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课
《红楼梦》大观园何在?

大观园遗址现在何处?

凡是读过《红楼梦》的人都很想了解。过去旧红学家们想解答这个问题,曾做过一些工作。他们认为曹雪芹写《红楼梦》塑造大观园园林形象那样逼真如画,决不是空中楼阁,凭脑子空想出来的,必有园林实物作它写作的对象。既有园林实物,它的遗址就不难于寻找。北京和南京是曹雪芹居住多年的地方,那里园林很多,总会有一些园林是他喜欢常去游览的,他在塑造大观园的形象时,把那些对他印象很深的园林作为素材来选择提炼,这很有可能。为了寻批大观园的遗址,北京、南京过去都有人作过这种努力。

有人说南京随园是大观园的遗址。我们从《辞源》上知道,随园是在江宁城西。童寯著《江南园林志》说:“清乾隆初,袁枚购江宁隋织造园,改称随园,在小仓山。……其园因山结构,有如梯田,惟今已无迹可寻。”但现在还保存有反映随园景物的图画,可以从画面上看到随园林的形象。清中叶时期绘的《载酒访随园》横幅(现藏在南京文管会)及1847年刊印的《鸿雪因缘图记》上的南京随园版画,均反映随园园林面貌。两画大致相同,是写实的画。画的中轴上方是一座三层楼阁,还有一带走廊及部分复道,隐约联系着厅堂院落。楼前一面池水,池的南方有岸有桥,池边还有亭榭及小山头、绿树、竹林。看上去完全不像大观园的山池布置及院落、厅堂、桥亭等的安排。要说随园是大观园的遗址,不会使人信服。

另一说北京城内西北角上恭王府后花园是大观园的实物。1962年4月29日《文汇报》发表《京华何处大观园?》一文的作者曾亲自到那里调查访问过,认为恭王府内后花园可能就是大观园。由于恭王府侧紧接另一王府,恭王府后院内西北角上又有泉水流入,沿着东墙下面一直通往东南角,转向正西。而《红楼梦》上说的大观园在宁、荣二府之后,也在两府之间;园内水源是利用宁府后院会芳园北墙角引来的活水,从东北山凹里引至西南上,这与恭王府后花园的情况有点相似,因此以为恭王府后花园就是大观园的实物。但是大观园的建筑数目不少,规模甚大,而恭王府后花园只有几处旧院落遗址,说是像怡红院、潇湘馆、李纨住宅等建筑,实在牵强附会,因此说恭王府后花园是大观园的实物,也不能使人信服。

大观园园林规模之大不亚于封建皇家花园。大观园一进大门就是一带翠嶂,给人感觉“好山,好山”气魄不小;园地东面“山之高处”足以建凸碧堂赏月,池水深阔,能泛舟游园;园中建筑有殿堂、楼阁、佛寺、尼庵、庭院馆庄,还有亭榭、长廊联系其间,远非私人园林可比。至于建筑形式有“水磨砖墙,清瓦花堵”,“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大门顶是“筒瓦泥鳅脊”,都像南方建筑风格。园内花草,如栊翠庵的红梅,潇湘馆、怡红院内的芭蕉,藕香榭前山坡上的桂花树及盛种芭蕉的芭蕉坞,都是南方园林常见的花木。这些花木,北方只能做盆景,放在室内,室外冬季严寒,不宜种植。由此可见大观园具有皇家花园的规模,而它的建筑花木又是南方园林的景物,一园兼有南北园林的特点。说南京随园是大观园的遗址或北京恭王府后花园是大观园的实物,都是似是而非的。不过北京、南京两地曹雪芹都住过多年,要研究大观园,这两处是值得考查的。但随园与恭王府后花园有所不同:前者,曹雪芹幼年家住南京,可能曾游随园,深有随园的印象,因此他创作《红楼梦》,塑造大观园的形象时,他脑里的随园印象,可能是在起作用的;后者,曾有人说弘历的儿子在位的初期,恭王府后花园是为仿造《红楼梦》大观园的形象加以改建的花园。

曹雪芹一生正当清朝兴盛时期,也是我国古典园林发展的高峰。在北方的清朝皇家花园行宫如热河行宫避暑山庄和北京西郊的清漪园、静宜园、圆明园、畅春园都是先后在那一期间建筑起来的;同时在江南扬州、苏州、南京、杭州等地的官僚、地主、富商也在大造园林,为数也甚多。

曹雪芹十三岁以前生长在南方,过着富裕的生活。他在幼年当然是有条件游憩观赏过不少的江南园林。十三岁后,家被抄,移住北京,生活骤然地改变。有的说1735年弘历继位,政治有些改变,他家又曾复兴了一下。如果这说可靠,那么他二十岁后还有一段时间生活是好的。他家复兴以后,由于旧有的社会关系,他在北京还是可能有一定的社会活动;北京封建贵族、官僚的私家园林他是有条件游憩赏玩的。可以说曹雪芹先后在园林较多的南京、北京住过多年,一生中所接触过的园林不少,无论是北方的或南方的他都非常熟悉。他的园林艺术知识很丰富,所以他塑造的大观园形象能够那样全面具体,富有园林艺术性。

文学艺术形象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文学艺术的源泉。大观园是用文学语言反映现实的古典园林建筑,是曹雪芹在生活实践中吸收当时的一般园林建筑的素材,通过分析综合、加工改造,创造出来的园林艺术形象。但不是反映某一个具体的古典园林。大观园应比客观现实的具体园林更美,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大观园虽是用文学语言反映的古典园林,它却具有高度的艺术魅力,比一般现实的古典园林更能引起人们的想象,更加使人喜欢。

正因为大观园是文学语言反映的古典园林,是曹雪芹创作的,来源于当时客观现实的园林而又有别于当时现实的园林,所以我们要在现有的古典园林实物或遗迹中去找出和大观园一模一样的,是找不到的。但可以找到似是而非又像又不像大观园的园林。

无论从作品的体裁和性质,从作者的用意,或是从读者的反应上来说,《红楼梦》是一部小说。尽管有少数红学家念念不忘《红楼梦》是自传的说法,用尽方法从曹雪芹谱中去找寻和《红楼梦》相同的人物和情节,以证明《红楼梦》为自传,可是《红楼梦》是小说这一事实始终没有动摇。

从某一个角度来说,一切文学作品都含有自传的成分,因为作者无法将自我从其作品中完全剔除。而小说因为有情节、有人物,更容易染上自传的色彩。狄更斯的《块肉余生述》、海明威的《战地春梦》、毛姆的《人性枷锁》都是自传性较浓的小说,但并无损于它们所给予读者的小说趣味和满足。对《红楼梦》,也应作如是观。

我们当然不能拿西洋小说现成的范畴:“写实主义”或“自然主义”来形容《红楼梦》,因为《红楼梦》的出现比西洋的正规小说为早,而且脱胎于一个迥不相同的传统。可是我们不能否认《红楼梦》属于西洋文学中fiction的范围,所谓fiction,指出于想象虚构的创作,相对于指历史、传记、报告文学等nonfiction而言。

大家都承认,曹雪芹是个集大成者,在《红楼梦》中就可以看到传统中国文化和小说的精华,可是同时他又是个创新者,与以前的小说不同日而语。严格说来,《红楼梦》的创造性远重于传统性。《红楼梦》当然受《西厢记》《水浒》《金瓶梅》的影响,毋庸讳言,但它是一部计划周详的大小说,其刻意经营、布局、剪裁、针线、呼应,用心之深,远非中国其他说部可比。贝多芬也是集大成者,可是还有海登、莫扎尔特作前驱,不像《红楼梦》那样独步古今。

读《红楼梦》时,我们必须记住:它是一个大作家的创作。根据这一基本观念,我们可以接下去说:大观园是这部创作中人物活动的背景和地点。《红楼梦》几乎遵守了亚里士多德的三一律:人物、时间、地点都集中浓缩于某一个时空中间。毫无疑问地,作者利用大观园来迁就他创造的企图,包括他的理想,并衬托主要人物的性格,配合故事主线和主题的发展,而不是用大观园来记录作者曾见到过的园林。

曹雪芹对人生和艺术看得极透彻,在一切重要的问题上都有他独到和与众不同的见解,绝不人云亦云。这一点可以从下面回中看出来:

(一)对男人、女人的看法——第二回

(二)绘画的理论——第四十二回

(三)写诗和欣赏诗的理论——第四十八回

(四)对说部、才子佳人小说的看法——第五十四回

(五)对理财、如何整顿大观园的理论——第五十六回

(六)园艺布置的理论——第十七、十八回,借贾政命宝玉题额大加发挥

园艺学到了明清时,已有相当久的传统,更进一步发扬光大而传入欧洲大陆,连欧陆各国都深受中国的影响,认为中国在这方面的成就无可比拟。曹雪芹在这一方面自然也有他自己的一套理论和看法,与众不同,所以说他把一个现成的园林搬上纸去实有违他的本性。不论大观园在曹雪芹笔下,如何生动,如何精雕细琢,终究是空中楼阁,纸上园林。曹雪芹非但做到古为今用,还做到了人为我用,利用他所见到的,回忆中的、听来的、书本上看来的,再加上他的想象,糅和在一起,描绘成洋洋大观的园林。根据《红楼梦》的性质,曹雪芹的创作方式,曹雪芹的性格,我们可以说作者不会,也不可能迁就任何现成的园子来做大观园的模型。

例如,第四十九回有这么一段:

“宝玉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阵寒香指鼻。回头一看,却是门前栊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

俞平伯在《红楼梦研究》中说:

“但栊翠庵却有梅林,……至于梅林却从来未见,只听见人说某旗下亲贵有一枝梅花,是种在地下的,交冬时须搭篷保护。他自己很以为名贵,名之‘燕梅’。这可见北京不会有成林的红梅的存在。”

周汝昌在《红楼梦新证》中就反驳这说法:

“然雪芹原文但云十数株梅,不但未云‘成林’,亦并未言定非盆中所植。纷纷疑辩,何其多事!”

俞平伯说大观园不一定在北方,周汝昌则坚持在北方,梅花成为争论要点之一。这就同拿《红楼梦》看成曹雪芹自传一样的拘泥不化,等于是在刻舟求剑。曹雪芹在栊翠庵中种了梅花,主要的目的用梅花来衬托妙玉的性格,甚至可以说用梅花来象征妙玉都无不可。至于梅花应在南方或北方,根本不在他考虑之中。尤其中国诗词中有这么许多咏梅的名句,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曹雪芹还进一步在第五十回大家联句咏雪之余,让宝玉到栊翠庵去采红梅,邢岫烟、李纹、薛宝琴各写一首“赋得红梅花”,而最后罚宝玉写一首:

酒未开樽句未裁,

寻香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

为乞孀娥槛外梅

入世冷挑红雪去,

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枒谁惜诗肩瘦,

衣上犹沾佛院苔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孀娥槛外梅”一联使妙玉的性格和身份跃然纸上。我们不妨想象一下,栊栊庵如果没有梅花,非但妙玉的性格大打折扣,因为她究竟是女尼,与众隔绝,不能直接描写,而这一回亦将大为失色。

根据同样理由,林黛玉的潇湘馆的竹林:“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李纨的稻香村;薛宝钗的蘅芜院;探春的秋爽斋;宝玉的怡红院;不论是外面的庭园布置、花草,室内装置,在配合这几位主角的性格,衬托得他们更形凸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想象薛宝钗和探春这种千金小姐,住所那样朴素,那样近乎文人隐士所居,而贾宝玉的怡红院却那么华丽,那么像女人的“绣房”,可是读者仍自然而然给引入到这些人物的生活环境中去,这表示作者创造的成功,使读者迷离,仿佛自己也生活在环境之中,而增加其真实感!我们不能说因为作者描写得真实、生动,而就此说必有所本。

那么大观园在什么地方?《红楼梦》第三十九回在称呼“平儿为姑娘”一句下,有一长段脂评:

“按此书中若干人说话语气及动用器物饮食诸类,皆东西南北互相兼用……”

这段评语很有意思,也可以用在大观园上,不过我们还可以加深一层说:大观园不在北方,不在南方,因不止在南,不止在北,不止兼南兼北,不止亦南亦北,而存在于曹雪芹的方寸之间!