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两种力量共同决定的,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此时对应的数量称作均衡数量。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均衡是物理学中的概念,它表示当一个物体同时受到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且合力为零时该物体处于静止或者匀速运动的稳定状态。英国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把这一概念引入经济学,主要指经济现象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状态。因此,均衡指的是经济事物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均衡价格是指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交点对应的价格,此时需求价格等于供给价格,需求数量等于供给数量。如图2.7所示,横轴Q表示数量,纵轴P表示价格,D是需求曲线,S是供给曲线,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于E点,由E点决定的价格Pe是均衡价格,数量Qe是均衡数量。
图2.7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1.对均衡价格的理解
对均衡价格的理解,应注意以下三点。
(1)均衡价格的含义。均衡价格就是价格在需求与供给这两种相反力量作用下处于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稳定状态。
(2)决定均衡价格的因素是需求与供给。因此,需求和供给的变动都会影响均衡价格。
(3)市场上各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最后的结果,其形成过程是在市场中动态进行的。
2.均衡价格的形成
商品的均衡价格是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在市场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不需要外力的干预。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上升,从而导致需求减少,供给增加;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下降,从而供给减少,需求增加。这正是前述的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交叉作用的结果,它使供给与需求在价格的波动中逐渐趋于一致,并形成买者和卖者都能接受的共同价格,即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的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还可以通过需求—供给表来说明,如表2.5所示。
表2.5 某商品的需求—供给表
表2.5中的数据表明,价格在6.0元/kg以下时,该商品需求量大于供给量,这时商品供不应求,价格必然上涨。当价格上升到6.0元/kg以上时,供给量大于需求量,这时商品供过于求,价格必然下跌。只有价格在6.0元/kg时,供给量和需求量才会达成一致,从而形成均衡价格6.0元/kg和均衡数量150kg。
小结:需求曲线衡量的是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需求量;供给曲线衡量的是在不同价格上厂商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供给量。均衡价格是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二、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均衡价格及均衡数量是由需求与供给共同决定的,因此,需求或供给任何一方的变动或者同时变动,都会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
1.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如前所述,需求变动是指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变动,这种变动在图形上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我们可以用图2.8来说明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数量)的影响。在图2.8中,既定的供给曲线S与最初的需求曲线D1相交于E1,均衡价格为P1,均衡数量为Q1。需求增加后,需求曲线由D1平移到D2,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提高到P2和Q2;需求下降后,需求曲线由D1平移到D3,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降低到P3和Q3。由此可见,在供给不变的条件下,需求增加会使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需求减少会使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
因此,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的变动。
2.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供给变动是指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变动,这种变动在图形上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平行移动。我们可以用图2.9来说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数量)的影响。在图2.9中,在既定需求不变的条件下,供给变化前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0和Q0。供给减少后,均衡数量由Q0减少为Q1,但均衡价格由P0上升为P1;供给增加后,均衡数量由Q0增加到Q2,但均衡价格由P0下降为P2。显然,当需求既定时,供给增加使会均衡数量增加而均衡价格下降,供给减少会使均衡数量减少而均衡价格上升。
因此,供给的变动会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图2.8 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图2.9 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探索与思考
需求与供给同时变化会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怎么变化?试着画图看看(同时增加、同时减少、一增一减、一减一增)。
3.供求定理
运用以上关于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的知识,分析供求定理:
第一,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上升,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下降。
第二,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
第三,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下降,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上升。
第四,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
生活中的实例
数据显示,2007年到2014年,阿胶类产品市场规模增长了将近4倍,但毛驴的存栏量却下降了百万头。阿胶正迎来10年间的第17次提价,一斤装纯阿胶块价格逼近5000元。请观看视频后试着用供求定理来讨论这一现象。
中金在线新闻
小结:供求定理不需要死记硬背,应该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画图要遵循以下三个步骤:
(1)确定该事件是移动供给曲线还是需求曲线(或者两者都移动);
(2)确定曲线移动的方向(向左还是向右);
(3)说明移动如何影响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三、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在自由市场条件下,需求、供给两种力量的对比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而均衡价格又影响着供求的变化。因此,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运用均衡价格理论来调整社会的供求关系,将对经济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价格对经济的调节
在市场经济中,经济的运行、资源的配置,都是由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的。美国经济学家M.弗里德曼把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归纳为三种:第一,传递情报;第二,提供一种刺激,促使人们采用最节省成本的生产方法把可得到的资源用于最有价值的目的;第三,决定谁可以得到多少产品,即决定收入的分配。这三种作用实际上解决了资源配置所包括的三个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从价格调节经济即决定“生产什么”的角度来看,价格的作用可以具体化为以下几种。
(1)价格作为指示器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人们可以通过价格的变动来及时、准确地了解市场中的供求变化:某商品价格上升,表示此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下降,表示供过于求。价格作为供求状况指示器的作用,是任何其他指标都不能代替的。
(2)价格变动可以调节需求。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享有完全的消费自由,消费决策受价格的影响。当商品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增加购买;而当商品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则减少购买。价格对需求的调节作用也是任何其他指标都不能代替的。
(3)价格变动可以调节供给。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者也享有完全的生产自由,其生产、销售行为受价格影响。当商品价格上升时,生产者会增加产量;而当商品价格下降时,生产者则会减少产量。价格对供给的调节作用,也是任何其他指标都不能代替的。
(4)价格的调节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通过价格对需求和供给的调节,最终会使需求等于供给。此时,消费者的欲望得到满足,生产者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价格分配于各种用途,这种分配使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和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得以实现,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状态。
生活中的实例
在现实生活中,你是否有心注意过这样的细节:当你所在的小区菜摊上的黄瓜从4.2元/kg上涨到4.5元/kg时,全市所有菜市场上的黄瓜都是4.5元/kg。这就是神奇的市场机制的作用,它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背后操纵着这一切。著名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把这种神奇的机制比喻为“看不见的手”。他在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中指出,借助这只“看不见的手”配置资源效率高、成本低。政府只需要保证市场机制正常运转,就可以获得产品充裕、生产者与消费者均满意的效果。
(二)价格政策
根据价格理论,市场价格应该是供求平衡时的均衡价格,它是由自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自发调节形成的。因为市场调节具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所以在现实中由价格机制进行调节得出的结果并不一定完全符合社会的长远利益。
基于以上认识,国家制定一些价格政策来适当地控制商品价格就很有必要了。价格政策的形式有很多,以下主要介绍两种。
1.支持价格
支持价格也称为最低限价,是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发展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高于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可用图2.10来分析、说明支持价格。从图2.10中可以看出,该行业产品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均衡价格为P0,均衡数量为Q0。政府为支持该行业生产而规定的支持价格为P1,这时需求量为Q1,相对应的供给量为Q2,Q2明显大于Q1,实行这一价格的结果就是供过于求,必然产生部分剩余产品。
图2.10 支持价格
为了维持支持价格,政府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政府购买过剩商品,用于国家储备或用于出口,但政府收购过剩商品会增加财政开支;二是给消费者补贴,如减免税收等,从而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或者由政府按照P1价格收购,却用P0的价格出售,差额由政府补贴;三是给厂商补贴,为了销售商品,厂商按低于其成本价出售,政府为了支持该行业的生产,给予差额补贴,从而促进生产。支持价格一旦取消,商品的市场价格将会迅速下降,恢复到原有的均衡价格水平。
许多国家实行的农产品最低限价和最低工资,都属于支持价格政策。在美国,采用支持价格的一个重要部门是农业部门。就农产品支持价格而言,其目的是稳定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这有其积极意义,但也使得农产品过剩,不利于市场调节下的农业结构调整,同时收购过剩的农产品也增加了财政负担。
生活中的实例
农产品支持价格的利弊
各国对农产品实行最低限价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缓冲库存法,即政府按照某种保护价收购农产品,在供大于求时政府按这一价格增加对农产品的收购,在供小于求时政府抛出农产品,以保护价进行买卖,从而使农产品价格由于政府的支持而维持在某一水平上;另一种是稳定基金法,也由政府按某种保护价收购全部农产品,但并不是按保护价出售,而是在供大于求时低价出售,供小于求时高价出售。
支持价格稳定了农业生产,保证了农业生产,保证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投资,也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从整体上看对农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支持价格也引起了一些问题。首先,使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政府为收购过剩农产品而支付的费用、出口补贴及为限产而向农户支付的财政补贴等,都是政府必须为支持价格政策付出的代价。其次,形成农产品的长期过剩。过剩的农产品主要由政府收购,政府解决农产品过剩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扩大出口,这就有可能引起国家为争夺农产品市场而进行贸易战。最后,受保护的农业竞争力会受到削弱。因此,农产品自由贸易问题成为国际贸易争论的中心。
我国实行的“保护价敞开收购”,也是一种支持价格,但是治标不治本,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落后的状况和农民收入低的现状,并使我国农业进入世界市场与发达国家农业竞争,必须提高我国农业自身的竞争力。
2.限制价格
限制价格是政府为了防止某些生活必需品物价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低于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我们可用图2.11来分析限制价格。在图2.11中,某产品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均衡价格为P0,均衡数量为Q0。但在这种价格水平下,穷人可能无法得到必需的生活品。政府为了制止过高的价格,规定的限制价格为P1,P1<P0,即限制价格低于均衡价格。这时需求量为Q2,Q2>Q1,即供给量小于需求量,该商品将出现短缺。这样,市场就可能出现抢购现象或黑市交易。为解决商品短缺,政府可采取的措施是控制需求量,一般采用配给制,发放购物券。但配给制只适用于短时期内的特殊情况,否则,一方面可能使购物券货币化,还会出现黑市交易;另一方面会挫伤厂商的生产积极性,使短缺变得更加严重。
图2.11 限制价格的影响
生活中的实例
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煤炭、电力、煤气、交通与邮电服务等都实行了限制价格政策。英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国则对房租实行限制价格政策。还有一些国家,对粮食等生活必需品实行限制价格政策。
因此,限制价格的实行虽然有利于社会平等的实现、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但也有不利作用:第一,低价格水平不利于刺激生产,从而使产品长期存在短缺现象;第二,低价格水平不利于抑制需求,从而会在资源缺乏的同时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第三,价格水平不合理是社会风气败坏、官员腐败等不良风气的经济根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