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一生的朋友
稻盛进入鹿儿岛中学后最开心的事,就是遇到了他一生的好朋友——川上满洲夫。
川上后来在机械制造企业久保田铁工公司负责海外生产,还担任过久保田铁工公司的常务董事、信贷社社长等职务。他和稻盛一样,也是报考鹿儿岛一中落榜后才进入鹿儿岛中学就读的。只不过,他没有像稻盛那样报考两次,所以比稻盛小一岁。
川上满洲夫的父亲叫川上清志,在战争结束的前一年,他因乘坐的飞机在马来西亚半岛上空被击落而阵亡。由于他的军衔高,得到了丰厚的抚恤金,所以家里的生活比较宽裕。
川上家以前住在稻盛家附近的草牟田,所以两个人干什么都在一起,可以说是形影不离。有段时间,两个人突然迷上了音乐,跟着擅长弹吉他和曼陀林的同学学了好几个月,可还是摸不着门道。后来,稻盛经常去川上家听留声机,他们欣赏了《流浪者之歌》等许多美妙的音乐。
那时候的旧制中学其实就是现在的高中,所以同学间因为相互影响开始吸烟的大有人在。不过,后来成为“老烟枪”的稻盛在20岁之前却没有抽过烟。这个小时候顽皮的孩子王,长大后却似乎和那些不良少年再也没有交集了。
川上和稻盛都特别喜欢棒球。有时,川上会带着三个棒球手套以及鞋店老板儿子用剩下的碎皮做成的棒球过来。球棒就借用校舍的窗框代替。为了赚取购买棒球用具的费用,他们还会卖些粗制滥造的肥皂之类的小东西,可以说对棒球相当痴迷。
打棒球时,每个人的站位都由稻盛决定,他自己则是投手。川上后来加入了学校的棒球部。据他说,稻盛投低手球的技术水平相当可以。
那段时间,每天放学后两个人都会到操场上打棒球,直到天黑才恋恋不舍地回家。
在鹿儿岛中学读到三年级的时候,学校的学制改为了现在的六・三・三制。不过,父亲畩市反对稻盛上高中。
哥哥利则从鹿儿岛实业学校毕业后就在国铁找到了工作。父亲劝稻盛像哥哥一样,毕业后就工作。还根据他自己的人生经验,认为与其继续在学校读书,不如早一点儿进入社会,开始工作。
但是,学校里将近七成的学生都打算继续升高中,川上也一样。稻盛觉得如果就此结束读书生涯的话,就好像中途退学似的,于是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说服父亲。
稻盛突然想起了父亲正愁着如何处理在小山田的那一小块儿农田,就请求父亲把那块田卖掉,让他读高中。当时还是个孩子的他居然打起了父母财产的主意。
据《稻盛和夫:母亲的教诲改变我的一生》一书中的叙述,稻盛甚至对父亲说:“哪怕再穷,让我读高中不也是你们作为父母的义务吗?”据说,畩市很少见地发怒了,打了稻盛一巴掌,将他逐出家门。
即便如此,稻盛还是不肯妥协,坚持要读高中。他向父亲保证:“高中一毕业我就去工作。”父亲拗不过他,勉强答应了。
当然,稻盛的这个保证后来变成了一句空话……
据正式的官方记载,当年鹿儿岛私立中学的250名三年级学生被编入了鹿儿岛市立高中第三学部,但实际是被编入了市立鹿儿岛商业学校的普通科,他们在那儿度过了两年的时光。这是通过后来对川上的采访了解到的。他还说,普通科和商业科同学之间的关系不太好。发生争执的时候,稻盛总是在中间斡旋、调解。
鹿儿岛商业学校位于鸭池,离海边很近。夏天的时候,大家伙经常利用午休的时间去海边游泳,然后下午的体育课就会迟到,会受到老师严厉的训斥。
因为高中教的内容几乎和初中学的差不多,学生们感觉上不上课都一样。于是,稻盛每天放学后就沉迷于棒球。看不过去的纪美终于发话了:
“和夫,你好不容易才上了高中,现在却整天就知道玩。我们家里穷,生活很困难,你能不能稍微考虑一下家里的情况,帮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呢?”
母亲说的是对的。从此以后,稻盛不再沉迷于打棒球,开始思考该如何帮补家用。他想到的,就是兜售纸袋。
“爸爸,重新生产纸袋吧,我负责去卖。”
一开始,父亲没有理会稻盛的要求,但禁不住他的百般请求,终于答应做做看。从以前就相熟的纸品批发商那儿买了纸。
就这样,稻盛家开始重操旧业,制作纸袋了。以前来工作过的大婶们闻讯聚集到了这里。有活儿干,就可以拿到工钱,她们非常高兴。
因为家里的自动制袋机在战争期间全被烧毁了,所以他们只能完全依赖手工作业。好在购置自动装袋机之前,大家也都是用手工制作,所以也驾轻就熟。
将一个榻榻米大小的500张原纸摞起来放在操作台上,再用全身的重量压在专用的切纸刀上,猛一使劲儿将其切断。把切好的纸用来制作纸袋,从最大的一号袋到最小的十号袋铺满了整个屋子,最后盖上稻盛承制堂的橡皮图章。每100个扎一捆,就算完工了。畩市负责切纸,绫子她们帮着在袋子上盖橡皮章。平时一放学,稻盛就忙着四处兜售纸袋,星期天更是从一大早就蹬着自行车四处兜售。
当时的自行车后座很宽大。在那儿扎一个大竹篓,就能装上满满的纸袋,像小山一样,甚至因为纸袋太多、太重,前轮几乎都要翘起来了。
因为战争才刚刚结束三年,鹿儿岛市内还有五六处规模比较大的黑市。一开始,稻盛没有经验,每天漫无目的地四处转悠,结果发现效果很差。后来,他决定将鹿儿岛市划分成七个地区,每天主攻一个地区。
当时,鹿儿岛当地没有制作纸袋的商家,都是福冈的纸品批发商把纸袋拿到鹿儿岛来卖。
稻盛问黑市的阿姨们:“需要纸袋吗?比福冈的纸袋便宜哦。”
“可爱的小伙子,既然你这么说,那就买几个吧……”阿姨们同意购买。后来,竹篓里的纸袋没卖光的话,阿姨们还会让他把纸袋留下代卖。她们称稻盛为“卖纸袋的小家伙”。
稻盛用怀念的语气讲述当时的故事:
“有一次,走进一家店里推销纸袋。我在店里喊了声‘你好’,有个和我差不多年纪的女孩子出来了。我当时觉得很不好意思,一声不响地溜了出来。这事我记得很清楚。”
鹿儿岛中学时期(最前排中央为辛岛老师,右三为稻盛)
身着学生服的川上满洲夫(右)与稻盛和夫
当年,在鹿儿岛以现在的制果食品株式会社为代表,有三家制作文旦糖的糕点铺。
有一天,稻盛经过其中一家糕点铺的门前,老板娘走出来问:“小伙子,你是不是在卖纸袋啊?”
“对,是的。”稻盛回答。
老板娘告诉他:
“小伙子,或许你不知道,串木野、川内这些糕点铺都会来我们家进货。你可以将纸袋放在我们店里,由阿姨来卖,这样你就不用一家一家跑,到处兜售了。这叫作‘批发’。”
稻盛觉得老板娘说得很有道理,于是按照她说的做了。结果,纸袋的确销路很好,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在鹿儿岛市内一家一家辛苦地兜售了。
听到消息后,其他的糕点批发商也下了同样的订单,县里其他地区的糕点铺都开始使用稻盛承制堂的纸袋。
就这样,不到半年的时间,鹿儿岛市内的纸袋完全被稻盛家垄断了,来自福冈的纸袋批发商被迫退出了鹿儿岛市场。
稻盛第一次做生意就大显身手,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后来,由于订单太多,人手短缺,稻盛还雇用了一名刚从小学毕业的孩子。虽然雇工是跟着畩市工作的,但是稻盛当时还是在校生,居然就有能力雇用员工,确实了不起。雇来的孩子每天都要正常上班,所以不是兼职性质,应该算作正式员工了。而且,这还是个性格很好的孩子。
为了方便工作,稻盛家还为那个孩子买了一辆新的自行车。当时的自行车要15000日元左右,而那时小学教师的起步月薪也不过4000日元。放在现在来说,就像是给那个孩子买了辆小型汽车。原本是因为听那个孩子说会骑自行车才给他买的,但其实他根本不会骑。稻盛一听就慌了手脚。无奈之下,他只好一边教那个孩子如何做生意,一边教他骑自行车。
稻盛每天扶着自行车的后架,带着他在家后面的鹿儿岛实业学校的校园里练车。
那个孩子总算学会了骑车。于是,他每天骑着车子和稻盛一起出门做生意。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大约一年。
跑累了,稻盛就会在街角买根冰棍,然后递给他说:“一起吃吧。”
后来,稻盛是这样回忆的:“我就是从那个时期开始,懵懵懂懂地开始意识到应该如何用人的。”遗憾的是这位“第一号员工”的名字,稻盛和他的兄弟姐妹们都想不起来了。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他在《稻盛和夫自传》里写道:“这就是我事业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