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琮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8章 新年(三)

为了方便贾母等人看戏,荣国府里养了一个戏班子,也有十几口子人。

戏台搭起来的时候,荣国府的前院里也陆陆续续坐满了人,基本上都是六房的子弟,贾代儒等几个“代”字辈的老家伙和一些“文”字的则被贾政给请到了荣禧堂前厅里。

从第一代宁国公贾演起,贾家子弟共有五代,五个辈分。

第一代宁国公贾演和荣国公贾源,都是“水”字辈的。

第二代贾代化,贾代善和贾代儒等都是“代”字辈的。

第三代贾敬,贾赦,贾政等,都是“文”字辈的。

第四代贾珠,贾珍,贾琏,贾宝玉,贾琮,贾环等,都是“王”字旁,“玉”字辈的。

第五代贾蓉,贾兰贾蔷等,都是“草”字辈的,或者名字是和“草木”有关系的。

第一代早已尽数故去,第二代也是岌岌可危,第三代日暮老矣,第四代风华正茂。

贾代儒作为贾代善的庶弟,贾家现存的几个“代”字辈祖老之一,至少表面上还是颇受尊敬的,就像是贾琮和王熙凤。

贾代儒是贾母的小叔子,正是因为这层关系,他在贾府里的日子才会比其他几房的“代”字辈族老要好的太多。

每一年光是族学里的束脩就有数百两银子,家里人口又简单,只有一个孙子相依为命,日子也算是锦衣玉食。

贾族里一些大事也会请他出面,毕竟他辈分最长,可说到底,他只不过是个看似举足轻重,实则可有可无的小人物。

荣禧堂的前厅做为原贾代善会客的地方,很是宽阔,陈设豪华,大概可以坐下数十人,比贾政的梦坡斋还要略大一些。

给贾母请完安后,贾代儒几个“代”字辈的族老就被各自的儿孙给扶到了荣禧堂前厅,依次落座。

贾赦和贾政作为贾族的实际领导人,坐在堂上主座上,贾珍虽是族长,可因辈分低,在今天这种场合里,只能坐在贾赦的下首,和贾代儒面对面。

椅子很多,站着的人也很多,贾琮则站在靠门的位置。

贾代儒一身灰袄,留着灰白的长须,身后站着几个他那一房的“文”字辈子弟。

贾代儒对贾珍道:“明日祭祀之事,你要安排好。”

贾珍心中不爽,也不能说什么,随意应了声。

……

荣禧堂里,多日不曾露面的尤氏姐妹也出现了,此刻正端坐在尤氏下首的座位上。

软塌上的贾母正在和坐在王夫人对面的一个老妇人说着什么。

这老妇人正是尤老娘。

尤老娘出身贫贱,别的不会,嘴上的功夫却是一个顶十个,夸起人来王熙凤都觉得自愧不如,贾母被她一套套的说辞和吉祥讨好话给夸的红光满面,并赏下了很多好东西。

这些好东西随便拿出去一件,都够一个普通人家嚼用几年,尤老娘心中大喜,更是卖力的讨好着。

众人正说笑着,外面走进来一个小丫鬟,说筵宴齐备了,鸳鸯扶起贾母,众人依次出去了。

贾代儒并贾赦等人早已落座,荣禧堂前院也差不多坐满了各房子弟,见贾母缓步走来,纷纷跪下行礼,乍一看,似乎还有一点百官朝拜的感觉。

贾母满意的点了点头,落座后,吩咐开席。

无数丫鬟仆役往来穿梭,端上来一盘盘的珍馐佳肴和一壶壶的琼浆玉液。

对于很多六房的子弟们来说,今天的年宴就是场饕餮盛宴,他们来此就是为了吃喝,不管别的,吃饱喝足才是最重要的。

那些六房子弟虽是贾族的一员,可生活多是落魄,靠着族里的那些接济,一直游走在吃不好,饿不死的边缘。

他们最喜欢过年,一来可以从老太太那里讨一些赏,哪怕是几两银子,也够他们吃喝几个月了,若是能入了老太太的眼,赏个差事或做做,以后的日子就会好过很多了。

最重要的还是可以到荣国府里大吃大喝几顿,那都是他们一年才能吃一次的珍馐佳肴,错过了这个机会,就再等明年吧!

所以有些精明的,为了能比别人吃的更多,前天就开始停止进食,饿着肚子,只靠着喝凉水撑着,就是在等这个时候。

贾芸是四房的子弟,今年约十六岁,西廊下五嫂子的儿子,其父早亡,生着一张容长脸儿,长挑身材,甚是斯文清秀。

不比桌上其他几个胡吃海喝,大快朵颐的同辈子弟,贾芸要显得斯文许多,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吃菜,吃的差不多时,从怀里取出一块干净帕子来。

贾芸拣了几只完整的糟鹌鹑,又取出一个帕子细细的擦净上面其它食物的碎屑,小心翼翼的包好,在众目睽睽下,若无其事的塞回怀里。

舒了口气,继续吃菜,面色平静,完全不去理会其他人嘲讽的目光。

这几只糟鹌鹑,他是要带回去给自己母亲吃的。

戏台子上唱的是《满床笏》,几个小旦穿着鲜艳的戏袍,画着脸谱,咿咿呀呀的唱着,听得众人摇头晃脑,好不自在。

贾代儒等几个“代”字辈族老一桌,贾赦和贾政一桌。

贾珍,贾琏,贾宝玉一桌,贾琮,贾环,贾兰一桌。

贾宝玉刚坐下没多久,就被贾母招了过去,抱在怀里,心肝宝贝叫个不停。

王夫人和贾母一桌,李纨和王熙凤站在旁边伺候着,三春姊妹和史湘云一桌,再就是尤氏,秦可卿,尤二姐,尤三姐一桌。

史湘云也被贾母招了过来,和宝玉一左一右的坐在贾母旁边。

贾琮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吃着菜,看见坐在他对面的小贾兰总是不经意的瞄他一眼,见自己看过去后又连忙避开,几次过后,贾琮放下筷子,从怀里取出手帕擦了擦嘴角,问道:“兰儿,怎么了?”

贾兰是贾琮的侄子,他可以叫“兰哥儿”或者“兰儿”,不过后者略显亲近一些。

小贾兰低着头,嗫嚅道:“没……没什么……”

旁边啃着鹌鹑的贾环嘴巴里塞的满满的,含糊不清道:“三哥,你别理他,这小子平时就这样,吞吞吐吐的,问他什么又不说。”

自从上次贾琮给了自己几两银子后,贾环就对贾琮充满了亲近之意,今见贾琮和自己一桌,心中自然欢喜,只是见贾琮一直在吃菜不说话,他也没法张口,现在贾琮开了口,他连忙接话道。

贾兰涨红着小脸,辩解道:“四叔,我……没有!”

贾环瞥了贾兰一眼,哼了声,不再说话。

“娘亲让侄儿跟三叔学。”贾兰看着贾琮说道,一双眼里满是真诚之色。

“哦?学什么?学问吗?我自己四书五经都没有读完。”贾琮喝了口茶水笑道。

贾赦坐了一会,借故身子不舒服,贾母同意后,就先一步回去了。

贾赦一走,其他几个族老也纷纷告辞,带着自己的子孙,拿着不菲的礼单,陆续离开。

不一会儿,偌大的一个前院,就剩下了宁荣两府的人。

贾政站起身,环视一圈道:“逢此佳节,枯坐无趣,汝等可写诗作词,我这儿有头奖一份。”说着目光在贾琮脸上停留着,从腰间取下一块晶莹剔透的玉佩。

贾母今天心情不错,也笑道:“老婆子我这也有一份奖赏,谁写的好,谁就拿了去。”

一旁的贾宝玉有些跃跃欲试起来,对史湘云道:“妹妹且看我如何赢了那奖赏来。”

史湘云不答,只是看向台下的贾琮。

贾政见贾母都同意了,对台上的戏班子道:“快别唱了。”又令小厮们赶快去准备笔墨纸砚。

贾宝玉急着想得到头彩,知道他老子绝对会在这个时候命他们写诗,往常几年都是如此,不是写冬就是写雪,因此前几日就酝酿了一首长诗,就等着今天。

他并未在意贾琮,反正有贾母在,他写的再烂也是最好的,那奖赏还不是会被他拿了去。

贾宝玉提起笔刷刷的就开始写了起来,史湘云等人也很快作好了一首。

就连贾环在抓耳挠腮了一番后,也写了一首诗。

众人搁下笔,由李纨一一收好,准备呈给贾政。

史湘云和迎春,探春却把目光放在了站在桌旁皱眉的贾琮身上。

连一旁尤氏身边的秦可卿都有意无意的看了过来,心中只期待着这位才华横溢的三叔能再写出一首好词来。

贾琮并不打算写,今天这种场合不适合他出风头,若是他得了贾政和贾母的头彩,还不知道又要带出多少是非。

他本想着借故离开,可贾政的一双眼却好像是长在他身上一样。

贾政走了过来,看着干干净净的宣纸,疑惑道:“琮儿,为何不写?”

贾琮摇了摇头,道:“老爷,非侄儿不写,却实在是写不出来,望老爷见谅。”

贾政也不是傻人,知道贾琮在担心什么,心中很是无奈,只得转身去了,拿起众人的诗稿看了起来。

“堆砌词藻,华而不实!”贾政看了一遍贾宝玉的诗稿,斥骂道。

再看看贾环的,又大骂了两句,看完贾兰的,无奈的摇了摇头。

贾宝玉被贾政骂的满脸通红,羞臊不已的钻进了贾母的怀里。

贾母没好气的瞪了贾政一眼,抚摸着贾宝玉的头发,安慰道:“莫听你父亲的,我的宝玉写的才是最好的,嗯,比那什么李白写的还要好。”

贾政看着躲在贾母怀里撒娇的贾宝玉,懒得再骂,只是把目光放在一旁静静而立的贾琮身上。

贾琮被他看的心慌,见其他人都看了过来,多是期待,心中叹息一声,走到书桌旁,提起笔快速写了起来。

写完后,搁下笔,跪下给贾母,贾政和王夫人各磕了一个头,又给贾珍和贾琏行了一礼,就出去了。

贾政连忙走了过去,拿起满是字迹的纸张大声读了起来,一词读罢,已是呆立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