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考索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再版前言

袁济喜

这套“中国美学范畴丛书”初版于2001年,时隔十五年再版,作为编委与作者,依然感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中国美学范畴,顾名思义,是对中国数千年源远流长的美学与文艺史理论的概括。范畴这个术语本是从西方哲学引进的。西方所谓范畴是指人类主体对事物普遍本质的认识与把握。它与概念不同,概念一般反映某个具体事物的类属性,而范畴则是对事物总体本质的认识与把握。中国美学的范畴与西方美学相比,富有体验性与感知性,善于在审美感兴中直击对象,这种范畴把握,融情感与认识、哲理与意兴于一体,正如严羽《沧浪诗话》所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中国美学范畴,实际上是中国古代美学与哲学智慧的彰显,也是艺术精神的呈现。诸如感兴、意象、神思、格调、情志、知音等美学范畴,既是对中国美学与文艺活动的总结与概括,也是人们从事艺术批评时的器具。对中国美学范畴的认识与研究,不仅是一种学术研究与认识,而且还是一种体验与濡染的精神活动。中国美学范畴的生成与阐述,与个体生命的活动息息相关,这种美学范畴在社会形态日渐工具化的今天,其精神价值与艺术价值越发显得重要。中国当代美学范畴与精神的构建,毫无疑问应当从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中汲取滋养。

这套丛书缘起于1987年,当时正是国内人文思潮涌动的时候,那时我还是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任教的一名年轻副教授。吾师蔡锺翔教授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的同事成复旺、黄保真教授一起编写出版了《中国文学理论史》,接着又发起与组织编写了“中国美学范畴丛书”,历时十三年,于2001年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第一辑,有《美在自然》《文质彬彬》《和:审美理想之维》《兴:艺术生命的激活》《原创在气》《因动成势》《风骨的意味》《意境探微》《意象范畴的流变》《雄浑与沉郁》等十本。我承担了其中的《和:审美理想之维》 《兴:艺术生命的激活》两本。

在编写这套丛书时,蔡老师作为主编,撰写了总序,确定了基本的编写思想,对于什么是中国美学范畴及其特点,作出了阐释,将其归纳为:一、多义性与模糊性;二、传承性与变易性;三、通贯性与互渗性;四、直觉性与整体性;五、灵活性与随意性。这五点是中国美学范畴的特点。强调中国美学范畴的认识与体验、情感与理性、个体与总体的有机融合。另外,蔡师也强调“中国美学范畴丛书”的编写与出版,是随着中国美学的研究深入而催生的。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美学热中,对于中国美学史的兴趣成为当时亮丽的风景线,我在当时也开始写作《六朝美学》一书。而随着中国美学史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对中国美学范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当时,意象、意境、境界、神思、比兴、妙悟等范畴成为人们的谈资,时见于论文与著作中,也是文艺学与美学中的热门话题。正是有鉴于此,汇集这方面的专家与学者,编写一套专门研究中国美学范畴的高水平丛书的策划,便应运而生。正如蔡师在全书总序中所说:“‘丛书’选题主要是元范畴和核心范畴,也包括少量重要的衍生范畴,在这些范畴之内涵盖若干相关的次要范畴。这是对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的一次全面深入的调查,工程是浩大的、艰难的,但确是意义深远的,它将为中国美学和中国文论的史的研究和体系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套书从策划到编写,再到出版,历经十多年,作为撰写者与助手的我,见证了蔡师的呕心沥血,不辞辛劳。比如扬州大学古风教授撰写的《意境探微》一书,倾注了蔡老师审稿时的大量心血。尽管古教授当时已经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了相关论文,在这方面成果不少,但是蔡老师本着精益求精的方针,反复与他通信商谈书稿的修改,经过多次打磨与修改之后,最后形成了目前出版的书稿。记得那时我和蔡老师都住在人民大学校内,每次我去他家拜访时,总是见到他在昏黄的台灯下伏案看稿与改稿,聊天时也是谈书稿的事。有时他对作者书稿的质量与修改很是着急与焦虑,我也只好安慰他几句。

本丛书体现这样的学术立场与宗旨。这就是:一、追求“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学术旨趣。每本书都以范畴的历史演变与范畴的结构解析为基本框架,同时,立足于探讨中国美学范畴的当代价值与当代转化。作者在遵循基本体例的同时,又有着鲜明的个性与观点,彰显“和而不同”的学术自由精神。二、本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兼容并包之襟怀,融会中西,将中国美学范畴与西方美学与文化相比较,尽量在比较中进行阐释,避免全盘西化或者唯古是好的偏执态度。

值得一提的是,丛书的第一辑出版后,在2002年5月25日,丛书编委会与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在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举行了第一辑的出版座谈会,当时在京的一些著名学者侯敏泽、叶朗、童庆炳、张少康、陈传才,以及詹福瑞、韩经太、左东岭、朱良志、张晶、张方等学者参加了座谈会并作了发言,我也有幸与会。学者们充分肯定了这套丛书的出版对于推动中国美学的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认为这套书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准。与会者赞扬这套书体现了古今融会、历史的演变与范畴的解析相贯通的学术特色,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意见。正是在这些鼓励之下,丛书的编委会与作者经过五年的继续努力,于2006年底出版了丛书第二辑的十本,即《美的考索》《志情理:艺术的基元》《正变·通变·新变》《心物感应与情景交融》《神思:艺术的精灵》《大音希声——妙悟的审美考察》《虚实掩映之间》《清淡美论辨析》《雅论与雅俗之辨》《艺味说》等。第二辑与第一辑相比,内容更加丰富,涉及中国美学与艺术的一些深层范畴,写法愈加灵动,与艺术创作的结合也更加明显。显然,中国美学范畴研究的水平随着丛书的推进也得到相应的提升。

从2006年丛书第二辑出版至今天,一晃又过去了十年。令人哀伤的是,蔡老师因病于2009年去世了。原先设想的出版三十本的计划也终止了。在这十年中,中国美学范畴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比如将中国美学范畴与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相联系的论著问世不少,将中西美学范畴进行比较研究的成果也颇为可观。但是这套丛书的学术价值历经时间的考验,不但没有过时,相反更显示出它的内在价值与水平。时值当下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学的研究与讨论的热潮,这套丛书的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认真负责的撰写精神,以及浸润其中的追求人文与学术统一、古今融会、中西交融的学术立场,不追逐浮躁,潜心问学的心志,在当前越发彰显其意义与价值。在当前研究中国美学的书系中,这套丛书的地位与价值是不可替代的,在今天再版,实在是大有必要。在这十年中,发生了许多变故,丛书的顾问王元化、王运熙先生,副主编陈良运先生,编委黄保真先生,作者郁沅先生等,以及当初关心与帮助过这套丛书的著名学者侯敏泽、童庆炳先生,还有责任编辑朱光甫先生,已经离世,令人伤怀。对于他们的辛劳与帮助,我们将永远铭记在心。今天,这套丛书的再版,也蕴含着纪念这些先生的意义在内。

本次再版,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本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宗旨,经过与作者协商,在重新校订与修订的基础之上,将原来的丛书出版,个别书目因各种原因,未纳入再版系列。相信此次再版,将在原来的基础之上,提升丛书的水平与质量。至于书中的不足,也有待读者的批评与指正。

2016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