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
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主要通过市场的结合,把国内市场扩展为国际市场,形成一个国际经济社会。在这样的国际大市场上,商品的跨国流动将各个经济社会连接在一起。可移动的生产要素,如资本、劳动力及服务的国际流动,也是各个经济社会之间的另一种重要联系方式。因此,狭义地讲,国际贸易就是指商品的跨国流动;广义地讲,国际贸易不仅包括商品贸易,而且也包括要素贸易。在理论体系上,国际贸易理论主要以商品贸易作为研究对象,但也涉及一些国际要素的流动问题。
一、国际贸易理论与微观经济学
作为国际经济学理论的微观基础,国际贸易理论与微观经济学系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区别。
(一)国际贸易理论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
国际贸易理论(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与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单个经济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Problem of Resources Allocation),而国际贸易理论则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社会之间的资源配置问题,即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在单个经济体内部,经济资源是通过价格机制(Price Mechanism)进行配置的,而市场价格又是由各种市场上的供求力量共同决定的。同理,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也是通过市场的运行来进行的,各个经济社会的价格体系共同决定了国际市场的运行。因此,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研究国际贸易相关问题的理论基础。
(二)国际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虽然国际贸易理论与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存在着一致性,但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区别。
第一,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程度要比其在国内的流动程度低得多,特别是由于各国制度、法律、语言、文化、宗教和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性会受到诸多限制,在不同国家之间很难像在国内一样自由流动。因此,关于要素流动性的假设,是国际贸易理论区别于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一国情况下,生产要素价格的任何差异,都会引起资源的重新配置,要素会从报酬低的部门流向报酬高的部门,最终导致要素价格的均等。虽然在每个国家,要素价格都趋于一致,但由于要素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各国之间的要素价格可能并不一致。因此,要素价格在国际间的差异表明,国际经济学在关于国际间的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上,不可能完全照搬微观经济学关于资源配置的理论,也就是说,国际贸易需要有一种不同于国内贸易的解释。
第二,在现实当中,由于国际贸易常常会受到一些诸如关税和非关税壁垒(Tariff and Non-Tariff Barriers)的影响,而这种主要由政府构筑的贸易壁垒在国内贸易中并不常见。因此,一般情况下,国内贸易会给交易各方带来好处,改善人们的福利(Welfare),但国际贸易并不一定会给参与贸易的各国都带来利益。对国际贸易利益和贸易政策的经济影响和福利效应的说明与解释,既是国际贸易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问题,也是国际贸易理论不同于微观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体现。
第三,与一般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相同,国际贸易理论在分析上也分为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Positive Analysis and Normative Analysis)两种。前者主要针对某一与国际贸易有关的现象,提供理论分析框架,旨在解释诸如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贸易形态的决定、贸易政策措施对国内经济活动的影响等问题;后者则就某一与贸易有关的现象进行价值判断,即说明其好坏。另外,在研究内容上,国际贸易理论又区分为国际贸易纯理论(The Pur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和国际贸易政策理论(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两部分。国际贸易纯理论主要说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从事贸易的利益及贸易利益的分配问题。它所探讨的主要问题包括贸易动机、贸易方向及贸易结构的决定因素、国际市场的均衡(International Market Equilibrium),以及贸易对各国生产、消费与福利的影响。而国际贸易政策理论则主要探讨诸如关税、配额、区域一体化等贸易政策对各国各项经济活动与福利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条件或环境下政府在贸易政策制定中的最佳选择(Optimal Choice)。
二、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
国际贸易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微观经济学通常是以单个消费者和厂商为基本单位,研究个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经济行为主体背后并无政治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国际贸易则涉及国家的界限,所以,国际经济学在研究国际贸易时,以国家为单位,既考虑个体的行为又考虑国家或政府的行为。
概括起来,国际贸易理论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没有货币幻觉(No Money Illusion)。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不涉及货币因素,不考虑各国货币制度的差异与关系的影响。在分析时,假定这是一个物物交易的世界,至于货币因素的影响,则在国际金融理论部分专门探讨。这种处理方法,与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是一致的。其主要理由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经济行为主体的决策取决于所有价格而没有货币幻觉,在“实际”经济没有变动的情形下,它不会改变决策。也就是说,理性经济行为主体不会被某些货币变化因素所蒙蔽,能够做出正确判断。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只取决于相对价格,而与名义价格无关。
第二,在分析框架上,通常使用较多的是“2×2×2”模型,即各种贸易理论模型通常都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两种商品或部门以及生产要素不超过两个。这种处理方法与所选择的经济模型形式有关。经济模型作为对经济行为模式的抽象描述,有很多不同的表达方式,既可以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文字表达形式以便于大多数人理解,也可以采用数学表达形式以便于严密的逻辑推理(Logical Reasoning)。其中,数学表达形式又区分为几何形式模型和代数形式模型两类。
第三,国际贸易理论多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General Equilibruim Analysis)和实证研究方法(Empirical Study)。并且,大多数贸易理论都是一种静态或比较静态分析(Static or 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时间因素在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中较少体现。
三、国际贸易的主要分析工具
人们从事国际贸易的动机,与其从事国内贸易的动机一样,都是为了自身利益的改善。消费者追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Utility Maximization),而厂商则追求利润最大化(Profit Maximization)。因此,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Theory of Consumer's Behavior)和厂商理论(Firm Theory),对于分析国际贸易的相关问题都是十分有益的基础工具。
(一)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
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PPF)是一个在分析生产和供给时十分有用的工具。它表示在一定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或劳务的最大产量。假设所研究的经济社会只生产两种商品:X和Y;并且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K)和劳动(L)。其他的一些基本假设如下所述。
① 所有商品市场(Commodity Market)和生产要素市场(Production Factor Market)都是完全竞争的(Perfect Competition)。
② 所有商品的生产技术条件都是既定的(Constant Technology),并且规模收益不变(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③ 所有生产要素的总供给都是固定不变的。
④ 生产要素可在各部门间自由流动。
⑤ 所有生产要素都被充分利用。
⑥ 经济活动中不存在外在性(Externality)。
根据假设,X和Y两种商品的生产函数可表示成如下形式:
其中,KX、LX、KY、LY分别表示X和Y两种商品所使用的资本和劳动投入。FX(·)和FY(·)分别代表X和Y的生产技术条件,由于生产技术遵循规模收益不变(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的规律,因而,FX(·)和FY(·)均为线性齐次函数(Linear Homogeneous Function)。假设资本和劳动的总供应量分别为那么,充分就业(Full Employment)意味着两个部门所使用的资本及劳动之和分别等于资本和劳动的总供给量,即:
X和Y商品的产出由两个部门的生产要素投入量决定,而生产要素在两个部门之间的配置取决于两个部门的要素报酬之间的关系。如果一开始两个部门的生产要素报酬不一致,那么生产要素将会从报酬低的部门流向报酬高的部门,直至两个部门的要素报酬达到一致,生产要素的流动才会停止下来。这时,生产要素在两部门中的投入便确定了下来。
上述过程可通过图1-1埃基沃斯盒状图(Edgeworth Box)来描述。
图1-1 埃基沃斯盒状图
在图1-1中,方框的长度表示劳动的总供应量宽度表示资本的总供应量图中曲线X0表示以OX为原点的X的一条等产量曲线,Y0表示以OY为原点的Y的一条等产量曲线(Isoquant Curve)。对一个单个生产者来说,其均衡状态即利润最大化是由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Isocost Curve)的切点决定的。也就是说,在厂商达到利润最大化时,要素边际技术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等于要素价格之比或相对价格(Ratio of Factor Price or Relative Price),即:
式(1.5)中,MRTS表示X部门的要素边际技术替代率;w、r分别表示L和K的价格。在两个厂商或两种商品的情况下,上式条件仍然成立。因此,当生产要素通过自由流动,导致两个部门的要素价格趋同时,两个部门所采用的要素投入组合点所对应的要素边际技术替代率应当相同。
事实上,在图1-1中,类似E点的均衡点,不止一个,而有无限多个,所有这些点连成一条曲线,即契约线(Contract Curve)。在契约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要素得到了充分利用,并且所有生产者都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根据契约线上所有各点对应的商品X、Y的产出组合,可在图1-2中绘制出表示商品X和商品Y各种可能组合的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就是所谓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这条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描述了一国的供给条件,它说明在一国的技术、要素总量和某一个商品的产出水平既定的情况下,另一商品的最大产出或供应能力。
生产可能性边界包含了在前述基本假设下资源配置达到均衡的各项条件。给定一国的资源总数,该国的生产只能发生在这条曲线上[见图1-2(a)中的A点]或处于曲线内部(如C点)。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以内的点所反映的是资源未被充分利用(Non Optimal Utilization)、生产无效率(Ineffciency);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以外的点,仅就现有资源和技术而言是无法实现的(Infeasible);当生产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商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商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商品的生产必须以牺牲另一商品的生产为代价。
图1-2 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
在机会成本递增(Increasing Opportunity Cost)的时候,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曲线就是图1-2(a)所示形状,它是凹向原点(Concave to the Origin)的或者说是向外凸的(Bow Out to the Origin)。当生产点由A向B方向移动时,对应的切线斜率绝对值会不断上升,即随着商品X的生产增加,其机会成本是递增的。当机会成本不变(Constant Opportunity Cost),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曲线就是一条直线,生产边界线上处处切线斜率(Slope)相同,即图1-2(b)所示的形状。有一种情况可以导致这种结果,即如果生产商品X和商品Y的两个部门采用的生产要素比例完全相同,那么一个部门所释放出的资本和劳动,正好可以被另外一个部门完全吸收。在规模收益不变的条件下,两个部门的生产数量减少或增加都是固定不变的,即-ΔY/ΔX保持不变,因而机会成本是固定不变的,这时对应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就是一条直线。
在图1-2中,假设现在该国的生产点位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A点,它可以通过将生产要素从Y部门转向X部门来增加X的生产,这样一来,生产点就会改变,如生产点转移到B点,这时增加商品X生产的机会成本就是以商品Y的生产的减少量来衡量的,即机会成本为-ΔY/ΔX。如果商品X的生产仅增加一个微小的量,那么机会成本就可以用通过A点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来表示,即|dy/dx|。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Relative Price),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假设商品X和商品Y的价格分别为PX和PY。根据假设,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在均衡时,商品的价格应等于其边际成本。如果用Y来衡量商品X的价格和成本,则相对价格PX/PY就是用Y衡量的商品X的价格,X的机会成本则是以Y衡量的商品X的边际成本。因此,当两者相等,即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在图1-3中,当相对价格线P0=PX/yY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切时,切点E就是生产均衡点。在这一点时商品X和商品Y供给分别为XE和YE。另外,无论商品X和商品Y的名义价格是多少,商品X和商品Y的供给仅取决于相对价格水平,与名义价格无关。如果商品X的相对价格上升,如图1-3中P1线所示,生产均衡点由E转移到E′,商品X的供给增加,而商品Y的供给下降。
图1-3 生产均衡
(二)消费者偏好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个体无差异曲线(Individual Indifference Curve)是描述单个消费者偏好(Individual Consumer Preference)与福利(Welfare)的重要概念,用来表示消费者的福利水平。在研究国际贸易问题时,需要一种能衡量整个社会需求与福利的分析工具。我们通常是通过对个体无差异曲线的加总,来构造一条可反映整个社会需求条件与福利的无差异曲线,即社会无差异曲线(Community Indifference Curve)。假设所有个体的偏好都相同,则集体的偏好与单个个体的偏好保持一致。由于每个人的无差异曲线形状都是相同的,因而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与性质与个人无差异曲线一致,如图1-4所示。
图1-4 社会无差异曲线
社会无差异曲线主要有两种用途:①社会无差曲线可以用来确定一国的均衡消费点。在图1-4中,BB线表示在X和Y的价格既定情况下,一国的国民收入预算线(Budget Line),该预算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C表示整个社会消费处于均衡状态,这时对X和Y的总需求也就随之确定。②社会无差曲线可以用来衡量整个社会的福利,这与个体无差异线衡量个体福利是一样的。贸易的开展导致社会无差异曲线向远离坐标原点的方向移动,则贸易对该国是有益的,因为它提高了该国的福利水平。但必须指出,社会无差异曲线由低处向高处移动,虽然表明国家的整体福利水平提高了,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也跟着同时提高。同样,消费点在同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上移动,表示整个国家的福利水平不变,但也并不意味着所有社会成员的福利不变。
(三)国际贸易的其他几个基本分析工具
基于微观经济学理论从供给和需求来分析国际贸易时,除了上述关于生产和消费的几个主要分析工具以外,国际贸易分析还要应用到以下几个必要的基本分析工具,包括贸易条件和国际市场价格的确定以及相互需求分析等。
1. 贸易条件与国际市场价格确定
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TOT)是指单位出口能够换得的进出口商品数量,即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在实际中,常用出口价格指数(Export Price Index)去比进口价格指数(Import Price Index)来确定贸易条件。
假设用单位劳动可以生产的商品X和商品Y的数量代替单位商品所需要使用的劳动量,则A国的比较优势在于生产商品X,而B国的比较优势在于生产商品Y。A国在贸易中用商品X换取商品Y,B国在贸易中用商品Y换取商品X。在A国,国内交换比率为QXX/QY1Y,在B国,国内交换比率为QY2Y/QXX,若A国在国际市场能够用QX单位的商品X,换取多于QY1单位的商品Y,A国就会进入国际市场。反之,B国若能以少于QY2单位的商品Y换取QX单位的商品X,B国就会进入国际市场。国内的交换比率便是A、B两国进入国际市场的上下限,如图1-5所示。
图1-5 A、B两个国家交易情况
实际交换比率将处于两国国内交换比率界定的两国交换区内,但具体的交换比率会在哪条射线上,仅从供给方面是无法说明的。确定交换比率只能用相互需求方程式(Reciprocal Demand Equation)才能说明。在由比较利益决定的两国交换比率的上、下区域内,均衡贸易条件是由两国对于交易对手的相互需求强度唯一决定的,在双方正好能够吸收掉对方的出口时,均衡得以实现。如果对手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大于本国对对手商品的需求强度,则交换比率越接近于外国国内的交换比率;反之,则越接近于本国国内的交换比率。越接近对方国内的交换比率,则本国的贸易利益越显著;越接近本国国内的交换比率,则本国的贸易利益越小。图1-6显示了相互需求方程式的均衡条件。
PE和PE′决定了世界价格的上下限,而Pw是均衡的世界价格,在图1-6中,A国出口商品X,B国进口商品X,在商品X相对价格高于均衡水平时,A国的商品X出口将超过B国商品X进口需求量,商品X的相对价格将降到均衡价格水平。反过来,商品X的进口量将超过商品X的出口量,价格将回升到均衡水平。相互需求论从供求角度说明了价格的变化及均衡的条件,它是贸易理论中供求理论的先驱。
图1-6 相互需求均衡情况分析
2. 提供曲线与弹性
一国的提供曲线(Offer Curve),或称相互需求曲线(Reciprocal Demand Curve),表示该国在所有可能的相对价格水平上,愿意在国际市场上购进和卖出的进口商品和出口商品数量。提供曲线是需求曲线(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对出口商品的供给)的组合。因此,该曲线表明一国在各种可能的贸易条件下愿意进行的贸易情形。
提供曲线的绘制方法有几种,这里只介绍贸易三角形方法(Trade Triangle Method)。
图1-7 提供曲线
在图1-7(a)中,当国际交换比率为(PX/PY)1时,生产组合点为P(X2,Y2),消费组合点为C(X1,Y1)。商品X中需出口X2-X1,商品Y中需进口Y1-Y2。在贸易三角形RCP中,RP和CP分别代表该国愿意按贸易条件(PX/PY)1出口商品X和进口商品Y的数量。在图1-7(b)中,当国际交换比率为(PX/PY)2时,生产组合点为P′(X4,Y4),消费组合点为C′(X3,Y3)。商品X中需出口X4-X3,商品Y中需进口Y3-Y4。在贸易三角形R′C′P′中,R′P′和R′C′分别代表该国愿意按贸易条件(PX/PY)2出口商品X和进口商品Y的数量。
按照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确定无数个贸易条件与进出口规模之间的组合,将这些组合点连接起来就形成一个国家的提供曲线(National Offer Curve)。具体做法如图1-8所示。
图1-8 多种贸易条件下的提供曲线
提供曲线的最大用途,是可以用它来说明国际贸易均衡及其对应的条件。如将两个贸易伙伴国家A和国家B的提供曲线绘制在同一坐标图上,在两个国家的贸易模型中,国家A出口的商品就是国家B进口的商品,所以两条提供曲线分布在贸易线的两边,如图1-9所示。
图1-9 贸易均衡条件分析
OC1和OC2分别为国家A和国家B的提供曲线,E点就是国际贸易均衡点。因为,在E点上,国家A愿意出口的数量刚好等于国家B愿意进口的数量(XE),国家A愿意进口的数量刚好等于国家B愿意出口的数量(YE)。价格比率(PX/PY)E既是市场出清的相关价格,又是国际贸易均衡的条件。其他贸易条件都不具有均衡的特性,例如,当贸易条件为(PX/PY)1时,国家A愿意在D点进行贸易,即它愿意出口的商品X是X1,愿意进口的商品Y是Y1。但是在这一贸易条件下,国家B愿意在F点进行贸易,即它愿意进口的商品X是X2,愿意出口的商品Y是Y2。所以,在贸易条件为(PX/PY)1时,商品X存在过量需求X2-X1,而商品Y存在过量供给Y2-Y1。商品X的过量需求会抬升国际市场商品X的价格,商品Y的过量供给会引起国际市场中商品Y价格的下降。这些变化会使贸易条件(PX/PY)1向上移动,直至与(PX/PY)E重合。与之相伴随的是,商品X的过量需求和商品Y的过量供给会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在两种商品的贸易模型中,一种商品的过量需求必定对应着另一种商品的过量供给,一种商品的均衡必定与另一种商品的均衡相共存。
一个国家的提供曲线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国内部的一些变量会发生变化,最终会使提供曲线发生移动。假定在图1-10中,初始状态是均衡状态。若国家A的消费者改变他们的偏好,他们愿意购买更多的商品Y,因为商品Y是进口商品,所以,商品Y需求的增加会促使商品Y的进口增加。如果贸易条件不变,则只能通过扩大商品X的出口来换取更多商品Y的进口。这进一步扩大了贸易三角区。反映在图形上,OC1上的每一点都沿着给定的贸易条件线向外移动一段距离,如点F移至点F′,点G移至点G′,点H移至点H′等。于是,就形成了另一条提供曲线OC1′。除偏好外,国民收入的增加和出口产业生产率的提高,也会产生相似的结果。当然,如果国家A的消费者偏好朝反方向变化,或者国家A对进口征收关税等都会使OC向左移动,从而形成另一条提供曲线OC1′′。不过,OC1′与OC1′′的性质有所不同,前者反映国家A贸易的递增意愿,后者反映国家A贸易的递减意愿。国家A的提供曲线的移动,如图1-10所示。运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分析国家B提供曲线的移动。
图1-10 国家A提供曲线的移动
当两国的提供曲线发生移动以后,贸易均衡条件和贸易规模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图1-11 提供曲线的移动和贸易均衡条件的变化
在图1-11中,初始均衡点为E点,贸易均衡条件为TOTE,贸易规模:商品X为XE,商品Y为YE。现假定国家A对进口商品Y的偏好增强,则提供曲线OC1会移至OC1′,国家A愿意以出口X2的商品X换取Y2的商品Y进口,但国家B的提供曲线没有移动,所以,在贸易条件TOTE下,商品Y出现了过量需求,商品X出现了过量供给。这会改变商品X和商品Y的相对价格,贸易条件TOTE不能再维持下去了。当商品X、商品Y的过量得以消除,新的贸易均衡条件TOT1就形成了,新的均衡点就移至E′。
提供曲线上各点的弹性即为进口需求弹性(Import Elasticity of Demand),是进口数量的变化率与相对价格变化率之比。在几何上进口需求弹性可以按下面的方法度量,即从提供曲线OC1上的任意一点P出发向横轴作垂直线,相交于横轴线R。以P点为切点作切线,交横轴线于S。则弹性系数E=OR/OS,如图1-12所示。
图1-12 提供曲线与进口需求弹性
在图1-12(a)中,OR/OS>1,此时提供曲线向上倾斜的部分可以称为“富有弹性”(Elastic)的区域。在图1-12(b)中,OR/OS<1,提供曲线向后弯曲的区域“缺乏弹性”(Inelastic)。在图1-12(c)中,OR/OS=1(OR=OS),此时提供曲线在P点是“单位弹性”(Unit Elasticity)。
图1-12(c)中,从原点到P点,提供曲线上任意一点都是“富有弹性”的,在此区域该国进口商品相对价格变化一定比例会导致对进口商品的需求量变化幅度大于相对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从P点到W点,提供曲线“缺乏弹性”,进口商品需求量的变化幅度将小于进口商品相对价格变化的比例。在P点,“单位弹性”区域内,进口商品相对价格变化一定的百分比会导致进口商品需求量变化同样的比例。
出口对于相对价格变化的反映类似于单一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一个国家出口商品是为了交换进口商品,这如同支付收入购买商品。
在图1-13中,在OV区间,贸易条件从(PX/PY)1变为(PX/PY)2,因为在此区间国家A对商品Y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所以国家A会以大于商品Y相对价格下降比例来增加商品Y的进口。由此,对进口商品Y的支付即商品X的出口会增加。于是,均衡点由D移至B。
图1-13 提供曲线的形状
在VW区间提供曲线缺乏弹性,商品Y的相对价格水平下降,贸易条件从(PX/PY)4变为(PX/PY)5,则国家A对商品Y的进口增加比例小于相对价格变化比例,所以对进口商品Y的支付即商品X的出口会减少,所以出口由X4下降到X5。
在V点表现的是单位弹性的情形,由于单位弹性的特征是进口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比例与其需求量的变化比例相等,因而商品Y的相对价格变化不会引起对其支付的商品X的出口量的改变。
3. 要素密集度和要素丰裕度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是指生产不同商品所需投入的生产要素之间的比率,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在一个只有两种商品X和商品Y和两种要素L(劳动)与K(资本)的世界中,如果生产Y时K/L的比率大于生产X时K/L的比率,则商品Y是资本密集型(Capital Intensive)商品。如果为了生产一单位Y需要两个单位的资本(2K)和两个单位的劳动(2L),则其资本/劳动比率为1,即K/L=2/2=1。如果生产一单位X需要1K和4L,则商品X的资本/劳动比率K/L=1/4,那么Y就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而X是劳动密集型(Labour Intensive)商品。一般情况下,在衡量两种商品的劳动密集度(Labour Intensity)和资本密集度(Capital Intensity)时,重要的是一单位劳动所需资本(K/L),而不是生产商品X和商品Y所需的劳动和资本的绝对数量。
如果把资本K放在坐标系的纵轴,把劳动L放在坐标系的横轴,而且生产沿着一条从原点出发的射线进行,则该射线的斜率就是生产该种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K/L)。
图1-14 A国和B国商品X和商品Y的要素密集度
如图1-14所示,在A国生产商品Y的K/L=1,生产X的K/L=1/4,A国的商品Y就是资本密集型商品。在B国,Y的K/L=4,而X的K/L=1。因此,两个国家的Y都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而X都是劳动密集型商品。B国在生产两种商品时的K/L都要高于A国,这是因为B国资本的相对价格比较低。如果资本价格或租金(r)与劳动价格(w)之间的比率即r/w下降,生产者在生产两种商品时都将会用K来替代L,以降低其生产成本。这样,就导致生产两种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都有所上升。
从图1-14中可以看出,A国可以用2K和2L生产1Y,当规模报酬不变的时候,它可以用4K和4L生产2Y。K/L=2/2=4/4=1,表示的是A国商品Y从原点发出的射线的斜率。另一方面,对于A国,用1K和4L可以生产1X,用2K和8L可以生产2X。这样A国生产X的K/L=1/4,这也正是A国商品X从原点发出的射线的斜率。商品Y的K/L比率,或者表示该商品的自原点发出的射线的斜率要大于商品X的这一比率,故商品Y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而商品X是劳动密集型商品。在B国,K/L这一比率对于商品Y是4,对于商品X是1。因此在B国,Y是资本密集型商品,X是劳动密集型商品。
尽管Y相对于X来说在两个国家均为资本密集型商品,B国生产X和Y时所用的K/L比率都比A国生产X和Y时要大。但是,生产商品Y时,B国的K/L=4,而A国的K/L=1。生产商品X时,B国K/L=1,A国K/L=1/4。一个明显的问题是:为什么B国在生产两种商品时都使用了比A国资本密集程度高的生产技术?答案是B国的资本相对于A国来说一定较为便宜,故B国的生产者为了减少生产成本而增加资本的使用。但是为什么B国的资本相对便宜?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给出要素丰裕度的定义,并研究其与要素价格之间的关系。
有两种定义要素丰裕度(Factor Abundance)的方法:实物定义(Physical Definition)和价格定义(Price Definition)。
以实物单位定义要素丰裕度的方法是,以两国可供使用的资本与劳动的实物相对数量来解释要素的丰裕程度。如果B国的可用总资本和总劳动的比率(TK/TL)大于A国的这一比例,就说B国是资本丰裕的(Capital Abundant)。但使用该方法定义要素丰裕度,要使用总资本和总劳动比率,而不是可用资本和可用劳动的绝对数量。所以,如果B国的TK/TL大于A国的TK/TL,即使B国拥有资本的绝对量少于A国,B国仍是资本丰裕的。
以相对要素价格定义要素丰裕度的方法是,如果B国的资本租用价格和劳动时间价格的比率(PK/PL)小于A国的这一比率,则B国是资本丰裕的,即国家B的资本价格或租金(r)与劳动价格(w)之间的比率小于国家A。这一方法是根据要素的相对稀缺价格来看待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一种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越高,其相对价格也就越低。
两种定义要素丰裕度的方法之间的关系是很清楚的。用实物单位定义要素丰裕度仅仅考虑了供给这一方面的因素;而用相对要素价格来定义则同时考虑了供求两方面的因素。
如果假定两国的需求偏好相同,则定义要素丰裕度的两种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就会是相同的。因为B国的TK/TL大于A国的TK/TL,在相同的需求条件下,B国的PK/PL就会较小。这样,在两种定义方法下,B国都是资本丰裕的。但实际情况并不总是这样。很有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是,B国对商品Y的需求和由此产生的对资本的需求远远大于A国,结果使得B国的资本相对价格高于A国;即便是B国的资本供给大于A国,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实物单位来定义B国是资本丰裕的,如果运用相对要素价格来定义,则B国是劳动丰裕的(Labour Abundant)。此时,就应该使用相对要素价格定义法。也就是说,如果一国资本的相对价格低于另一国,则该国是资本丰裕的。如果B国是资本丰裕的,而且商品Y是资本密集型商品,B国就可以比A国生产相对更多的商品Y。另一方面,如果A国是劳动丰裕的,而且商品X是劳动密集型商品,A国就可以比B国生产相对更多的商品X。如果用横轴度量X的话,A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与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相比就较为平坦,在横轴上也扩展得较宽。
图1-15绘出了A国和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由于A国是劳动丰裕国,而且X是劳动密集型商品,A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偏向度量商品X的横轴。由于B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而且Y是资本密集型商品,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偏向度量商品Y的纵轴。将其绘在同一坐标系中,可以清晰地比较其形状上的差异。从图1-15中可以看出,A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比B国的要平坦,而且在横轴方向上扩展得较宽,这反映了A国可以比B国生产更多的商品X。因为A国是劳动丰裕的国家,X是劳动密集型商品。
图1-15 A国和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
四、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这里所谓封闭指的是没有发生国际贸易的一种经济,即封闭经济(Closed Economy)。封闭条件下的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Autarky)的经济。考察分析封闭经济条件下的一般均衡,是分析国际贸易发生以及贸易模式的基础。
(一)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一个国家在封闭条件(Closed Economy or Autarky)下,其经济的一般均衡条件基本上有3个:①生产达到均衡;②消费达到均衡;③市场出清。与之相对应的数学表达方式如下:
其中,带下标C的变量分别表示对应商品的消费;带下标P的变量分别表示对应商品的产出。
图1-16 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图1-16描述了满足上述3个条件的一般均衡状态。一般均衡解为生产可能性边界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E。在E点,两条曲线拥有共同的切线(Tangent Line),该切线斜率(Tangent Slope)的绝对值等于商品X的相对价格P,也就是说,这两条曲线共同决定了均衡状态下一国的相对价格水平、生产及消费。
在E点,生产者利润达到了最大化,因为生产可能性边界在该点的机会成本等于相对价格;消费者也同样达到效用最大化(Utility Maximization),因为社会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边际替代率也等于相对价格。另外,图中生产点与消费点重合,所以两种商品的生产均等于消费,即市场出清。
(二)国民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
国民供给与需求(National Supply and Demand)曲线分别定义为一国某一商品对应于其相对价格的供给与需求,其推导过程如图1-17所示。
在图1-17(a)中,任意选取商品X的三个不同的相对价格,如1/2、1和2,三条相对价格线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切点分别决定了三个生产均衡点D、E、F,对应于这三点的商品X的产出分别为S1、S2、S3。在图1-17(b)中,横坐标表示商品X的供给,纵坐标表示商品X的相对价格,根据(a)图,就可以在图(b)中画出对应于各种相对价格的商品X的供给,最后得出一条曲线NSX,表示该国商品X的供应曲线。该曲线斜率为正,表示随着商品X的相对价格的提高,其供给水平也随之提高。该曲线表明商品X的供给只取决于其相对价格,与绝对价格水平无关。
图1-17 国民供给和需求曲线的推导
图1-17(c)和(d)则说明了商品X的国民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在图1-17(c)中,通过生产点D、E、F的三条相对价格线同时又代表该国在三个不同相对价格水平下的国民收入预算线(National Income Budget Line),为达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最情愿选择的消费应是国民收入预算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当相对价格为1,消费点在E点时,所有国民消费的商品X数量为D2;当相对价格升为2时,很显然,消费者将不愿再消费D2单位的商品X,如果可能的话,宁愿选择D3单位的商品X;同样,当相对价格降为1/2时,消费者愿意接受的商品X消费为D1单位。在封闭条件下,消费点H是无法达到的,因为它超出了该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线。将对应于商品X不同相对价格与消费者希望得到的消费数量两者之间的关系绘制出来,得到一个曲线NDX,该曲线就是商品X的国民需求曲线。如图1-17所示,需求曲线NDX的斜率为负,表示商品X的消费与其相对价格成反比关系。
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反映的是一国供给与需求的各种潜在可能,实际发生的供给与需求只是众多潜在可能中的一种。将图1-17中推得的国民供给和需求曲线合并在一起,由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封闭条件下的均衡生产、消费水平以及相对价格。
(三)国际贸易的发生
假设国际上只有两个国家A和B分别生产两种商品X和商品Y。图1-18描述了A和B两个国家各自在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Autarky)。
图1-18 A、B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的各自均衡
在各自封闭条件下的均衡实现时,假设B国商品X的相对价格为2,大于A国商品X的相对价格1。一旦允许商品在两国之间自由流动,在一开始的时候,A国商品X的相对价格要低于B国,所以B国的消费者会发现,从A国生产者那里购买商品X,要比从本国生产者手里购买商品X便宜,因此B国会从A国进口商品X;反过来,B国的商品Y的相对价格(Y的相对价格PY/PX=1/2)要低于A国商品Y的相对价格(PY/PX=1),同样,A国的消费者也会发现从B国购买商品Y要比在本国购买便宜,所以A国也会从B国进口商品Y,于是两国之间便发生了贸易。因此,国际贸易的发生是以两国相对价格存在差异为先决条件,也即国际贸易是建立在相对价格差异的基础之上的。
五、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在开放条件下,假设A国面对一个新的相对价格水平为且该国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目标都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生产者决定其最佳生产的条件是机会成本等于相对价格,消费者决定最佳消费的条件是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则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条件可表述为如下形式:
式(1.11)表示贸易平衡条件,其中(XC-XP)和(YP-YC)分别表示商品X的过剩需求和商品Y的过剩供给。上式表明,如果XC-XP>0,则必定有YP-YC>0,即该国进口商品X(国内消费超出国内生产),出口商品Y,等式左右两边分别表示进口支出与出口收入;反之,如果XC-XP<0,则必定YP-YC<0,即该国出口商品X(国内生产超出国内消费),进口商品Y,等式左右两边分别表示出口收入与进口支出。总之,不论哪种情况,贸易平衡条件都可由式(1.11)来描述。对式(1.11)加以变换,可写成下列形式:
式(1.12)左边表示开放条件下,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右边则表示该国在开放条件下的总支出。因此,贸易平衡条件也可转化为一国国民收入与总支出相等这一条件。
在开放情况下,一国经济的一般均衡如图1-19所示。
图1-19 开放条件下的均衡
在图中,相对价格线Pw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切点决定了生产均衡(Q点)。同时,这条相对价格线又表示该国的国民收入预算线,因此它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决定了消费均衡(C点)。
图1-19与图1-16相比,最大的差别是在开放条件下,生产均衡点与消费均衡点不再重合。图1-19表明,商品X的生产大于其国内消费,商品Y的消费大于其国内生产,因此,该国在开放条件下,出口商品X进口商品Y。
在开放情况下,均衡价格由两国共同决定。A国在封闭状态下商品X的相对价格较低,一旦展开贸易,B国的进口导致了商品X的需求增加,A国国内市场上商品X供应减少。因此,在开放条件下A国商品X的价格会上涨;同样,A国从B国进口商品Y,也会引起B国的商品Y价格上升。由此,原来两国商品X的相对价格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就会不断缩小,这一趋势会一直持续下去,直至两国的相对价格完全趋于一致,两国国民之间的交易就达到了新的均衡,生产与消费也达到均衡。因此,国际贸易建立在相对价格差基础上但又会消除相对价格差异,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的均等化。当两国达到均衡时,一国某一商品的进口(或出口)必等于另一国家的出口(或进口),而一国的进口(或出口)等于该国的过剩需求(或过剩供给)。当一国的过剩需求(供给)等于另一国的过剩供给(需求)时,对应的相对价格就是国际均衡价格。
图1-20(a) A国过剩供给曲线的推导
图1-20(a)与图1-20(b)分别显示了如何根据一国的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确定其过剩供给曲线和过剩需求曲线(Excess Supply and Demand Curves)。图中横坐标表示商品X的过剩需求或过剩供给,纵坐标表示商品X的相对价格。A国过剩供给曲线的形状说明其过剩供给与相对价格成正比,当相对价格大于1时,过剩供给大于零,即国内生产大于国内消费,多出的部分靠出口他国解决;当相对价格等于1时过剩供给等于零,即国内生产恰好等于国内消费,整个经济处于自给自足状态;当相对价格小于1时过剩供给小于零,即国内生产小于国内消费,不足的部分靠进口弥补。B国的过剩需求曲线的形状则刚好相反。
图1-20(b) B国过剩需求曲线的推导
若把A国的过剩供给曲线与B国的过剩需求曲线放在同一坐标图中,则可说明国际均衡价格的决定。
图1-21 国际均衡价格的决定
在图1-21中,两条曲线交点对应的相对价格为国际均衡价格,从图中可以发现,国际均衡价格一定处于两国贸易前的相对价格水平之间,即:
六、国际贸易的起因与贸易收益及其分解
基于上述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分析和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分析,即可给出如下关于国际贸易的起因和贸易收益的分析以及贸易收益的分解。
(一)国际贸易的起因
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若两国在封闭条件下(Closed Economy)的相对价格完全一致(Identical Relative Price),即使允许商品在两国之间自由流动,贸易也不会发生。若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和社会无差异曲线(Community Indifference Curve)都完全相同,则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也一定相同,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均可由图1-22(a)来表示。
图1-22 封闭条件下的两种可能均衡
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形状与位置由生产技术条件(Production Specifications)和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共同决定。如果两国相应部门的生产函数相同(Identical Production Function),两国两种生产要素的总供应量分别相同,那么两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也完全相同;同样,如果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那么两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也完全一致。在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Perfect Competition)的情况下,当上述这些条件都成立时,就会出现图1-22(a)所示的情景。
上述条件是两国相对价格相同的一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事实上两国的生产边界线即使位置不同,但只要形状相同,也可以保证两国的相对价格完全一致。图1-22(b)描述的是另外一种两国相对价格相同的情形。图中A、B两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形状都相同,但与图1-22(a)不同,两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两个端点不再是重合的,其中,B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位于A国的之外,生产可能性边界线BB′可看成是生产可能性边界线AA′平行外移的结果。在此情形下,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水平是完全一致的,在图1-22(b)中,两条相对价格线Pa与Pb是平行的。
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端点表示所有生产要素全用于某一商品生产所能生产出的最大产量,因此,在生产技术条件既定的情况下,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端点由生产要素总量决定。如果一国的资本与劳动的总供应量同比例增加,由于规模收益不变,其生产边界线的两个端点也会以同样的比例延伸出去,即其生产可能性边界将平行向外移动。同理,如果两国的资本与劳动总量之比即相对要素禀赋相同,在相应商品的生产技术条件相同的假设下,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之间的差异就呈现出图1-22(b)所描述的那样。
根据上述讨论,可以引入以下五个条件。
(1)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
(2)两国相对要素禀赋相同。
(3)两国消费偏好相同。
(4)规模收益不变。
(5)两国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并且不存在外部经济性。
上述5个条件对应于图1-22(b)所示的情形,它们保证了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相对价格完全相同,在这些条件下,国际贸易是不可能发生的。
如果放松上述5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贸易基础就产生了。假如放松第一项条件假设,保持其他四条假设不变,两国间的生产技术就不再相同,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也随之不同。由于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仍是相同的,因而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肯定不同,两国开展贸易的基础也就产生了。因此,在这种情形下,生产技术差异便是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起因。若放松第二项条件,其他条件不变,这时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形状就会不相同,相对价格差就会出现,相对要素禀赋差异就是国际贸易的另一个重要起因。生产技术差异或相对要素禀赋差异反映了两国供给方面的差异。在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史上,从供给方面,即从生产技术差异和要素禀赋差异这两个方面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影响的两类贸易理论,占据着极其显著的地位。如果两国的供给条件一样,需求方面的差异也同样可引起国际贸易的发生。
需要指出的是,当放松第(4)项或第(5)项假设条件时,会遇到一些新问题。在规模收益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或不完全竞争(Imperfect Competition)条件下,相对价格差不再是国际贸易的唯一基础,在这种情形下,即使两国不存在相对价格差,国际贸易仍可发生,因为规模经济会导致国际分工的完全专业化(Full Specialization),不同的国家可以选择生产不同品种的商品然后互相交换。另外,在不完全竞争的情况下,上述基于完全竞争的分析方法和模型也不再适用。因此,国际贸易理论实际上包括两类不同的理论体系:国际贸易的完全竞争理论(Perfect Competition Theory)和国际贸易的不完全竞争理论(Imperfect Competition Theory)。
(二)贸易收益
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Closed Economy or Autarky)一旦对外开放,原先国内的相对价格(Relative Price)就会受到国际相对价格的冲击,国内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会依国际相对价格调整生产和消费结构。由此,必然导致资源的重新配置。贸易所得与两组相对价格的差异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图1-23描述了生产和消费的调整与贸易所得。
在封闭状态下,经济的均衡点为E点,生产、消费组合为(X1,Y1),福利水平用无差异曲线I1表示,国内相对价格为(PX/PY)1。假定国际相对价格为(PX/PY)2,国际交易价格线比国内相对价格线陡峭,反映出商品X的国内价格较国际市场低,商品Y的国内价格较国际市场高。本国在商品X上有比较优势,在商品Y上有比较劣势。
图1-23 生产和消费的调整以及贸易所得
在开放条件下,生产者面对国际价格较高的商品X会做出一个转换,即将原来生产商品Y的一部分资源用于生产商品X以期获得更多收益,生产组合会从E移至E′点。生产者对生产组合进行调整的激励来源于条件:(PX/PY)2>MCX/MCY,在E′点,(PX/PY)2=MCX/MCY,调整终止,新的生产组合为:(X2,Y2)。
在开放条件下,消费者面对国际价格较低的商品Y也会调整消费结构。切于E′点的(PX/PY)2线既是相对价格线又是消费可能线,它会与另一条无差异曲线相切,这条无差异曲线就是I2,切点为C′(X3,Y3),C′点就是通过贸易而形成的新的消费组合。
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的调整是同时进行的,也是同时完成的,在满足条件MRT=MCX/MCY=(PX/PY)2=MUX/MUY=MRS时,经济实现均衡。C′远离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国际贸易允许消费者超出本国的生产范围进行消费。如果没有国际贸易,消费的组合就被严格地限定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贸易使无差异曲线处于一个更高位置,说明贸易提高了参与国的福利水平。
分工和贸易的效果可以通过贸易三角形(Trade Triangle)FC′E′来概括,底边FE′代表出口,直角边FC′代表进口,而斜边C′E′则是贸易线,其斜率代表世界价格比率即贸易条件。
(三)贸易收益的分解
贸易得益可以分解为消费得益(Consumption Gain)或称交换得益(Gains from Exchange)和生产得益(Production Gain)或称专业化得益(Specialization Gain)。
消费得益是指,根据新的相对价格水平,即便不改变产出,贸易也能增进一国的福利水平。这种得益情形可以用图1-24加以解释。
图1-24 贸易得益
从图1-24中可以看出,(PX/PY)1为国内交易的价格线,E点为该国国际贸易前的均衡点。假设该国面临一个国际贸易价格线(PX/PY)2,但生产还未调整,仍在E点。消费者可在国际贸易价格线上超越E点消费。由于商品Y的国际价格相对较低,消费者将消费更多的商品Y,而减少对商品X的消费,将会选择C点。I1与I1′之间的差异所代表的是福利水平的增进,被称为消费者得益或者交换得益。
如果生产有足够长的时间进行调整,那么本国生产者将开始生产相对价值更高的商品X,而减少商品Y的生产,在E′点达到利润最大化。福利水平的增加来自于商品X专业化生产后消费者能达到I2和C′点。从C到C′(I1′到I2)的福利增加被称为生产得益或者说专业化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