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祖先的对话——瑶族盘王节
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云:“瑶人每岁十月,举峒祭都贝大王于庙前,会男女之无实家者,男女各群联袂而舞,谓之踏瑶。”“踏瑶”即是“跳盘王”(还盘王愿)。在广西贺州,瑶族地区过盘王节依旧热闹非凡。瑶族盘王节是瑶家人纪念始祖盘王的传统节日,贺州瑶族盘王节主要分布在八步、平桂管理区、富川瑶族自治县、钟山县、昭平县等县区。瑶族是一个多族系的民族,在过去,各地瑶族过盘王节的时间不一致,一般在农闲时候举行。1984年,来自全国各地的瑶族同胞代表会聚广西南宁,以“勉”族系的祭祀节日跳盘王为基础,把“盘王节”确立为瑶族统一节日,并且把农历十月十六定为盘王节,一般进行三天三夜,有的地方长达七天七夜。
神犬盘瓠娶公主
问起瑶家人为什么过盘王节,众说纷纭。有的说是为了纪念盘王与公主的爱情;有的说在千钧一发的时候,盘王显灵了;还有的说是为了给青年男女寻觅佳偶的机会。但相较而言,还是盘王与公主的故事流传最广。
2008年贺州市八步区黄洞瑶族盘王节开幕式
相传,瑶山的平王和高王作战,平王贴告示说若能取下高王首级,愿将最美丽的三公主嫁给他。平王身边有一只犬,叫盘瓠。到了第二天早上,平王看到盘瓠叼着高王的首级跪坐在床前。平王被吓到了,但君无戏言,只好让三公主和盘瓠成亲了。三公主心里一百个不愿意,新婚当天一直哭不停。到了夜晚,盘瓠竟然变成了一个魁伟健硕的男子,公主喜极而泣。后来,盘瓠成为盘王,与公主生下六男六女,传下瑶家十二姓。但好景不长,有一天盘王上山狩猎,被一只羚羊顶撞,不慎掉下悬崖身亡。儿女们为了纪念自己的父亲,每逢农历十月十六这天便会聚在一起,载歌载舞纪念盘王。
神圣的仪式
盘王节最早祭祀的是始祖盘王,后来在迁徙中,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祭祀对象越来越复杂,不但祭祀盘王,还有道教的三元和自然界的风、雨、雷神等,都成了祭祀的对象。当然,盘王还是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贺州瑶族盘王节吟唱盘王大歌
2009年中国贺州瑶族盘王节开幕式
瑶族是一个不断迁徙的民族,受到环境的影响,盘王节祭祀还愿地点并不固定,有时在家中堂屋,有时在庙堂,或者宗祠,甚至是临时搭建一个神坛。盘王节可以分为“祭盘王”“唱盘王歌”“跳盘王舞”几个部分。有的是一家一户,有的是同宗同族聚集进行的。杀牲祭祀、设宴款待亲朋好友,载歌载舞,热热闹闹进行长达三天三夜。而准备工作也是烦琐的,虽然是“还盘王愿”,但有的地方是“李王愿”“周王愿”,因此要确定好还愿的对象。既然有“还愿”,那么就会有“许愿”,愿望实现了,就要感恩盘王鼎力相助,还愿要根据许愿的内容进行。当然还要准备好祭祀过程中需要的物品,如法器、蜡烛、祭品等。一切准备就绪,祭盘王就要开始了。贺州市八步区瑶族的祭盘王仪式如下:
祭盘王:中午12点开始,神台前摆放长桌,师公率领众人围坐在长桌,随着锣鼓响起,酒席开始。师公先向众人敬酒,而后主家、歌师、歌娘等人向师公们敬酒。酒盏间,师公们讲述祭祀的目的和事项。到了下午,撤去长桌,祭盘王正式开始了。师公们在神台边取出春天许下的愿望,称之为“愿头”。接着请圣、排鬼、上光、招禾、还三愿、谢圣。神像挂满了主厅四周,还有一条“大胜桥”横于神台上方。师公们翻看经书、摇着铜铃,轻唱师公调,请来各路鬼神。这期间,炮声、歌声、乐器声持续不断,一连通宵两个晚上,甚至更长。
唱盘王歌:瑶族的祖先神与族人一起“流乐”,“流乐”在瑶语中是“玩乐”的意思。“流乐”的主要内容有“请三庙”“摆歌堂”“挂红罗花帐”“摆洪沙大席”和“吟唱《盘王大歌》”,其中吟唱《盘王大歌》是瑶族盘王节最重要的仪式。师公、家主、歌娘、童男入席后,师公手持“盘王筷”,众人翻开《盘王大歌》,一边享用美食,一边吟唱,别有一番风味。《盘王大歌》叙述了瑶族的迁徙过程、神话传说、农业生产习俗等内容。师公每唱一轮,都要往盘王的碗里夹菜,仿佛盘王就坐在他们身边,与他们同饮同乐。
跳盘王舞:“跳盘王”是必须表演的一种传统舞蹈,族里的师公跳《盘王舞》《铜铃舞》《祭兵舞》,人们载歌载舞以谢盘王的恩德,祈求盘王护佑子孙安泰。最后,童男、童女、歌师和歌娘唱“送神歌”,人们打起长鼓,师公手捧香炉,一齐送盘王及各路神灵。在喧闹声中,盘王节的活动结束了。
原梧州地区举办的瑶族盘王节(举办地贺州灵峰广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盘王节项目之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赵有福
“盘王节”为群体性仪式,有单家独户举行的,也有全村人举行的。主持仪式的师公起着主导作用。盘王节仪式由4名正师公主持,各司其职,还愿师、祭兵师、赏兵师、五谷师,每人1名助手,共8人,此外还有4名歌娘歌师、6名童男童女、1名长鼓艺人和唢呐乐队参与。其传承方式以师承和家传为主。
贺州市八步区黄洞瑶乡黄洞村师公赵有福是过山瑶的师公代表,被认定为盘王节项目之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在当地极有声望。
贺州瑶族盘王节请盘王女
赵有福(右)在指导徒弟技艺
贺州瑶族盘王节师公、长鼓艺人的道具
贺州瑶族盘王节师公所用的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