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方向别跑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5.医生学会营养将如虎添翼

弄懂了营养修复人体的机制,我开始把我所擅长的神经系统疾病和营养关联起来,坐在门诊,表面上还和以前一样开药、看病、做检查,但此时的脑子里不断出现“十万个为什么”。

为什么这个患者这么年轻就血压高?他不抽烟不饮酒,也不太胖,是因为不运动还是因为饮食错误?错在哪里了?怎么调查他的饮食习惯?

为什么这个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是低回声斑块(提示斑块不稳定,也叫软斑,一般容易脱落,有较大的危险性),而那个患者却是高回声斑块(提示斑块较稳定,也就是硬斑,一般不容易脱落,但会造成血管狭窄)?

为什么这个患者几乎一点儿肉都不吃,连鸡蛋也很少吃,几乎杜绝了食物中的胆固醇来源,化验结果却显示胆固醇很高?而且这个患者居然还放了心脏支架,为什么吃得这么素,胆固醇还高?

如此等等。

这些问题和营养是什么关系呢?不明白的太多了。

该怎么办?没有人能回答我,查找资料,相关内容很少。最后,我只能自己开辟一条新路,决定自己做调查,搞明白心里的十万个为什么。

经过长期摸索,我自己制作了一个简便易行的营养调查表,非常适合慢病患者的饮食习惯调查。这个表叫作半定量频率表,在后面的第四章里有专门的内容介绍。

从2007年到现在,9年间我调查了上万名患者的饮食习惯。通过对比分析、找共性,查找医学、营养相关资料,最后我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因为吃错了,所以才生病。患者的一日三餐中原来有那么多误区,颠覆了我头脑中许多过去的想法。

例如,我过去一直认为脑卒中患者一定是大鱼大肉吃多了,医院的宣传手册中也一再强调,要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高蛋白食物的摄入。但患者告诉我的话让我吃惊不小,很多人其实很少吃肉,平时吃得都很素,反而特别喜欢米面类主食,粥、面条、大饼、馒头是每天餐桌上必有的主食。再比如,过去我脑子里一直认为肥胖是因为脂肪吃多了,但调查结果往往告诉我是碳水化合物吃多了,脂肪摄入反而很少。

颠覆,患者的真实情况一次又一次颠覆着我脑子里固有的知识。

我是相信患者的真实信息,还是相信书本上、各大媒体上没有得到具体验证的信息?当然相信看到的!

接下来,我一方面认真调查,另一方面把患者的化验、辅助检查和他们的饮食结构联系起来看,结果发现了许多我过去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之前的疑惑终于得到了答案。

随后,我根据掌握的资料及营养学相关的知识,开始给患者进行饮食调理,从改变患者的生活方式入手,着重强调正确饮食结构的塑造。奇迹出现了,患者的回馈信息是症状好转,精力充沛,化验检查结果也非常争气,都是往理想的方向走。

在饮食调理的过程中,患者们也特别高兴,这个医生不仅态度好,开药少,还指导他们的饮食、运动等。后来,这些患者大多成了我的忠实“粉丝”,把家人、朋友一个个介绍给我,去公园跳广场舞、锻炼身体时,还替我做起了免费宣传,很多长期受慢病困扰的患者都慕名找了过来。

慢慢地,患者越来越多,我也得到了更多反馈信息。患者大都依从性非常好,很配合我,我让患者一边吃药,一边调整生活方式。因为每个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疾病情况都不相同,调整饮食并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个食谱了事,我需要纠正患者在饮食上的众多误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出适合这个患者的大致饮食原则。每个月患者还会按时来复诊,告诉我他们的身体变化、血压情况、化验及辅助检查的改变。

这些反馈信息对一个医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我从他们的饮食调查结果可以知道是什么样的饮食习惯造成了他今天的病,或者现在的体型及化验,改变哪些坏的饮食习惯他的症状就会消失,所用的药会明显减少。所以,我特别感谢我的患者,每一个患者都是我的老师。

可以说,这几年从临床到营养、营养到临床的实践积累,让我对营养的理解上升了一大步,不仅让我切身体会到了营养学的重要意义,还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临床营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