别人和自己的意见不同时,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对方。当你和与自己性格不同的人交往时,也应尊重对方的人格和自由。
2.遵守与真诚原则
遵守与真诚原则,就是要求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务必自觉、自愿地用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待人以诚,表里如一。
遵守与真诚,是现代礼仪得以应用和推广的基本条件,坚持这一原则必须明确以下两点。
(1)根据约定俗成律
礼仪是在人类共同生活、相互交往中自然形成的,它的规范是因人们共同认可,并为维护社会生活稳定而存在和发展的,它从客观上反映着人们的共同利益和要求,因而每个社会成员不论身份高低、职位大小、财富多寡,都有自觉学习、遵守、应用礼仪的义务,而不是只要求别人去遵守施行,自己可以例外。事实上,任何人如果违背了礼仪的遵守原则(主要有遵守公德、遵时守信等),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2)真诚的原则
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在人际交往中运用礼仪时,务必诚实无欺,言行一致。只有如此,运用礼仪的一方所表达的对交往对象的尊敬和友好,才会更好地被对方所理解、所接受。与此相反,倘若仅把运用礼仪作为一种道具和伪装,或在具体操作礼仪规范时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弄虚作假、投机取巧,或是当时一个样,过后一个样;有求于人时一个样,被人所求时另外一个样,则是有悖礼仪的基本宗旨的,即便得逞也绝无第二次,最终肯定是行不通的。
3.从俗与适度原则
从俗与适度原则,是指在实际的礼仪场合,要把握好与特定事情、特定人物、特定环境相协调的礼仪要求,做到注意分寸,认真得体。
从俗与适度,是现代礼仪得以灵活运用并取得成效的基本保证,坚持这一原则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1)根据客随主便律
在人际交往中,由于国情、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客观上存在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现象。对于这一现实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自高自大、唯我独尊,简单否定其他人不同于己的做法。必要之时,必须坚持入乡随俗,与绝大多数人的习惯性做法保持一致,切勿目中无人、自以为是、指手画脚、随意批评,否定其他人的习惯性做法。
(2)适度原则
要求应用礼仪时,为了保证取得成效,必须注意技巧,合乎规范,特别要注意做到在人际交往中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把握好与特定环境相适应的人们彼此间的感情尺度。这是因为凡事过犹不及,运用礼仪时,假如做得过了头,或者做得不到位,都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自律、敬人之意。例如,与人交往时,彬彬有礼、落落大方是必需的,而不是低三下四、阿谀奉承或趾高气扬;与熟人相见时,握手致意、点头微笑都是恰当的,而交往时低头自语或面无表情都是欠妥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涉外交往中必须严格遵守适度原则,注意维护国格和人格,做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绝不能玷污国家的形象和集体的荣誉。
要将现代礼仪运用得恰到好处,除了坚持从俗与适度的原则,更关键的还在于勤学多练、积极实践,努力达到以下要求。
(1)坚持努力学习,树立礼貌意识
学习礼仪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条。
一是进行理论学习,即利用图书资料、网络等系统全面地学习礼仪知识。
二是向社会实践学习,通过实践,加深对礼仪的理解,判断个人掌握与运用礼仪的实际水平,以及检验礼仪活动所发挥的实际作用。
三是向专人学习。这里所指的专人,可以是教师、培训专家、礼仪顾问,也可以是在某些方面确有经验或专长者,堪称楷模之人。他们通常对礼仪有一定的了解,并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向他们学习,可使自己取长补短,益智开窍。
(2)养成良好习惯,贵在持之以恒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养成良好文明习惯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要联系实际。礼仪本身就是一门应用科学,因此学习礼仪,务必要坚持知和行的统一。
二要抓住重点。古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礼繁则难行,卒成废阁之书。”意思是将礼仪搞成繁文缛节,必将使礼仪脱离群众,曲高和寡。因此,学习礼仪不可贪多求细,应从与自己生活最密切的地方开始,这样重复体验,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要重复渐进。学习礼仪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一些规范、要求,只有反复运用、才能真正掌握。
四要自我监督。古人强调提高个人修养要注意反躬自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学习礼仪应与其他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相结合。这样既可以全面提高个人的素质,还有助于自己更好地掌握、运用礼仪。
(3)加强道德修养,陶冶美好情操
礼仪与道德相辅相成,相互补充。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和行为的准则与规范,礼仪是道德观念、道德制约的具体体现。道德修养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人们的行为,礼仪则是一个人美好情操和文明习惯的外在表现和真情流露。加强道德修养,人们就会树立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就会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通过培养高尚情操,人们就会从生活中不断吸取美的情感、铸造美好的心灵,就会明辨是非、提高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从而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持良好形象。
4.宽容与自律原则
宽容与自律原则的基本含义是:要求人们在交际活动中运用礼仪时,既要严于律己,更要宽以待人。
宽容与自律原则是现代礼仪蕴含着的高尚品格的完美体现,坚持这一原则应把握以下两点。
(1)宽容是一种美德
孔子曰:“宽则得众。”宽容意味着要有容忍的雅量和多替他人考虑的品德,宽容是获得友谊、朋友和扩大交往的基本要求。
宽容原则要求人们在交际活动中要多容忍他人、多体谅他人、多理解他人。千万不要求全责备、斤斤计较、过分苛求、咄咄逼人。例如:在与人交往中,要容忍他人有个人行动和独立进行自我判断的自由。对于不同于己、不同于众的行为要耐心容忍,不要要求他人处处效仿自身,与自己完全一致;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意见,即使他人的批评意见不完全正确,也能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等都是宽容原则的具体表现。
(2)礼仪的最高境界是自律
自律的原则,即是指人们在没有任何监管的情况下,都能自觉地按照礼仪规范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检点自我。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礼仪理解为一种客套、一种工作,而应该认识到礼仪实质上是人们自我意识的道德要求、自我素质的自然流露、自我修养的自觉行为。即:礼仪是一种自律的行为。而这种行为的养成,主要是通过礼仪的教育和训练,是人们在更多地了解和掌握具体的礼仪规范的同时,逐渐在内心树立起的一种道德信念和行为修养准则。这种信念的形成,是潜移默化中的礼仪熏陶,它使我们的良知得到升华,从而获得内在的力量。这种内在力量,要求我们不断深化对人际关系的认识,不断提高自我约束、自我克制的能力,不断养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自觉性,在人际交往中自觉地按礼仪规范去做,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受欢迎的人。
(二)礼仪的功能
礼仪具有能动的社会功能,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对社会生活的作用是积极的、巨大的。在现代社会中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交际功能、道德功能和管理功能上,它在社会生活中的能动作用既广泛,又深入。
1.交际功能
美国著名成功学家卡耐基有句名言:“一个人的事业成功只有15%由他的专业技术所决定,另外85%,则要靠人际关系。”现代社会的发展给人们拓展了交往的空间,人生充实自我、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变得如此巨大,在这个舞台上,礼仪是个人素养的体现,人际关系的基础,交往成功的保证。
(1)培养文明素养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尺,也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对礼仪的学习与实行,促进着人类文化的延续和文明水准的提高。一个具备良好文明行为规范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循规守礼的民族。文明素养的形成,是遵照社会所提出的文明行为规范与行为模式不断实践、不断修正、逐渐提高的过程。当人们将礼貌的言行当作习惯,在待人接物上彬彬有礼,文明的素养就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
(2)奠定人际关系基础
藏族有句谚语:“有枝有节的树容易攀登,知情达理的人容易接近。”人与人交往,只凭表象去判断,一定是错误的,但我们又实在不能否定表象的作用。心理学里著名的“首因效应”,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有时候,一个细节就会成为交往的最大障碍,比如说在商业社会中,服装和仪表往往成为判断一个人工作情况的标准,肩上的头屑、皱巴的西服、衬衣领子与袖口上的污渍,会让首次见面的成功人士不屑一顾。在交谈中,声调略低、平静而语速适中的说话方式让人倍感亲和;而节奏太快、口不择言、咄咄逼人会使人产生戒心。在人际交往中,遵循表示尊敬、友好的礼仪程序,通过礼貌的言行来获得人际好感,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是打开人际关系之门的金钥匙。
(3)保证交往成功
人际交往,贵在有礼。在现代社会中礼仪被称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调节器”。良好的礼仪可以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方式,促使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敬人、自律、适度、真诚,从而在尊重他人的同时获得他人的尊重,左右逢源,无往不利;良好的礼仪可以弥合人际关系的裂痕,使人际矛盾为“礼让”所化解,沟通已经疏远的人际关系。如我们给久不往来的朋友发一条祝福的短信,给有矛盾的同事送上一份生日礼物,甚至于争吵过后的一个真诚的微笑,都会使得前嫌尽释。良好的礼仪还可以创造谋生求职的机会。礼仪让你懂得如何称呼、介绍和问候;懂得如何着装,怎样待客,得体地对待赞美与批评;还懂得如何同各种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在不断变化的工作场所游刃有余,充满自信地活跃于职业舞台。因此,良好的礼仪又被称为是“就职黄页”。
2.道德功能
所谓道德功能,就是指道德系统同人和社会的互相作用中的能力。礼仪一是作为一种道德的意识、规范和行为,即行为调控;二是通过认识功能完善人格,即人格完善。
(1)行为调控
礼仪可以帮助人们调节行为的发生、发展,从而将人们的行为控制在符合礼仪道德要求的范围内。为了使社会成员的行为符合社会所需要的秩序——即使人们做有“礼”的事,任何社会都将建构相应的控制,调控是通过它的导向功能和调节功能来实现的。礼仪具有导向的功能,它本身体现着一种价值导向,引导着人们选择正确的价值方向和目标,去做符合礼仪规范的事情;礼仪具有调节的功能,它通过对人们行为的评价以及评价信息的反馈,来指导、纠正人们的行为和活动,使之符合礼仪的规范。在调节社会关系的过程中,礼仪以特有的方式评价人们的行为,告诉人们哪些行为是有礼的、哪些行为是无礼的;哪些行为是善的、哪些行为是恶的;哪些行为是美的、哪些行为是丑的,并以特有的感召力引导人们扬善抑恶、趋美避丑,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纳入社会所需要的秩序和轨道。礼仪规范的操作性特别强,可以用语言、文字、动作进行准确的描述和规定,可以在社会交往中进行标准化操作。如果我们选择了符合道德原则的礼仪,就可以把道德要求按照礼仪的方式组织起来,落实到人们的行为举止、仪态容貌、语言文字上,使人们按照礼德的精神做符合礼德的事情。
(2)人格完善
人格是一个人以特定的行为模式表达出的关于自身的精神价值,即人特有的品格。人格是内在美的核心,也是外在美的基础。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格,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轨迹。
礼仪道德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礼仪的意义、内容和作用,从而将礼仪的要求内化、沉淀、转变为人格素质。为了使社会成员的素质符合社会所需要的秩序,任何社会都会推崇相应的理想人格,礼德精神就是理想人格的重要内涵,礼仪形象就是理想人格的外部表现。
礼仪对于理想人格的塑造和完善,是通过它的教育功能和激励功能来实现的。所谓礼仪的教育功能,就是指它能够通过认知的方式,帮助人们理解礼仪的价值及其在塑造理想人格中的作用,从而自觉地培养礼德精神和礼仪素质;所谓礼仪的激励功能,就是指它能够通过评价的方式,激发人们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引导他们坚持不懈地追求良好的礼仪形象,塑造一种将内在的思想素质与外在的道德形象很好地结合起来,既以德带礼,又以礼显德。
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人们总是通过礼仪来显现道德修养,表现一个人内在的道德素质。道德精神属于内心的世界,它本身不能直接地被感知,而要通过礼仪等行为表现出来。正因为礼仪可以显现人们的道德素质,所以它才能够帮助人们塑造良好的外部形象,并相应地培养良好的道德精神,进而形成完善的道德人格。
3.管理功能
自从20世纪美国管理学家泰勒为管理学奠基之后,对于组织的科学管理就成为全世界管理者们孜孜以求的目标。礼仪的功能不仅仅体现在交往中,同时也体现于社会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上。
(1)提高人才素质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管理理论的发展早已从“物的管理”向“人的管理”实现质的转变。谁拥有了高素质的人才,谁就掌握了未来,这已是人所共知的道理。在日益激烈的组织竞争中,每一个组织都为拥有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而各显神通。而所谓的“高素质”的定义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在日本,有高层管理者提出:“礼仪的体现,才是人才的体现。”美国著名的形象设计师莫利先生曾对美国《财富》杂志排名前300名的企业的100名执行总裁进行过调查,97%的人认为能展现外表魅力的人,有更多的升迁机会;93%的人认为第一次面试着装不当会被拒绝;100%的人认为应该有职业形象设计课对员工进行培训。而在中国,对于人才的评价也早已从品行好、能吃苦、业务强等内涵向形象、气质等外延拓展。许多大型组织开始对员工的礼仪与素养提出明确的要求,如“化淡妆上岗”“着正装上班”等已写进了岗位守则之中,被要求必须执行,礼仪培训也被列入员工培训的必修科目。
(2)凝聚组织人心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在一个组织的管理中,人心向背是至关重要的。凝聚人心,需要组织成员强烈的认同感,需要构筑良好的沟通渠道,还需要调节好各种利益关系,而良好的礼仪在其中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首先,礼仪可以维系良好的、健康的人际关系,使组织成员满足自身的需要。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个层次。这些需要有物质层面的,但更高的是精神层面的。如果一个组织中人际关系紧张、混乱,同事之间互相敌视、戒备,人们惶惶不安,行为怪异,是无法满足个人的归属、受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的,组织必然人心涣散。而如果组织成员之间经常利用礼仪来传递道德和善意,表现相互之间的尊敬与谦让,共同铸造出文明友好的氛围,人们必然会心情舒畅,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其次,礼仪是沟通的重要形式。如升旗仪式、阅兵仪式、开业仪式、签约仪式等仪典、仪式都传递和扩散着本组织的信息,渲染着特殊的组织气氛,是沟通组织与社会的最好方式,使人们乐此不疲;贺信、贺电、聘书、致谢函等礼仪文书,传达着敬意、关切的问候,是沟通组织成员之间、组织和组织之间关系的最好方式;语言和蔼、言辞有度、举止得体等,将口头语言与体态语言相结合,使人们从怡人的话速语调、礼貌的称呼、亲切的微笑、优雅的身姿、热情的握手、亲切的拥抱中感悟关心和爱心;还有宴会形式,无论是家宴、便宴,还是正式宴会,都于杯盏往来中传达友好敬意,也是沟通不可或缺的形式。
再次,礼仪可以调节各种利益关系。礼仪作为一种规范、程序,作为一种相对固定的文化传统,对人们之间的关系模式起着固定、约束和调节作用。人们在组织中的作用关系、上下尊卑以及各自的权利与义务,都受着各种礼规的约束。比如在乘坐轿车时、行走时、进餐时、会谈时,按尊卑排序可以使人们各就各位,减去不少麻烦。
(3)塑造形象
① 组织形象塑造。组织形象是一个组织在社会交往中综合化、系统化的印象。组织形象的内涵十分丰富,在现代社会,人们一般用“知名度”和“美誉度”两项指标来衡量组织形象。知名度是指社会公众对一个组织知道和了解的程度;美誉度是指社会公众对一个组织信任和赞誉的程度。知名度高并不意味着美誉度高,“誉满全球”和“臭名远扬”都是“知名度”。美誉度高也不意味着知名度高,“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良好的组织形象,应当是知名度与美誉度并重。
对于一个组织而言,每一个运作环节都与组织形象息息相关,礼仪则体现在组织活动的各个环节当中,通过组织员工仪表规范、言辞谈吐、行为方式中的礼貌、礼节表现出来,通过组织参与社会活动中的仪式、仪典体现出来。如果组织的每一个成员能够时时处处按照礼仪的要求去开展工作,以礼仪的准则来协调组织与社会、组织与公众间的关系,注意自身形象的完善和完美,讲求自身行为的有礼和有节,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内在的修养和发展的潜质,那么这对塑造组织良好形象将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具有良好的组织形象,犹如具有一笔无形的财富,为组织的生存、发展创造着种种便利。它能使组织提高社会地位,被社会所认同;它能赢得公众的信赖,获得发展动力;它能使组织内有凝聚力,外有吸引力,团结员工,广揽人才……正因为如此,近年来组织形象设计才大行其道,特别是在成功的企业里备受重视。在20世纪80年代德国人创造的企业形象设计(CI)中,视觉识别的设计是其中的重头戏。它要求将企业所有外显标志,从企业名称、品牌标志、标准字体、图形色彩,到产品及其包装、办公设备用品,直至员工的工作制服、厂旗、厂徽等一切可视内容无一例外地标准化、规范化,建成一套完整的、独特的、显示企业个性特性的符号系统,供公众识别、认同。这种注重形象设计的做法,使企业更加重视礼仪的作用,许多礼仪学校、礼仪讲解班和礼仪课程应运而生。经过系统的礼仪知识培训后的人们,学习了知识,陶冶了情操,锻炼了技能,美化了风貌,为组织赢得了极大的赞誉。
② 个人形象塑造。个人形象是一个人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教养等的集合,而礼仪在上述诸方面都有自己详尽的规范。因此学习礼仪、运用礼仪,无疑将有益于人们更好地、更得体地设计个人形象、维护个人形象,更好地、更充分地展示个人的良好修养与优雅风度,促进社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净化社会风气。
一个职场人员要注意自己的个人形象,个人形象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透露了所在企业的文明程度、管理风格和道德水准。良好的个人形象无疑为你所代表的企业传递了无声的商业信息,宣传了企业形象,会为个人和企业带来有形和无形财富。
(三)提高礼仪修养的途径
1.加强道德品质修养
道德品质,是指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行动中所表现出的某种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道德品质的修养和礼仪行为的养成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统一的过程。礼仪行为从广义上说就是一种道德行为,处处渗透和体现着一种道德精神。一个人想要在礼仪方面达到较高的造诣,离开了道德品质方面的修养是不可能的,一个人想要形成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就应该从日常礼仪规范这一基础的层次做起。
2.提高文化素质
礼仪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行为科学,她和公共关系学、传播学、美学、民俗学、社会学等许多学科都有密切关系,一个人只有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深刻理解礼仪的原则和规范;只有具备较高的文化层次,才能在不同场合灵活自如地运用礼仪。因此要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必须有意识地广泛涉猎多种科学文化知识,使自己具备完备系统的综合知识素养和文学、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这样,自己就会有意无意地按照美的规律来认识生活和改造周围的环境,同时,在人际交往中,自己的言行也更具美感。
3.自觉学习礼仪知识,接受礼貌教育
世界各国的礼仪风俗千差万别,我国各个民族的礼节习俗也各不相同。在涉外交往和商务活动中,如果对其他国家或某一具体活动的礼仪知识不了解,轻则贻笑大方,重则影响工作效果,甚至造成误解。我们应该注意学习和领会各种礼仪知识,以便在实践中运用,久而久之,不但自己在礼仪方面博闻多识,而且在礼仪修养的实践上也能提高到新的高度。
4.积极参加礼仪实践
对礼仪知识的学习,仅仅停留在从理论上弄清礼仪的含义和内容,而不深入到实践中运用是远远不够的,要以积极的态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自己所学的礼仪知识积极运用于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增强自己的文明意识,培养礼貌行为,改正各种不良习惯,要时时处处自觉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礼仪的规范来要求自己的言谈举止,在社交场所多听、多看、多学,通过各种人际交往的接触强化,不断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
5.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礼仪是人们交际活动中的一种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只有通过长期的自觉练习,变成自身一种自觉的动作,形成习惯,才能在交际活动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礼仪修养实际上就是人自觉用良好的行为习惯纠正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检验一个人的礼仪修养如何,很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看他是否已把交际礼仪规范变成自身个性中的稳定成分,是否能在各种交际场合自然而然地遵循交际礼仪的要求。
【能力拓展】
一、知识拓展
《论语》中的礼仪
【原文】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dí),愉愉如也。
【译文】(孔子出使别的诸侯国,)拿着圭,恭敬谨慎,像是举不起来的样子。向上举时好像在作揖,放在下面时好像是给人递东西。脸色庄重得像战栗的样子,步子很小,好像沿着一条直线往前走。在举行赠送礼物的仪式时,显得和颜悦色。和国君举行私下会见的时候,更轻松愉快了。
【评价】上述文字,集中记载了孔子在朝、在乡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孔子在不同的场合,对待不同的人,往往容貌、神态、言行都不同。他在家乡时,给人的印象是谦逊、和善的老实人;他在朝廷上,则态度恭敬而有威仪,不卑不亢,敢于讲话,他在国君面前,温和恭顺,局促不安,庄重严肃又诚惶诚恐。所有这些,为人们深入研究孔子、研究中国古代礼仪,提供了具体的资料。
【原文】君子不以绀(zōu)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chī)绤(xì),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ní)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mèi)。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译文】君子不用深青透红或黑中透红的布镶边,不用红色或紫色的布做平常在家穿的衣服。夏天穿粗的或细的葛布单衣,但一定要套在内衣外面。黑色的羔羊皮袍,配黑色的罩衣。白色的鹿皮袍,配白色的罩衣。黄色的狐皮袍,配黄色的罩衣。平常在家穿的皮袍做得长一些,右边的袖子短一些。睡觉一定要有睡衣,要有一身半长。用狐貉的厚毛皮做坐垫。丧服期满,脱下丧服后,便佩带上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如果不是礼服,一定要加以剪裁去掉多余的布。不穿着黑色的羔羊皮袍和戴着黑色的帽子去吊丧。每月初一,一定要穿着礼服去朝拜君主。
二、案例思考
[案例一]
山东鸿豪公司一行5人到泰国嘉信公司去谈一笔生意。洽谈中,鸿豪公司的5人全部着西装打领带。洽谈过程很顺利,之后,泰方请中方人员去著名的卧佛寺参观游览。在寺院,鸿豪公司的小赵看见寺院的小和尚很多,他就友好地上前摸了一位小和尚的头并问候;看见寺院的佛像,他就一直在问翻译有关佛像的知识,并请翻译帮忙找一位僧人和他合影。
讨论:小赵的做法有什么不妥吗?
[案例二]
人格的平等
英国著名的戏剧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萧伯纳有一次在苏联访问,他在莫斯科街头散步时见到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女孩。萧伯纳和这个小女孩儿玩了很久,在分手时,他对小女孩说:“回去告诉你的妈妈,你今天和伟大的萧伯纳一起玩了。”小女孩也学着大人的口气说:“回去告诉你的妈妈,你今天和苏联女孩儿安妮娜一起玩了。”萧伯纳很吃惊,他立刻意识到自己的傲慢,并向小女孩道歉。后来,萧伯纳每次回想起这件事,都感慨万千。他说:“一个人无论有多么大的成就,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应该永远谦虚。”
讨论:在日常交往中,如何在细节上体现对别人的尊重。
三、巩固提高
(一)判断题
① 一般说来,与“礼”相关的词最常见的有三个,即礼仪、礼节、礼貌。它们是可以混合使用的。( )
② 如今,世界各国的人们在日常交际中,更多的是注重礼节,但在隆重而正式的场合,则强调必须遵守礼仪。 ( )
③ 在中国,礼是仪的本质,仪是礼的外表形式。 ( )
④ 礼仪是历史的产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悠久历史、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一直代代相传,使得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
⑤ 礼仪是成功的基石,礼仪是素养的体现。 ( )
(二)选择题
①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是我国古代思想家( )提出的。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② 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含容貌、服饰、个人卫生、姿态,如( )等。
A.衣帽 B.表情 C.服饰 D.风度
③ 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尺 B.礼仪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C.良好的仪态被称为是“就职黄页” D.世界各国的礼仪风俗千差万别
④ 个人形象是一个人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 )等的集合。
A.修养 B.仪态 C.卫生 D.教养
四、实战演练
① 调查:在同学中哪些信息被认为是个人隐私?
② 讨论:同学相处时如何尊重他人的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