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运动
棒球是一种基于团队概念的个人运动。棒球比赛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在不同位置的专业水平。在许多运动项目中,个人的弱点可能会被团队的整体水平掩盖。但是棒球运动正好相反,在棒球比赛中,随着比赛的进行,个人的弱点会被比赛高度放大。所以本书不仅向读者提供一些关于棒球的基本知识,而且为读者的棒球生涯提供指引和建议。
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为棒球的入门者或业余球员,但是对于棒球教练、教师,以及喜欢棒球的家长来说,本书的内容也是不错的学习资源。
棒球作为“全美最消遣时间的运动”,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普及,并且成了一种文化融合的载体。无论在哪里举行何种级别的比赛,棒球比赛都有一套相同的基本规则。为了更好地普及棒球这项运动,并且考虑到读者可能不了解这个项目,所以下面我们先介绍一下棒球比赛的基本知识,包括棒球比赛的基本常识,常用术语,基本规则以及棒球场地的布局等;还会为不同水平的球员找到适合自己的器材和装备。那么,我们先讨论棒球比赛的基本情况。
进行比赛:比赛方式和场地尺寸
比赛分两队竞争,各队在比赛中尽可能多得分。比赛结束时,以得分多者为胜。比赛中主队先防守,客队先进攻。进攻方从本垒起跑,采用逆时针方向,按顺序经过一垒、二垒和三垒,最终回到本垒即得1分。如果跑垒者在第三人出局之前回到本垒,得分有效。
棒球比赛场地由投手板、本垒和其他三个垒组成(图1)。不同年龄段和级别的比赛,垒间距离和投手板到本垒距离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成人和高中生的距离为:投手板的前沿到本垒板尖角的标准距离为60英尺6英寸(1英尺约为30.48厘米,1英寸约为2.54厘米),垒间距离为90英尺。当然对于青少年球员来说,距离可以缩短。
图1 棒球场地(注:图中1'=1英尺,约为30.48厘米,1"=1英寸,约为2.54厘米)
外场是指用挡墙或者护栏从右侧本垒打标志杆延伸到左侧本垒打标志杆所覆盖的区域。球未落地前直接被击出护栏,称之为本垒打。从本垒到外场护栏的距离并没有一个绝对的尺寸标准,每个球场都根据自身地理条件而有所不同。对于青少年球员来说,球场的尺寸可以小一些;对于成人和高水平的球员来说,外场的尺寸和形状,外场护栏的高度以及外场的布局,都随着球场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在图2中可以看到防守位置。边界线(简称“界线”)是指从本垒板尖向一垒和三垒外侧延伸直至左右外场护栏。界线以内为界内区域,界线以外为界外区域。如果击球员将球击打在界内区域,即为有效,反之为无效。如果击出界内地滚球,球必须在到达一垒或三垒垒包前保持在界内才算是有效界内球。
图2 界外与界内区域
比赛局数
在棒球比赛中,每一场比赛都要打满一定的局数。通常一场成人或专业级别的棒球比赛共设9局。对于其他级别的棒球比赛,局数由联盟的管理机构来设定。棒球比赛中两队轮流攻守一次视为一局。由一队进攻另一队防守视为半局。每一局的上半局由主队防守,客队进攻。每一局的下半局由主队进攻,客队防守。
在每半局中,进攻方在3人出局之前应该尽可能多得分。“得分”即为击球员成为跑垒员后跑垒并依次踏触一、二、三垒,最后安全踏触本垒。“出局”即为防守方成功阻止进攻方球员到达下一个垒位,即使其出局。裁判员负责裁定击球员和跑垒员是否安全到达下一个垒位。如果进攻方被裁定3人出局则攻守双方互换。
判定胜负
棒球比赛中的最后一局,是打满一整局还是只打半局取决于队伍在进入最后一局的得分情况。如果客队在最后一局的上半局比分领先(主队仍有最后一次进攻机会),则比赛继续。如果主队在最后一局的下半局比分领先,则主队获胜,比赛结束。如果在最后一局的上半局结束时,主队比分依然领先(客队已无进攻机会),那么比赛结束,主队获胜。如果客队在最后一局的下半局,使主队球员3人出局,同时依然保持比分领先,则客队获胜。
如果最后一局主客队打平,那么比赛进入加时赛。加时赛的规则与最后一局相同,直至决出胜负。但是有些联盟会根据自己的一些规则,可能出现平局亦结束比赛的情况。
记录比赛
棒球比赛中球员出局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普通的是三振出局、接杀出局、封杀出局,以及触杀出局。出局的规则太多,此处不一一列举。三振出局是指投手累计投出了三个好球,而击球员未能将球击出。接杀出局是指防守球员在球未落地之前直接接到了击出的球。触杀出局是指防守球员接球后,在跑垒员踏垒前,用持球手套或持球手碰触跑垒员的身体,使其出局的方式。封杀出局是指对击球员进行传杀或对由于球员上垒而被迫进垒的跑垒员进行传杀的防守行为。虽然棒球规则对于出局有统一的解读,但是对于出局的判定,都是以场上裁判员的判定为标准的。
失误是针对防守球员而言的,由比赛中的记录员来判断防守球员是否失误。失误是指防守球员由于未能按照正常守备方式进行防守,从而导致进攻方球员安全上垒或得分的情况。
详细的投球和进攻数据统计是用场上的记录员的记录或按照教练的需求进行统计的。本书中不会过多地讲解这方面的内容,但是在讲解技术要点时,会针对一些特殊情况来介绍技术统计使用的方式。
所需的器材和合理的装备
在各级别的棒球比赛中,棒球运动的器材和装备选择是球员、教练和家长一定会涉及的话题。那么,下面我们会详细介绍棒球球员所需要的基本器材和装备。棒球器材和装备的选择往往取决于球员的年龄、身材、场上位置和个人喜好。
球棒
● 球棒的选用取决于球员的年龄。一般情况下,棒长不得超过1.067米,最粗的部分直径不得超过6.6厘米。
● 对于青少年球员来说,球棒的尺寸往往由联盟的管理机构统一制定。
手套
● 手套的形状、大小以及尺寸的选用,取决于球员的年龄和场上位置。大致区分如下。
–接手手套。
–一垒手手套。
–内场手手套。
–外场手手套。
● 手套的尺寸和大小的选用取决于球员的个人实际需求。
钉鞋
● 球员可以根据年龄、脚感和鞋的功能,来选择不同种类的钉鞋。
● 高级别的比赛可以允许穿金属钉鞋,但是低级别的比赛只能选择橡胶钉鞋。
● 高级别的比赛中,球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地面材质选择针对性的钉鞋(如真草坪钉鞋和人造草坪钉鞋)。
● 高级别的比赛中,钉鞋的功能在比赛中越发明显。速度型球员可以选择重量更轻的鞋,但是对于体型高大的球员来说,应该选择支撑力强的鞋。
其他可能涉及的装备
● 接手护具。
● 头盔。
● 打击头盔。
● 打击手套。
● 滑垒裤。
● 球袜和袜蹬。
● 球棒包或装备包。
● 护裆。
提前准备的重要性
当我们即将迈出第一步的时候,我想强调一下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想进入高水平运动员行列的球员来说,提前做好日常准备工作是日后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对于青少年球员来说,每天的基础热身和身体的拉伸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一些高水平的运动员来说,肌肉拉伸、心态调整、力量训练以及营养膳食,是今后在棒球运动中影响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和上一代棒球运动员相比,如今的棒球运动员在身体素质和竞技寿命等方面都有大幅度的提高。这主要归功于人们对日常健康越来越重视。这种观念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业余球员所接受。所以,在场下也要训练,训练目的在于让球员全面做好心理和身体的准备,使球员在场上实现可持续的高水平发挥。
众所周知,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棒球水平并不是你读完这本书就能提高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你认真阅读本书所提供的方法,持之以恒地训练,并不断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那么我坚信,你的目标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