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 海绵城市的社会意义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正是处于对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雨水、排水、地表水、地下水等一系列问题出现的阶段。只是由于雨水漫城、城市观海、雨涝灾害的问题,将暴雨排水问题放到了台面上,但海绵城市实际需要解决的是一个更大尺度的城市与生态的水问题。

我国今天面临的水问题多种多样,主要有四大问题。一是洪涝灾害频繁,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威胁大,目前仍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二是水资源的短缺。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并且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匀,西部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匮乏,南方则比较充沛。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三是水环境恶化。近年我国水体水质总体呈恶化趋势,全国约10万千米河长中,受污染的河长占46.5%。全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变差,缺水问题严重。四是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丧失等。根据水利部的资料,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我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94.91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0.72%。大规模开发建设导致的人为水土流失问题十分突出,威胁国家生态安全、饮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制约山丘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中国目前这些问题不是单纯依靠水利部门或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几个政策文件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一个国家层面的系统方案,通过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同步进行的一个过程,并且需要系统的持续性和执行性。

海绵城市理论正是在此情形下所提出的,其不仅仅是微观层面的下凹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等具体的景观措施,也不仅是中观层面的城市雨水排放、暴雨内涝的减少、绿色排水替代灰色的基础设施,更是宏观层面的水安全的保障、水资源的保持、水环境的恢复、水生态的复原。作为一种生态理论的提出,其社会意义在于通过生态系统的恢复打造,通过多尺度的水生态结合,将微观的生态基础设施和中观的海绵规划结合,从源头控制、多元联系、系统打造方面解决更宏观的生态水问题。

在目前我国城市频频暴雨淹城和综合管廊造价居高不下的矛盾下,海绵城市将成为解决我国目前不同尺度城市水问题的最好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